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人們不可以將海水變成純凈水啊
可以是可以,但是成本太高了,估計做出來賣的話,大家在現階段是不會接受的
B. 海水和純水在溶點和沸點上有何分別為什麼
海水既溶點低過純水因為海水有雜質固態水中,水分子同水分子之間有好固回定既氫鍵(Hydrogen
Bond)排列但如果有答雜質響中間,氫鍵排列會不規則、減弱所以低d溫度都已經可以溶到水海水既沸點高過純水因為海水有雜質,呢d雜質包括不同既離子(Na+.
Cl-...)離子同水分子既之間吸引力好強如果要令海水變成氣體,首先要Overcome呢d吸引力所以要高d溫先得
C. 實驗室合成人工海水。是用自來水還是超純水,是做實驗的。這里沒有大海
實驗室合成人工海水還是建議用超純水,我們以前給南京海底世界的海洋動物配過超純水系統,他們就是模擬出海洋動物的生活環境,用超純水配上一定比例的海鹽,合成人工海水。
D. 海水是不是純凈水加五勺鹽即可
不是。海水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多組分水溶液。海水中各種元素都以一定的物理化學形態存在。在海水中銅的存在形式較為復雜,大部分是有機絡合物形式存在的。在自由離子中僅有一小部分以二價正離子形式存在大部分都是以負離子絡合物出現。所以自由銅離子僅佔全部溶解銅的一小部分。海水中有含量極為豐富的鈉,但其化學行為非常簡單,它幾乎全部以Na+離子形式存在。
海水中的成分可以劃分為五類
1.主要成分(大量、常量元素):指海水中濃度大於1×106mg/kg的成分。屬於此類的有陽離子和五種,陰離子六種,還有以分子形式存在的H3BO3,其總和占海水鹽分的99.9%。所以稱為主要成分。
由於這些成分在海水中的含量較大,各成分的濃度比例近似恆定,生物活動和總鹽度變化對其影響都不大,所以稱為保守元素。
海水中的Si含量有時也大於1mg/kg,但是由於其濃度受生物活動影響較大,性質不穩定,屬於非保守元素,因此討論主要成分時不包括Si。
2.溶於海水的氣體成分,如氧、氮及惰性氣體等。
3.營養元素(營養鹽、生源要素):主要是與海洋植物生長有關的要素,通常是指N、P及Si等。這些要素在海水中的含量經常受到植物活動的影響,其含量很低時,會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長,所以這些要素對生物有重要意義。
4.微量元素:在海水中含量很低,但又不屬於營養元素者。
5.海水中的有機物質:如氨基酸、腐殖質、葉綠素等。
E. 如何從海水從提取純凈水
在海邊,如沒有離子交換樹脂脫鹽劑,可以用鍋煮海水來收集蒸餾水的方法使海水淡化。煮海水時,在鍋蓋內側貼上毛巾,將蒸餾水的水珠吸附在毛巾上,然後再擰在大貝殼或其它容器內。這樣反復製作,就可得到所需要的淡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一些中國和英國海員,在沒有人跡的荒島上,就是用類似的方法,大量地製造淡水而維持了76天生命,終於等到被英軍飛機發現而獲救。
冬季,可將海水放在一個容器中凍結。當海水凍冰時,大部分溶解在水中的鹽分就會結晶而離水,因此,冰塊基本上是淡化的。而將未凍冰的水,即濃鹽水在鍋里加熱,熬干後可得結晶鹽,再展於紙上,除去苦分,即得食鹽。
我國西北地區的大片沙漠戈壁中,在有植物的地方,通常深挖4~5米即有潛層地下水。水經沙層過濾,一般清澈透明,但因地下水大量蒸發濃縮而成鹽鹼水,不能飲用。如無離子交換樹脂脫鹽劑,則可用上述海水淡化的方法處理後飲用。
我國西北沙漠地區的居民,用當地的地椒草處理苦鹹水。在1公斤含礦物質0.37%~0.72%的苦鹹水中加入0.1~1.9克的乾地椒草同煮,雖然不能除去苦咸,但可以防止發生腹痛、腹脹、腹瀉。
在有濕沙或苦鹹水的地方,可以用簡易的太陽蒸餾器取得淡水。方法是挖一個直徑1.5米、深1米的沙坑,上面蓋一層透明塑料膜,四周用沙子或石頭固定,中間放上一塊小石子,使塑料膜成一倒圓錐體。在這個圓錐體下面預先放一個接水的容器。陽光透過塑料膜使沙坑中的水分蒸發,水蒸汽遇到塑料膜凝結成水滴,順著圓錐體的頂端滴入容器內。這種方法,每天可以獲得蒸餾淡水1.5升左右。
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是否可以飲用海水,這個問題目前有爭論。有人認為,海水鹽度高於人體含鹽量的四倍,喝了海水會使體內總滲透壓升高,雖然暫時可以解渴,但不久就會大量排尿,使體內水分大量喪失。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短時間少量海水,會有利於延長生命。有人試驗,從落海第一天開始喝海水,每隔一個半小時喝一次,每次50毫升,每天只喝500毫升,連飲4~5天後,再喝淡水,結果,試驗者體內新陳代謝很快恢復正常。
被譽為「海軍的榜樣」的法國博士阿蘭·邦巴爾說:「如果你有淡水,在嚴格控制比例的情況下,加進海水來延長你的供水時間;如果你沒有淡水就喝海水來救命,直到你能得到雨水、得到一條魚來擠壓成魚汁或等到救生船來到為止。」阿蘭·邦巴爾並不是提倡喝海水,而是強調在生死緊急關頭,在嚴格的控制下才能喝海水。阿蘭·邦巴爾的經驗是2:1的比例,即用二份淡水、一份海水摻合在一起飲用,一般不會傷害人的身體,而會大大延長海上遇難者的生命。因為只有羸得時間,才能積聚力量去捕魚和收集雨水,才能繼續航行和向援救船發出信號。法國著名海軍主治軍醫布里埃奧里在最近的著作中寫道:「遇難者可以喝少量的海水,每天可達800~900毫升,不要等完全脫水時再喝。」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三個失事的水兵,在黑海中漂游,他們飲用海水止渴,其中一名連續喝了34天,他在頭兩天只能用又苦又澀的海水潤潤喉嚨,以後就喝一兩口,到了第三天,渴得忍耐不住便大量地喝,一晝夜喝了2000毫升左右,然而,他卻活下來了。看來,在沒有淡水的情況下,少量飲用海水也是一種應急的辦法。
F. 海水的組成與純水的異同
海水,大家都知道是鹹的,還有一些苦澀的味道,這是因為海水中還有氯化鈉之外版還有氯化鎂,氯化鈣等等權礦物質元素,河流(外流河)的河水最終會流到海洋裡面去。不過我們一般講得海水都是指還有氯化鈉等礦物質的水;若是純水呢,那就只有H2O而已,屬於純凈物,不含有其它物質。
G. 海水的密度和純水的密度不同,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各種物質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H. 辨別海水和純凈水
1、用嘴嘗,鹹的是海水,不鹹的是淡水
2、抹在皮膚上,然後在太陽底下曬干,幹了有白沫的是海水,沒有的是淡水。
I. 將海水變成純凈水)是運用了什麼現象來達到凈水的目的
從海水中取得淡水的過程謂海水淡化。 現在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專凍結法、電滲析法屬、蒸餾法、反滲透法、以及碳酸銨離子交換法,目前應用反滲透膜法及蒸餾法是市場中的主流。反滲透膜法的原理:在通常情況下,淡水通過半透膜擴散到海水一側,從而使海水一側的液面逐漸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這個過程為滲透。此時,海水一側高出的水柱靜壓稱為滲透壓。如果對海水一側施加一大於海水滲透壓的外壓,那麼海水中的純水將反滲透到淡水中。蒸餾法的原理:加熱海水產生水蒸氣,冷卻凝結就 可得到純水。
J. 海水的組成與純水的異同
海水,大家都知道是鹹的,還有一些苦澀的味道,這是因為海水中還有氯化鈉之內外還容有氯化鎂,氯化鈣等等礦物質元素,河流(外流河)的河水最終會流到海洋裡面去。不過我們一般講得海水都是指還有氯化鈉等礦物質的水;若是純水呢,那就只有H2O而已,屬於純凈物,不含有其它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