1. 乙酸乙酯制备中蒸出的粗乙酸乙酯主要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
乙酸,乙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用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酯层除去乙醇。
乙酸与乙醇发生可逆反应会生成乙酸乙酯。陈酒很好喝,就是因为酒中少量的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具有果香味的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的制取: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最后加乙酸, 然后加热(可以控制实验)。
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1)酿造蒸馏食醋扩展阅读:
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在保持在60℃~70℃之间,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冷凝酯蒸气,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层),除出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溶解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最好使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同时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起催化作用的浓硫酸的用量很小,但为了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浓硫酸的用量要稍多于乙醇的用量。
2. 可以从食醋中用蒸馏法提纯醋精吗
人工合成醋也称醋精,用可食用的冰醋酸稀释而成。其醋味很大,但无香味。专冰醋酸对人体有一定属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进行稀释,一般规定冰醋酸含量不能超过3-4%。这种醋不含食醋中的各种营养素,因此不容易发霉变质;但因没有营养作用,只能调味,所以,若无特殊需要,还是以吃食醋为好。学名冰醋酸,是酒精挥发后的剩余物.有强腐蚀性.一般食醋醋酸浓度在7%以下,而使用醋精勾兑可达45%以上.会造成口腔食道烧伤.且对人体有害.最好不要食用.
3. 蒸馏回收乙酸的适宜温度是多少
一般复情况下混合物的沸点低于混制合物中任意一个组分的沸点,其熔点16 .6℃,沸点117 .9℃,什么温度合适跟其中混有的其他组分的量和其熔沸点有关,如果是水的话在100℃应该没问题,不过对于这些沸点稍高的物质建议回收时采用减压蒸馏。
4. 制取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蒸馏出来有什么好处
根据反应移动原理 A+B=C如果C在生成后一直存在于反应体系,会影响反应向右进行的程度,把回C蒸出减小其浓答度。根据化学平衡运动原理反应就会持续向右进行。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有些反应也会设计成C沉淀出来 这类的反应都是使反应朝向生成物生成方向移动,以期得到更多产物,或者使反应完全
满意请给个好评 谢谢
5. 利用蒸馏法能从食醋中获得冰乙酸吗
同意LS和LS的LS的观点。
乙酸沸点和水接近,光蒸馏是不行的。如果要用蒸馏法,内可以加强热容蒸馏然后把蒸汽通过酸性的干燥剂(例如P4O10)吸收H2O,剩下的蒸汽再冷凝。一般食醋中除了水和乙酸外挥发性杂质不会很多,所以有颜色的物质应该没蒸出来,冷凝得到的乙酸相对比较纯净。
6. 食醋不挥发酸连接装置示意图
谁会使用单沸式蒸馏装置?测醋的不挥发酸的。发个视频过来。谢谢!加急
7. 取2mL食醋进行蒸馏,收集馏出液180mL,滴定馏出液消耗0.0988mol/LNaOH标准溶液1
醋是用各种酵后产生的酸味调味剂,化学式:CH3COOH ,是弱电解质。酿醋主要使回用大米或高梁为原料。答适当的酵可使用含碳水化合物(糖、淀粉)的液体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再受某种细菌的作用与空气中氧结合即生成醋酸和水。所以说,酿醋的过程就是使酒精进一步氧化成醋酸的过程。
8. 测定食醋含量时 所用的蒸馏水中不能含有二氧化碳,为什么
因为CO2(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会生成碳酸,影响PH(酸碱度),所以会让结果不准确,带入了误差
9. 分离乙醇和乙酸为什么不能蒸馏,说明理由不好意思,我
减压蒸馏,一般乙醇可以蒸馏出,乙酸不容易蒸馏出。通过蒸馏的方法,先蒸出的是乙醇,回剩下的是才是乙答酸。
另外,我曾经为了除去不容易蒸馏的乙酸,加入了过量甲醇一起蒸馏,乙酸生成了乙酸甲酯,和甲醇一起蒸馏除去了。乙醇的活性不如甲醇,不加酸催化的情况下,可能不那么容易反应。
10. 通过直接蒸馏乙酸乙酯和乙酸 可分离得到纯的乙酸乙酯 这句话对吗 为什么
第一来:它们都有挥发性。自 第二:它们沸点差别不大。所以不能
最简单的办法是蒸馏,二者沸点差挺多,蒸馏可以直接分离;
其次是加水,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会分层,在水相上层,乙酸溶于水在水相,分液可分离;但是又还要把乙酸从水相分离出来,结果还是需要做蒸馏。。。
第三种方法加饱和碳酸钠水溶液(也可选择碳酸氢钠、氢氧化钠),乙酸变成乙酸钠溶于水,乙酸乙酯不溶,分层可以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