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軟化水質的方法和技巧 怎麼軟化水質
1、化學軟化法:就是在水中加入一些葯劑,從而把水中的鈣、鎂離子轉變為難溶的化合物並使其沉澱析出,如石灰軟化法。還有加入軟化劑如磷酸三鈉、磷酸氫二鈉等對水軟化,這種方法適用於非鹼性水,一般指鈣的硬度在75~175mg/L或對於SiO2 含量高的水,用這種方法軟化效果較好。
2、離子交換法:一般採用鈉離子交換劑或氫離子交換劑或氫離子交換劑對硬水進行軟化處理:即用 Na+或H+來置換水中的Ca2+和Mg2+,則水中的Ca2+和Mg2+ 的濃度就減少,甚至降為零,這樣水就被軟化了。
❷ 水的軟化處理方法有哪些
軟化處理的基本方法有三種。
(1) 化學軟化法 就是在水中加入一些葯劑,從而把水中的鈣、鎂離子轉變為難溶的化合物,並使其沉澱析出。如石灰軟化法等。
(2) 離子交換軟化法 利用離子交換劑活件基團中的H+、Na+等陽離子與水中的硬度成分Ca2+、Mg2+以達到軟化的目的。
(3) 熱力軟化法就是將水加熱到100℃或100℃以上,在煮沸過程中,使水中的鈣、鎂的碳酸氫鹽轉變為CaCO3和Mg(OH)2沉澱去除。熱力軟化法只能基本上除去碳酸酸鹽硬度,而不能去除非碳酸型硬度。
此外,還有電滲析軟化法等,但通常使用的主要方法是離子交換軟化法和化學軟化法。
❸ 水質軟化方法
水質軟化有以下五種方法,一是電離子交換法。就是採用特定的陽離子交換樹版脂,以權鈉離子將水中的鈣鎂離子置換出來。二是膜分離法。納濾膜及反滲透膜均可攔截水中的鈣鎂離子,根本上降低水質的硬度的。三是石灰法,向水中加入石灰,主要用於處理大流量的高硬水,但只能將硬度降到一定的范圍。四是加葯法,向水中加了專用的阻垢劑,可以改變鈣鎂離子與碳酸鋰根離子結合,從而使水垢不能沉澱。五是電磁法。在水中加上一定的電場和磁場來改變離子的特性。從而改變碳酸鈣的沉澱速度及沉澱時物理特性來阻止碳酸碳酸鎂離子水垢的形成。
❹ 什麼叫軟化水和硬化水
原水:是指未經過處理的水。從廣義來說,對於進入水處理工序前的水也稱為該水處理工序的原水。例如由水源送入澄清池處理的水稱為原水。(自來水\河水\地下水)
軟化水:是指將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鈣、鎂、Na離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水用(IONRESIN)色可賽思樹脂軟化過程中,僅硬度降低,而總含鹽量不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工業上採用截然不同的標准,工業上一般只有硬度<1的水稱作軟水,1-10之間都經常籠統地稱為硬水,硬度>10的水也多稱為高硬水)
有些鈣、鎂離子含量很高的水卻不見有水垢生成,這是因為這些鈣、鎂離子以氯化鹽形式存在,它們是可溶的,所以在加熱時並不能沉澱出來。
水的硬度對日常生活影響是很大的。如水的硬度大時洗衣服不起泡;旅居異地因飲水的硬度不適應可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壺內結水垢會使壺的導熱性下降;工業鍋爐的水垢可引起爆炸事故。所以,生活和工業用水均應適當控制水的硬度。常喝軟水(純凈水)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常喝硬水(礦泉水)容易得腎結石。
❺ 什麼是硬水的軟化
硬水是指生水裡含有Ca
,Mg
的水(濃度在8~30度)一般大於30度的叫做很硬水,軟化可以煮沸,化學葯劑和離子交換法.
❻ 水軟化的三個基本方法是什麼
若水的硬度是暫時硬度,這種水經過煮沸以後,水裡所含的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就會分解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和難溶於水的氫氧化鎂沉澱。這些沉澱物析出,水的硬度就可以降低,從而使硬度較高的水得到軟化。
若水的硬度是永久硬度,往往使用以下幾種方法。
1)離子交換法:採用特定的陽離子交換樹脂,以鈉離子將水中的鈣鎂離子置換出來,由於鈉鹽的溶解度很高,所以就避免了隨溫度的升高而造成水垢生成的情況。這種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標准方式。主要優點是:效果穩定準確,工藝成熟。可以將硬度降至0。採用這種方式的軟化水設備一般也叫做「離子交換器」(由於採用的多為鈉離子交換樹脂,所以也多稱為「鈉離子交換器」)。
2)膜分離法:納濾膜(NF)及反滲透膜(RO)均可以攔截水中的鈣鎂離子,從而從根本上降低水的硬度。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效果明顯而穩定,處理後的水適用范圍廣;但是對進水壓力有較高要求,設備投資、運行成本都較高。一般較少用於專門的軟化處理。
3)石灰法:向水中加入石灰,主要是用於處理大流量的高硬水,只能將硬度降到一定的范圍。
4)電磁法:採用在水中加上一定的電場或磁場來改變離子的特性,從而改變碳酸鈣(碳酸鎂)沉積的速度及沉積時的物理特性來阻止硬水垢的形成。其特點是:設備投資小,安裝方便,運行費用低;但是效果不夠穩定性,沒有統一的衡量標准,而且由於主要功能僅是影響一定范圍內的水垢的物理性能,所以處理後的水的使用時間、距離都有一定局限。多用於商業(如中央空調等)循環冷卻水的處理,不能應用於工業生產及鍋爐補給水的處理(同時由於該種設備的機理並未得到真正的理論證實)。
5)加葯法:向水中加入專用的阻垢劑,可以改變鈣鎂離子與碳酸根離子結合的特性,從而使水垢不能析出、沉積。現工業上可以使用的的阻垢劑很多。這種方法的特點是:一次性投入較少,適應性廣;但水量較大時運行成本偏高,由於加入了化學物質,所以水的應用受到很大限制,一般情況下不能應用於飲用、食品加工、工業生產等方面。在民用領域中也很少應用。
水的暫時硬度是由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引起的,這種水經過煮沸以後,水裡所含的碳酸氫鈣或碳酸氫鎂就會分解成不溶於水的碳酸鈣和難溶於水的碳酸鎂沉澱。
所謂「硬水」是指水中所溶的礦物質成分多,尤其是鈣和鎂。硬水並不對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但是會給生活帶來好多麻煩,比如用水器具上結水垢、肥皂和清潔劑的洗滌效率減低等。
❼ 什麼叫軟化水和硬化水
原水:是指未經過處理的水。從廣義來說,對於進入水處理工序前的水也稱為該水處理工序的原水。例如由水源送入澄清池處理的水稱為原水。(自來水\河水\地下水)
軟化水:是指將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鈣、鎂、Na離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水用(IONRESIN)色可賽思樹脂軟化過程中,僅硬度降低,而總含鹽量不變。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水壺用久後內壁會有水垢生成。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在我們取用的水中含有不少無機鹽類物質,如鈣、鎂鹽等。這些鹽在常溫下的水中肉眼無法發現,一旦它們加溫煮沸,便有不少鈣、鎂鹽以碳酸鹽形成沉澱出來,它們緊貼壺壁就形成水垢。我們通常把水中鈣、鎂離子的含量用「硬度」這個指標來表示。硬度1度相當於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鈣。低於8度的水稱為軟水,高於17度的稱為硬水,介於8~17度之間的稱為中度硬水。雨、雪水、江、河、湖水都是軟水,泉水、深井水、海水都是硬水。
(工業上採用截然不同的標准,工業上一般只有硬度<1的水稱作軟水,1-10之間都經常籠統地稱為硬水,硬度>10的水也多稱為高硬水)
有些鈣、鎂離子含量很高的水卻不見有水垢生成,這是因為這些鈣、鎂離子以氯化鹽形式存在,它們是可溶的,所以在加熱時並不能沉澱出來。
水的硬度對日常生活影響是很大的。如水的硬度大時洗衣服不起泡;旅居異地因飲水的硬度不適應可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壺內結水垢會使壺的導熱性下降;工業鍋爐的水垢可引起爆炸事故。所以,生活和工業用水均應適當控制水的硬度。常喝軟水(純凈水)容易得心腦血管疾病,常喝硬水(礦泉水)容易得腎結石。
❽ 水質軟化
水軟化,指的是去除水中的硬度,而硬度主要來源於Ca、Mg離子。
1、軟化水工藝通常採用離子回交換樹脂,當硬答水以一定速度經過樹脂床的時候,水中的鈣鎂離子就會被樹脂中的鈉離子置換(如用007鈉陽離子交換樹脂),從而達到水軟化的目的。
2、當反應達到飽和後,樹脂將失去軟化能力,可用再生劑再生,使樹脂回復除硬能力。
3、軟化水也可用RO膜,將水中的離子完全去除,但這么做就不是單一的除硬了,而是脫鹽。成本較高。
❾ 水質軟化處理是什麼裝修的時候有必要考慮嗎
在選購廚下凈水器,有幾個重點要關注到,一是要選擇大通量的凈水器,通量約大,制水速度越快,可以做到即濾即飲,不需要儲水罐,也就避免了二次污染;二是要選擇反滲透凈水器,反滲透技術過濾的水是純凈水的標准,可以用來直飲,而超濾等過濾方式達不到如此效果;安裝全屋凈水設備的客戶,一般都具備兩個條件:1、房屋面積較大(別墅或者大戶型)。2、經濟情況比較好。如果樓主也具備這兩個條件那麼可以安裝全屋凈水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