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蒸馏问题 > 扫尘除垢和佛尘扫垢

扫尘除垢和佛尘扫垢

发布时间:2021-01-20 19:16:25

1. 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叫周利盘陀伽,佛陀让他背诵扫尘除垢四个字素材立意

修行人也要时时扫出内心的尘垢

2. 守岁和扫尘的年俗习惯和寓意

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岁火”不让熄灭,迎接新岁到来。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

寓意: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扫尘:

在民间,新年前夕有“腊月二十四,扫尘(亦称扫屋)的习俗。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寓意: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年前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扫尘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以祈来年清吉。

(2)扫尘除垢和佛尘扫垢扩展阅读: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除夕,祭祖、吃团年饭,年夜饭后有派发压岁钱和守岁的习俗。

3. 释迦牟尼有一位弟子扫尘除垢语文作文 题目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佛陀在世时,有一个跟随佛陀出家的徒弟,他的名字就是周利槃陀伽。
周利槃陀伽天性愚笨,对佛陀的讲经说法,始终不能领悟其意趣。佛陀知道他不能以解门而入道,于是传授他一套咒语,让他时时刻刻诵咒不辍,从此行门下手最终也能趋向菩提大道。
无奈,此周利槃陀伽确实愚笨无比,不仅大段的咒语念诵不下来,即便最短的三两言的咒语,也无法成诵。
周利槃陀伽在佛陀僧团中被安排作清洁工作,每天手持扫帚,清扫地面,可以说是扫帚不离手。
慈悲而又具有无穷智慧的佛陀,观察周利槃陀伽的根机后,于是传授给他一套特别的法门,告诉她只要依此法门,一门深入、常时熏修,定得佛果。
这个法门就是念诵“扫帚”,因为扫帚是周利槃陀伽日不离手的工具,而看着这个工具念着这个工具,不会使心念游移。可是,开始周利槃陀伽还是无法顺利的念诵“扫帚”,他念了“扫”,就忘了下面的“帚”;念了“帚”,就忘了下面的“扫”。
但是,周利槃陀伽对佛陀有着绝对的、无可动摇的信心,他坚信佛陀为他指示的这个法门,是自己得以解脱的最妙法门,也是他自己最后的机会。自己的愚笨来源于过去生过去世的罪业,自己只有以精进努力的修行,来洗刷罪业,才不会辜负佛陀的恩德。
周利槃陀伽就这样一遍又一遍的念着:扫……帚、扫……帚、扫……帚,……
就这样日复一日,“扫帚”的声音已经绵绵密密地不断回旋在周利槃陀伽的四周,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景,他也已经不再去想、甚至可能已经完全忘记了为什么要念这个“扫帚”,这已经成为他完整生命的一个不可以缺失的部分了。
在念诵“扫帚”的第二十七天,这是一个事前没有任何预兆的早晨,伴着天上逐渐稀疏的星辰,周利槃陀伽照例用手中的“扫帚”扫去地面的落叶和其他浮尘,口中无声的念诵着“扫帚”,这个声音轻柔的从口中飘出,缈缈的钻入耳际,轻盈地落在周利槃陀伽的心上,然后再次轻柔的从口中飘出……。
太阳不知不觉从地面跃出,将她温暖和煦的阳光洒向大地,一抹阳光钻过浓密的树丛和枝叶,落到了周利槃陀伽的身上,同时强烈的光线一下子刺射了周利槃陀伽的瞳仁,他像被光线灼伤了一样抖动了一下身体,突然他一下子领悟了所有存在的意义,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了秘密,他洞悉了隐藏在所有存在现象之中的本原。
一个愚笨的周利槃陀伽,一个谨遵佛陀教导的周利槃陀伽,已经超越了凡俗生存的状态,而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圣哲。从此恭列于佛陀的诸多大弟子之中,圆瑛法师在《弥陀要解讲义》中这样介绍周利槃陀伽:“于三七日,将一把无相扫帚,把心地见思烦恼,扫得干干净净,得阿罗汉果,具足辩才,义持第一。可见修行,不怕愚钝,只怕不肯发心。若肯发心,下愚可得上智,但诵扫帚,亦能证果。如若念佛,岂不成佛,此其证也。”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应当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吧!

4. 扫尘除垢,告别贪念,作文九百字

两件看似毫无瓜葛的事,在今天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前些日子一起学习的同学,带来了一瓶面膜,叫排毒滋养面膜。她说她用完一次,觉得自己的脸怎么能这么脏啊!我心存疑惑的想,有这么夸张吗?转天,她把这面膜带来给我用,先敷上20分钟,然后慢慢用手指在脸上打圈的揉。不一会儿,毛孔里的脏东西和黑头还有脸上的死皮纷纷显现和脱落,我惊叹,我从小到大,没洗过脸吧?!鉴于这面膜的神奇效果,赶紧上网买了两盒。北京的沙尘大,我便隔三差五的清理清理皮肤。心中很是欢喜。

放下这件事,再说说扫尘除垢的故事。这是一个佛典故事,很有意思。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有一位世人看来资质极其愚钝的人,叫周利盘特。成为佛陀的弟子很多年,连戒律都不能背下来,更不要说修行参悟了。僧团大众认为他这样的弟子简直玷污了佛陀的美名,便想将他逐出僧团。果然,在考试中,他意料之中的没有通过。知道自己要被轰走了,他很伤心,跑到树林里大哭大喊:难道我真的是个傻瓜吗?

谁知佛陀出现在他的身后,问:你认为你是个傻瓜吗?能认为自己是傻瓜的人,就不是傻瓜。佛陀留下了周利盘特,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里,依据周利盘特的根性,教给他一把扫帚和一句话:扫尘除垢。让他每天念着这四个字,打扫精舍的卫生。

周利盘特很认真,每天都念着这四个字认真打扫。很快,扫帚的毛也短了,扫帚也很脏,他自己也满是灰尘。他看看扫帚,想:每天都打扫,还是这么脏,我也这么脏……突然,他明白了佛陀的深意,我们的身体和周遭的环境,大家还能想起来去打扫,而我们的心却从来没有人去打扫过。世尊让我扫的是心里的尘和垢啊。

昨天我看了这段故事,心里很感慨,佛陀度化众生,是那么善巧,四个字一把扫帚,也能点透真理。这,促成了我今天的感悟。

按照习惯,今天我又把排毒面膜拿了出来,敷上,等待,揉出污物……猛然间,我想,我不就像是周利盘特吗?我每天洗脸,却不知道脸竟然如此的脏。污垢是皮肤滋养的障碍,去除污垢,对皮肤的保养自然事半功倍。而知道了脸上充满污物之后,我按照方法清理获得利益。这张脸我还能知道清理,可长久以来,从来没有清扫过心灵上的尘与垢啊。如果你也相信轮回,那么想想看,在生生世世中,我们的这颗心上落满尘垢,还怎么能见到光明呢?透过这些尘与垢的缝隙,或者在他们的颜色下,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又怎么能是事实真相呢?这不就相当于带上有色眼镜看事物或者坐井观天吗?真的是可笑、可叹、可怜啊……

现实生活里,我们中的更多的人自视比周利盘特聪明,比别人都聪明,不相信身体、环境中的污浊,也更不相信心灵上充满堆积的尘与垢。这才是比清扫不净更为可怕的事情。周利盘特说,扫不干净也要扫。他是对的,心灵上的尘垢,不去扫的话,我们永远也不明白,永远也看不到事实真相,永远痛苦地轮转于六道,生死离别爱恨情仇,不能解脱。

5. 佛教是不是有一名记性很差的僧人我想知道他和佛陀的故事

应该说的是周利盘陀伽尊者
佛陀的弟子周利盘陀伽,他是弥陀经上十六尊者之一,这个人非常愚蠢,蠢到什么样子呢? 佛陀规定,出家人每天早上一起身,手要摸摸头,口要诵四句偈:「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苦行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这是在提醒自己:三千烦恼丝都剃掉了,现在是出家人、觉悟之人,不再是在家的凡夫俗子了。

「守口摄意身莫犯」,就是指严守三业,身不要造杀盗淫,口不要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不要贪瞋痴;身口清净,心里也存好心。 三业一犯就是恼了有情,因为犯戒都是有对象的,没有对象绝不会犯戒。

要守戒才使众生平安,进一步还要修戒才能利益众生。 守戒是摄律仪戒,无恶而不断;修戒是摄善法戒,无善而不修。

「无益苦行当远离」,佛陀在世时,有好多出家人是从外道来的,外道的那些习气还是不能够舍。 佛弟子修苦行是应该的,但要修佛法正当的苦行,不要修那些无益的苦行-持外道火戒、牛狗的戒,那是邪戒,不能感好果的。

周利盘陀伽出了家,这四句偈要读要念啊! 可是念一百天了,他一句也没念熟。 他有个哥哥先出家,他们兄弟俩都是在路边生的,哥哥叫路边,他叫继道。 他哥哥说:「你这样蠢还来出家,骗佛的饭吃,不要在这里,赶快回去!」

他愚蠢是愚蠢,还是有善根的,一听到哥哥要把他赶回去,他就豪啕大哭,伤心得很! 当时是在只树给孤独园,佛陀听到了,就出来问个究竟。 佛陀慈悲的对他说:「周利盘陀伽!来,我教你。」佛陀特别单独教他修行之法。

佛陀随手拿个扫把就问他:「这是什么?」他说不出来这是扫把。 我们平常讲扫把,其实应该叫做「笤帚」。 佛陀告诉他:「这叫做笤帚。」他就「笤-笤-笤,帚-帚-帚」。 教个笤字忘了帚字,教了帚字又忘了笤字,笤帚两个字都念不好,你看这愚蠢到哪里去了!

他为什么这样蠢呢? 原来他前生也是个大法师,可是悭法,人家请问他佛法,他很不乐意讲。 有法而悭贪不说,这罪过真是不得了! 今生就招这样的愚蠢之报。

佛陀交给他一把笤帚,叫他扫只树给孤独园,并教他一面扫一面念:「扫尘除垢」。 他就依着佛陀的教导去做,大概扫了三个多月就开悟证果了。 他还是有大善根的,如果没有大善根,不要说扫三个多月,恐怕扫三年也不会证果。

他扫、扫、扫,扫到了一个时候业障消了,「哦!这个笤帚是要扫地的,为什么要扫地?因为地上有尘、有树叶,看起来污浊邋遢的,一扫就清净了,人人看到都欢喜。」他心里这么想着,渐渐就开智慧了。

他又想:「我们人为什么这样愚蠢?哦!晓得了,因为心里有贪瞋痴。扫地将地面扫干净了,内心里头的污浊邋遢也要扫清净。」他就这样子作观,想、想、想,豁然开悟了,就证了罗汉果。 这就是周利盘陀伽出家开悟的因缘。

证了罗汉果,他所持的就是「守口摄意身莫犯」这四句偈。 佛陀的弟子都是要托钵,有时也有人请去应供,吃过了饭要向施主说法,最简单的要说三皈五戒。 轮到了周利盘陀伽,他虽然开悟,可是华报还没有受尽,只会说这四句偈。

阿罗汉有三明六通、十八变,入地如水、履水如地、在空中行如同走平地一样,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有这些种种的神通。 有好多人证了罗汉悲,他要是没有慧解,就是显神通来度人,但这不是正常的度人方法。

周利盘陀伽持这四句偈的意义,只要一演化开了,也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他在十六尊者中是「义持第一」。

有好些调皮的施主就说:「哎呀!这位罗汉每一次都说这四句偈。」有的甚至讲:「他这一次说法,要是又说这四句偈,我们就先把这四句念出来,看看他还能讲什么?」可是真正到了说法的时候,这施主想念却念不出来。 因为罗汉有他的福报、功德,别人想愚弄他是没办法的。

听了这则故事,我们就要有所警惕,自己有智慧也要希望大家有智慧;人家请问你,你千万不要怕把智慧告诉人家,人家就同你平等了。 好像在学校里读书,同学有不懂的地方请问你,你知道却装作不知道,恐怕讲了他考试的分数赶上了你,有智慧而不布施,将来就得愚蠢报喔!

如果你有智慧、心量大,自己会也希望人家会,这样智慧加智慧多么好! 不要自己会却不教人。 照说看到人家不懂,你知道的都要教人,要不请之友;何况人家有所问,更要知无不言。 诸佛菩萨、古祖大德并不是你请问了,他才教你;都是观机说法,应以何法化度即说何法。

周利槃陀伽(版本二)

资料来源:《故道白云》

从前因痴愚,常遭人斥詈;师兄撵我走,令我回家去。

我即被遥弃,走向寺门口;因恋我佛教,实不愿离去。

佛陀及时来,以手抚我头;领我回寺中,殷勤牵我手。

佛陀施慈悲,赐我布一方;教我因布洁,习禅修观想。

我遵佛之教,于法用情深;为求罗汉果,登时入禅定。

——周利槃陀伽

扫地大师周利槃陀伽生于舍卫国一个婆罗门家庭。他的反应非常迟钝,连他父亲都无法教会他世袭的婆罗门宗教习俗。最流行的印度教圣典《吠陀经》,槃陀伽既不会读也不会写,甚至连一行都记不得。

槃陀伽的哥哥却很聪明并且博学有礼,得到所有婆罗门教徒的喜爱。当他们的老父死后,兄弟二人遇到一些佛陀的弟子,不久,哥哥就出家为比丘,槃陀伽则被认为太笨不适于出家,只好独自龌龊地住在附近。

有一天,槃陀伽的哥哥鼓励他去求阿难(佛陀的侍者)让他出家。槃陀伽说:“像我这么低能的人,不敢奢望能成为殊胜的佛陀僧人啊!我甚至连最简单的偈颂也记不住,每个人都知道我太笨了。”

哥哥很同情地鼓励说:“弟弟,在佛陀慈悲为怀的教义下,社会地位和学习能力并不重要,高贵广大的心量才是最重要的!你一样也可以入门修道的,你自己去找佛陀吧!”

于是槃陀伽很恭敬地来到佛陀及其弟子阿难面前,请求成为佛陀的弟子。全知的佛陀洞悉槃陀伽谦卑和纯净的心,就在给孤独园,要阿难尊者为槃陀伽剃度出家。

阿难教了槃陀伽这么一个偈颂:

诸恶莫做,使自己免予邪恶的思想,

众善奉行,莫执自我,

正念、正知、正命,

则能免于伤害、烦恼,

这就是诸佛教示。

3个月后,可怜的槃陀伽仍然记不得这么一个短短的偈子,而所有其他的新出家众早就把整章经典背熟了,就连当地的牧羊人也都熟知好几个这样简单的偈颂。

槃陀伽灰心丧气地去见阿难尊者,恳请能给他其他的教法及指示。但是试了几次之后,阿难发现自己还是没法教会他,只好对他说:“如果一个人无法学习并记忆任何事物,出家的目的是什么呢?”

尊者摇摇头,祝福他之后,就让他走了。槃陀伽觉得很伤心,独自一人坐在给孤独园外,一直坐到隔天,佛陀发现了他。

慈悲的佛陀直觉地了解所有发生的事情。槃陀伽禀告佛说:“世尊,我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也不是一个好比丘,这究竟错在哪里?我是有什么恶业吧?”

佛陀告诉他:“因为你上一世是一个过度骄傲的婆罗门学者。他无情地诋毁其他学者的教义,只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并假称拥有神通。所以这一世你要受缺乏智慧的痛苦。”

槃陀伽点点头说:“是啊,打我从小时,老师们都骂我蠢笨,像我这样笨的人要怎样才能摆脱这种痛苦呢?”

佛陀以偈颂回答他:

宁为智者所轻,也不受幼童之赞,

自知己为幼童者,宁为智者;

自夸聪明者,实是幼稚笨者。

佛陀决定要亲自教他。他想了想,就要槃陀伽通过勤快地打扫寺院、帮其他比丘擦拭鞋子来清除业障,同时要边扫边念诵和思考两句话:“拂尘”、“扫垢”。

“槃陀伽,你能扫寺院和擦鞋子吗?”佛陀问他。

槃陀伽回答:“世尊,我可以学习扫地和擦拭,但我实在记不得那两句法语。”

佛陀要他跟着自己复诵那简单的两句:“拂尘”、“扫垢”,一遍又一遍地一起背诵。槃陀伽总算铭记在心了,于是佛陀为他祝福后离开了。

可是当槃陀伽开始扫寺院时,他发现自己又不知道刚才佛陀亲自教他的那两句简单的话了,幸而阿难尊者还在庭院,槃陀伽就烦请尊者在他勤劳工作时,能提醒他应该要念诵的句子。在阿难的帮助下,最后,他终亐记熟了这简单的偈子,而且能—边扫地一边思维了。

扫地的时候是没有问题了,可是槃陀伽发现在擦鞋子的时候,他把刚才能背过的话又忘掉了。耐心的阿难再度教导他。槃陀伽看来的的确确是所有佛教僧人里最迟钝的一个了。

慈悲的佛陀以他神奇的力量加持,使寺院和比丘们鞋上的灰尘无穷无尽,好让槃陀伽不停地忙。用这个方法,睿智的佛陀增长了槃陀伽的修行。只要还有事做,槃陀伽就会不断地将佛陀的教诲记在心上。到后来“拂尘”、“扫垢”竟变成了他的真言。普通人嘲笑这个愚蠢的家伙,却也不得不感叹他的信心与勤勉。不过有智慧的人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比丘,虽然有先天上的不是,却仍然在认真地清除业障、寻求开悟。

槃陀伽很认真地工作,按照佛陀的交待,恭敬虔诚地扫地擦鞋。而且,他将佛陀教给他的几个字背熟以后,仿佛压抑不住地开始更深一步大探究它的意义。寺院的灰尘无穷无尽,他的觉观却在心灵深处绽放。

“佛陀说的尘、垢的意思是指外在的尘垢呢,还是内在的尘垢?”他沉思,“什么是外在的尘垢?什么是内在的染污?我的业障在那儿?”以这种方法,这位最愚笨的扫庙僧不知不觉地在他日常杂务中进行禅修。

有一天,槃陀伽静静地在扫庙的同时自我观照,他似乎依稀感觉到,佛陀所开示的一个偈颂很自然地在宁静的内心中升起。实际上那些句子佛陀何时说过,他根本就不可能记得,更别说要背熟它:

尘是执着,而非泥尘,智者弃之;

垢是嗔恨,而非泥垢,智者弃之;

尘垢是无明,此外无他;

智者清除此污垢与障碍,

即得解脱。

因为这瞬间浮现的偈颂,槃陀伽顿悟到,执着、嗔和痴这三毒是轮回的根本!他打破了自我的幻象和一切迷惑的根本。在场的人们惊讶地看到,愚笨的槃陀伽放声呼叫:“看见了,我清楚地看见了!敬礼世尊!”他终于透视幻象而证得开悟。

精进禅修许多年后,槃陀伽成为十六罗汉之一,广为弘扬佛陀的教法。每个人都很惊异,僧人中最笨的比丘竟能达到如此崇高的心灵成就。一次,槃陀伽阿罗汉教导12个心存疑惑的比丘尼和一大群数不清的在家人,其中12000人当场证得了不同层次的开悟。

又有一次,佛陀接受一位医生供养午餐。除了扫地僧槃陀伽外,全部的比丘都被邀请了。但佛陀却不肯进食,而是在他身旁摆了一个座位。直到这位没受过教育的阿罗汉槃陀伽被请来,坐到那个位子上以后,佛陀才开始吃饭。

佛陀亲口说,在他众多弟子中,最擅于转化他人心念的,就是善良的阿罗汉槃陀伽——扫地大师。时至今天,据说那些无法记忆和了解佛陀教法的人,只要是全心全意地向槃陀伽祈请,都能开展他们的心智能力。槃陀伽印证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内心的开发,真诚的心灵修持远比智能知识更为重要。

“周梨盘陀迦”,译中文为“继道”。古印度之风俗,母生子当回娘家。故其母孕时还家,于路途中诞子,因继续行走于道路之中,故名“继道”(释迦佛亦出生于道路之中,但佛是右胁诞生,故是圣人;周利盘陀伽是产道出生,故现凡夫相)。

“周梨盘陀迦”又名“朱利盘特”。据《增一阿含经•卷十一》载:其兄先入佛道,已证圣果,兄与弟“周利盘陀伽”曰:“若不能持戒者,还作白衣”,是时周利盘陀伽闻此语已,便诣祗桓huan2精舍门外,立而堕泪。世尊见之,教诲周利盘陀伽执持“扫帚zhou3”二字。是时,周利盘陀伽诵此“扫”字忘记“帚”字;诵得“帚”字忘记“扫”字。乃经数日,终于能诵“扫帚”二字。周利盘陀伽复作是念:世尊何故以此教诲我,我今当思维此义。于是,终因思维此义(类似于禅宗之参禅)而证阿罗汉果。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既证阿罗汉果,诣世尊所,头面顶礼,在一面坐,白世尊曰:“今已有智,今已有慧,今已解‘扫帚’”。故《要解》云:“继道尊者,因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夫周利盘陀伽虽根钝,但证阿罗汉果后,得大辩才,故称“义持第一”。义持者,“义”指义理、了义(直接显了法义)。此字从理上言。“持”指修持、行持。此字从事上说。

在净土法会中,周利盘陀伽尊者表:钝根念佛,亦能了脱。良以净土一门,三根普度,利钝兼收。不怕根愚钝,只怕不肯修。但肯执持名号,老实念佛,则下愚可得上智,凡夫因此了脱。尊者但诵“扫帚”二字,尚能证阿罗汉果;如若念佛,必定成佛无疑矣!

所以,若要梅花香飘溢,还他彻骨一番寒,修行之人,宜动心忍性,增益其所最初之发心。念佛之人,亦复如是。最初发心修净土,莫改初衷乃为上

6. 拂尘何不拂人心 拂去尘心即佛心 舍去尘缘存佛念 是名积得证无心

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当时佛陀有一个叫周利般特的弟子,他愚笨过人,记忆力又是非内常差,他有容个哥哥也在佛陀的僧团里出家,对这个愚笨的弟弟非常嫌弃,因此总想把他赶出僧团外,周利般特为此觉得很苦恼。这天他正伤心地在哭着,恰巧遇上慈悲的佛陀,佛陀问他哭什么,他说因为自己的愚笨,被哥哥所嫌弃。佛陀安慰了他一番,然后就让他在僧团中帮忙扫地,并教他念“扫尘除垢”四个字,他确实非常笨,佛陀教他念“扫尘”时,他就忘记了“除垢”;教他念“除垢”时,他又忘记了“扫尘”,教了很长时间才把四个字念下来。从那以后,周利磐特每天都在寺院扫地,边扫边念“扫尘除垢、扫尘除垢……”,由于心念的专注,一段时间后,妄想渐渐减少,无明渐渐减少,无漏的智慧光明也显现出来。后来,周利盘特因为天天念这四个字的关系,证得了阿罗汉果。不过还有一首六祖所作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心本是纯洁的,只因执著和贪恋尘世中的一切,就被污染了,要学会放下(这只是个人理解)

7. 以扫尘除垢为题的800字作文

扫尘除垢

为人一定要用心,即使资质愚钝、反应迟缓,只要从身边简单的事物用心观照,自然真理入心,就能
体会身心内外的道理,这也就是“一理通,万理彻”。

修行,必须时时将心地的垢秽清除、扫除烦恼,正所谓修于内心,行之在外。

佛陀在世时,有位弟子名叫盘特尊者,带着他的弟弟投入佛陀座下,在僧团中修行。盘特尊者很有智
慧、很聪明,但是他的弟弟周利盘特却是反应迟钝,总是心不在焉而无法集中精神,所以盘特尊者对弟弟
感到很无奈,也教得很灰心。

有一天,尊者就对弟弟说:“周利盘特,你这么不专心、不用心,还是回去吧!”

但是周利盘特很喜欢在僧团修行,一听到哥哥要他离开僧团,他着急得哭了。

佛陀见状,很慈悲地问伤心的周利盘特:“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周利盘特禀告佛陀:“哥哥说
我很难教,要我离开僧团。”

佛陀就问他:“那么你的想法呢
?
要留下来,还是回去?”周利盘特说:“我很想跟随佛陀修行。”

佛陀就说:“只要你有决心,就能够留下来。来
!
你就在我的身边先做些打扫工作。”周利盘特很感
恩佛陀慈悲收留,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地修学。

佛陀就拿了一支扫帚,说:“这是扫帚,你把这个名称背起来,每天扫地就先背这个名称。”周利盘
特很用心地背,但总是记得前一个字,忘记下一个字
;
记得下一个字,反而忘了前一个字。

佛陀还是很慈悲、很有耐心地对他说:“没关系,你再用心花时间,专心记这两个字。”几天之后,
他背起来了,觉得很欢喜,佛陀就说:“你再背‘扫尘除垢’。”他又开始背了。

又花了好几天,已经将“扫尘除垢”背得很熟了。佛陀说:“扫尘除垢,你知道意思吗?”他摇摇头,
佛陀就说:“这次就由你自己去想了,‘扫尘除垢’是什么意思
?
要好好地想。”

周利盘特整天都在想:
“扫尘除垢”到底是什么意思
?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日,
他忽然开通了:
“扫”
是要清净,“垢”就是污秽,周围的环境一有污秽,就需要用扫帚扫干净。

这时,他又深一层地想:到底佛陀教我“扫尘除垢”,还有什么意义呢
?
想了许久,突然想到:就如
自己的身体若有了尘垢,就需要水和布来清洗
;
那么心有垢秽,要用什么来清除呢
?

他再深入思考,想到用智慧来清除内心的烦恼,“智慧”就像扫帚,“尘垢”就是烦恼。

慢慢地周利盘特从外而内,由浅而深,一一透彻明了佛陀的教法,并且在僧团中步步精进,而身心清
净、守戒奉法,终于修得非凡成就。

周利盘特尊者的故事,如同告诉我们,为人一定要用心,即使资质愚钝、反应迟缓,只要从身边简单
的事物用心观照,自然真理入心,就能体会身心内外的道理,这也就是“一理通,万理彻”

8. 什么是扫尘

扫尘来,又称扫屋、扫房、除尘源、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称“扫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托了中华民族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此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掸拂尘垢蛛网,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疏浚明渠暗沟。

9. 春节的习俗之扫尘什么时候及来历

春节民间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10. 对扫尘这个风俗的了解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中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习俗由来
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大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阅读全文

与扫尘除垢和佛尘扫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汉斯顿超滤净水器作用 浏览:267
怡口全屋净水饮水机怎么样 浏览:762
风冷柴油抽水机油箱滤芯怎么换 浏览:51
mysqlsign函数过滤1 浏览:600
离子交换反应时间 浏览:340
飞利浦挂烫机除垢功能怎么用 浏览:208
为什么新飞空气净化器灯全是绿色 浏览:690
途乐40用什么机油滤芯 浏览:464
在污水处理站实践心得 浏览:120
生活废水越来越多如何改善 浏览:204
纯净水120t单级反渗透 浏览:374
净水器换了新滤芯怎么冲洗 浏览:157
污水处理厂的物理处理 浏览:246
温州卫生级过滤器 浏览:37
水处理剂文献 浏览:894
纺织废水多少钱一吨 浏览:934
沃尔沃挖掘机滤芯怎么区别 浏览:325
70摩托车滤芯怎么清洗 浏览:106
污水处理厂一般污泥密度 浏览:933
反渗透设备什么材质的管路 浏览: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