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蒸餾水和海水的化學性質一樣嗎
蒸餾水和海水的化學性質不相同。
蒸餾水是純凈物,而海水的水中含有氯化鈉、鈣鎂化合物等多種雜質。
水的化學性質有:
1、穩定性:在2000℃以上才開始分解。
2、水的氧化性:水跟較活潑金屬或碳反應時,表現氧化性,氫被還原成氫氣2Na+2H2O=2NaOH+H2↑
Mg+2H2O=Mg(OH)2+H2↑
3Fe+4H2O(水蒸氣)=Fe3O4+4H2↑
C+H2O=CO↑+H2↑(高溫)
3、水的還原性:最活潑的非金屬氟可將水中負二價氧,氧化成氧氣,水表現還原性 2F2+2H2O=4HF+O2↑
4、水在電流作用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工業上用此法制純氫和純氧。2H2O=2H2↑+O2↑
5、水化反應:水可跟活潑金屬的鹼性氧化物、大多數酸性氧化物以及某些不飽和烴發生水化反應。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SO3+H2O=H2SO4
P2O5+3H2O=2H3PO4
CH2=CH2+H2O←→C2H5OH
6、水解反應鹽的水解、氮化物水解、碳化鈣與水、鹵代烴與水
Mg3N2+6H2O(加熱)=3Mg(OH)2↓+2NH3↑ NaAlO2+HCl+H2O=Al(OH)3↓+NaCl(NaCl少量)
CaC2(電石)+2H2O(飽和氯化鈉)=Ca(OH)2+C2H2↑
C2H5Br+H2O(加熱下的氫氧化鈉溶液)←→C2H5OH+HBr
C2H5ONa+H2O→C2H5OH+NaOH
CH3COOC2H5+H2O(銅或銀並且加熱)←→CH3COOH+C2H5OH
(C6H10O5)n+nH2O←→nC6H12O6
7、水分子的直徑數量級為10的負十次方,一般認為水的直徑為2~3個此單位..
8、水的電離:在水中,幾乎沒有水分子電離生成離子。
H2O←→H+ +OH-
由於僅有一小部分的水分子發生上述反應,所以純水的Ph值十分接近7.
9、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在3.98℃時最大,為1×10m^3/kg,溫度高於3.98℃時(也可以忽略為4℃),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在0~3.98℃時,水熱縮冷漲,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原因:主要由分子排列決定,也可以說由氫鍵導致。由於水分子有很強的極性,能通過氫鍵結合成締合分子,液態水,除含有簡單的水分子(H2O)外,同時還含有締合分子(H2O)2和(H2O)3等,當溫度在0℃水未結冰時,大多數水分子是以(H2O)3的締合分子存在,當溫度升高到3.98℃(101kPa)時水分子多以(H2O)2締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據空間相對減小,此時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溫度再繼續升高在3.98℃以上,一般物質熱脹冷縮的規律即佔主導地位了,水溫降到0℃時,水結成冰,水結冰時幾乎全部分子締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巨大的締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個氧原子有四個氫原子為近鄰兩個氫鍵這種排布導致成一種敞開結構,冰的結構中有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溫度的水小。
10、水在離子中是兩性物質,既有氫離子(H+),也有氫氧根離子(OH-),但純凈蒸餾水是中性的。
⑵ 怎麼用力學鑒別海水和純水用熱學、電學呢
力學:
稱重,海水的密度大,所以同體積時,海水要比純水稍稍重一些
熱學:
沸騰,海水的沸點要比純水要稍稍高一點(海水沸點隨海水鹽度升高而升高,當鹽度每升高10‰時,則海水沸點溫度升高0.16℃。)
電學:
通電,海水導電,但純水(真的很純的)是不導電的
⑶ 海水和純水在溶點和沸點上有何分別為什麼
海水既溶點低過純水因為海水有雜質固態水中,水分子同水分子之間有好固回定既氫鍵(Hydrogen
Bond)排列但如果有答雜質響中間,氫鍵排列會不規則、減弱所以低d溫度都已經可以溶到水海水既沸點高過純水因為海水有雜質,呢d雜質包括不同既離子(Na+.
Cl-...)離子同水分子既之間吸引力好強如果要令海水變成氣體,首先要Overcome呢d吸引力所以要高d溫先得
⑷ 海水和自來水有什麼區別
一、定義不同
1、海水:是海中或來自海中的水。
2、自來水:通過水廠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來水廠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相關衛生標准》,經過沉澱、消毒、過濾等工藝流程的處理,最後供人們生活、生產使用的水。
二、味道不同
1、海水:海水是鹹的。海水是鹽的「故鄉」,海水中含有各種鹽類,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鈉,也就是食鹽。
2、自來水:一般自來水是沒有味道的。
三、成分不同
1、海水:海水是名符其實的液體礦產,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萬噸的礦物質,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種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到。
2、自來水:自來水是經過多道復雜的工藝流程,通過專業設備製造出來的飲用水,幾乎沒有有害物質。
⑸ 海水的組成與純水的異同
海水,大家都知道是鹹的,還有一些苦澀的味道,這是因為海水中還有氯化鈉之外版還有氯化鎂,氯化鈣等等權礦物質元素,河流(外流河)的河水最終會流到海洋裡面去。不過我們一般講得海水都是指還有氯化鈉等礦物質的水;若是純水呢,那就只有H2O而已,屬於純凈物,不含有其它物質。
⑹ 海水的物理性質
1.海水顏色
海水的顏色決定於海水對陽光的吸收與散射狀況。海水對陽光中紅、橙、黃等色光吸收較強,而對藍、紫等色光散射較強,所以海水多呈蔚藍色。如果沿岸海水中泥沙顆粒較多或水生生物繁盛,則顏色呈黃或紅、綠色。如紅海海水富含紅色藻類,海面呈紅色。我國黃海則因黃河攜帶大量泥沙而呈黃色。
2.海水鹽度
海水鹽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體與海水質量之比。全球海洋的平均鹽度約為35‰。一般來說,邊緣海和陸表海,氣候對海水鹽度的影響非常明顯,降水充沛及有江河注入的海域含鹽度較低;降水稀少、蒸發量大的海區(如紅海)含鹽度高達40‰以上。在開闊的大洋里,海水的不斷運動、充分循環,使含鹽度趨於均勻,為35‰。
3.海水溫度
海水的溫度主要來自太陽輻射。海洋表層溫度分布不均,在赤道海區,是25~28℃,最高可達35℃,在中緯度海區為10℃左右,在極地海區可降低到0℃以下,最低可達-10℃。全球海水平均水溫為17.4℃,比全球年平均氣溫14.3℃,高出3.1℃。此外,海水溫度隨著海水深度增加而降低,但表層海水中熱的傳導僅限於200~300m以內,300m以下海水溫度變化很小,一般在2~3℃之間。
值得指出的是,海水的溫度變化不但可以驅動大洋環流,制約海洋生物系統運轉的速率,而且還會出現定期表層水溫異常升高,造成魚類大量死亡的現象——「厄爾尼諾」現象,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厄爾尼諾」現象已成為全球氣候異常的「罪魁禍首」,是當今世界氣候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
4.海水密度
海水密度略大於純水(純水在4℃時密度為1g/cm3),約為1.022~1.028g/cm3。它隨溫度、鹽度和壓強而變化。溫度升高,密度減小;鹽度增加,密度增大;氣壓加大,密度增大。
5.海水壓力
海水的壓力隨深度增加而加大。海水深度每增加70m,其壓力增加1.013×105Pa。水深1000m處,壓力為1.0013×107Pa,這種壓力可使木材的體積壓縮至1/2而下沉。水深7600m處的壓力可以使空氣密度變得像水一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