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純水知識 >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測規程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測規程

發布時間:2023-01-17 08:57:32

1.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查操作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操作規程
文件編號




3

制訂部門
實施日期









起草日期
審核日期
批准日期
1.
目的
本規程旨在為微生物限度檢查提供一個標准化方法。
2.
適用范圍
微生物限度實驗室
3.
責任者
QC
主管生測員
4.
安全注意事項
嚴格無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
規程
5.1
取樣
a
.在車間、實驗室所有用水點按序取樣,標明日期和取樣點位置,一個監測
點取水
3
次,一次
250mL
,送檢驗室按中國葯典
2010
年版二部標准進行全檢。
b

取樣前將直接接觸樣品的容器用
75%
酒精棉球進行擦拭,
採用滅菌後瓶收
集樣品。
c
.取樣時,取樣人洗手並消毒,取樣前用純化水淋洗檢驗用取樣瓶和瓶塞
3
次。滅菌瓶至少取
200mL
用於微生物檢驗用水,微生物檢驗應在取樣後的
1

時內進行,或將樣品冷藏並在
4
小時內進行檢驗。
5.2
微生物限度檢查
純化水檢驗標准微生物限度檢查採用平皿法和薄膜過濾法。
5.3
微生物培養

1

除另有規定,
本檢查法中細菌培養溫度為
30-35
℃,黴菌、酵母菌培養溫
度為

2. 純化水細菌總數檢測

工藝用來水包括:飲用水、源純化水、注射用水、滅菌注射用水
蒸餾水不是專用術語,但是純化水的制備方法有的用蒸餾的方式,如果純化水再蒸餾就是注射水了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指標: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總數每1ml不得過100個。
注射水微生物限度指標: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總數每100ml不得過10個。

3. 純化水檢查中各指標質檢的原理

4.整個水質監測分為三個「驗證」周期,每個周期7天
4.1.1.純化水箱
取樣頻率:每天取樣一次 檢測項目: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電導率 檢測方法: 按企業《純化水檢驗規程》(根據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執行。 標准:《純化水質量標准》(根據現行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
4.1.2.總送水
取樣頻率:每天取樣一次 檢測項目: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電導率 檢測方法: 按企業《純化水檢驗規程》(根據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執行。 標准:《純化水質量標准》(根據現行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
4.1.3.總回水口(附件13性能確認水質檢測報告) 取樣頻率:每天取樣一次 檢測項目: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電導率 檢測方法: 按企業《純化水檢驗規程》(根據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執行。 標准:《純化水質量標准》(根據現行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
4.1.4.各使用點
取樣頻率:每個「驗證」周期輪流取樣一次,共3次 檢測項目: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電導率 檢測方法: 按企業《純化水檢驗規程》(根據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執行。 標准:《純化水質量標准》(根據現行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
4.2. 異常情況處理程序
4.2.1.在純化水制備系統性能確認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系統標准操作程序、維護保養程序、取樣程序、檢驗規程進行操作; 按質量標准進行判定,當個別取樣點純化水質量不符合標準的結果時,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4.2.2.在不合格點重新取樣,重新檢測不合格項目或全項;必要時,在不合格點的前後分段取樣,進行對照檢測,以確定不合格原因;
4.2.3.若附屬系統運行方面的原因,需報驗證小組,調整運行參數或對系統進行處理。
5. 純化水制備系統日常監測。
若連續3周(每7天為一個連續周期)的檢測結果均在合格範圍內,可做性能確認通過的評價。測試周的數據結果列在一個表中。各車間正常用水繼續日常監測,最後確定管路清洗消毒周期。
5.1.取樣點的布置
5.1.1.純化水箱,每周取樣1次
5.1.2.送、回水管每周取樣1次
5.1.3.使用點可輪流取樣,但需保證每個用水點每月不少於1次
5.1.4.驗證周期結束後,每隔30天對微生物指標進行檢驗。
5.2.檢測方法:中國葯典2010版二部
5.3.管路清洗消毒周期的確認
5.3.1.當純化水箱水樣、送、回水管水樣,各使用點水樣其中任一水樣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總數大於100個/ml時必須對管路進行清洗消毒,(兩次間隔時間為清洗消毒周期)
5.4質量管理部擬訂日常監測程序及驗證周期;執行《工藝用水質量監控程序》。
5.5.日常監控驗證持續一年;
5.6.按標准測試,測試結果附入驗證方案.
6.純化水制備系統驗證的結果評價及建議 工程部負責收集各項驗證、試驗結果記錄,根據驗證、試驗結果起草驗證報告、儀器標准操作程序、維護保養程序,報驗證委員會。 驗證委員會對驗證結果進行綜合評審,做出驗證結論,發放驗證證書,確認系統日常監測程序及驗證周期。

4. 純化水取樣後多長時間內檢驗微生物

純化水取樣後多長時間內檢驗微生物
您的意思應該是說在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測試的取樣中,是不是必須在潔凈區的取樣口進行。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主要是你取樣的合法性,一般我們都按檢驗檢測取樣規程來操作,無菌瓶取樣就可以了。
薄膜過濾法,計數,每1ml純化水不得過100個,具體方法:
1、大腸菌群的檢查:取含培養基10
ml的乳糖膽鹽發酵管若干支,分別加入供試水樣1 ml.另取乳糖膽鹽發酵培養基管1支加1ml洗液為陰性對照組,於36±1℃培養18~24
h.陰性對照應無菌生長.供試品乳糖膽鹽發酵管若無菌生長,或有菌生長但不產酸產氣或產酸不產氣,判該管未檢出大腸菌群.
2、黴菌及酵母菌計數:純化水取水樣1ml,均做平行,並做陰性對照,經直徑為50 mm、孔徑0.45μm 的薄膜過濾器過濾,小心取出濾膜,菌面向上貼於玫瑰紅鈉培養基平板上,將培養皿倒置於培養箱中,於23~28℃培養5天(可延長到7天),菌落計數;
細菌計數:純化水取水樣1 ml,並做陰性對照,經直徑為50 mm、孔徑0.45μm 的薄膜過濾器過濾,小心取出濾膜,菌面向上貼於營養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將培養皿倒置於培養箱中,於30~35℃培養72 h,菌落計數
3、判定標准:純化水每片濾膜上微生物菌落總數不超過100 cfu,不得檢出大腸菌群

5.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

4.10微生物限度(薄膜過濾法)
4.10.1取相當於每張濾膜含1g或1ml供試品供試液加至適量稀釋劑混勻過濾若供試品每1g或1ml所含菌數較多時取適量稀釋劑供試液1ml過濾用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腖緩沖液或其適宜沖洗液沖洗濾膜沖洗方法和沖洗量同計數方法驗證沖洗取出濾膜菌面朝上貼於營養瓊脂培養基或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或酵母浸出粉腖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培養每種培養基至少制備張濾膜
4.10.2陰性對照試驗
取試驗用稀釋液1ml照上述薄膜過濾法操作作陰性對照陰性對照得有菌生長
4.10.3培養和計數
除另有規定外細菌培養48小時逐日點計菌落數般48小時菌落數報告;黴菌、酵母菌培養72小時逐日點計菌落數般72小時菌落數報告;必要時適當延長培養時間至5~7天進行菌落計數並報告菌落蔓延生長成片平板宜計數點計菌落數計算各稀釋級供試液平均菌落數按菌數報告規則報告菌數若同稀釋級兩平板菌落平均數少於15則兩平板菌落數能相差1倍或上
4.10.4菌數報告原則
相當於1g或1ml供試品菌落數報告菌數;若濾膜上無菌落生長<1報告菌數(每張濾膜過濾1g或1ml供試品)或<1乘稀釋倍數值報告菌數
我們公司純化水微生物檢測部分內容請參考

6. 那個國標規定純化水的檢出限

1、性狀:應無臭、無味、無色澄明液體
2、酸鹼度:加甲基紅2滴不得顯紅色,加溴麝香草酚藍5滴,不得顯藍色。
3、電導率:電導率應≤5.1μS•cm-1。
4、硝酸鹽:如顯色不得超過標准對照液。
5、亞硝酸鹽:如顯色應不超過標准對照液。
6、氨:如顯色應不超過對照液。
7、易氧化物:粉紅色不得完全消失。
8、不揮發物:遺留殘渣不得超過1mg。
9、重金屬:顯色不得超過對照液。
10、微生物限度:取純化水採用薄膜過濾法理後,依法查中國葯典(附錄XIJ),純化水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總數每1mL不得超過100個。
上述內容即是純化水檢測標准,這時醫葯用水需求用戶必須要掌握的,定期檢測水質標准才是對用水安全最大的保障,另外定期對純化水管道清洗消毒也是對純化水成產的保障。

7.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測如何控制其測定準確性

目的
探討紫外線照射法殺菌結合0.2μm微孔除菌過濾在純化水微生物控制中的應用。方法專
運用紫外線殺菌和0.2μm微孔過濾屬除菌,對飲用水經過預處理一級反滲透和混合床時(陰、陽離子交換樹脂)系統制備的純化水進行紫外線照射殺菌和0.2μm微孔除菌過濾循環使用,再次進行紫外線照射殺菌,比較經混合床制備的純化水在不同取樣點微生物含量,以證明紫外殺菌器和0.2μm微孔除菌過濾對純化水微生物控制的效果。
結果
經過混合床制備的純化水,含有較高的微生物,平均為4.07CFU/ml;經紫外線一次照射殺菌後純化水樣平均為2.25CFU/ml;經0.2μm除菌過濾器後純化水樣平均為1.17CFU/ml;純化水貯罐出水口純化水樣平均為1.15CFU/ml;純化水循環使用前經紫外線二次照射殺菌後純化水樣平均為0.83CFU/ml,回水口純化水樣平均為0.96CFU/ml;純化水細菌內毒素含量檢測<0.25EU/ml。
經統計學分析,混合床出水樣與回水樣檢測結果比較,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運用紫外殺菌結合0.2μm微孔除菌過濾器對純化水微生物能夠進行有效的控制;純化水細菌內毒素檢測結果可以達到注射用水標准。

8.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怎麼檢

我說下我在實驗室用過的方法:我們測的是大腸菌群數量,需要用伊紅-美藍培養基,細菌回濾器(滅菌處理),無菌注答射器等器具。
用注射器取20ml待測水經細菌濾器過濾,將濾膜帶菌面朝上至於伊紅-美藍培養基上培養48小時,數濾膜上顏色淺的斑數,即菌落數,再換算成每升水的菌落數。

9.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查用薄膜過濾法怎麼做

准備工作:

用純化水浸泡濾膜,浸泡完全後放入濾杯中,包好濾杯,連同回量筒、培養基、平皿、答取膜器、三角燒瓶等一起121℃滅菌30min。

滅菌後的物品一並傳入潔凈室中,微生物限度過濾器上連好已經滅好的濾杯,用緩沖液先潤濕濾膜,抽掉緩沖液,然後倒入供試液(10倍稀釋),濾過,再用緩沖液沖洗濾膜。

過濾結束後取下濾膜平貼於R2A瓊脂培養基平板上,32℃倒置培養5天。菌落計數(平皿上長幾個菌結果就報幾個菌)

(9)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測規程擴展閱讀:

薄膜過濾系統主要用於去除小顆粒及溶解鹽,一般可分為微濾、超濾納濾和薄膜過濾反滲透。

微濾又稱微孔過濾,它屬於精密過濾,截留溶液中的砂礫、淤泥、黏土等顆粒和賈第蟲、隱抱子蟲、藻類和一些細菌等,而大量溶劑、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質都能透過膜的分離過程。

超濾是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即在一定的壓力下,使小分子溶質和溶劑穿過一定孔徑的特製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留在膜的一邊,從而使大分子物質得到了部分的純化

納濾 ( NF,Nanofiltration)是一種介於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壓力驅動膜分離過程,納濾膜的孔徑范圍在幾個納米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薄膜過濾

10.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

4.10微生物限度(薄膜過濾法)
4.10.1取相當於每張濾膜含1g或1ml供試品的供試液,加至適量的稀釋劑中,混勻,過濾。若供試品每1g或1ml所含的菌數較多時,可取適量稀釋劑的供試液1ml過濾。用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腖緩沖液或其他適宜的沖洗液沖洗濾膜,沖洗方法和沖洗量同「計數方法的驗證」。沖洗後取出濾膜,菌面朝上貼於營養瓊脂培養基或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或酵母浸出粉腖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平板上培養。每種培養基至少制備一張濾膜。
4.10.2陰性對照試驗
取試驗用的稀釋液1ml,照上述薄膜過濾法操作,作為陰性對照。陰性對照不得有菌生長。
4.10.3培養和計數
除另有規定外,細菌培養48小時,逐日點計菌落數,一般以48小時的菌落數報告;黴菌、酵母菌培養72小時,逐日點計菌落數,一般以72小時的菌落數報告;必要時,可適當延長培養時間至5~7天進行菌落計數並報告。菌落蔓延生長成片的平板不宜計數。點計菌落數後,計算各稀釋級供試液的平均菌落數,按菌數報告規則報告菌數。若同稀釋級兩個平板的菌落平均數不少於15,則兩個平板的菌落數不能相差1倍或以上。
4.10.4菌數報告原則
以相當於1g或1ml供試品的菌落數報告菌數;若濾膜上無菌落生長,以<1報告菌數(每張濾膜過濾1g或1ml供試品),或<1乘以稀釋倍數的值報告菌數。
這是我們公司的純化水微生物檢測部分內容,請參考。

閱讀全文

與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測規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能每天用蒸餾水敷臉嗎 瀏覽:837
污水管道溝槽有水怎麼處理 瀏覽:102
飲水機壞了維修費用一般多少 瀏覽:451
75g純水機儲水罐壓力是多少帕 瀏覽:920
污水井防毒呼吸器 瀏覽:684
汽車空調濾芯螺絲鬆了怎麼辦 瀏覽:185
大型凈水站的廢水如何利用 瀏覽:221
凈水器發黑用什麼水 瀏覽:441
壺蓋去水垢的好方法 瀏覽:876
花灑為什麼要買除垢款 瀏覽:891
汽車修飾漆和樹脂 瀏覽:353
喝洋酒為什麼要和屈臣氏蒸餾水 瀏覽:433
新款五菱宏光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292
蒸餾前先干什麼 瀏覽:529
核廢水氘 瀏覽:317
染料激光器的濾芯怎麼換 瀏覽:50
可以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的生物鹼是 瀏覽:141
石油煉油廠水處理 瀏覽:952
三口燒瓶減壓蒸餾裝置圖 瀏覽:193
污水曝氣池有小蟲怎麼辦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