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純水知識 > 純化水為何控制大腸桿菌

純化水為何控制大腸桿菌

發布時間:2023-02-03 08:31:49

純化水質量標准

純化水質量標准

純化水質量標准。相信大家對純化水並不陌生,純化水就是不含有任何添加劑的純凈水,純化水是可以通過一些方法檢查出來的。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了解純化水質量標準的相關內容。

純化水質量標准1

1、酸鹼度:取本品10ml,加甲基紅指示液2滴,不得顯紅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藍指示液5滴,不得顯藍色。

2、氯化物、硫酸鹽與鈣鹽:取本品,分置三支試管中,每管各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與硝酸銀試液1ml,第二管中加氯化鋇試液2ml,第三管中加草酸銨試液2ml,均不得發生渾濁。

3、蒸餾法,按蒸餾器皿可分為玻璃、石英蒸餾器,金屬材質的有銅、不銹鋼和白金蒸餾器等。按蒸餾次數可分為一次、二次和多次蒸餾法。此外,為了去掉一些特出的雜質,還需採取一些特殊的措施。

純水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H2O,具有一定結構的液體,雖然它沒有剛性,但它比氣態水分子的排列有規則得多。在液態水中,水的分子並不是以單個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個分子以氫鍵締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運動都將受到周圍其他水分子的明顯影響。

對於水的結構還沒有肯定的結構模型,被大多數接受的主要有3 種:混合型、填隙式和連續結構(或均勻結構)模型。

純化水質量標准2

葯典純化水質量標準是什麼

中國葯典規定純化水需要檢測TOC,電導率,微生物限度,硝酸鹽,酸鹼度,重金屬,pH等檢項,不同檢項的檢測頻率,合格限也不同。像TOC的合格限是500ppb。

純化水設備特點

1、產水水質符合相關葯典要求,運行穩定;

2、多種消毒方式可選:活性炭巴氏消毒、CIP清洗系統、分配系統臭氧殺菌、分配系統巴氏消毒;

3、單雙管路設計:產水和回水循環分管路運行,降低系統死角,避免微生物滋生;

4、新型流量計儀器和取樣閥開關,方便檢查、操作和取樣衛生。

5、優選品質配件加工製造,選材重品質,先進加工工藝製造。

6、智能化電控控制系統,,減少機械故障,更安全。

7、設備製造生產圖紙化,標准化,流程化,保障設備質量。

8、專利工藝設計,佔地面積小,操作維護方便。

純化水質量標准3

純凈水飲用標准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於1998年4月發布了GB1732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和GB17324-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在這兩個標准中,共設有感觀指標4項、理化指標4項、衛生指標11項。

1、感觀指標

感觀指標包括色度、濁度、臭味、肉眼可見物。這幾個指標是純凈水質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標,其制定的標准值參照了飲用水(即自來水)的標准,而大多廠家生產純凈水的水源是自來水,又經過粗濾、精濾和去離子凈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純凈水都能達到國家標准所要求的數值。

2、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中較重要的是電導率和高錳酸鉀消耗量。電導率是純凈水的特徵性指標,反映的是純凈水的純凈程度以及生產工藝的控制好壞。由於生活飲用水不經過去離子純化的過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項指標的。而對於純凈水來說「純凈」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屬元素和微生物過高,都會導致電導率偏高。所以,電導率越小的水越純凈。

還原性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被高錳酸鉀氧化時所消耗的氧毫克數,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機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中規定,飲用純凈水中高錳酸鉀消耗量(以O2計)不得超過1.0mg/L。如果高錳酸鉀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標,也可能是一些廠家為防止微生物超標而增加消毒劑ClO2的量,從而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游離氯也會超標。

國標衛生指標中還有一項重要指標為亞硝酸鹽含量。亞硝酸鹽主要來源於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鹽,鹽鹼地、大量施用硝酸鹽肥料以及缺鉬的土壤中硝酸鹽含量更高。在國標中規定亞硝酸鹽不得超過0.002mg/L。

3、微生物指標

微生物指標在國標中規定了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和黴菌、酵母菌4項。從近幾年對純凈水檢測的情況看,微生物指標是比較容易超標的指標之一。這是由於微生物污染體現在純凈水在生產加工、運輸和銷售過程等各個環節上。

在生產加工中,工人不注意個人衛生,回收瓶的清洗、消毒不嚴格,甚至一些廠家為降低成本,回收瓶蓋再次使用,由於回收瓶蓋的變形,造成瓶口不密封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超標反映出水的污染程度。其中大腸桿菌達到一定指標,會引起人體腹瀉。

致病菌包括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鏈球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污染的水會引起急性腸道傳染病,出現腹瀉發熱等症狀;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腸毒素會引起人體中毒,出現急性胃腸道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乙型鏈球菌則是造成人體化膿性炎症的主要病原菌;黴菌和酵母菌普遍分布於自然界,在食物中生長的黴菌在繁殖過程中吸取了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的營養價值降低,並且散發異味,影響食品的感官,尤其是黴菌生長的過程中產生的毒素會引起人體慢性中毒,嚴重者會導致癌症。

4、金屬指標

金屬元素指標在標准中規定了鉛、砷、銅的含量,鉛、砷要求不得超過0.1mg/L,其主要來源於受人類活動所影響的環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鉛、砷為有毒有害元素,鉛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進入人體並蓄積在人體內,

當血液中含鉛量為0.6~0.8mg/L時就會損害內臟,而砷的化合物會引起中毒,因此,它們的含量應該越小越好,而銅在標准中規定不得超過1.0mg/L,雖然銅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質,對於純凈水來說,更是衡量其純凈程度的標志之一。

5、有機物指標

有機物指標在國標中主要體現為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規定。由於桶裝純凈水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檢測超標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不少

廠家不是從生產工藝、質量管理入手,而是僅僅通的量來試圖解決純凈水的微生物污染問題,常用的消毒劑多為含氯消毒劑如二氧化氯等。桶裝純凈水由於加氯消毒可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統稱為鹵代烷。

經檢測,經過加氯消毒的飲用水、自來水中鹵代烷含量一般高於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較高,對人體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長期飲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標的純凈水,嚴重時會導致肝中毒甚至癌變。為了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在國標GB17324-1998中明確規定:飲用純凈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別不得超過0.02mg/L、0.001mg/L。

純凈水與純水的主要區別是:

從學術角度講,純水又名高純水,是指化學純度極高的水,其主要應用在生物、 化學化工、冶金、宇航、電力等領域,但其對水質純度要求相當高,所以一般應用最普遍的還是電子工業。例如電力系統所用的純水,要求各雜質含量低達到「微克/升」級。

在純水的製作中,水質標准所規定的各項指標應該根據電子(微電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產工藝而定(如普遍認為造成電路性能破壞的顆粒物質的尺寸為其線寬的1/5-1/10),但由於微電子技術的`復雜性和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無一份由工藝試驗得到的適用於某種電路生產的完整的水質標准。電子級水標准也在不斷地修訂,而且高純水分析領域的許多突破和發展,新的儀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斷應用都為制水工藝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在高純水的國家標准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國高純水的標准將電子級水分為五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和Ⅴ級,該標準是參照ASTM電子級標准而制定的。

高純水的水質標准中所規定的各項指標的主要依據有:1.微電子工藝對水質的要求;2.制水工藝的水平;3.檢測技術的現狀。

高純水的生產過程中,水中的陰、陽離子可用電滲析法、反滲透法及離子交換樹脂技術等去除

水中的顆粒一般可用超過濾、膜過濾等技術去除

水中的細菌,目前國內多採用加葯或紫外燈照射或臭氧殺菌的方法去除

水中的TOC則一般用活性炭、反滲透處理。

在高純水應用的領域中,水的純度直接關繫到器件的性能、可靠性、閾值電壓,導致低擊穿,產生缺陷,還影響材料的少子壽命,因此高純水要求具有相當高的純度和精度。

高純水不能作為飲用水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水中溶解的氣體主要有O2、CO2、SO2和少量的CH4、氡氣、氯氣等,在高純水的生產過程中,還必需去除這類的氣體。為了有效的去除雜質,在生產高純水的過程中,加入了一些化學殺菌劑,如甲醛、雙氧水、次氯酸鈉等。

㈡ 做菌落和大腸菌的測定,不用蒸餾水用純水可以嗎為什麼

可以的,蒸餾水其實和純水差不多,微生物指標對水質的要求並不嚴格,稍微有一些雜質對檢測並不構成影響,但是建議在配培養基的時候調一下Ph值,制備的純水有時候Ph值嚴重偏酸.

污水處理廠外排水大腸菌群過多原因

水處理有大腸桿菌是很正常的,因為污水處理廠的來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回特別是化糞池來水含答大腸桿菌較多。大腸桿菌為人體及動物腸道內常見寄生菌,屬兼性厭氧菌。因此一般污水處理廠的氧化池不太適合其生長,污水經好氧池後可去除一部分,但是要使出水達到大腸桿菌的排放標准則必須有消毒措施。目前常用的有加葯劑消毒(如:次氯酸鈉、鈣等),臭氧消毒、紫外消毒等。污水經消毒處理後一般有有效控制大腸桿菌數。所以如果說出水大腸桿菌過多是進水問題是不對的,因為生活污水進水是允許有一定數量大腸桿菌的。要出水達標只能上消毒設備了,想樓主說的紫外消毒就可以,但是紫外消毒的紫外燈管也是已壞部件,使用壽命不長,建議買好點的。

㈣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查什麼菌,5種標准菌菌種可以只選其中一兩種嗎

5種菌種是做驗證用的,用一次就好,平時做純化水微生物限度只要金黃色葡萄球菌做陽性對照就好。

㈤ 如何分離純化自來水中的大腸桿菌

1.保持地方及廚房器皿清潔,並把垃圾妥為棄置。
2.保持雙手清潔,經常修剪指甲。
3、進食或處理食物前,應用肥皂及清水洗凈雙手,如廁或更換尿片後亦應洗手。
4.食水應採用自來水,並最好煮沸後才飲用。
5.應從可靠的地方購買新鮮食物,不要光顧無牌小販。
6.避免進食高危食物,例如未經低溫消毒法處理的牛奶,以及未熟透的漢堡扒、碎牛肉和其它肉類食品。
7.烹調食物時,應穿清潔、可洗滌的圍裙,並戴上帽子。
8.食物應徹底清洗。
9.易腐壞食物應用蓋蓋好,存放於雪櫃中。
10.生的食物及熟食,尤其是牛肉及牛的內臟,應分開處理和存放(雪櫃上層存放熟食,下層存放生的食物),避免交叉污染。
11.雪櫃應定期清潔和融雪,溫度應保持於攝氏4度或以下。
12.若食物的所有部分均加熱至攝氏75度,便可消滅大腸桿菌O157 : H7;因此,碎牛肉及漢堡扒應徹底煮至攝氏75度達2至3分鍾,直至煮熟的肉完全轉為褐色,而肉汁亦變得清澈。
13.不要徒手處理熟食;如有需要,應戴上手套。
14.食物煮熟後應盡快食用。
15.如有需要保留吃剩的熟食,應該加以冷藏,並盡快食用。食用前應徹底翻熱。變質的食物應該棄掉。
治療方法折疊
感染大腸桿菌O157 :H7的臨床治理方法主要屬支持性治療。若患者出現腹瀉,補充失去的水份及電解質十分重要。約50%有腎並發症的患者在出現急性症狀時需要特別治療或輸血。可使用抗革蘭氏陰性菌細菌葯物,但部分葯物無效。

㈥ 純化水各項標准

本品為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製得供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劑。
【性狀】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無臭,無味。
【檢查】酸鹼度 取本品10ml,加甲基紅指示液2滴,不得顯紅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藍指示液5滴,不得顯藍色。
氯化物、硫酸鹽與鈣鹽 取本品,分置三支試管中,每管各50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與硝酸銀試液1ml,第二管中加氯化鋇試液2ml,第三管中加草酸銨試液2ml,均不得發生渾濁。
硝酸鹽 取本品5ml置試管中,於水浴中冷卻,加10%氯化鉀溶液0.4ml與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搖勻,緩緩滴加硫酸5ml,搖勻,將試管於50℃水浴中放置15分鍾,溶液產生的藍色與標准硝酸鹽溶液。[取硝酸鉀0.163g,加水溶解並稀釋至100ml,搖勻,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釋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釋成100ml,搖勻,即得(每1ml相當於1ugNO3)]0.3ml,加無硝酸鹽的水4.7ml,同一方法處理的顏色比較,不得更深(0.000006%)。
亞硝酸鹽 取本品10ml,置納氏管中,對氨基苯磺醯胺的稀鹽酸溶液(1→100)1ml,產生粉紅色,與標准亞硝酸鹽溶液[取亞硝酸鈉0.75g(按乾燥品計算),加水溶解,稀釋至100ml,搖勻,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釋成100ml,搖勻,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釋成50ml,搖勻,即得(每1ml相當於1ugNO2)]0.2ml,加無亞硝酸鹽的水9.8ml,用同一方法處理後的顏色比較,不得更深(0.000002%)。
氨 取本品50ml,加鹼性碘化汞鉀試液2ml,放置15分鍾;如顯色,與氯化銨溶液(取氨化銨31.5mg,加無氨水適量使溶解並稀釋成1000ml)1.5ml,加無氨水48ml與鹼性碘化汞鉀試液2ml製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深(0.00003%)。
二氧化碳 取本品25ml,置50ml具塞量筒中,加氫氧化鈣試液25ml,密塞,振搖,放置,1小時內不能發生渾濁。
易氧化物 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後,加高錳酸鉀滴定液(0.02mol/L)0.10ml,再煮沸10分鍾,粉紅色不得完全消失。
不揮發物 取本品100ml,置105℃恆重的蒸發皿中,在水浴上蒸干,並在105℃乾燥至恆重,遺留殘渣不得過1mg。
重金屬 取本品40ml,加醋酸鹽緩沖液(PH3.5)2ml與硫代乙醯胺試液2ml,搖勻,放置2分鍾,與標准鉛溶液2.0ml加水38ml用同一方法處理後的顏色比較,不得更深(0.00005%)。
電導率 應≤2.0μs/cm。
微生物限度 細菌數應≤80個/ml,大腸桿菌應不得檢出。
【類別】 溶劑、稀釋劑。
【貯藏】 密閉保存。
【標准來源】《中國葯典》2000年版二部第344~345頁。

㈦ 純化水與純凈水的區別

在哪裡呢?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純化水H2O 18.02本品為飲用水經蒸餾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的方法製得的供葯用的水,不含任何新增劑。

純凈水指的是不含雜質的H₂O,簡稱凈水或純水,是純潔、干凈,不含有雜質或細菌的水,如有機污染物、無機鹽、任何新增劑和各類雜質,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通過電滲析器法、離子交換器法、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製得而成,密封於容器內,且不含任何新增物,無色透明,可直接飲用。

市場上出售的太空水,蒸餾水均為純凈水。

純凈水飲用標准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於1998年4月釋出了GB1732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和GB17324-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在這兩個標准中,共設有感觀指標4項、理化指標4項、衛生指標11項。

感觀指標

感觀指標包括色度、濁度、臭味、肉眼可見物。這幾個指標是純凈水質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標,其制定的標准值參照了飲用水***即自來水***的標准,而大多廠家生產純凈水的水源是自來水,又經過粗濾、精濾和去離子凈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純凈水都能達到國家標准所要求的數值。

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中較重要的是電導率和高錳酸鉀消耗量。電導率是純凈水的特徵性指標,反映的是純凈水的純凈程度以及生產工藝的控制好壞。由於生活飲用水不經過去離子純化的過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項指標的。而對於純凈水來說「純凈」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屬元素和微生物過高,都會導致電導率偏高。所以,電導率越小的水越純凈。

高錳酸鉀消耗量是指1L水中還原性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被高錳酸鉀氧化時所消耗的氧毫克數,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機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中規定,飲用純凈水中高錳酸鉀消耗量***以O2計***不得超過1.0mg/L。如果高錳酸鉀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標,也可能是一些廠家為防止微生物超標而增加消毒劑ClO2的量,從而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游離氯也會超標。

國標衛生指標中還有一項重要指標為亞硝酸鹽含量。亞硝酸鹽主要來源於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鹽,鹽鹼地、大量施用硝酸鹽肥料以及缺鉬的土壤中硝酸鹽含量更高。在國標中規定亞硝酸鹽不得超過0.002mg/L。

微生物指標

微生物指標在國標中規定了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和黴菌、酵母菌4項。從近幾年對純凈水檢測的情況看,微生物指標是比較容易超標的指標之一。這是由於微生物污染體現在純凈水在生產加工、運輸和銷售過程等各個環節上。在生產加工中,工人不注意個人衛生,回收瓶的清洗、消毒不嚴格,甚至一些廠家為降低成本,回收瓶蓋再次使用,由於回收瓶蓋的變形,造成瓶口不密封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超標反映出水的污染程度。其中大腸桿菌達到一定指標,會引起人體腹瀉。致病菌包括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鏈球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污染的水會引起急性腸道傳染病,出現腹瀉發熱等症狀;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腸毒素會引起人體中毒,出現急性胃腸道症狀,甚至危及生命;乙型鏈球菌則是造成人體化膿性炎症的主要病原菌;黴菌和酵母菌普遍分布於自然界,在食物中生長的黴菌在繁殖過程中吸取了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的營養價值降低,並且散發異味,影響食品的感官,尤其是黴菌生長的過程中產生的毒素會引起人體慢性中毒,嚴重者會導致癌症。

金屬指標

金屬元素指標在標准中規定了鉛、砷、銅的含量,鉛、砷要求不得超過0.1mg/L,其主要來源於受人類活動所影響的環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鉛、砷為有毒有害元素,鉛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進入人體並蓄積在人體內,當血液中含鉛量為0.6~0.8mg/L時就會損害內臟,而砷的化合物會引起中毒,因此,它們的含量應該越小越好,而銅在標准中規定不得超過1.0mg/L,雖然銅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質,對於純凈水來說,更是衡量其純凈程度的標志之一。

有機物指標

有機物指標在國標中主要體現為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規定。由於桶裝純凈水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檢測超標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不少廠家不是從生產工藝、質量管理入手,而是僅僅通的量來試圖解決純凈水的微生物污染問題,常用的消毒劑多為含氯消毒劑如二氧化氯等。桶裝純凈水由於加氯消毒可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統稱為鹵代烷。經檢測,經過加氯消毒的飲用水、自來水中鹵代烷含量一般高於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較高,對人體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長期飲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標的純凈水,嚴重時會導致肝中毒甚至癌變。為了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在國標GB17324-1998中明確規定:飲用純凈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別不得超過0.02mg/L、0.001mg/L。
純凈水鑒別方法
純凈水與純水的主要區別是:

從學術角度講,純水又名高純水,是指化學純度極高的水,其主要應用在生物、 化學化工、冶金、宇航、電力等領域,但其對水質純度要求相當高,所以一般應用最普遍的還是電子工業。例如電力系統所用的純水,要求各雜質含量低達到「微克/升」級。

在純水的製作中,水質標准所規定的各項指標應該根據電子***微電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產工藝而定***如普遍認為造成電路效能破壞的顆粒物質的尺寸為其線寬的1/5-1/10***,但由於微電子技術的復雜性和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無一份由工藝試驗得到的適用於某種電路生產的完整的水質標准。電子級水標准也在不斷地修訂,而且高純水分析領域的許多突破和發展,新的儀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斷應用都為制水工藝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在高純水的國家標准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國高純水的標准將電子級水分為五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和Ⅴ級,該標準是參照ASTM電子級標准而制定的。

高純水的水質標准中所規定的各項指標的主要依據有:1.微電子工藝對水質的要求;2.制水工藝的水平;3.檢測技術的現狀。

高純水的生產過程中,水中的陰、陽離子可用電滲析法、反滲透法及離子交換樹脂技術等去除水中的顆粒一般可用超過濾、膜過濾等技術去除水中的細菌,目前國內多採用加葯或紫外燈照射或臭氧殺菌的方法去除水中的TOC則一般用活性炭、反滲透處理。

在高純水應用的領域中,水的純度直接關繫到器件的效能、可靠性、閾值電壓,導致低擊穿,產生缺陷,還影響材料的少子壽命,因此高純水要求具有相當高的純度和精度。

高純水不能作為飲用水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水中溶解的氣體主要有O2、CO2、SO2和少量的CH4、氡氣、氯氣等,在高純水的生產過程中,還必需去除這類的氣體。為了有效的去除雜質,在生產高純水的過程中,加入了一些化學殺菌劑,如甲醛、雙氧水、次氯酸鈉等。

㈧ 生理生化實驗,為什麼選用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作為試驗菌

實驗一常用培養基的制備、滅菌與消毒一、實驗目的了解培養基的配製原理;掌握配製培養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驟;了解常見滅菌、清毒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乾熱天菌、高壓蒸汽滅菌及過濾除菌的操作方法。二、實驗原理培養基是人工按一定比例配製的供微生物生長繁殖和合成代謝產物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的混合物。培養基的原材料可分為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因素和水。根據微生物的種類和實驗目的不同,培養基也有不同的種類和配製方法。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是一種應用最廣泛和最普通的細菌基礎培養基,有時又稱為普通培養基。由於這種培養基中含有一般細胞生長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營養物質,所以可供微生物生長繁殖之用。乾熱天菌、高壓蒸汽滅菌方法主要是通過升溫使蛋白質變性從而達到殺死微生物的效果。三、試劑與器材1.器材試管、三角瓶、燒杯、量筒、玻璃棒、培養基、分裝器、天平、牛角匙、高壓蒸汽滅菌鍋、pH度紙、棉花、牛皮紙、記號筆、麻繩、紗布、吸管、培養皿、電烘箱、注射器、微孔濾膜過濾器、鑷子等。2.試劑牛肉膏、蛋白腖、NaCl、瓊脂四、實驗內容1.稱量→溶化→調pH→過濾→分裝→加塞→包紮→滅菌→無菌檢查2.乾熱滅菌:裝入待滅菌物品→升溫→恆溫→降溫→開箱取物3.高壓蒸汽滅菌:加水→裝物品→加蓋→加熱→排冷空氣→加壓→恆壓→降壓回零→排汽→取物→無菌檢查4.過濾除菌:組裝滅菌→連接→壓濾→無菌檢查→清洗滅菌五、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1.要嚴格按配方配製。2.調pH不要過頭。3.乾熱滅菌要注意物品不要堆放過緊,注意溫度的時間控制,70ºC以下放物、取物。4.高壓滅菌要注意物品不要過多,加熱後排除冷空氣,到時降壓回零取物。5.過濾除菌要注意各部件滅菌,壓濾時,壓力要適當,不可太猛太快,濾膜要注意清洗保存。六、思考題1.培養基配好後,為什麼必須立即滅菌?如何檢查滅菌後的培養基是無菌的?2.在配製培養基的操作過程中應注意些什麼問題?為什麼?3.培養微生物的培養基應具備哪些條件?為什麼?4.培養基的配製原則是什麼?實驗二土壤中微生物分離純化培養一、實驗目的掌握倒平板的方法和幾種常用的分離純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術;了解不同的微生物菌落在斜面上、半固體培養基和液體培養基中的生長特徵;進一步熟練和掌握微生物無菌操作技術;掌握微生物培養方法。二、實驗原理從混雜的微生物群體中獲得只含有某一種或某一株微生物的過程稱為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常用的分離、純化方法:單細胞挑取法,稀釋塗布平板法,稀釋混合平板法,平板劃線法稀釋塗布平板法步驟:倒平板-制備土壤污水稀釋液-塗布-培養-挑菌落;平板劃線法步驟:倒平板-標記培養基名稱-劃線。三、試劑與器材1.器材盛9m1無菌水的試管、盛90m1無菌水並帶有玻璃珠的三角燒瓶、無菌玻璃塗棒、無菌吸管、接種環、酒精燈、無菌培養皿、顯微鏡、血細胞計數板等。2.試劑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高氏1號培養基,查氏培養基四、實驗內容1.土壤稀釋液的制備2.微生物分離純化:稀釋塗平板法,平皿劃線分離法,微生物培養技術五、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1.掌握含菌培養基的配製,嚴格控制溫度。2.平板劃線應防止染菌,同時應注意劃線深度及密度。六、思考題1.如何確定平板上某單個菌落是否為純培養?請寫出實驗的主要步驟。2.如果要分離得到極端嗜鹽細菌,在什麼地方取樣品為宜?並說明理由。實驗三菌種保藏一、實驗目的1.學習並掌握菌種保藏的基本原理。2.掌握常用的幾種不同的菌種保藏方法。二、實驗原理微生物個體微小、代謝旺盛、生長繁殖快,如果保存不妥容易發生變異和雜菌污染,甚至導致細胞死亡等現象。因此,保存好菌種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常用的菌種保藏方法包括傳代培養法、載體法、懸液法、冷凍法和真空乾燥法三、試劑與器材1.材料大腸桿菌、青黴菌、放線菌2.試劑液體石蠟、甘油、五氧化二磷、95%乙醇、10%鹽酸、無水氯化鈣、食鹽、乾冰3.器材無菌吸管、無菌滴管、無菌培養皿;安額管、凍干管、40目與100目篩子、油紙、濾紙條(0.5X1.2cm)、乾燥器、真泵器、真空泵、真空壓力表、噴燈、L形五通管、冰箱、低溫冰箱(—30℃)、超低溫冰箱和液氮罐等。四、實驗內容1.斜面保藏法2.液體石蠟法3.穿刺保藏法4.砂土管保藏法5.冷凍真空乾燥保存法五、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1.清楚各種保藏方法的優缺點,針對不同要求選擇適宜的保藏方法。2.熔封安瓶時防止封閉不嚴。3.液氮凍存操作應防止凍傷。六、思考題根據你自己的實驗。談談1--2種菌種保藏方法的利弊?實驗四細菌形態觀察及單染色一、實驗目的1.了解簡單染色法的原理,並掌握其操作方法。2.學習並掌握微生物塗片、染色的基本技術和無菌操作技術。3.鞏固顯微鏡(油鏡)的使用方法。4.初步認識細菌的形態特徵。二、實驗原理細菌個體微小,且較透明,必須藉助染色法使菌體著色,與背景形成鮮明的對比,以便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根據實驗目的不同,可分為簡單染色法、鑒別染色法和特殊染色法等。簡單染色法是最基本的染色方法,是利用單一染料對細菌進行染色。此法操作簡便,適用於菌體一般形狀和細菌排列的觀察。常用鹼性染料進行簡單染色。三、試劑與器材1.材料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2.試劑呂氏鹼性美藍染液(或草酸銨結晶紫染液)、齊氏石炭酸復紅染液。3.器材顯微鏡、酒精燈、載玻片、接種環、雙層瓶(內裝香柏油和二甲苯)等。四、實驗內容簡單染色法:塗片→乾燥→固定→染色→水洗→乾燥→鏡檢五、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1.塗片時,生理鹽水及取菌不宜過多,塗片應盡可能均勻,2.水洗步驟水流不宜過大,過急,以免塗片薄膜脫落。六、思考題1.你認為制備細菌染色標本時,尤其應該注意哪些環幣?2.為什麼要求製片完全乾燥後才能用油鏡觀察?3.如果你的塗片未經熱固定,將會出現什麼問題?如果加熱溫度過高、時間太長,又會怎樣呢?實驗五放線菌及黴菌形態觀察一、實驗目的1.了解放線菌、黴菌形態觀察的原理。2.學習並掌握觀察放線菌、黴菌形態的操作方法。3.初步了解放線菌、黴菌的形態特徵。二、實驗原理放線菌是指能形成分枝絲狀體或菌絲體的一類革蘭氏陽性細菌。常見放線菌大多能形成菌絲體,緊貼培養基表面或深入培養基內生長的叫基內菌絲(簡稱「基絲」),基絲生長到一定階段還能向空氣中生長出氣生菌絲(簡稱「氣絲」),並進一步分化產生孢子絲及孢子。有的放線菌只產生基絲而無氣絲。在顯微鏡下直接觀察時,氣絲在上層、基絲在下層,氣絲色暗,基絲較透明。孢子絲依種類的不同,有直、波曲、各種螺旋形或輪生。黴菌可產生復合分枝的菌絲體,分基內菌絲和氣生菌絲,氣生菌絲生長到一定階段分化產生繁殖菌絲,由繁殖菌絲產生孢子。黴菌菌絲體(尤其是繁殖菌絲)及孢子的形態特徵是識別不同種類黴菌的重要依據。黴菌菌絲和孢子的寬度通常比細菌和放線菌粗得多,常是細菌菌體寬度的幾倍至幾十倍,因此,用低倍顯微鏡即可觀察。人們設計了各種培養和觀察方法,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盡可能保持放線菌自然生長狀態下的形態特徵。本實驗採用插片法。插片法:將放線菌接種在瓊脂平板上,插上滅菌蓋玻片後培養,使放線菌菌絲沿著培養基表面與蓋玻片的交接處生長而附著在蓋玻上。觀察時,輕輕取出蓋玻片,置於載玻片上直接鏡檢。這種方法可觀察到放線菌自然生長狀態下的特徵,而且便於觀察不同生長期的形態。三、試劑與器材1.材料黑麴黴、青黴和根霉,細黃鏈黴菌或青色鏈黴菌,滅菌的高氏I號瓊脂和滅菌的查氏培養基。2.實驗器材經滅菌的:平皿、玻璃紙、無菌吸管、蓋玻片、玻璃塗棒,以及載玻片、接種環、接種鏟、鑷子、顯微鏡等。四、實驗內容倒平板→接種→插片→培養→鏡檢五、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1.倒平板要厚一些,接種時劃線要密。2.插片時要有一定角度並與劃線垂直。3.觀察時,宜用略暗光線;先用低倍鏡找到適當視野,更換高倍鏡觀察。4.如果用0.1%美藍對培養後的蓋玻片進行染色後觀察,效果會更好。六、思考題1.鏡檢時,你如何區分放線菌的基內菌絲和氣生菌絲?2.你認為黴菌和放線菌菌絲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實驗六革蘭氏染色及芽孢染色一、實驗目的1.了解革蘭氏染色法和芽孢染色法的原理,並掌握其操作方法。2.了解革蘭氏染色法在細菌分類鑒定中的重要性。3.學習並掌握微生物塗片、染色的基本技術和無菌操作技術。4.學習顯微鏡(油鏡)的使用方法。5.初步認識細菌的形態特徵。二、實驗原理革蘭氏染色法的基本步驟是:先用初染劑結晶紫進行染色,再用碘液媒染,然後用乙醇(或丙酮)脫色,最後用復染劑(如番紅)復染。經此方法染色後,細胞保留初染劑藍紫色的細菌為革蘭氏陽性菌;如果細胞中初染劑被脫色劑洗脫而使細菌染上復染劑的顏色(紅色),該菌屬於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染色反應是細菌重要的鑒別特徵,為保證染色結果的正確性,採用規范的染色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芽孢染色法的基本原理,用著色力強的染色劑孔雀綠或石炭酸復紅,在加熱條件下染色,使染料不僅進入菌體也可進入芽孢內,進入菌體的染料經水洗後被脫色,而芽孢一經著色難以被水洗脫,當用對比度大的復染劑染色後,芽孢仍保留初染劑的顏色,而菌體和芽孢囊被染成復染劑的顏色,使芽孢和菌體更易於區分。三、試劑與器材1.材料:枯草芽孢桿菌12~18h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大腸桿菌約24h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2.試劑革蘭氏染色液(結晶紫液、碘液、95%乙醇、番紅液)。5%孔雀綠水溶液3.實驗器材小試管、滴管、燒杯、試管架、濾紙、木夾子、載玻片、蓋玻片、凹載玻片、無菌水、顯微鏡等、接種環、雙層瓶(內裝香柏油和二甲苯)、擦鏡紙、生理鹽水等。四、實驗內容1.革蘭氏染色法製片→初染→媒染→脫色→復染→鏡檢。2.Schaefer-Fulton氏染色法製片→染色→水洗→復染→水洗→鏡檢。五、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1.塗片時,生理鹽水及取菌不宜過多,塗片應盡可能均勻,2.乙醇脫色是革蘭氏染色操作的關鍵環節,嚴格掌握脫色時間。六、思考題1.你認為要得到正確的改良的革蘭氏染色結果必須注意哪些操作?關鍵在哪一步?為什麼?2.現有一株細菌寬度明顯大於大腸桿菌的粗壯桿菌,請你鑒定其革蘭氏染色反應。你怎樣運用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對照菌株進行塗片染色,以證明你的染色結果正確性。3.你的染色結果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說明原因。4.若塗片中觀察到的只是大量游離芽孢,很少看到芽孢囊及營養細胞,你認為這是什麼原因?5.說明芽孢染色法的原理。用簡單染色法能否觀察到細菌的芽孢?實驗七酵母菌的形態觀察及死活細胞的鑒定一、實驗目的1.觀察酵母菌的形態特徵、出芽生殖方式,並掌握酵母菌與細菌形態特徵的區別。2.學習鑒別死活細胞的實驗方法。二、實驗原理酵母菌是單細胞的真核微生物,菌體比細菌大而且不運動。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為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兩種,以無性繁殖為主。芽殖是酵母菌普遍的無性繁殖方式,少數為裂殖;有性繁殖是產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本實驗是通過美藍染液水浸片和水一碘液水浸片來觀察酵母的形態和芽殖方式。美藍是一種無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藍色,還原型無色。用美藍對酵母活細胞染色時,由於細胞的新陳代謝作用,細胞內具有較強的還原能力,能使美藍由藍色的氧化型變為無色的還原型,而對代謝作用微弱或死細胞,無此還原能力或還原能力極弱,而被美藍染成藍色或淡藍色。因此,不僅用此法可觀察酵母細胞形態,也可用來鑒別酵母菌的死細胞和活細胞。三、試劑與器材1.材料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或卡爾酵母(Saccharomycescalsbergensis)培養2天左右的麥芽汁(或豆芽汁)液體培養物。2.試劑0.05%和O.1%呂氏鹼性美藍染色液、革蘭氏染色用的碘液。3.器材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接種環、灑精燈等。四、實驗內容1.美藍浸片觀察酵母培養→製片→染色→鏡檢→30分鍾後再鏡檢2.水-碘浸片觀察五、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1.染液不宜過多或過少,否則,在蓋上蓋玻片時,菌液溢出或出現大量氣泡。2.用鑷子取一塊蓋玻片,先將一側與菌液接觸,然後慢慢將蓋玻片放下,使其蓋在菌液上,蓋玻片不宜平著放下,避免氣泡產生。六、思考題1.呂氏鹼性美藍染液濃度和作用時間的不同,對酵母菌死細胞數量有何影響?試分析其原因。2.在顯微鏡下,酵母菌有哪些突出的特徵區別於一般細菌?實驗八微生物直接計數法及測微技術一、實驗目的1.了解血球計數板計數原理,並掌握計數方法。2.掌握用測微尺測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二、實驗原理顯微鏡直接計數法是將一定稀釋的菌體或孢子懸液注入血球計數板的計數室中,於顯微鏡下直接計數的一種簡便、快速、直觀的方法。因為計數板是一塊特別的載玻片。其上由四條槽構成三個平台;中間較寬的平台又被一短橫槽隔成兩半,每一邊的平台上各刻有一個方格網,每個方格網共分為九個大方格,一種是一個大方格分成25個中方格,而每個中方格又分成16個小方格(見圖2—3—44);另一種是一個大方格分成16個中方格,每個中方格又分成25個小方格,無論哪種每個大方格中的小方格都是400個。每一個大方格邊長為0.1mm,所以計數室的容積為0.1mm3。計數時,通常只用5個中格內的菌體(孢子)數即可。然後求出每個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25或16,得出一個大方格中的總茵數,再換算成lml菌液中的總菌數。若設5個中方格中總菌數為N,菌液稀釋倍數為M,如果是25個中方格計數板,則計算方法為:lml菌液中的總菌數=平均每個中格中菌的個數×25×104×M=50000N•M(個)微生物細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態特徵,也是分類鑒定的依據之一。微生物大小的測定,需要在顯微鏡下,藉助於特殊的測量工具——測微尺,包括目鏡測微尺和鏡台測微尺。鏡台測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確等分線的載玻片,一般是將1mm等分為100格,每格長0.01mm(即10pm)。鏡台測微尺並不直接用來測量細胞的大小,而是用於校正目鏡測微尺每格的相對長度。三、試劑與器材1.材料釀酒酵母、藤黃微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染色標本片、釀酒酵母24h馬鈴薯斜面培養物。2.實驗器材細胞計數板、顯微鏡、蓋玻片、無菌毛細滴管、目鏡測微尺、鏡台測微尺、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等。四、實驗內容1.微生物直接計數法菌懸液制備→鏡檢計數室→加樣品→顯微鏡計數→清洗血細胞計數板2.微生物測微技術裝目鏡測微尺→校正→菌體大小測定五、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1.防止加樣空氣泡產生。2.調節顯微鏡光線的強弱適當。六、思考題1.根據你的體會,說明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的誤差主要來自哪些方面?應如何盡量減少誤差、力求准確?2.某單位要求知道一種乾酵母粉中的活菌存活率,請設計1~2種可行的檢測方法。3.為什麼更換不同放大倍數的目鏡或物鏡時,必須用鏡台測微尺重新對目鏡測微尺進行校正?實驗九大腸桿菌生長曲線的測定一、實驗目的1.了解大腸桿菌的生長曲線特徵和繁殖規律,並學會繪制生長曲線。2.復習光電比濁法測量細菌數量的方法。二、實驗原理將一定量的細菌轉入新鮮液體培養基中,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細胞要經歷延遲期、對數期、穩定期和衰亡期四個階段。以培養時間為橫坐標,以細菌數目的對數或生長速率為縱坐標作圖所繪制的曲線稱為該細菌的生長曲線。不同的細菌在相同的培養條件下其生長曲線不同,同樣的細菌在不同的培養條件下所繪制的生長曲線也不相同。三、試劑與器材1.材料與試劑大腸桿菌、LB液體培養基70ml、分裝2支大試管(5ml/支)、剩餘60ml裝入250ml的三角瓶。2.器材722型分光光度計、恆溫振盪搖床、無菌試管、無菌吸管等。四、實驗內容編號→接種→培養→比濁測定五、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1.測定OD值時,要求從低濃度到高濃度測定2.嚴格控制培養時間六、思考題1.根據實驗數據畫出生長曲線,並說明大腸桿菌生長特徵。2.如果用活菌計數法製作生長曲線,你認為會有什麼不同?兩者各有什麼缺點7.3.次生禮謝產物的大量積累在哪個時期?根據細菌生長繁殖的規律,採用哪些措施可使次生代謝產物積累?實驗十水中細菌總數的測定一、實驗目的1.學習水樣的採取方法和水樣細菌總數測定的方法。2.了解水源水的平板菌落計數的原理。二、實驗原理本實驗應用平板計數技術測定水中細菌總數。由於水中細菌種類繁多,它們對營養和其他生長條件的要求差別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種培養基在一種條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細菌均能生長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養基平板上生長出來的菌落,計算出來的水中細菌總數僅是一種近似值。目前一般是採用普通牛肉膏蛋白腖瓊脂培養基。三、試劑與器材1.試劑牛肉膏蛋白腖瓊脂培養基,滅菌水2.器材滅菌三角瓶,滅菌的帶玻璃塞瓶,滅菌培養皿,滅菌吸管,滅菌試管等。四、實驗內容1.水樣的採取2.細菌總數測定3.菌落計數方法五、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1.注意全過程防止染菌六、思考題從自來水的細菌總數結果來看,是否合乎飲用水的標准?實驗十一細菌細胞的生化反應實驗一、實驗目的了解並掌握細菌鑒定中常用生理生化反應的原理和方法。二、實驗原理各種細菌由於具有不同的酶系統,致使它們能利用不同的底物,或雖然可以利用相同的底物,卻產生不同的代謝產物,因此可以利用各種生理生化反應來鑒別細菌。糖發酵是最常用的生化反應,存在於大多數細菌中。不同的細菌在糖的分解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有些細菌能分解某種糖並產生酸性物質(如乳酸、丙酸、醋酸等)和氣體(如二氧化碳、氫、甲烷等),而有些細菌只產生酸不產生氣體。例如大腸桿菌分解乳糖和葡萄糖產酸並產氣,普通變形桿菌分解葡萄糖產酸產氣,但不能分解乳糖。酸的產生可利用指示劑來判斷。在培養基中加入溴甲酚紫(pH5.2為黃色,pH6.8為紫色),當發酵產酸時,使培養基由紫色變為黃色。氣體的產生可由發酵試管中倒置的德漢氏小管中有無氣泡的出現來驗證.三、試劑與器材1.材料大腸桿菌、普通變性桿菌、產氣桿菌、糖發酵培養基、蛋白腖水培養基、葡萄糖蛋白腖水培養基。2.試劑甲基紅試劑、40%KOH、5%a一萘酚、乙醚、吲哚試劑。3.實驗器材德漢氏小管、試管、接種環、恆溫培養箱。四、實驗內容培養基配製→編號→試管→接種→培養→觀察結果五、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1.要嚴格按照培養基配方配製培養基。2.觀察結果時要注意滴加葯量及反應時間。六、思考題1.哪些生理生化試驗可用於區別大腸桿菌和產生腸桿菌?結果如何?2.做糖發酵試驗時應注意哪些問題?3.甲基紅試驗和伏一普試驗的最終產物如何?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最終產物?實驗十二噬菌體的分離、純化及效價測定一、實驗目的1.學習分離、純化噬菌體的原理和方法2.觀察噬菌斑的形態和大小3.掌握噬菌體效價測定的基本方法二、實驗原理噬菌體是細菌的專性寄生物,自然界中凡是有細菌存在的地方,均可以發現其特異性的噬菌體,噬菌體侵入細菌細胞後,利用宿主細胞的酶系統進行復制和增殖,最終導致細菌細胞裂解,噬菌體從細胞中釋放出來,可以進一步侵染細菌細胞。在液體培養基中,噬菌體可以使渾濁的菌懸液變為澄清。在長有宿主細菌的固體培養基平板上,噬菌體可以裂解細菌形成透明的空斑,即噬菌斑,一個噬菌體產生一個噬菌斑,因此可以利用這個性質對噬菌體進行分離和效價的測定。噬菌體的效價是指噬菌體的濃度,即一毫升培養液中所含有的噬菌體數量。噬菌體效價的測定方法多採用雙層瓊脂平板法。先在培養皿中倒入底層固體培養基,凝固後再倒入含有宿主細菌和一定稀釋度噬菌體的半固體培養基。培養一段時間後,計算噬菌斑的數量。三、試劑與器材1.材料大腸桿菌、牛肉膏蛋白腖固體培養基、牛肉膏蛋白腖半固體培養基(含有瓊脂0.5%,試管分裝,每管3~5m1)、三倍濃縮的牛肉膏蛋白腖液體培養基。2.器材培養皿、無菌吸管、三角瓶、抽濾瓶、蔡氏細菌濾器、真空泵、陰溝污水。四、實驗內容噬菌體分離→噬菌體純化→效價測定五、關鍵步驟及注意事項1.噬菌體時要注意細菌濾器的型號。2.純化噬菌體時要注意形態、大小。3.效價測定時要注意雙層瓊脂平板法的使用技巧。六、思考題1.在固體培養基平板上為什麼能形成噬茵斑?2.從固體培養基平板上得到的噬菌斑數目,如何計算噬菌體的效價?

㈨ 純化大腸桿菌的實驗方案 求原理、實驗材料、用具、操作步驟、現象、應用價值,

1.原理:稀釋或劃線分離,出現單菌落,根據菌株菌落狀態挑取所需菌株.
2.實驗材料:待分離菌株,各種葯品
3.用具接種環,培養皿,試管,滅菌鍋,超凈工作台,酒精燈,恆溫培養箱
4.步驟:配製大腸桿菌瓊脂培養基,滅菌,倒平板,取出待分離菌株,在超凈台,挑取劃線至培養皿,平板倒置於培養箱培養,37攝氏度,一般2天左右.待長出單菌落,挑取所需菌株至斜面培養基,冰箱保藏.
5.價值:分離純化或復壯菌種.

㈩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怎麼檢

我說下我在實驗室用過的方法:我們測的是大腸菌群數量,需要用伊紅-美藍培養基,細菌回濾器(滅菌處理),無菌注答射器等器具。
用注射器取20ml待測水經細菌濾器過濾,將濾膜帶菌面朝上至於伊紅-美藍培養基上培養48小時,數濾膜上顏色淺的斑數,即菌落數,再換算成每升水的菌落數。

閱讀全文

與純化水為何控制大腸桿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管接雨水管多少錢一單元 瀏覽:171
反滲透純水機不停滲水什麼原因 瀏覽:297
魚缸內壁置過濾器 瀏覽:706
07年三菱藍瑟空調濾芯在什麼位置 瀏覽:162
疫情期間污水處理要求 瀏覽:243
qq親密度過低會過濾說說嗎 瀏覽:311
智保車裁凈化器多少錢 瀏覽:20
清潔罩殼並更換濾芯是什麼意思 瀏覽:157
李滄區凈水器怎麼樣 瀏覽:939
九章反滲透膜產能 瀏覽:394
踏板車空氣濾芯有機油是什麼原因 瀏覽:629
反滲透凈水器水質怎麼樣 瀏覽:128
油煙凈化器多少錢廚房 瀏覽:958
污水管怎麼證明沒堵 瀏覽:629
陽台立管屬於雨水還是污水 瀏覽:703
哈爾濱污水處理廠新址 瀏覽:531
污水廠在線設備采購 瀏覽:490
蒸汽熨斗除垢劑有毒嗎 瀏覽:122
房內污水管如何化解 瀏覽:13
離子交換樹脂廢水 瀏覽: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