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純水的Kw問題
有些忘了化學原理,不過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你。
pH值是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這個與氫氧根離子濃度無關。
所以你算出來多少就是多少
2. 水在水解時,升高溫度,Kw增大,PH不變嗎
升高溫度促進水的電離,氫離子濃度升高,PH下降(PH是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即,PH=-lg[H+]),但水的離子積Kw不變.
3. 將純水加熱的過程中,Kw變大pH變小。為什麼呈中性
你好!
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可以發生微弱的電離,其電離方程式為:H₂O≒H⁺
+
OH⁻,是一個吸熱過程。水的電離受溫度影響,加酸加鹼都能抑制水的電離。由水分子電離出的H⁺和OH⁻數目在任何情況下總相等,所以是中性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4. 將純水加熱至較高溫度,PH變小那為什麼還呈中性,不是小於7了嗎
中性來的定義是「溶液中H+與自OH-濃度相等」
pH只是-lg[H+]這個數值。
pH=7隻用於判斷25℃時的「中性」,此時水的電離平衡常數Kw=1.0*10^-14,水中[H+]=[OH-]=1.0*10^-7mol/L
當溫度升高,水的電離平衡常數Kw會增大,水中[H+]和[OH-]都會增大,pH減小,但是兩種離子的濃度仍然相等,所以還是中性。
5. 一道化學問題
B
A,要求25℃,101Kpa。
B,中性溶液c(H+)=c(OH-),而c(H+)*c(OH-)=Kw,所以c(H+)=根號Kw。
C,純水一定是中性的,c(H+)=c(OH-)。
D,不一定。從B選項中,如果中性溶液溫度高於25℃,Kw>10^(-14),此時c(H+)>10^(-7),即PH<7,但是是中性的。酸性鹼性判斷就看c(H+)和c(OH-)的關系。
6. 為什麼100攝氏度時,純水中氫離子和氫氧根
水是弱電解質,電離程度受溫度影響,溫度升高,水的電離程度增大,所以氫離子和氫氧根的濃度都增大。
7. 將純水加熱的過程中,Kw變大pH變小。為什麼呈中性
pH只看氫離子濃度,加熱過程水的Kw增大,電離出來的氫離子濃度增大,pH變小。
中性其實並不看pH,而是看的氫離子濃度和氫氧根濃度相等。
一般人說pH=7是中性,pH<7是酸性,其實是在常溫25℃下
8. 化學問題
分別來看
1.HF中的F可以形成氫鍵,沸騰氣化在克服范德華力之外還需要打破氫鍵,因此沸點異常高。
2.純水的離子積隨溫度上升而變大,pH值變小。這里的pH變化不是因為酸性鹼性的原因,僅僅是因為Kw離子積變掉了,純水還是中性的。
3.CuSO4·5H2O還有結晶水所以肯定這個溶解情況好。
4.AlCl3因為可以水解,因此水的電離情況比鹽酸裡面的水要好。補充說明下,AlCl3溶液的酸性是因為水解之後引起的,水解是因酸性是果;而鹽酸因為釋放氫離子,反而抑制了水的電離,酸性是因,水解是果。
5.此反應未配平,可以看到N的價態分別是-3到0和+2到0,根據氧化還原的電子守恆,因此被氧化和被還原的比例為2:3。
6.元素周期律知識。MgO其實在晶格裡面是以離子的形式存在,Mg相比於Ca來說,離子半徑和氧離子相近(Ca離子整整多了一層電子,半徑大很多),晶格堆積密集孔隙率小,需要打破晶格需要的能量顯然更大。
7.兩個粒子核電荷數相等的情況下,電子數多的半徑大。補充一點,在外層電子數相等的情況下,核電荷數多半徑小(核對電子的吸引能力大)。
9. 水的Kw變大時,PH值怎樣變化原因是什麼
pH變小。
Kw=c(H+)*c(OH-)
Kw變大,c(H+)和c(OH-)等量變大,pH=-lgc(H+),c(H+)增加,pH降低,因為pH是減函數。
10. 加熱純水為什麼能使水的PH
常溫下水純水的PH=7為中性,c(H+)=10^-7mol/L.當水的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時,c(H+)=10^-6mol,PH=6為中性回。就是說隨著溫度的提高,答水電離成度增大,PH變小。但純水溶液的中性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