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水中存在電離平衡,向純水中加酸或加入鹼都抑制水的電離,加鹽可以促進
A、水中存在來電離平衡,向純水自中加酸或加入鹼都抑制水的電離,加鹽不一定促進水的電離,故A錯誤;
B、將0.2mol/L的NH3?H2O與0.1mol/L的HCl溶液等體積混合,得到等物質量濃度的氯化銨和鹽酸,銨根離子水解,所以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c(Cl-)>c(H+)>c(NH4+)>c(OH-),故B錯誤;
C、電荷守恆,得c(Na+)+c(H+)=c(OH-)+c(HCO3-)+2c(CO32-),故C正確;
D、組成比相同,Ksp越小,優先沉澱,所以除去水體中的Ba2+選擇Na2CrO4,生成溶度積小的Na2CrO4,故D錯誤;
故選C.
❷ 在常溫下,純水中存在電離平衡H2OH++OH-,如要使水的電離程度增大,並使c(H+)增大,應加入的物質是
A. 氫離子濃度會增大,但酸抑制水的電離,錯
b。 為強酸弱鹼鹽,促進電離且顯酸性,對
c。 強鹼弱酸鹽,促進電離但顯鹼性,氫離子濃度減小,錯
d ,抑制電離且減小,錯
不懂可追問,望採納謝謝
❸ 在常溫下,純水中存在電離平衡H 2 OH + +OH - ,如要使水的電離程度增大,並使c(H + )增大,應加入的
A、NaHSO 4 =Na + +H + +SO 4 2- ;溶液中的氫離子對水的電離起到抑製作用,故A不符合;內 B、KAl(SO 4 ) 2 =K + +Al 3+ +2SO 4 2- ,溶液中鋁離子水解促容進水的電離,Al 3+ +3H 2 O?Al(OH) 3 +3H + ,溶液呈酸性c(H + )增大,故B符合; C、NaHCO 3 =Na + +HCO 3 - ,溶液中HCO 3 - 水解促進水的電離,HCO 3 - +H 2 O?H 2 CO 3 +OH - ,溶液呈鹼性,c(H + )減小,故C不符合; D、NaAc=Na + +Ac - ,溶液中Ac - 離子水解促進水的電離,Ac - +H 2 O?HAc+OH - ,溶液呈鹼性,c(H + )減小,故D不符合; 故選B. |
❹ 常溫下,純水中存在電離平衡:H2OH++OH-.欲使水的電離平衡向正方向移動,並使c(H+)增大,應加入的物
A.FeCl3是強抄酸弱鹼鹽,Fe3+和OH-反應生成Fe(OH)3而促進水電離,導致溶液中c(H+)增大,故A正確;
B.H2SO4在水溶液里完全電離生成氫離子而導致溶液中c(H+)增大,從而抑制水電離,水的電離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B錯誤;
C.NaHCO3中碳酸氫根離子水解程度大於電離程度,所以碳酸氫根離子和氫離子反應生成碳酸而促進水電離,但溶液中c(H+)減小,故C錯誤;
D.NaOH在水溶液里電離出氫氧根離子而抑制水電離,導致溶液中c(H+)減小,故D錯誤;
故選A.
❺ 已知在室溫時純水中存在電離平衡:H2OH++OH-.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向水中加入少量NH4Cl,由水電
影響水的電離平衡的因素主要有:溫度升高促進電離;加酸、鹼抑制水的電離;加入能內水解的鹽促進容水的電離;一定溫度下水的離子積不變.
A.氯化銨是可水解的鹽,對水的電離起促進作用,所以由水電離出的c(H+)>1×10-7 mol/L,故A正確;
B.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升高溫度促進水電離,由水電離產生的氫離子濃度增大,所以pH<7;水電離產生的氫離子濃度等於氫氧根離子濃度,所以溶液呈中性,故B錯誤;
C.一水合氨是弱鹼,雖然抑制水的電離,但氨水電離產生的氫氧根離子濃度遠遠大於水電離出的氫氧根離子濃度,所以c(OH-)增大,故C錯誤;
D.硫酸是強酸,完全電離,c(H+)增大,所以抑制水了電離,由水電離出的c(H+)<1×10-7mol/L,故D錯誤;
故選A.
❻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向純水中加入鹽酸使水的電離平衡逆向移動,水的離子積減小B.反應NH3(g)
A、向純水中加入鹽酸,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大,水的電離向著逆向移動;內用於溫度不變,水的離子積不容變,故A錯誤;
B、當△H<0,△S>0時,△G=△H-T?△S<0,在室溫一定能自發進行,故B正確;
C、一定條件下,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但是不會影響反應物的平衡轉化率,故C錯誤;
D、用飽和Na2CO3溶液處理BaSO4沉澱,用於碳酸鋇溶度積小於硫酸鋇,可將BaSO4轉化為BaCO3,故D正確;
故選AC.
❼ 請問一下,在純水中水的電離平衡常數是10的負14次方,ph=7的,假如我向其中加入鹽酸,使ph=1
(1)首先:水的來離子自積和電離平衡常數沒有什麼區別
(2)如果說有區別的話,離子積是水中氫離子和氫氧跟離子濃度的乘積而電離平衡常數是溶液中離子濃度的乘積/平衡時原物質的濃度.因為水是純液體,所以其濃度不寫入平衡常數,即平衡時原物質的濃度默認為1.所以二者數據相同,
(3)在一定溫度下,水中[H ]和[OH-]的乘積(Kw)是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叫做水的離子積(曾用名:離子積常數)。水的離子積又叫水的自電離常數。
(4)水是純液體,[H2O]可看作是一個常數,所以Kw=[H ][OH-]。Kw值跟溫度有關,在25℃,Kw=[H ][OH-]=1×10-7=×1×10-7=1×10-14。為了計算簡化,常常把這個值作為室溫下水的離子積。
在物質的稀水溶液中,[H2O]和純水的[H2O]幾乎相同,因此Kw也幾乎相等。這就是說,在任何酸性(或鹼性)溶液中,同時存在H 和OH-,只不過[H ]和[OH-]的相對大小不同而已。在常溫下,[H ]和[OH-]的乘積等於1×10-14。因此,水溶液的酸鹼性只要用一種離子(H 或OH-)的濃度表示。
❽ 有關純水加活潑金屬的水的電離平衡問題
活潑金屬會來常溫下會與水產生化學反應源,通常生成對應金屬強鹼,其溶液氫氧根離子的濃度自然增大,常溫下純水中的氫氧根的電離程度是10的負七次方,因此對應的PH值為7 有強鹼的情況下肯定會大於10負七次方
❾ 下列條件變化會使H2O的電離平衡向電離方向移動,且pH<7的是()A.將純水加熱到100℃B.向水中加少
A、常溫下水的PH=7,將純水加熱到100℃,水的電離平衡正向進行,氫離子濃度和氫專氧根離子濃度增大,屬水的PH<7,故A符合;
B、向水中加少量HCl,氫離子濃度增大,抑制水的電離,平衡左移,溶液PH<7,故B不符合;
C、向水中加少量NaOH,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抑制水的電離,平衡左移,溶液PH>7,故C不符合;
D、向水中加少量Na2CO3,碳酸根離子水解顯鹼性,促進水的電離右移,溶液PH>7,故D不符合;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