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台式機水冷如何改裝
台式機 有水冷的,那麼要怎麼樣去改裝來使用呢?下面由我給你做出詳細的台式機水冷改裝 方法 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台式機水冷改裝方法一:
水冷是一項很燒錢的MOD活動!
配件很多形式多樣!類型數不勝數!不過規律大致是一樣的!至於配件的話!
我可以和你講講最基本的:
1.水冷頭:就是直接與CPU GPU 接觸的部件甚至一些高端玩家還會專門為顯存、內存、硬碟
安裝水冷頭或水冷片!(一般為銅制,也有少數選擇銅鋁結合,比較YY的還有底
部為純銅,上部選擇透明的亞克立材質!)
2.散熱排:一般有2X 3X等類型!當然體積越大約好!同時散熱排還會配有風扇作為輔助排
熱!(散熱排是由蜂窩狀金屬片鑲嵌水冷管製成的,金屬片越多越密,效果越好!)
3.泵和水箱:這個是整個水冷的心臟!水箱是用來觀察水冷狀態和適當加水的!而泵的作用
我想就不用介紹了!(作為水冷的泵,不是簡單的功率越大越好!主要是你的
水冷系統的水管長度和水管粗細而定!)
以上,除去水管、卡扣等附件以外!就是最基本水冷系統的三件套!
當然,目前水冷系統的裝備越來越多!如果你要想組一套YY的水冷!還有很多配件!比如:
測速儀!計量表!外置散熱柱!液晶流量面板等!其次!水冷液,也可以自製!除了購買一些原裝的水冷液以外!MOD的FANS也可以用100%純凈水+摻加熒光劑+弱鹼性液體合成的水冷液!在機箱內安置熒光燈管後!整個水冷系統會館彩奪目的!
總之,自組水冷系統!是一項需要很強動手能力!和理論知識的活動!一般的MOD高手,也會對此小心措作的!所以不建議一般用戶嘗試!如果你很想要一套水冷!建議購買整套水冷品牌設備!當然價格都不會很便宜!
台式機水冷改裝方法二:
1:銅板,12毫米厚,長寬4毫米,這也是最難找的
2:水泵,12V電壓的,賣魚缸的地方有賣
3:銅管,直徑6毫米,長3.5米
4:氣管,8毫米,長1米
5:接頭,螺紋M10,插氣管那一端是M8
6:密封膠,高粘度,液態蜜蜂膠
7:M10的螺絲2個
然後准備工具:<如果你沒有條件,也可以拿去叫別人加工>
1:打磨機
2,鑽床
3,煤氣爐,<嘿嘿,這個我相信你們找不到的>
准備完畢,我們要開始製作了,首先我們製作銅板,先用打磨機一定要磨到厚12毫米,長寬4毫米,表面要磨的想鏡子,一定要平不要一邊高一邊低,磨好了之後我們再鑽孔<這里就是我看不上市場上賣的那些的原因了,因為他們的都是左邊進水,右邊馬上就出水,水冷頭接觸到水的地方就很少,效果就發揮不到極限,而且,他們的進水和出水接頭在正面,我們就不能再加風扇了>我們把銅板立著放起來,先在銅板上面分成3個孔,先用筆在上面畫一個記號我們好鑽孔,上方鑽2個,下方鑽1個,再在兩側一邊一個孔,注意:空的大小是8毫米,流水的方法是上面進下面出.
接下來我們開始功牙,用M10的牙刀(其實我也不知道那叫什麼,我們就叫它牙刀吧),把上面所有的孔都功1毫米深,接下來我們把買回來的接頭接上去,先搽上密封膠哦,不染要漏水,我們把接頭裝在<上左>和<下右>的孔上,把2棵M10的螺絲裝在兩側的孔上,兩側的螺絲不要扭的太深,因為他是堵水用的,接下來我們就把氣管接上去,然後把做好的銅板兩面塗上硅膠(一般CPU風扇上面都有),為什麼要塗兩面泥,我想聰明的已經知道我的用意了,就是因為我們還要在上面加一個風扇,就是你原來的CPU風扇,這就叫水風結合呀
接下來再裝水泵,把管接上去就OK拉,還有電源
我用一台舊機專門做實驗,AMD5000超到3.8G連續開機1小時後,CPU滿載的時候溫度是50度,空載是30度,室溫28度,如何兄弟想和我一樣嗎,自己動手吧
❷ 自己改水冷機箱怎麼弄
配件如下:
1、D5水泵+pom蓋
2、4分管
3、r9290全覆蓋冷頭(國產品牌)
4、CPU冷頭(國產品牌)
5、海神水冷液3代
6、magicool360純銅水冷排雙排
7、光碟機位水箱(帶水溫計)
8、水箱外置支架
9、貓頭鷹pwm風扇3個
10、若干快擰和彎頭。
我用的外接電源測試。開到最大轉速測試了2小時,無漏水!竣工!
❸ 水冷機箱里的液體是什麼 求專業人士解答 十萬告急 !!!
可以是水
❹ 把水冷機箱裡面的「水」換成冷卻液會怎樣(本人電腦盲,純屬好奇,問一下)
其實水 就是最好的冷卻液 。
因為它比熱容 大, 你可以理解為 同樣重量的水,每升高一度的溫度,吸收的熱量 比較多 。
而且水 很廉價 。
你要知道 汽車的冷卻液 用的就是水,
『但是 對於電子產品 來說。水 又 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它導電(純水是不導電的)。
一旦 漏了 ,搞不好整台電腦都會報廢
所以一般水冷散熱器 ,冷卻液 用的是專業的液體 ,基本不導電,就算漏了也沒事
❺ 可以把台式電腦的機箱都泡在水冷液中嗎
沒見過有這么超前的機箱,就現在的技術還不能。
❻ 什麼液體不導電,傳熱散熱又好,不腐蝕電路板,用來做水冷電腦的,就是灌到整台電腦機箱里邊。
呵呵,你理解錯水冷的原理了哦
水冷液一般使用純水,主要利用其熱容比,而不是導熱性強。
水冷,有專用的水冷液,雖然水冷液是不導電,但只要漏液,而主板上有灰塵,那就是災難!
如果你想直接灌入電腦裡面,那麼只有選擇油了...或者專用的變壓器油最好
當然,你只是想實驗下散熱性能的話,最好還是使用舊電腦來實驗。
如果你只是想用靜音電腦,那麼還有很多被動散熱的散熱器可選擇。
❼ 把電腦泡在純水裡,可以不
從理論的角度來看呢,是可以的!因為在純水的狀態下,水是不導電的,所以你的電腦在純水中泡著也沒有什麼影響,而且工作也是很正常的。同時還有一點像你說的:減小了音量。但是說靜音是不可能的,你的電腦在運作,肯定有震動,有了震動就必然有聲音吶。
如果你的問題是要解決散熱和減小音量,建議不要採用這樣的方法,你的想法很有創意,但是你要考慮它的可行性。如果要散熱,你可以參考如下方法
1.散熱
CPU的散熱方法及散熱器件
CPU的散熱方法和器件非常多,而且常有DIYer「發明」出新的散熱工具和方法。
擴散法及散熱片就是僅使用散熱片,緊貼在CPU表面,以增大 CPU的散熱面積、擴散熱量。此法主要在早期的586以及筆記本電腦上使用,現在主要在板卡上的一些晶元上使用。一般散熱片的散熱面和質量越大,散熱效果就越好。目前在CPU上,為取得好的散熱效果,需要將散熱片和其它散熱器件配合使用。
風冷法及風扇是目前最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主要由散熱片、散熱風扇輔以導熱硅脂進行散熱。對於散熱風扇,當然是轉速快、出風量大的好,以便迅速帶走熱量。目前市面上的普通風扇能滿足CPU散熱的正常需求,如果要超頻,就需要換用大功率風扇和質量更好的散熱片。
顯卡散熱風扇及顯存散熱片
水冷法及水冷散熱器用密封性良好的水槽(一般用鋁或鋁合金製成的)貼在CPU表面,然後通以循環水來給CPU散熱。此方法散熱效果十分出色,但操作難度很高。
水冷散熱器是專業玩家鍾愛的東西,以前都靠玩家DIY,現在也有現成的商品可買了。水冷的原理是由水將散熱器中的熱量帶走。由於水的熱容量遠大於空氣,因此只要少量的水就可以很好地散熱。水冷器的散熱效果要遠超過「風扇+散熱片」的方案,在水中加冰加鹽可以進一步降低水溫。水冷散熱器不需要風扇,沒有雜訊;缺點是要防止漏水。
水冷散熱器+散熱片只要安裝適當,降溫效果當然非凡。安裝時要選擇好位置,不然很容易因為局部冷凝而產生水珠(即「冒汗」現象),造成電路短路而損壞CPU。
製冷裝置類似於電冰箱的原理,製冷裝置實際上是一個微型壓縮機,自然,其冷卻速度非其它散熱器件可比。例如丹麥ASETEK製造的 VapoChill,就是此類專業製冷散熱裝置,它採用沸點較低的液體作為 CPU冷卻劑,通過處理器時很快就會沸騰並蒸發,能迅速帶走晶元上的大量熱量。接著汽化後的冷卻劑從蒸發器進入冷凝器,在渦輪的幫助下重新變成液體,再從另一面的通道流回CPU,周而復始進行降溫。
研磨法這是一種輔助的散熱措施,方法是用砂紙打磨掉CPU外膜的那層錫,直至露出紅色的銅,以便讓CPU核心內的高溫更快地傳導出來。這種方法極具危險性,也只有大膽的高級玩家敢試。
導熱硅脂
軟體法即通過軟體來控制CPU的使用,其原理是讓降溫軟體常駐內存,時刻監測CPU的狀態,一旦CPU空閑,降溫軟體就會發出HLT掛起指令,讓CPU暫時停止工作,僅使CPU維持最小的能耗,從而降低溫度,因為CPU空閑時,也要產生很多的熱量,只有在掛起狀態下,CPU產生的熱量才很少。
Cpuidle是這類CPU降溫軟體中最先的產品,之後又陸續出現了 Waterfall Pro、Rain、SoftCoolerⅡ、CPUCool、KCPUCooler、 WinCooler等降溫軟體。其中Waterfall Pro適合PC和筆記本電腦使用,能為CPU降溫,節省筆記本電腦電池;Rain是Waterfall的簡化版,個頭很小,功效可不差;SoftCoolerⅡ不僅能識別AMD、Cyrix、Intel 等類型的CPU,還可以針對不同的CPU進行優化降溫;KCPU Cooler特別適合在意系統資源消耗的用戶,可以在沒有應用程序運行時將CPU掛起,節省能量,降低CPU溫度。
導熱硅脂與散熱膏導熱硅脂可以加強CPU表面和散熱片間接觸的緊密程度。在CPU和散熱片接觸面塗一層導熱硅脂,填補散熱片與CPU表面間的空隙,可以改善CPU與散熱片的接觸,增加導熱性。建議把2B或4B 的鉛筆芯用細砂紙慢慢磨成粉末,然後加到白色的散熱膏里,注意不要加得太多,否則會影響CPU與散熱裝置的粘合。 顯卡的散熱方法
第三代顯卡出現前,顯卡的散熱只需在顯卡晶元上使用一個散熱片即可。而現在的主流顯卡因為GPU內核的溫度都比較高,所以一般都在 GPU晶元上加風扇。
風扇+散熱片顯卡渦輪風扇是一種適合顯卡上使用的高性能風扇,為許多優質顯卡所採用
顯卡散熱套件更高級的方案除了顯示晶元採用「風扇+散熱片」 散熱外,還在顯存上也加上了散熱片,這套散熱器件組合可以稱為顯卡散熱套件。例如有種顯卡散熱套件,包括一個ViceⅡXtreme散熱器和八片顯存散熱片。安裝該套件的步驟是:⑴將顯卡上原有的散熱風扇取下來,將顯卡用防靜電、防水的塑料袋包裝好,注意密封,然後放到冰箱里冷凍30~40分鍾;⑵取出顯卡,將改錐插到顯卡晶元的散熱片底下,將散熱片取下來;⑶塗上新的導熱硅膠;⑷粘貼Vice Xtreme散熱器; ⑸將顯存散熱片粘貼到顯存晶元上。
水冷散熱器的多種製作方法
打磨顯卡晶元這是一種近似「瘋狂」的顯卡散熱輔助方法,有 DIYer做過這種嘗試,但奉勸大家不要仿效。
水冷法有人對顯卡也使用水冷法散熱,使用了顯存/內存散熱片,並且利用中間的小孔來穿過水管,起到了更好的散熱效果。
為硬碟散熱
有這樣一個計演算法:功耗正比於轉速的2.8次方。因此7200RPM 硬碟的功耗比5400RPM或4500RPM的硬碟要大得多。對於4500RPM和 5400RPM硬碟,可以不用過多關心散熱問題,但對於7200RPM的硬碟,其散熱問題就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了。
最簡單的散熱措施是從機箱設計上想辦法,即使用金屬安裝架,好讓硬碟散發的熱量盡快傳送到計算機系統的機箱外。比較專業的做法是採用三風扇敞開式硬碟散熱架,以便有效地降低硬碟溫度。
製作很精緻的顯卡水冷裝置
當然也可以採用硬碟散熱套件為硬碟散熱,其原理是通過風扇來帶走硬碟產生的熱量。其實這也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將一個直徑比較大的機箱風扇安裝到硬碟上。不過由於硬碟是精密儀器,所以選購硬碟散熱風扇時,風量還不是最關鍵的因素,最關鍵的是風扇產生的震動要最小。安裝硬碟風扇前,要把硬碟拆下來,在硬碟底部預留有6個螺絲孔,把風扇所附的螺絲裝在硬碟底部,固定好風扇,然後把風扇電源插頭串接在硬碟電源插孔上。
為機箱散熱
機箱內除了電源和CPU風扇外,為了散熱,有必要再安裝額外的系統風扇(System Fan)來加強空氣對流,甚至再加個額外的抽氣風扇。
系統風扇可安裝在機箱的右下角,產生的風吹向板卡插槽位置。 抽風風扇應安裝在電源的正下方,主要將機箱內空氣抽出,為機箱內降溫。也可以在機箱面板底部加裝一個用於吸入冷風的抽氣風扇,在靠近 CPU和顯卡附近的高溫區後面板上加裝一個排氣風扇,這樣利用風扇的風力在機箱內形成對流,加速熱空氣的排散。最後整理機箱內排線,用橡皮筋捆紮多餘線路,清理出寬敞空間幫助空氣流動
2.減小電腦運行時的音量
電腦的噪音,無外乎來自這幾個方面:電源風扇、CPU風扇、機箱風扇、顯卡風扇的噪音;硬碟和光碟機轉動的噪音;共振的聲音。我們聽到的電腦運行時的「嗡嗡」聲,就是這些聲音的疊加,要有效降低電腦噪音,單獨地使用一款靜音電源或者是靜音CPU風扇,往往並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需要從每一個噪音源入手解決問題。
1、風扇噪音的消除 電源風扇與CPU風扇噪音是主要的噪音源。電源風扇噪音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直接購買一款靜音電源就可以了。 電源風扇降噪的手段一般是降低風扇轉速,而CPU風扇如果降低轉速,勢必影響到CPU的散熱,因此CPU降噪方法主要還是在於軸承的潤滑以及扇葉的結構設計。由於CPU風扇的高轉速,使得CPU風扇噪音值要達到靜音電源的水平還有點困難,但我們還是盡量選擇具有靜音功能的風扇。當然,自己動手給風扇軸承加點潤滑油也是很好的辦法。 顯卡風扇和機箱風扇產生的噪音相對小些,不過機箱內安裝了太多的機箱風扇,也會增加電腦噪音。盡量少安裝風扇是降噪的有效手段,不過對於那些必須安裝多個機箱風扇的電腦,可以選擇一些大直徑低轉速的機箱風扇。
2、硬碟或光碟機噪音的降低 由於硬碟技術的提高,硬碟讀寫數據時煩人的「咯咯」聲已經基本上聽不到了,不過某些硬碟轉動是的「嗡嗡」聲也是比較可觀的。目前,硬碟廠家也陸續推出了一些靜音概念的硬碟,如採用「液態軸承」技術的希捷硬碟和三星V系列硬碟,都是不錯的選擇。 光碟機的噪音問題往往難以解決,某些光碟機的噪音甚至達到了驚人的地步,用部分朋友的話說,讀光碟的時候「就像直升機一樣」。一些朋友安裝了像DVD-ROM Utilities的軟體,在使用光碟機,主要是觀看影碟時,有效降低了光碟機噪音。
3、 共振噪音的消除 並不是每台電腦都會產生共振噪音,消除共振噪音的方法其實很簡單,調整機箱的放置位置或者增加一些軟墊子就可以了。在機箱內部增加吸音棉不是一個好方法,這樣往往會影響機箱的散熱。 以上只是常用的方法,其實大家多動點腦筋,噪音問題就算不上「問題」了
❽ 電腦上了水冷,求各部件安裝順序
親,看下面,
水冷套裝和實驗的安裝平台(參考)
水的吸熱效果要比金屬銅強大許多倍,單從這一點看來,水是非常適合做散熱介質的。但是水是液體,流動性強,而且水(忽略理論上的純水)還具有導電能力。不易成型,且容易燒毀電器件,乍看上去是不能做散熱器的。而聰明的人卻模仿暖氣的原理,反其道而行之,做成了電腦晶元水冷散熱器。
水冷散熱器具有比風冷散熱更強大的散熱效果。通過精妙設計,水冷的散熱部分可以距離機箱較遠,於是靜音效果更好。只是水冷散熱器價格一直高居不下,加上它難以安裝,除了少數發燒級DIY超頻玩家很少有人問津。其實價格並不是制約水冷普及的主要因素,目前市面上各大品牌都有300多元的散熱器,且銷量不錯。因此,擔心安裝繁瑣應該是大家不買水冷散熱器的最主要原因。
水冷套裝的安裝難度到底怎樣呢?筆者決定親手組裝一遍,然後把自己的感受與大家分享。順帶著介紹一下常規水冷散熱器的安裝過程。
《1東遠120TBTD12-XB水冷套裝》
首先把一片工形檔板墊在工形絕緣橡膠墊上,搭在主板背面的相應位置。弓形檔板上的孔位與主板上的孔位對齊。使用配件袋中最粗的長螺絲穿過擋板和主板,從主板的正面穿出。然後使用螺母固定住4根螺絲。將CPU上塗勻硅脂,然後將CPU水冷頭扣在CPU上,與CPU頂蓋充分接觸。加下來把剩下的工形擋板壓在CPU上,用黃銅螺母擰緊固定。這里注意兩種螺絲都不要擰得太緊,能夠固定螺絲不會晃動即可。
水冷套裝的3個水冷頭已經固定完畢,用時大約12分鍾,算起來也並不算長。
接下來,不要忘記機箱水冷套裝的電源插在相應位置。並且在機箱內部找一個合適位置,使用附送的3M雙面膠墊直立固定好水泵。使用螺絲把換熱器固定在合適位置,這樣一套水冷散熱套裝就徹底安裝完畢,由於手頭上沒有機箱,於是筆者的安裝止步於裝好水冷頭。相信剩下的步驟已經非常簡單,大家可以獨立完成。
通過這次親自動手安裝,筆者覺得水冷散熱套裝的安裝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只要大家遵照指導,一步一步來,很快就可以裝好。而現在水冷套裝的價格進一步貼近消費者,如果你有充足的資金和較強的動手能力不妨買一套,讓你的硬體享受一下水冷帶來的透心涼。
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