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理中純水是絕緣體而化學中水又是電解質,這是為什麼
絕緣體和電解質是兩種概念,絕緣體指他的導電性,通電的能力大小。電解就相當於電路中的負載,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通過電子轉移發生化學變化。電子轉移通過外加能量或者相互反應的能量發生。水作為電解質參與電解反應,溶液中還有其他物質。
⑵ 純水的導電性很差,所以水不是電解質
純水是典型的絕緣體,一般情況下不導電 但如果電壓足夠大,將水分子強行電離,水照樣導電
⑶ 求!為什麼純水是極弱電解質.
因為水在水中的自身電離只有10的-14次方!非常小
而相對NACL 等強電解質少的可憐了!
一般不專能完全電離的都叫弱屬電解質
類似的還有HAC 醋酸等
強、弱電解質概念上的四大區別
強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全部電離,電離不可逆,不存在電離平衡,溶液中不存在電解質的分子,只有電解質的離子;其電離方程式寫等號,在離子方程式中可溶的強電解質寫離子符號。弱電解質在水溶液中只有很少部分電離,電離可逆,存在電離平衡,溶液中存在大量的電解質分子,少量的電解質離子;其電離方程式寫可逆符號,在離子方程式中寫分子式。
⑷ 純水屬於電解質嗎、
屬於,但是是弱電解質。
電解質:本身具有離子導電性或在一定條件下(例如高溫熔融或內溶於溶劑形成溶液容)能夠呈現離子導電性的物質。 水是極弱的電解質,常溫下電離平衡常數為10^-14(mol/L)^2,也就是水的離子積常數。所以純水也有微弱的導電性,是電解質。
⑸ 純水屬於電解質嗎,為什麼
水是電解質。水是常用的溶劑,做鹼溶液的pH計算時,就需要考慮水的電離,因此把水劃分為電解質的范圍。
比水更難電離的物質,就劃分為非電解質了。
⑹ 純水不導電,為什麼水是電解質
非純凈水導電的原理在於水的電離、水中電解質的水解和電離,這些都導致水多種的離子濃度增大,其中後者是主要的原因. 純水本身沒有含有其他電解質,而水的電離程度是極其微弱的,使之根本無法導電.
⑺ 純水是不是電解質
純水是電解質,准確的說是弱電解質
純水可以電離,但是程度很小H2O=可逆=H(+)+OH- (電離度是10的版-7次方)
這個問題就牽權扯到化學里的一個悖論:
電解質的定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可以導電的化合物
如果這樣說的話,那麼任何物質的水溶液都導電(因為水導電),那麼非電解質怎麼辦?
因此,水是弱電解質,但是通常認為它不導電
⑻ 在25和80時,比較純水中的H+濃度,前者大於(等於,小於)後者
這和水的電離度有關。氫離子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水有部分電離。而電離度受溫度影響,尤其是水的電離度,因為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所以溫度越高,純水的電離度越大,則氫離子濃度越大。
答案:80攝氏度時,純水中氫離子濃度較大
【參考資料】
電離度
不同的弱電解質在水中電離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電離度和電離常數來表示。這里我們只學習電離度。
1、電離度的定義和計算:
電離度——弱電解質在溶液里達電離平衡時,已電離的電解質分數占原來總分子數(包括已電離的和未電離的)的百分數。
電離度(α)=
= (分子、分母同除以阿氏常數)
= (分子、分母同除以溶液體積)
[例1] 25℃時,在0.1mol/L醋酸溶液里,每10000個醋酸分子里有132個分子電離成離子。它的電離度是多少?
解:
[例2]在氟化氫溶液中,已電離的氟化氫為0.2mol,未電離的氟化氫為1.8mol。求該溶液中氟化氫的電離度。
解:
2、影響電離度的因素:
內因:電解質的本性。
外因:溫度和溶液的濃度等。
(1)濃度的影響:
醋酸稀釋時電離度變化的數據:
濃度(mol/L) 0.2 0.1 0.001
電離度(%) 0.948 1.32 12.4
可見,電離度隨濃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濃度越稀,離子互相碰撞而結合成分子的機會越少,電離度就越大。)
(2)溫度的影響:
因為電離過程是吸熱的,因此溫度升高離子化傾向加強,又因大多數電解質電離時沒有顯著的熱量變化,這就導致溫度對電離度雖有影響,但影響並不大的必然結果。一般情況下,溫度對電離度影響不大,但水的離解過程顯著吸熱,所以溫度升高可以增大水的電離度。
因此,用電離度比較幾種電解質的相對強弱時,就當注意所給條件,即濃度和溫度,如不註明溫度通常指25℃。
在相同溫度和濃度時,電離度的大小可以表示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
[例3]下列關於電離度α的敘述正確的是( D )
①α與濃度無關;②α值隨溫度升高而增大;③在相同條件下,α值的大小可以表示弱電解質的相對強弱;④α值增大,相應離子濃度一定增大;⑤α值增大相應離子物質的量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
⑼ 1純水不導電,那水就是非電解質吧 2給個電解質在水中不導電的例子
1.是弱電解質,不是完全不導電
2.溶解度很低的電解質,水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很低,電流很微弱,就相當於不導電,BaSO4
所謂電解質,是溶於水的部分完全電離,有很多難容於水的物質都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