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水質檢測指標
水質檢測指標就是:檢測指標
1、色度:飲用水的色度如大於15度時多數人即可察覺,大於30度時人感到厭惡。標准中規定飲用水的色度不應超過15度。
2、渾濁度:為水樣光學性質的一種表達語,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渾濁的程度,是衡量水質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考核水處理設備凈化效率和評價水處理技術狀態的重要依據。渾濁度的降低就意味著水體中的有機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減少,這不僅可提高消毒殺菌效果,又利於降低鹵化有機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產生主要是有機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現或工業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變可能是原水水質改變或水處理不充分的信號。
4、肉眼可見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觀察到的顆粒或其他懸浮物質。
5、余氯:余氯是指水經加氯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後,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續的殺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證供水水質。
6、化學需氧量:是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氧量。化學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的排放、動植物腐爛分解後流入水體產生的。
7、細菌總數:水中含有的細菌,來源於空氣、土壤、污水、垃圾和動植物的屍體,水中細菌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國規定飲用水的標准為1ml水中的細菌總數不超過100個。
8、總大腸菌群:是一個糞便污染的指標菌,從中檢出的情況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糞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凈化過程中,通過消毒處理後,總大腸菌群指數如能達到飲用水標準的要求,說明其他病原體原菌也基本被殺滅。標準是在檢測中不超過3個/L。
9、耐熱大腸菌群:它比大腸菌群更貼切地反應食品受人和動物糞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體糞便污染的指示菌
⑵ codmn檢測方法
化學需氧量又稱化學耗氧量,簡稱COD。是利用化學氧化劑(如高錳酸鉀)將水中可氧化物質(如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後根據殘留的氧化劑的量計算出氧的消耗量。COD是表示水質污染度的重要指標。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COD 5大檢測方法與原理。
1. 什麼是COD?
COD(化學需氧量):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採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它反映了水中受物質污染的程度,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中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
COD以mg/L表示,通過水質監測儀器檢測出的COD數值,水質可分為五大類,其中一類和二類COD≤15mg/L,基本上能達到飲用水標准,數值大於二類的水不能作為飲用水的,其中三類COD≤20mg/L、四類COD≤30mg/L、五類COD≤40mg/L屬於污染水質,COD數值越高,污染就越嚴重。
2. COD 5大檢測方法
(1) 重鉻酸鹽迴流法
測定原理:在硫酸酸性介質中,以重鉻酸鉀為氧化劑,硫酸銀為催化劑,硫酸汞為氯離子的掩蔽劑,消解反應液硫酸酸度為9mol/L,加熱使消解反應液沸騰,148℃±2℃的沸點溫度為消解溫度。以水冷卻迴流加熱反應反應2h,消解液自然冷卻後,以試亞鐵靈為指示劑,以硫酸亞鐵銨溶液滴定剩餘的重鉻酸鉀,根據硫酸亞鐵按溶液的消耗量計算水樣的COD值。
優缺點:迴流裝置占的實驗空間大,水、電消耗較大,試劑用量大,操作不便,難以大批量快速測定。
(2) 高錳酸鉀法
測定原理:以高錳酸鉀作氧化劑測定COD,所測出來的COD稱為高錳酸鹽指數(CODMn)。水樣加入硫酸呈酸性後,加入一定量的高錳酸鉀溶液,並在沸水浴中加熱反應30min。剩餘的高錳酸鉀加入過量草酸鈉溶液還原,再用高錳酸鉀溶液回滴過量的草酸鈉,通過計算求出高錳酸鹽指數。
優缺點:高錳酸鉀法的優點是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比國標法小,但是缺點是試驗中需要回滴過量草酸鈉,耗時長,並且酸性高錳酸鉀法氧化性較低,氧化不徹底,所以測得高錳酸鹽指數比重鉻酸鹽指數低,通常與國標法測定結果相差3-8倍。因此,CODCr主要針對還原性污染物相對含量較高的廢水,而CODMn主要針對污染物相對較低的河流水和地表水。
(3) 分光光度法
測定原理:這種方法的原理與國標法相同。其測定原理也是在酸性溶液中,試液中還原性物質與重鉻酸鉀反應,生成三價鉻離子,三價鉻離子對波長為600nm的光有很大的吸收能力,其吸光度與三價鉻離子濃度的關系服從郎伯一比爾定律。三價鉻離子與試液中還原性物質的量有關,因而通過測定三價鉻的吸光度可以間接測出試液的COD值。
優缺點:此方法相對於傳統的國標法來說,有效的節省了消耗在配置化學試劑的時間,無需進行滴定,操作方便。然而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實驗中消解過程仍需耗費2小時。
⑶ 利用水生生物監測和評價水體污染的兩種方法!!!急,在線等!
水生生物的評價是通過對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生物、魚類種類和數量內變化的測定和分析容,判定水體的污染和富營養化狀況。結合環境水體的水化學參數如TN、TP和COD等指標,從水生生物學的角度對環境水體的污染程度進行監測和評價,可以較客觀地、綜合地反映出水體的環境質量。本文綜述了幾種評價水體污染和富營養化的水生生物方法及如何選定合理的評價指標,旨在為能直接、快捷、准確地應用水生生物判斷水質污染和富營養化程度提供參考。
⑷ 純化水重金屬檢測
加硫代乙醯胺的混合液了嗎,臨用前將混合液也硫代乙醯胺標准液混合後再使用。
⑸ 水質檢測方法
水質檢測是水家裝之前的必備工作之一,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您需要什麼水家裝設備.一般水質檢測都是由專業的水質檢定人員來完成的,在您沒有請專業公司來安裝前,您也可以自己來檢測下自家的水質情況,不是很難的.
同時也可以確定下大概需要什麼類型功能的水處理設備,做好水家裝預算
.
1.看:用透明度較高的玻璃被接滿一杯水,對著光線看有無懸浮在水中的細微物質?靜置三小時,然後觀察杯底是否有沉澱物?如果有,說明水中懸浮雜質嚴重超標;必須使用凈水器進行終端處理;
2.聞:用玻璃杯距離水龍頭盡量遠一點接一杯水,然後用鼻子聞一聞,是否有漂白粉(氯氣)的味道?如果能聞到漂白粉(氯氣)的味道,說明自來水中余氯超標!也必須使用凈水器進行終端處理;
3.嘗:熱喝白開水,有無有漂白粉(氯氣)的味道,如果能聞到漂白粉(氯氣)的味道,說明自來水中余氯超標!也必須使用凈水器進行終端處理;
4.觀:用自來水泡茶,隔夜後觀察茶水是否變黑?如果茶水變黑,說明自來水中含鐵、錳嚴重超標,應選用裝有除鐵、錳濾芯的凈水器進行終端處理;
5.品:品嘗白開水,口感有無澀澀的感覺?如有,說明水的硬度過高,應選用裝有離子交換樹脂的軟化濾芯的凈水器進行處理,處理後的水口感會更甘甜;
6.查:檢查家裡的熱水器、開水壺,內壁有無結一層黃垢?如果有,也說明水的硬度過高,(鈣、鎂鹽含量過高),也應盡早使用軟化凈水器進行軟化處理!注意:硬度過高的水很容易造成熱水器管道結垢,因熱交換不良而爆管;長期飲用硬度過高的水容易使人得各種結石病.
一般的水質問題都可以通過上面的步驟檢測出來,當然,當您確定您家的水質情況確實需要安裝水處理設備才能保證健康用水的話,您就必須要請專業的水質檢定技術人員來進行檢定了.
許多水質問題可以由專業的水質檢定技術售人員做簡單的家庭拜訪即可發現,這些水質檢定技術人員經過嚴格的訓練,只要隨身行的儀器、試劑或試紙協助,便可檢驗出水質之各項污染程度而提議解決方案.
最普遍的居家水質測試項目有:硬度(測試單位為GPG),含鐵量(測試單位為PPM),酸度(測試單位為PH值),含氯量、硝酸鹽含量及總溶解物質(測試單位為PPM).
水質檢測工具的使用方法:
一、TDS測試筆
Total Dissolved Solids的縮寫,中文意思是溶解於水中的固體總含量,TDS即時針對此設計的計量器,可看出水中無機物或或固體物的PPM值。
TDS筆使用方法:打開TDS筆探針蓋,按下標有ON/OFF按鈕,待液晶屏顯示後,將TDS筆插入被測水中,待數值穩定後,按下標有HOLD按鈕,拿出TDS筆讀取數值方可,測試完畢後,用干紙將TDS筆探針擦拭乾凈。
檢測水中總溶解固體值,即檢驗出水中溶解的各類有機物或無機物的總量,使用單位為PPM(PartsPer.Million百萬分之一或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總固體。導電儀能測出水中溶解物雜質的含量,水中溶解物越多,TDS值越大,水的導電性也越好,其導電率也越大。反之,導電率值小。
注意:
測量時的水溫應維持在攝氏25度左右,切記,溫度過高會使TDS值增高 ,影響正確性。
2.TDS僅能測出水中的可導電物質,但無法測出細菌、病毒等物質。
二、電解器
固體沉澱促進儀檢驗法是美國食品醫葯管理局(F.D.A),認定用來對已經被污染的水進行基本判定的簡易的水質檢測方法,對於需要檢驗水源純凈時很有實際意義,可使用戶清楚、直觀的看到自己日常所飲用水的實際情況。
檢驗方法及程序:
1.取兩只容量為100-150毫升的白色玻璃杯,一杯接自來水,另一杯接RO純水,並排放在桌子上。
2.將電解器平放於玻璃杯上,插上220伏電源。
3.將電解器上的電源開關按鈕向ON(開)的位置,開始檢驗。通常檢驗的時間為30秒。結束時,先將電源開關向OFF(關)的位置,最後取出電解器
說明:
1.當被測試水質純凈時,在測試時水就是基本不變色、沒有其他異物產生;然而當被測水中含有其他雜質和污染物時,伴隨著電解器的電極和一些其他副作用反應,水中所含雜質失去其原有的均衡狀態,而被顯現出來。接通電源後,雙手不得抓在電極上;用完後,應用干布將電極擦乾,並妥善保管。
2.電解器只適合測試純凈水的純度,不適合測試礦物質水(如超濾膜出水)或活化水。
⑹ 純化水系統預處理污染指數怎麼計算的哪位大師能詳細告訴我嗎謝謝
純化水的SDI污染指數小於5
SDI(silt Density Index)也稱為淤泥密度指數(fouling index),是表徵反滲透系統進水內水質的重要指標容.與濁度相比,它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示水質,但是SDI 值比濁度准確和可靠.濁度的測定是用分光光度法或者目視比濁法來確定水中微粒雜質的含量,但是不能准確測量水中不感光的一些膠體微粒.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SDI值主要用於檢測水中膠體和懸浮物等微粒的多少,是表徵系統進水水質的重要指標.SDI值的確定方法一般是用孔徑為0.45μm微孔濾膜在0.21MPa恆定水流壓力下,首先記錄通水開始濾過500mL水樣所需的時間t0,然後在相同條件下繼續通水,後再次記錄濾過500mL水樣所需時間t15,根據下式計算:SDI=(1-t0/t15)×100/15
⑺ 水質檢測的方法有哪些
水樣的採集1、測定懸浮物、pH、溶解氧、BOD、油類、硫化物、余氯、放射性、微生物等項目需單獨采樣;在測定溶解氧、BOD和有機污染物等項目的水樣必須充滿容器;測定pH、溶解氧和電導率等項目宜在現場測定。采樣時要同步測量水文和氣象參數。 2、填寫登記表水樣的保存1、保存要求 不發生物理、化學、生物變化;不損失組分; 不玷污(不增加待測組分和干擾組分) 2、容器的要求 選性能穩定,不易吸附預測組分,雜質含量低的材料製成的容器,如聚乙烯和硼硅玻璃材質的容器是常規監測中廣泛使用的,也可用石英或聚四氟乙烯製成的容器,但價格昂貴。 3、保存時間要求: 即最長貯放時間,一般污水的存放時間越短越好。 清潔水樣72h;輕污染水樣48h;嚴重污染水樣12h;運輸時間24h以內。 4、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凍法 (2)加入化學試劑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劑、調節pH值、加入氧化劑或還原劑。水樣的運輸水樣運輸注意事項: 1、塞緊采樣器塞子,必要時用封口膠、石蠟封口;避免因震動、碰撞而損失或玷污,因此最好將樣瓶裝箱,用泡沫塑料或紙條擠緊; 2、需冷藏的樣品,應配備專門的隔熱容器,放入製冷劑,將樣瓶置於其中;冬季應注意保溫,以防樣瓶凍裂。水樣的消解(一)目的:破壞有機物,溶解懸浮性固性,將各種價態的欲測元素氧化成單一高價態或轉變成易於分離的無機化合物。 水質監測 (二)要求:消解後的水樣應清澈、透明、沉澱。 (三)方法:消解水樣的方法有濕式消解法和乾式分解法(干灰化法)。 干灰化法又稱高溫分解法。其處理過程是:取適量水樣於白瓷或石英蒸發皿中,水浴蒸干,移入馬弗爐,450—550℃灼燒到殘渣呈灰白色,有機物完全分解除去。取出蒸發皿,冷卻,用適量2%HN03(或HCl)溶解樣品灰分,過濾,濾液定容後供測定。 干灰化法不適用於處理測定易揮發組分(如砷、汞、鎘、硒、錫等)的水樣。
⑻ 工業廢水檢測方法
工業廢水檢測主要是對企業工廠在生產工藝過程中排出的廢水、污水和水生物檢測的總稱。工藝廢水檢測包括生產廢水和生產廢水。按工業企業的產品和加工對象可分為造紙廢水、紡織廢水、製革廢水、農葯廢水、冶金廢水、煉油廢水等。
一、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又稱生化耗氧量,縮寫BOD,懇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它說明水中有機物出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其單位以ppm成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說明水中有機污染物質越多,污染也就越嚴重。加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於生活污水和製糖、食品、造紙、纖維等工業廢水中的碳氫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均為有機污染物,可經好氣菌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由於在分解過程中消耗氧氣,故亦稱需氧污染物質。若這類污染物質排人水體過多,將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同時,有機物又通過水中厭氧菌的分解引起腐敗現象,產生甲烷、硫化氫、硫醇和氨等惡具氣體,使水體變質發臭。
廢水中各種有機物得到完會氧化分解的時間,總共約需一百天,為了縮短檢測時間,一般生化需氧量條以被檢驗的水樣在20℃下,五天內的耗氧量為代表,稱其為五日生化需氧量,簡稱BOD5,對生活廢水來說,它約等於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70%。
我國規定,在工廠排出口,廢水的BOD;的最高容許濃度為60毫克/升,地面水的BOD不得超過4毫克/升。
二、化學需氧量COD
化學需氧量又稱化學耗氧量簡稱COD。是利用化學氧化劑(如高錳酸鉀)將水中可氧化物質(如有機物、亞硝酸鹽、亞鐵鹽、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後根據殘留的氧化劑的量計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養量(BOD)一樣,是表示水質污染度的重要指標。COD的單位為ppm或毫克/升,其值越小,說明水質污染程度越輕。
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各種有機物、亞硝酸鹽、硫化物、亞鐵鹽等。但主要的是有機物。因此,化學需氧量(COD)又往往作為衡量水中有機物質含量多少的指標。化學需氧量越大,說明水體受有機物的污染越嚴重。化學需氧量(COD)的測定,隨著測定水樣中還原性物質以及測定方法的不同,其測定值也有不同。目前應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錳酸鉀氧化法與重鉻酸鉀氧化法。高錳酸鉀(KMnO4)法,氧化率較低,但比較簡便,在測定水樣中有機物含量的相對比較值及清潔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樣時,可以採用。
三、重鉻酸鉀(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現性好,適用於廢水監測中測定水樣中有機物的總量。有機物對工業水系統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機物的水在通過除鹽系統時會污染離子交換樹脂,特別容易污染陰離子交換樹脂,使樹脂交換能力降低。有機物在經過預處理時(混凝、澄清和過濾),約可減少50%,但在除鹽系統中無法除去,故常通過補給水帶入鍋爐,使爐水pH值降低。有時有機物還可能帶入蒸汽系統和凝結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統腐蝕。在循環水系統中有機物含量高會促進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對除鹽、爐水或循環水系統,COD都是越低越好,但並沒有統一的限制指標。在循環冷卻水系統中COD(KMnO4法)>5mg/L時,水質已開始變差。
⑼ 我國水污染情況及監測方法簡述
(1) 污染源煙塵(粉塵)在線監測儀 用於在線監測污染源煙塵、工藝粉塵排放量(濃度或總量),包括測量相關參數:流量、O2、含濕量、溫度等,是實現污染源排放總量監測的必備監測儀器。 (2) 煙氣SO2、NOx在線監測儀 用於在線監測煙氣中SO2、NOx含量,通過流量測量,實現總量監測。 (3) 環境空氣地面自動監測系統 該系統用於空氣質量周報、日報監測,主要監測項目有:SO2、NOx、CO、O3、PM10等。 (4) 酸雨自動采樣器 自動採集降水樣品,以便測定降水的pH值。 (5) PM10采樣器 用於採集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μm以下的顆粒物。 (6) 固定和攜帶型機動車尾氣監測儀 用於測定機動車排放尾氣中CH、CO等含量。 2、污染源和環境水質監測儀器: (1) 污染源在線監測儀器 污染物排放的總量監測要求濃度與流量同步連續監測,在線測流和比例采樣是總量監測的基本技術手段,對於重點污染源還需要配備在線監測儀器。 (2) 流量計 用於規范化的明渠污水排放口流量的在線連續監測儀器。 (3) 自動采樣器 用於污染源排放口具有流量比例和時間比例兩種方式的在線自動采樣裝置。 (4) 在線監測儀器 用於工業污染源或污水排放口的在線測分析儀器。監測主要項目有:COD、TOC、UV、NH4+-N、NO3-N、氰化物、揮發酚、礦物油、pH等,應具有自動校正和自動沖洗管路功能。 (5) 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儀器 用於地表水環境質量指標的在線自動監測儀器。水質自動監測項目分為水質常規五參數和其它項目,水質常規五參數包括溫度、pH、溶解氧(DO)、電導率和濁度,其它項目包括高錳酸鹽指數、總有機碳(TOC)、總氮(TN)、總磷(TP)及氨氮(NH3-N)。 (6) 總有機碳(TOC)測定儀 總有機碳(TOC)是反應水體有機物含量的指標,可用於污染源或地表水的監測。 3、攜帶型現場應急監測儀器 攜帶型現場應急監測儀器,用於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監測,其主要特點為小型、便於攜帶及快速監測。 (1) 攜帶型分光光度計 用於現場監測的攜帶型分光光度計,測試組件一般包括氰化物、氨氮、酚類、苯胺類、砷、汞及鋇等毒性強的項目。 (2) 小型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儀 用於現場有毒有害氣體監測的小型攜帶型儀器,主要監測項目有CO、Cl2、H2S、SO2及可燃氣監測等。 (3) 簡易快速檢測管 用於快速定量或半定量檢測水中或空氣中有害成分的現場用簡易裝置,主要監測項目有CO、Cl2、H2S、SO2、可燃氣、氨氮、酚、六價鉻、氟、硫化物及COD等。 4、電磁輻射和放射性監測儀器 (1) 全向寬頻場強儀 用於測量某頻率范圍內的綜合電磁場強。 (2) 頻譜儀 用於測量不同頻率電磁輻射的場強及譜分布。 (3) 工頻場強儀 用於測量50HZ工頻電磁場強度。 (4) 大面積屏柵電離室α譜儀 測量環境介質中α放射性核素的濃度。 (5) 全身計數器 用於監測職業工作者或公眾的全身污染情況。 (6) 環境輻射劑量率儀 用於監測環境貫穿輻射水平。 四、重點研究的環境監測儀器和環境標准樣品 1、環境遙感監測系統。用於監測大范圍的環境污染狀況與生態環境狀況。如監測河上、海上溢油;監測各排污口排污狀況;遠距離監測污染源煙塵、煙氣排放情況以及發生赤潮的面積、程度等。實現環境預報監測。 2、有機污染物自動連續監測系統。 3、光化學煙霧監測系統。 4、有機物環境標准樣品(①揮發性鹵代烴混合標樣,②揮發性芳香烴混合標樣,③多環芳烴混合標樣,④苯胺類混合標樣,⑤酞酸酯類混合標樣,⑥有機磷農葯混合標樣,⑦有機氯農葯混合標樣,⑧含N、含P的有機農葯混合標樣,⑨半揮發性有機物混合標樣,⑩揮發性有機物混合標樣)等。 5、PM2.5采樣器。 五、 發展環境監測儀器的政策措施 1、發展環境監測儀器及其設備是實現監測技術現代化,為環境保護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准確信息的重要保證,國家鼓勵研製開發和生產國家所需的監測儀器設備。 2、加強對環境監測儀器的開發和生產的宏觀引導,加強對環境監測技術、監測儀器發展趨勢的調查研究,適時制訂環境監測儀器的發展規劃和技術政策,明確環境監測的的需求和方向,指導和規范環境監測儀器的發展。 3、加強環境監測儀器的標准化工作。環境監測儀器是環境監測工作的物質基礎,為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科學、准確、可比,應加強環境監測儀器標準的制訂工作。將環境監測儀器標准納入環境保護標准體系,與環境監測規范、環境分析、檢測方法的制訂工作統一規劃,協調進行。通過制訂統一的標准引導環境監測儀器的技術進步。 4、加強對環境監測儀器的監督管理,建立一批具有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權威性的技術中介機構,對環境監測儀器的技術水平和質量狀況進行檢測,並向社會公布。對在環境監測中用於執法監測的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實行「准入」制度。 5、加強環境監測儀器的技術創新工作,加大對環境保護工作急需的監測技術的科研投入,把環境監測技術的開發列入環境科研重點領域。藉助國家各種扶持政策,推進環境監測儀器的產業化和技術升級。 6、促進監測儀器科研與生產結合,鼓勵環境監測儀器生產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採取多種方式開展技術合作,加快環境監測技術的成果轉化。 7、走引進、消化、吸收和國產化的道路。對我國目前生產技術落後,國外已有先進的成套技術的監測儀器,鼓勵引進國外的關鍵技術,合資生產,再逐步實現國產化。 8、利用市場調控手段,促進環境監測儀器生產企業的重新組合,逐步改變監測儀器生產技術薄弱、投資分散、低水平重復、市場競爭力低的狀況,實現適度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形成一批監測儀器生產的骨幹企業。 9、根據環境監測能力建設規劃,制訂環境監測工作的相應法規,逐步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區域性的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的自動化網路系統。通過組織實施環境監測自動化網路建設的示範工程,帶動自動化環境監測網路系統的形成。擴大環境監測儀器設備的市場需求。 附:環境監測儀器分類 附件: 環境監測儀器分類 按使用領域環境監測用主要儀器設備分以下幾類: 1、空氣質量與污染源廢氣監測專用儀器: TSP采樣器(大、中流量) PM10采樣器(大、中流量)* PM2.5采樣器** 粗(PM2.5-10)細(PM〈2.5)顆粒物雙道采樣器 空氣顆粒物分級采樣器 粉塵采樣器 酸雨自動采樣器* 氣體采樣器 氣體監測儀(SO2、NOx、CO、O3、HCl、Cl2、CH等) 環境空氣地面自動監測系統* 煙塵采樣器 煙氣采樣器 煙塵在線自動監測系統* 煙氣SO2在線自動監測系統* 煙氣NOx在線自動監測系統* 煙氣參數O2、濕度、壓力、流速等在線自動監測系統 區域(如機場、交通干線、工業區)及重點污染源(如電廠、冶煉廠、建材廠的煙囪)連續監測系統**汽車尾氣監測儀* 光化學煙霧監測系統** 2、環境水質與污水監測專用儀器: 水質采樣器 污水采樣器 COD測定儀 BOD5測定儀 油份濃度儀 溶解氧測定儀 色度計 濁度計 鹽度計 總有機碳(TOC)測定儀* 總氮測定儀 總磷測定儀 氨測定儀 氰化物測定儀 游離氯測定儀 環境水質的自動監測系統* 污水測流和在線連續監測系統* 有機污染物自動連續監測系統** 3、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儀器: 攜帶型氣相色譜儀(帶PID檢測器,可在野外現場監測大部分有機污染物) 車載式X射線-熒光光譜儀(可用於土壤、固廢現場金屬污染調查) 車載式GC_MS儀 攜帶型分光光度計* 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器(Cl2、CO、可燃氣、CH4、苯系物等)* 報警裝置(CO、CH4、Cl2、H2S、汽油泄漏等) 簡易快速檢測管* 快速BOD測定儀 攜帶型溶解氧測定儀 流動監測車 4、其它要素監測儀器 雜訊監測儀 雜訊自動監測系統 振動監測儀 場強儀* 全向寬頻場強儀* 寬頻電磁場強儀* 工頻場強儀* 大面積屏柵電離室α譜儀* 全身計數器* 環境輻射劑量率儀* 生態環境的遙感遙測系統 環保治理設施、監測儀器運行狀態監視儀 5、實驗室通用分析儀器及其設備 (1) 光學類儀器: 可見分光光度計 紫外分光光度計 熒光分光光度計 火焰光度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原子熒光光度計 等離子發射光譜儀 X-射線熒光光譜儀 (2) 電化學儀器: pH計 離子計 電位計 示波極譜儀 陽極溶出儀 庫侖儀 電位滴定儀 電導儀 (3) 色譜類儀器 離
⑽ 純化水系統,預處理部分有哪些常規檢測指標及控制范圍.
純化水系統,預處理部分有哪些常規檢測指標及控制范圍:
1)
原水水質指標的全分析。對於RO系統工程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是確定預
處理工藝流程最重要的化學指標根據。
(2)
反滲透預處理中採用污泥密度指數(SDI),有時也稱為污染指數(FI)來判斷進水中膠體和顆粒物體物質的污染程度。這個方法比濁度測定更能反映水質情況,它已經被
反滲透行業普遍接受和認可。設計導則要求進水的SDI值小於或等於5。一般干凈的井水的SDI<1,故不必進行膠體的預處理。
(3)
SDI測試方法
a.
污染密度指數(SDI)—指在2.1Kg/cm2(30spi)給水壓力下,單位時間與單位
面積內0.45µm特定濾膜被污堵的百分率。
指標控制目的
(1)
除去懸浮固體、降低濁度
(2)
控制微生物的生長
(3)
抑制與控制微溶鹽的沉積
(4)
進水溫度和PH的調整
(5)
有機物的去除
(6)
金屬氧化物和硅的沉澱控制
預處理的目標
為了保證反滲透系統水的回收率、滲透水的回收質量、透過水流量的穩定運行費用的最低化、膜的使用壽命的最佳化等,必須進行完善的預處理。具體目標為:
(1)
防止膜表面發生污染,即必須盡量去除懸浮固體、微生物、、膠體物質及有機物,從而
防止這些物質在膜表面沉積或污垢在膜原件水流通道。
(2)
防止膜表面發生結垢,即必須盡量抑制難溶解鹽如CaCO2、CaSO4、BaSO4、SrSO4、CaF2以及鐵、錳、鋁、硅化合物等在膜表面的沉積。
(3)
防止膜承受物理和化學損傷。即必須盡量避免高溫、極端的酸性水或鹼性水、氧化劑等對膜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