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請地質專家:有一種岩石,受潮或遇水就軟化為砂,這是什麼岩,有什麼價值
你說的不是岩石,是風化程度極高的風化岩,或是一種砂質土.由於缺乏生物作用,有機養分少,不利於種植.
❷ 堤防粉砂質泥岩基礎要置於沖刷深度以下嗎
肯定需要挖至1.7m,泥岩遇水易軟化崩塌,不經泡不經沖,容易被淘
❸ 有請地質專家:有一種岩石,受潮或遇水就軟化為砂,這是什麼岩,有什麼價值
你說的不是岩石,是風化程度極高的風化岩,或是一種砂質土。由於缺乏生物作用,有機養分少,不利於種植。
❹ 泥岩用水泡後影響強度嗎
會的,遇水不立即膨脹的沉積型岩石,最好不要用水泡,會影響強度
❺ 水包砂遇水變軟怎麼處理
水包砂遇水變軟了可以用吹風機吹一會讓其乾燥。
脫落現象原因分析:
1、多彩上牆養護時間不夠的情況下,剛剛罩面、罩面不均或未罩面,而被雨水沖刷掉。
2、噴塗時多彩成品漆被兌水過多3、膩子層粉化引起的脫落解決方案:1、注意施工溫度及天氣情況,做好防範措施,按產品施工要求施工2、多彩產品嚴禁兌水,按要求直接噴塗即可3、膩子在打磨後需用水養護。
流掛現象原因分析:1.噴塗成品黏度小,或氣壓過小未展開;2.一次性噴塗過厚;3.基層吸水低,表干過慢;解決方案:1.調整噴塗黏度及噴塗氣壓,2.噴塗時不能一次性噴塗過厚。
❻ 泥化的岩石
可能是 碳質泥岩或是碳質頁岩吧 都屬於泥質岩 碳質頁岩黑色具有頁理構造 泥質結構 泥岩遇水迅速軟化 頁岩軟化比較慢 所以應該是碳質泥岩
❼ 求助泥岩基坑底排水措施
泥岩本身是相對隔水的地層,即使有裂隙或強烈風化,遇到水就裂隙堵塞,因此,把泥岩理解成不透水更合理。至於基坑涌水,本人認為不是從泥岩,估計源於泥岩以上的卵石層。開挖基坑前應該考慮降水,如果來水量太大,排不幹或降不下,可能需要考慮截滲堵水方案。當然可以考慮降水+ 少量灌漿帷幕方案,以卵石層為主要灌漿地層。要特別注意,如果卵石層有地下水湧出,後果是可能帶出來砂和細粒土 - 產生機械管涌,從而出現地層損失,引起地面沉降!比降水本身引起的地面沉降大很多。因此,要引起重視。基坑裡應該設立排水系統和集水井,集中排出;基坑底部應該預留200 - 300mm厚的地基土或岩石,為地基保護層。等施工前開挖,馬上澆注混凝土,不讓地基土長期浸泡在水裡,特別是泥岩 - 遇水可能膨脹、軟化甚至泥化。會迅速喪失應有強度。
❽ 岩石遇水為什麼變軟
一方面部分岩石內部含有易溶於水介質,另外岩石中很多礦物成分在飽和狀態下的單軸強度是會降低的。所以岩石和含水狀態下的強度低於乾燥狀態~
❾ 軟岩的水理特性分析
通過吸水率測試,最後統計得軟岩岩組吸水率值見表4-6。除泥質粉砂岩試樣在1.5%~6%之間相對較低外,其他幾組吸水率指標很高,在10%~20%之間,說明軟岩極易吸水的特性。
表4-6 軟岩主要物理水理特性參數測試成果
注:軟岩極易吸水,遇水後發生泥化、軟化和崩解,岩石抵抗水的軟化作用的性能主要取決於岩石中親水性礦物和易溶性礦物的含量,以及岩石中孔隙與微裂隙的發育程度。
崩解試驗研究表明:軟岩中泥質含量對其崩解特性的影響很大,崩解度與泥質含量關系為:S=70ln(Wm)-215。根據崩解度及崩解物形態,樞紐區軟岩可分為五類:炭質頁岩與泥化夾層為A類,遇水極易崩解,破壞後含水量會顯著增大,原岩強度完全喪失,屬遇水極不穩定的岩石;泥質粉砂岩與煤屬於B、C、D類,崩解性較差,屬遇水較不穩定岩石。通過崩解試驗分析,研究區內發育的幾種典型軟岩,均屬於遇水不穩定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