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純水知識 > 地表水做純水的流程

地表水做純水的流程

發布時間:2020-12-28 13:02:54

⑴ 礦泉水和純凈水哪一種對身體更好

礦泉水是含有礦物質的飲用水,純凈水一般指不含各種礦物離子和化學離子的飲用水。礦泉水回的優點就答是含有人體所需的礦物元素,能夠補充身體所需。但缺點就是這些元素並不是一直需要的,有時候可能沒有什麼用。純凈水的優點主要是干凈衛生,但長期飲用對身體並沒有太多好處。

而礦泉水是源自天然的富含豐富微量元素的好水,因為礦泉水富含豐富的鈣、鎂等微量元素,有一定的硬度,在常溫的時候呈現離子狀態,所以一般建議在飲用礦泉水的時候不用加熱,直接飲用。如果加熱鈣、鎂等一些微量元素很容易生成我們常說的水垢,會導致不利於人體的吸收。長期飲用礦泉水可以補充膳食中鈣、鋅、碘等營養素的不足,對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作用,並且還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等。所以長期飲用礦泉水對人體健康起到很大的作用,最適合長期飲用的也非礦泉水莫屬。

⑵ 淡水是什麼樣的水,它和普通水的區別是什麼

根據當代科學技術的調查研究結果獲悉,我們人類生存的這顆星球的水資源總量達約13.86億立方千米之巨,但其中淡水僅占水資源總量的2.5%。即約0.35億立方千米。而全球淡水資源總量中69.5% 即約0.24億立方千米是以人類難以利用,諸如冰川、永久積雪、用東地層中的冰等固態形式存在的約0.11億立方千米的淡水資源中又有約30%式地下水,人類能夠利用的也僅是其中極少的一部分。難怪有識之士驚呼:人類面臨的下一個生態位即將是淡水資源短缺!索性這是我們這顆星球存在無比巨大深邃的海洋,其儲存的海水多達13.38億立方千米,約佔地球水資源總量的96.5%,因此,依靠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充分開發海水自願,是人類克服全球淡水資源短缺危機的必由之路和希望所在。
純凈水是普通水經過電滲析,使水中原有的礦物質含量極大的降低,同時消毒滅菌,這樣的水就成為了「純凈水」。
滲析工程是應用膜法分離工程之一,它的原理是利用離子透過選擇性離子交換膜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進行遷移,使電解質離子從溶液中部分分離出來的過程。
主要用途:
1.生產純凈水
2.海水淡化,苦鹹水淡化
3.除氟化物、廢水處理
4.動力設備給水除鹽
電滲析工程典型工藝流程
1.苦鹹水淡化、地下水除氟
原水→101過濾器→精密過濾器→電滲析裝置→中空纖維超濾器→紫外線殺菌器→成品水
2.飲用純凈水、太空水生產
原水→機械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精密過濾器→電滲析裝置→陽離子交換器→陰離子交換器→混合離子交換器→中空纖維超濾器→紫外線殺菌器→臭氧滅菌裝置→成品水
3.制葯行業針劑制備、大輸液制備用水
原水→活性炭過濾器→精密過濾器→電滲析裝置→陽離子交換器→陰離子交換器→混合離子交換器→多效蒸餾水機→成品水
4.化肥、機械行業用水
原水→機械過濾器→精密過濾器→電滲析裝置→陽離子交換器→脫氣塔→陰離子交換器→成品水

純凈水的消毒,現在推薦使用「臭氧」,臭氧消毒後,沒有殘留物。

⑶ 白開水、純凈水、礦物質水哪個最適合長期飲用

白開水:又叫涼白開,煮沸後又冷卻的水。

純凈水:水如其名,純潔的、干凈的、不含雜質的水。

礦泉水:含有一定量礦物質的水。

所以這三種水,哪種都ok,保證一天8杯白開水/純凈水/礦泉水,就夠完美了!

⑷ 純凈水從哪獲得純凈水是地下水提供的還是地表水提供的水源請行家幫忙分析!

純凈水多數都使用地表水源。。。
比如農夫山泉就使用萬綠湖,千島湖,丹江口水庫的水做來源。。。
別的不知名廠家,也自然用地表水更簡單。。。
一般來說,地下水含有的鹼多,凈化更困難,沒誰吃飽了撐的用地下水的

⑸ 我國水資源總量多接觸的純凈水也多水容量水溶液少對嗎

A、地球上水的總量多,但是大多是海水,淡水少,故A正確;
B、我國水版資源總量多,權人均水量少,故B正確;
C、生活中接觸的水大多是水的溶液,所以接觸的純水少,水溶液多,故C錯誤;
D、在我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故D正確.
故選C.

⑹ 水資源為什麼會消失

水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水在人體內可以分自由水和結合水,自由水是可以自由流動的水,這些水在人體內做為一種良好的溶劑,使得多種物質溶解在裡面,然後隨著自由水流動到全身各處,還有人體中各種化學反應也必須在有水參與的情況下才能正常進行。
水(H2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類很早就開始對水產生了認識,東西方古代樸素的物質觀中都把水視為一種基本的組成元素,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說中也有水。

水的性質
水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在自然界,純水是非常罕見的,水通常多是酸、鹼、鹽等物質的溶液,習慣上仍然把這種水溶液稱為水。純水可以用鉑或石英器皿經過幾次蒸餾取得,當然,這也是相對意義上純水,不可能絕對沒有雜質。水是一種可以在液態、氣態和固態之間轉化的物質。固態的水稱為冰;氣態叫水蒸汽。水汽溫度高於374.2℃時,氣態水便不能通過加壓轉化為液態水。
在20℃時,水的熱導率為0.006 J/s•cm•K,冰的熱導率為0.023 J/s•cm•K,在雪的密度為0.1×103 kg/m3時,雪的熱導率為0.00029 J/s•cm•K。水的密度在3.98℃時最大,為1×103kg/m3,溫度高於3.98℃時,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在0~3.98℃時,水不服從熱脹冷縮的規律,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時,密度為0.99987×103 kg/m3,冰在0℃時,密度為0.9167×103 kg/m3。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水的熱穩定性很強,水蒸氣加熱到2000K以上,也只有極少量離解為氫和氧,但水在通電的條件下會離解為氫和氧水。具有很大的內聚力和表面張力,除汞以外,水的表面張力最大,並能產生較明顯的毛細現象和吸附現象。純水有極微弱的導電能力,但普通的水含有少量電解質而有導電能力。
水本身也是良好的溶劑,大部分無機化合物可溶於水。
在-213.16℃,水分子會表現出現厭水性。

水的來源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中唯一被液態水所覆蓋的星球。地球上水的起源在學術上存在很大的分歧,目前有幾十種不同的水形成學說。有觀點認為在地球形成初期,原始大氣中的氫、氧化合成水,水蒸氣逐步凝結下來並形成海洋;也有觀點認為,形成地球的星雲物質中原先就存在水的成分。另外的觀點認為,原始地殼中硅酸鹽等物質受火山影響而發生反映、析出水分。也有觀點認為,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和隕石是地球上水的主要來源,甚至現在地球上的水還在不停增加。

對氣候的影響
水對氣候具有調節作用。大氣中的水汽能阻擋地球輻射量的60%,保護地球不致冷卻。海洋和陸地水體在夏季能吸收和積累熱量,使氣溫不致過高;在冬季則能緩慢地釋放熱量,使氣溫不致過低。
海洋和地表中的水蒸發到天空中形成了雲,雲中的水通過降水落下來變成雨,冬天則變成雪。落於地表上的水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從地層里冒出來,形成泉水,經過小溪、江河匯入大海。形成一個水循環。
雨雪等降水活動對氣候形成重要的影響。在溫帶季風性氣候中,季風帶來了豐富的水氣,形成明顯的干濕兩季。
此外,在自然界中,由於不同的氣候條件,水還會以冰雹、霧、露水、霜等形態出現並影響氣候和人類的活動。

對地理的影響
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蓋,從空中來看,地球是個藍色的星球。水侵蝕岩石土壤,沖淤河道,搬運泥沙,營造平原,改變地表形態。
地球表層水體構成了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澤、冰川、積雪、地下水和大氣中的水。由於注入海洋的水帶有一定的鹽分,加上常年的積累和蒸發作用,海和大洋里的水都是鹹水,不能被直接飲用。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鹽水。世界上最大的水體是太平洋。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歐亞大陸上的裏海是最大的鹹水湖。
地球上水的體積大約有 1 360 000 000 立方公里. 當中
海洋佔了的1 320 000 000立方公里(或97.2%)。
冰川和冰蓋佔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或1.8%)。
地下水佔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或者0.9%)。
湖泊,內陸海,和河裡的淡水佔了250 000 立方公里(或0.02%)。
大氣中的水蒸氣在任何已知的時候都佔了13 000立方公里(或0.001%)。

對生命的影響
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現的。水是所有生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中水佔70%;而水母中98%都是水。水中生活著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
水有利於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在生物體內還起到運輸物質的作用。 水對於維持生物體溫度的穩定起很大作用。

水的種類
不同的學科對水有著一些不同的稱呼:
根據水質的不同,可以分為:
軟水:硬度低於8度的水為軟水。
硬水:硬度高於8度的水為硬水。硬水會影響洗滌劑的效果,硬水加熱會有較多的水垢。

飲用水根據氯化鈉的含量,可以分為:
淡水。
鹹水
此外還有:生物水:在各種生命體系中存在的不同狀態的水。
天然水:
土壤水:貯存於土壤內的水
地下水:貯存於地下的水
超純水:純度極高的水,多用於集成電路工業
結晶水:又稱水合水。在結晶物質中,以化學鍵力與離子或分子相結合的、數量一定的水分子。
重水的化學分子式為D2O,每個重水分子由兩個氘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重水在天然水中占不到萬分之二,通過電解水得到的重水比黃金還昂貴。重水可以用來做原子反應堆的減速劑和載熱劑。
超重水的化學分子式為T2O,每個重水分子由兩個氚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超重水在天然水中極其稀少,其比例不到十億分之一。超重水的製取成本比重水還要高上萬倍。
氘化水的化學分子式為HDO,每個分子中含一個氫原子、一個氘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用途不大。

與水相關的化學反應
水的電離與溶液pH值
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它能微弱地電離: H2O+H2O↔H3O++OH- 通常H3O+簡寫為H+
水的離子積 Kw=[H+][OH-]
25度時,Kw=1×10-14
pH=-log10([H+])
pH<7,溶液為酸性,pH=7,溶液為中性,pH>7,溶液為鹼性。

能溶於水的酸性氧化物或鹼性氧化物都能與水反應,生成相應的含氧酸或鹼。酸和鹼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水在電流的作用下能夠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鹼金屬和水接觸會發生燃燒。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無機物和有機物能夠與水進行水解反應:
有機物的水解:有機物分子中的某種原子或原子團被水分子的氫原子或羥基(-OH)代換,例如乙酸甲酯的水解:
無機物的水解:通常是鹽的水解,例如弱酸鹽乙酸鈉與水中的H+結合成弱酸,使溶液呈鹼性:
此外,水本身也可以作為催化劑。

淡水短缺問題與對策
地球上水總儲量約為1.36x1018m3,但除去海洋等鹹水資源外,只有2.5%為淡水。淡水又主要以冰川和深層地下水的形勢存在,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僅佔世界總淡水的0.3%。
世界氣象組織於1996年初指出:缺水是全世界城市面臨的首要問題,估計到2050年,全球有46%的城市人口缺水。對於水資源稀少的地區來說,水已經超出生活資源的范圍,而成為戰略資源,由於水資源的稀有性,水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高。
為讓全世界都關心淡水資源短缺的問題,第47屆聯合國大會確定每年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水的利用
水是人類生活的重要資源,特別是農業需要大量水進行灌溉,人類文明的起源大多都在大河流域。早期城市一般都在水邊建立,以解決灌溉、飲用和排污問題。在人類日常生活中,水在飲用、清潔、洗滌等方面的作用不可或缺。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興修水利,與水澇害和洪水等自然災害作斗爭。因此形成了一些專門與水有關的研究領域,如水力學,水文科學,水處理等,甚而產生了以水為生的產業水產業。
工業生產和化工生產大量使用這種廉價的原料。但未經處理的廢水的任意排放就會造成水污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污水的處理就變得十分必要。 (見水污染和污水處理。)

古代世界觀中的水
在文明的早期,人們開始探討世界各種事物的組成或者分類,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古代西方提出的四元素說中就有水;佛教中的四大也有水;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中水代表了所有的液體,以及具有流動、潤濕、陰柔性質的事物。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蓋,但淡水資源僅占所有水資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極和格陵蘭的冰層中,其餘多為土壤水分或深層地下水,不能被人類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約0.007%的水可為人類直接利用,而中國人均淡水資源只佔世界人均淡水資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於工業。其次,地球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5%,而在這極少的淡水資源中,又有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7%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約佔地球總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等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會有30億人面臨缺水,40個國家和地區淡水嚴重不足。
[編輯本段]中國水資源現狀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0.83萬億立方米,由於地表水與地下水相互轉換、互為補給,扣除兩者重復計算量0.73萬億立方米,與河川徑流不重復的地下水資源量約為0.1萬億立方米。按照國際公認的標准,人均水資源低於3000立方米為輕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2000立方米為中度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1000立方米為嚴重缺水;人均水資源低於500立方米為極度缺水。 中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於嚴重缺水線,有6個省、區(寧夏、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江蘇)人均水資源量低於500立方米。中國水資源總量並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佔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銀行統計的153的國家中排在第88位。中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也很不平衡,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佔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佔全國的81%;其以北地區,國土面積佔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佔全國的19%。
[編輯本段]怎樣節約水資源
面臨這嚴峻的水資源形勢,我們是該做些什麼了:
1、要有惜水意識,只有意識到「節約水光榮,浪費水可恥」,才能時時處處注意節水。
2、養成好習慣,比如說關上滴水的龍頭等等。
3、使用節水器具,
4、查漏塞流, 就生產而言,特別對一些高消耗水的行業,我們要圍繞如何優化水系統的運行,如何提高循環水的濃縮倍數,如何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作為節水工作的重點,積極組織技術攻關,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同時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制度,對產品水消耗實行定額管理,並作為一項技術經濟指標進行考核,減少浪費現象。
許多人把地球想像為一個蔚藍色的星球,其71%的表面積覆蓋水。其實,地球上97.5%的水是鹹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將近70%凍結在南極和格陵蘭水污染資料的冰蓋中,其餘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層地下水,難以開采供人類使用。江河、湖泊、水庫及淺層地下水等來源的水較易於開采供人類直接使用,但其數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約佔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全球每年水資料降落在大陸上的降水量約為110萬億立方米,扣除大氣蒸發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徑流量約為42.7萬億立方米,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計算,每人每年可獲得的平均水量為7300立方米。由於世界人口不斷增加,這一平均數已較1970年下降了37%。
[編輯本段]中國水污染問題
如果還不珍惜,最後一滴水將與血液等價(大自然的悲憤呼喊)
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萬裏海疆形勢也不容樂觀,赤潮年年如期而至。在美麗的渤海灣,濁流迸濺,海面上漂浮的油污像一柄黑色火炬要燒毀海洋里的生命。
隨著科學事業的逐漸發展,廠房高樓的逐漸增多,水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類的破壞,原來的那個蔚藍色的「水晶球」已經不再明澈,不再蔚藍了,即將乾枯。
雖然地球71%表面覆蓋的是水,但是其實淡水資源只佔了地球總水量的2%左右,而可被人類利用的淡水總量只佔地球上總水量的十萬分之三,占淡水總蓄量的0。34%。由此可見,地球上可被利用的水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多,如果讓它們繼續遭到人類的摧殘,早晚有一天,它會消失的。
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使用中揮霍浪費,不知道自覺珍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並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裡「引黃」?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調」?所以說,人們一定要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准則,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水資源警示教育。
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由於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較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污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對揭露和穿透水層的勘探工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做好分層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資源污染,保證水體自身持續發展。
現代水利工程,如防洪、發電、航運、灌溉、養殖供水等在發揮一種或多種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個流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圍內水資源破壞。另外,一些采礦行業對水資源的破壞不容忽視,如煤炭開采中每采一噸煤要排漏0.88立方米水,按我省年採煤3億噸計算,每年僅因採煤損失地下水資源高達2.5億立方米,並對地下水體地質構造造成極大的破壞。又如,無限度的亂砍亂伐,造成植被嚴重破壞,對水土保濕及水資源的地表埋藏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第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水資源浪費。有效節水的關鍵在於利用「中水」,實現水資源重復利用。另外,利用經濟杠桿調節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由於水管理不到位,很多地方有長流水現象發生,而有些地方會「捧碗祈天」,因此,必須安裝有效的水計量裝置,執行多用水多計費的原則,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城市用水定額管理是國際上通行的辦法,它是在科學核定用水量的前提下,堅持分類對待的原則,市民生活用水、工商企業用水、機關事業團體用水實行不同的水價,定額內平價,超額部分適當加價,以培養公民節約用水的習慣。
在節約用水資源的同時應避免無效浪費。北方的冬季,水管很容易凍裂,造成嚴重的漏水,應特別注意預防和檢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為了緩解水資源緊張的情況,除了大力抓好節約和保護水資源工作外,跨流域調水已經成為我國北方城市的必然選擇,跨流域調水必然帶來水資源供需關系的變化,所以水權交易必在實行;由於我國一直實行「福利水」制度,水沒有被當作一種經濟商品對待,所以,在水資源的配製上,市場機制通常被管制方法所替代,當前應當轉變觀念,認識到水資源的自然屬性和商品屬性,遵循自然規律和價值規律,確實把水作為一種商品,合理應用市場機制配置水資源,減少資源浪費。
第四、進行水資源污染防治,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水體污染包括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兩部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工業垃圾、工業廢氣、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都能通過不同滲透方式造成水資源的污染,長期以來,由於工業生產污水直接外排而引起的環境事件屢見不鮮,它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壞影響,因此,應當對生產、生活污水進行有效防治。在城市可採取集中污水處理的途徑;工業企業必須執行環保「三同時」制度;生產污水據其性質不同採用相應的污水處理措施。總之,我們必須堅決執行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制度,必須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度,促進企業污水治理工作開展,最終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水是地球生物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水資源是維系地球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因此,保護水資源是人類最偉大、最神聖的天職。
據統計,全國660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全國城市年缺水量為60億立方米左右,其中缺水比較嚴重的城市有110個。大量淡水資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資源只有南方水資源的1/4。除了缺水,水污染問題也較突出。根據2001年對我國七大水系斷面監測,達到三類水質可以進入自來水廠的最低要求的僅佔29。5%,而劣五類水質卻高達44%;另外,我國淺層地下水資源污染比較普遍,全國淺層地下水大約有50%的地區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約一半城市市區的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由於工業廢水的肆意排放,導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目前我國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為主,或者兩種水源混合使用,而我國一些地區長期透支地下水,導致出現區域地下水位下降,最終形成區域地下水位的降落漏斗。目前全國已形成區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個,面積達15萬平方千米,有的城市形成了幾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數十公里。
1、大力發展綠化,增加森林面積涵養水源。森林有涵養水源、減少無效蒸發及調節小氣候的作用,具有節流意義。林區和林區邊緣有可能增加降水量,具有開源意義。
2、提高水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在同一空間是有綜合利用的特點。水庫可以蓄洪,也可以養殖水生動植物,大的水面可以通航,有些水體還可開辟旅遊。水力發電用過的水,可以用於灌溉。渠系和田間滲漏的水,可以地下抽出利用,從地下抽出的水,還可以灌區下游重復抽出,重復利用。新疆是乾旱地區,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設法提高河流引水率,要排好上下游用水關系,等於開辟水源。
3、調水工程。由於地理、氣候特點,地區間水的分配並不平衡。利用自然因素及人工改造,把豐水區的水調至缺水區,是解決水源不足,開辟新的經濟區的有效手段。
4、水資源的保護。水資源被污染,使本來可以利用的水變為不能利用的水,實際上等於減少了水資源。目前世界上已有40%的河流發生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上升的趨勢。
5、城市開發利用污水資源,發展中水處理,污水回用技術。城市中部分工業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後,可以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做為非飲用水使用在綠化、衛生用水等方面。
6、發展和推廣節水器具。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有便器水箱近4000萬套和大量的其它衛生器具,每年因馬桶水箱漏水損失水量上億立方米。
7、強化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法制建設和宣傳工作,增強全民的節水意識,使人們自覺認識到水是珍貴的資源,擯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陳腐觀念,一個珍惜水資源、節約水資源和保護水資源的良好社會風尚開始形成。
保護水資源,首先要全社會動員起來,改變傳統的用水觀念。要使大家認識到水是寶貴的,每沖一次馬桶所用的水,相當於有的發展中國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沖個涼水澡,使用的水相當於缺水國家幾十個人的日用水量;水龍頭沒有擰緊,一個晚上流失的水則相當於非洲或亞洲缺水地區一個村莊的居民日飲用水總量 這絕不是聳人聽聞,而是聯合國有關機構多年調查得出的結果。因此,要在全社會呼籲節約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環水。
改革目前的用水制度,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加大治理污染和環境保護力度,是水資源保護利用的有效途徑。目前,應當加大改革力度,打破行業壟斷,健全組織機構,統一管理,在全國建立起一個自下而上的水督察體系。進一步改革水價,實行季節性水價,在水資源短缺地區徵收比較高的消費稅以限制用水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對環境保護和降低成本有益,才能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水務市場,從而優化配置水資源,也是保護利用水資源的重要內容。21世紀被稱為水的世紀。中國水務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據預測,中國水務行業應該有萬億元以上的空間,到2005年僅污水處理一項就有4000億元的市場份額。多年來由於「水」帶有濃重的社會福利色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品,水的價值和價格的背離,嚴重製約了水行業的發展,水資源因此得不到有效的保護。這種情況在新的歷史形勢下,應當得到轉變。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據監測,目前全國多數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點狀和面狀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趨勢。日趨嚴重的水污染不僅降低了水體的使用功能,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對中國正在實施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還嚴重威脅到城市居民的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健康。

⑺ 天然水都不是純凈水,通過______等方法可以使水不同程度地得到凈化;愛護水資源主要從______兩個方面採取

向天然水中加入明礬,可以使水中的懸浮物沉降,再通過過濾,可以把不溶於水的雜質除去,內活性容炭能夠吸附水中的色素、異味,通過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異味,最後通過加入消毒劑或加熱煮沸,可以把病菌殺滅.
故填:過濾.
節約用水可以保護水資源,例如用洗菜的水澆花、沖廁所,隨手關閉水龍頭,改澆灌為噴灌等都可以節約用水;
減少水污染可以保護水資源,例如廢水處理後再排放,不用含磷洗衣粉等都可以減少水污染.
故填:節約用水和減少水污染.

⑻ 下列對水的認識錯誤的是()A.長期飲用純凈水,不利於身體健康B.水資源不足,將成為嚴重的社會危機

A、純凈水不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長期飲用純凈水,不利於身體健內康,故A正確;
B、工業、容農業、生活中都需要大量的水,所以水資源不足,將成為嚴重的社會危機,故B正確;
C、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故C正確;
D、我國水資源總量28000多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乾旱缺水成為我國尤其是北方地區的主要自然災害.所以我國水資源十分豐富,人均佔有量居世界各國之首是錯誤的,故D錯誤.
故選D.

閱讀全文

與地表水做純水的流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民權污水處理項目 瀏覽:41
樹脂多少度會軟 瀏覽:458
反滲透5年更換一次 瀏覽:618
三合一過濾泵有幾種 瀏覽:12
污水廠水質測定方法 瀏覽:248
阿爾山礦泉水有水垢嗎 瀏覽:548
廣州廢水回用要求 瀏覽:910
24000風量油煙凈化器價格怎麼樣 瀏覽:267
超濾反滲透雙膜 瀏覽:650
微型水反滲透凈水設備 瀏覽:362
國家規定污水處理耗能標准 瀏覽:525
多效蒸餾脫鹽 瀏覽:718
市政污水管道閉水實驗資料 瀏覽:595
海爾飲水機怎麼復位過濾棉 瀏覽:289
沼氣調控凈化器怎麼調節火的大小 瀏覽:203
污水做tp進水取多少錢 瀏覽:719
所有的數據輸入做過濾 瀏覽:434
廢水生物種類 瀏覽:728
湖北凈水器哪裡有賣 瀏覽:632
18年日產騏達的空氣濾芯怎麼拆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