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純水處理的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親愛的樓主!下面是純水設備工藝流程:
科瑞: 一級反滲透純水工藝專流程:
原水—>多介質過濾器—屬>活性炭過濾器—> 軟化過濾器—> 軟化水箱—> 保安過濾器—> RO反滲透系統—> 純水箱—> 供水點
科瑞: 二級反滲透純水工藝流程:
原水—>多介質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 軟化過濾器—> 軟化水箱—> 保安過濾器—> 一級反滲透裝置—> 二級反滲透裝置—> 純水箱—> 用水點
產品應用領域:
1.電子工業用超純水設備
2.表面處理用去離子水設備
3.鍋爐補充水、冷卻水設備
4.葯品原料中間體提純分離純水,無熱源水
5.冶金化工用超純水設備
『貳』 如何製作純凈水
1、製作純凈水所需要的工具:一個比較深的鍋,一個弧面鍋蓋,冰塊,和一個可以浮在水面的大碗。
(2)純水處理施工圖擴展閱讀:
在高純水的生產過程中,水中的陰、陽離子可用電滲析法、反滲透法及離子交換樹脂技術等去除;水中的顆粒一般可用超過濾、膜過濾等技術去除;水中的細菌,目前國內多採用加葯或紫外燈照射或臭氧殺菌的方法去除;水中的TOC則一般用活性炭、反滲透處理。在高純水應用的領域中,水的純度直接關繫到器件的性能、可靠性、閾值電壓,導致低擊穿,產生缺陷,還影響材料的少子壽命,因此高純水要求具有相當高的純度和精度。
天然水中溶解的氣體主要有O2、CO2、SO2和少量的CH4、氡氣、氯氣等,在高純水的生產過程中,還必需去除這類的氣體。為了有效的去除雜質,在生產高純水的過程中,加入了一些化學殺菌劑,如甲醛、雙氧水、次氯酸鈉等。這些都是為什麼高純水不能作為飲用水的原因之一。
『叄』 純凈水施工施案
純凈水設備不銹鋼管道安裝施工方案(1)純凈水設備進廠施工應具備的條件及施工准備①純凈水設備施工圖紙、安裝規范、標准等資料齊全; ②純凈水設備到貨的配管材料滿足施工要求,施工所需機具、工具、儀器及消耗材料等配備齊全; ③與管道有關的土建工程業經檢驗合格,滿足安裝要求; ④與管道連接的機械找正合格、固定完畢; ⑤技術人員及施工人員應認真熟悉圖紙和有關規范、純凈水設備標准、設計要求; ⑥技術人員應向參加施工的有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純凈水設備進廠施工依據和標准①設計圖紙及招標文件; ②《工業金屬管道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6-97 ③《管路法蘭技術條件》JB/T74-94 ④《管路法蘭類型》JB/T74-94 ⑤《凸面板式平焊鋼製法蘭》JB/T81-94 ⑥ JB/T87-94 《管法蘭用石棉橡膠墊片》⑦《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97 (3)純凈水設備進廠施工安全措施①進入現場要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工作時注意頭上腳下和他人,樹立「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 ②凡在墜落高度離基準面2米以上(含2米)位置進行作業時,必需系好安全帶; ③使用切割機和手提砂輪機操作時,操作者應避開砂輪片的切線方向,並做好絕緣保護; ④管道吊裝時,倒鏈應完好可靠,吊件下方嚴禁站人,管子就位卡牢後方可松開倒鏈; ⑤管子運輸和現場組對應固定牢固,防止滾動傷人; ⑥風雨前要認真檢查施工現場臨時設施、臨時線路,機電設備等要採取有效防護措施。
『肆』 給排水施工圖有哪些部分組成
設計總說明,給水排水平面圖,包括底層平面圖、樓面平面圖、給排水透視圖,局部設施及大樣詳圖。
給水工程為居民和廠礦運輸企業供應生活生產用水的工程以及消防用水、道路綠化用水等,由給水水源、取水構築物、原水管道、給水處理廠和給水管網組成,具有取集和輸送原水改善水質的作用。
給水水源有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用水。地表水主要指江河湖泊水庫和海洋的水,水量充沛,是城市和工廠用水的主要水源,但水質易受環境污染;地下水水質潔凈,水溫穩定,是良好的飲用水水源;再用水是工業用水的重復使用或循環使用,先進國家的工業用水中約60%~80%是再用水。
給排水工程技術是國家大力提倡的一項技術,有助於市政開發政策和節能減排等對環境的保護,更能促進建築行業的快速發展,而目前給排水工程技術專業的人才嚴重缺乏。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市政環保建築等行業、給排水工程技術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
掌握從事給排水工程設計施工、水處理設施運營、管理水環境及水污染監測分析、工程管理等職業崗位或崗位群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伍』 自來水廠的水處理工藝流程(詳細)
1、自來水是如何生產的?
眾所周知,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原水裡含有各種各樣的雜質。從給水處理角度考慮,這些雜質可分為懸浮物、膠體、溶解物三大類。城市水廠凈水處理的目的就是去除原水中這些會給人類健康和工業生產帶來危害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細菌及其他有害成分,使凈化後的水能滿足生活飲用及工業生產的需要。市自來水總公司水廠採用常規水處理工藝,它包括混合、反應、沉澱、過濾及消毒幾個過程。
(1)混凝反應處理
原水經取水泵房提升後,首先經過混凝工藝處理,即:
原水 + 水處理劑 → 混合 → 反應 → 礬花水
自葯劑與水均勻混合起直到大顆粒絮凝體形成為止,整個稱混凝過程。常用的水處理劑有聚合氯化鋁、硫酸鋁、三氯化鐵等。汕頭市使用的是鹼式氯化鋁。根據鋁元素的化學性質可知,投入葯劑後水中存在電離出來的鋁離子,它與水分子存在以下的可逆反應:
Al3+ + 3H2O ←→ Al(OH)3 + 3H+
氫氧化鋁具有吸附作用,可把水中不易沉澱的膠粒及微小懸浮物脫穩、相互聚結,再被吸附架橋,從而形成較大的絮粒,以利於從水中分離、沉降下來。
混合過程要求在加葯後迅速完成。混合的目的是通過水力、機械的劇烈攪拌,使葯劑迅速均勻地散於水中。
經混凝反應處理過的水通過道管流入沉澱池,進入凈水第二階段。
(2)沉澱處理
混凝階段形成的絮狀體依靠重力作用從水中分離出來的過程稱為沉澱,這個過程在沉澱池中進行。水流入沉澱區後,沿水區整個截面進行分配,進入沉澱區,然後緩慢地流向出口區。水中的顆粒沉於池底,污泥不斷堆積並濃縮,定期排出池外。
(3)過濾處理
過濾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有空隙的粒狀濾料層通過黏附作用截留水中懸浮顆粒,從而進一步除去水中細小懸浮雜質、有機物、細菌、病毒等,使水澄清的過程。
(4)濾後消毒處理
水經過濾後,濁度進一步降低,同時亦使殘留細菌、病毒等失去渾濁物保護或依附,為濾後消毒創造良好條件。消毒並非把微生物全部消滅,只要求消滅致病微生物。雖然水經混凝、沉澱和過濾,可以除去大多數細菌和病毒,但消毒則起了保證飲用達到飲用水細菌學指標的作用,同時它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以控制細菌繁殖且預防污染。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1.0-2.5g/m3之間。主要是通過氯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在細菌內部起氧化作用,破壞細菌的酶系統而使細菌死亡。消毒後的水由清水池經送水泵房提升達到一定的水壓,在通過輸、配水管網送給千家萬戶。
2、自來水是否含有有害人體健康的物質?
由以上自來水的生產過程,可見河水中原有的種種懸浮顆粒及膠體物質已在混凝過程中分離。而原水中的致病微生物也已在濾後消毒處理過程中被消滅。因此,在自來水生產過程中已把原水含有的有害人體健康物質去除掉。
那麼,生產過程中所加入的葯劑呢?在去除水中原有雜質的過程中不免地加入了新的雜質。這些新的雜質是否會危害到我們的健康呢?
在混凝過程中所加入的水處理劑,一般情況下都與原水的懸浮顆粒及膠體一起沉澱開來,從而不影響水出廠時的質量。那麼,就只剩下氯氣了。氯氣消毒法是生產自來水的最後一個環節。往水裡加氯氣經反應後即可把水輸送到市民家庭使用。如此,氯氣是否會危害到我們的健康呢?
以下我們來重點研究氯氣。
氯氣(Cl2)是一種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能溶於水,常溫下1體積水能溶解2體積氯氣。在相同條件下,氯氣比同體積的空氣重,標准狀況下,它的密度3.214g/L。氯氣容易液化,當壓強為101.3kPa,冷卻到-34.6℃,氣態的氯就變成黃色油狀的液態氯。液態氯繼續冷卻到-101℃,就變成了固態氯。氯氣是一種有毒物質,對人體有強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氯氣會刺激鼻腔和喉頭粘膜,並引起胸痛和咳嗽;吸入較多氯氣會窒息致死。
把氯氣加入水中,會發生以下反應:
Cl2 + H2O = HCl + HClO
因為消毒過程中氯氣用量很小(一般在1L水中僅通入約0.005g氯氣),可以說只要出廠的自來水符合正常的國家標准,在自來水中的投入的氯氣會完全與水反應生成其他物質,故可認為出廠的水中不含Cl2。上文所謂的"使城市水管末梢保持一定余氯量",實際上應是指氯元素,而不是氯氣。
然而,雖然氯氣已完全反應,卻有其他物質生成。我們先來看次氯酸。次氯酸(HClO)具有強氧化性,因此具有很強的殺菌消毒能力,是常用的消毒劑。次氯酸是一種弱酸,很不穩定,在光照條件下易發生以下反應:
2HClO = 2HCl + O2↑
如此,水中有可能含有的雜質就只剩HCl了。
氯化氫(HCl)是無色而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它的密度比空氣大,約為空氣的1.26倍。氯化氫極易溶於水(0℃時,1體積水大約能溶解500體積的氯化氫)。氯化氫的水溶液叫氫氯酸,俗稱鹽酸,是一種強酸,具有強的氧化性及腐蝕性。
由以上的方程式,根據氯原子守恆,可知一定物質的量的氯氣與水反應後最終生成的氯化氫的物質的量是原來氯氣的兩倍。由於在生產水的過程中使用的氯氣的量很少,產生的氯化氫的量自然微乎其微。根據生理衛生常識,我們知道人體的胃液含有少量鹽酸,故可認為微量的氯化氫並不影響人體健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此外,氯化氫是易揮發氣體,基於這一性質可推知煮沸了的水幾乎不含氯化氫。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生產過程符合國家標準的自來水是不會危害人體健康的。
最後,我們就「飲用水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這一問題進行了社會調查問卷。通過調查報告,我們發現 14.3%的人家中飲用純凈水,49%的人飲用自來水,36.7%的人家中飲用井水。在飲用純凈水的人中:約36.7%的人認為純凈水對人體無害,較喜歡飲用;22.4%的人認為飲用純凈水對人體有害,並不喜歡飲用;此外,還有約40.9%的人對飲用純凈水是否有害不太清楚,因大部分人都在飲用,也就跟著飲用。大部分人不飲用自來水是因為目前嚴重的水污染狀況,表示若自然經濟條件允許,願意喝天然的河湖水或礦泉水。多數人選擇飲用何種純凈水大都從品質、價錢等方面綜合考慮。
進水泵-蓄水池-澄清池-過濾池-加葯池-過濾池-澄清池-出水泵
首先從泵房將水打到水池,經初濾,再加水沉澱劑聚合、過濾得到清水,加氯氣消毒(小水廠加二氧化氯),將水儲入清水池備用,再經高壓泵壓出供水。
自來水廠工藝流程圖
『陸』 制水系統的流程圖和各個設備的作用
純化水設備處理工藝流程:
1、原水→原水增壓泵→多介質過濾器→軟水器→活性碳過濾器→精密過濾器→一級反滲透→中間水箱→中間水泵→離子交換器→純化水箱→純水泵→用水點→紫外線殺菌器→消毒裝置
2、原水→原水增壓泵→多介質過濾器→軟水器→活性碳過濾器→精密過濾器→一級反滲透 →PH調節→二級反滲透→純化水箱→純水泵→用水點→紫外線殺菌器→消毒裝置
3、原水→原水增壓泵→多介質過濾器→軟水器→活性碳過濾器→精密過濾器→一級反滲透 →PH調節→二級反滲透→EDI系統→純化水箱純水泵→用水點→紫外線殺菌器→消毒裝置
超純水系統設備的脫鹽核心部件為進口反滲透膜組件,超純水系統設備通常由預處理部分,反滲透主機部分,後處理部分共同組成。
1、預處理由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碳過濾器、全自動軟水器、精密過濾器組成(我司採用全自動控制閥頭),也可選用超濾系統作為預處理,但通常工程造價要高。預處理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含有的泥沙,鐵銹、膠體物質、懸浮物、色度、異味、生化有機物。當原水中硬度較高時,可選擇全自動軟水器,這樣有效的保護了反滲透膜,從而延長了反滲透膜的使用壽命。
2、反滲透主機主要由高壓泵、膜殼、進口反滲透膜組件,在線儀表、控制電氣等組成。只要膜的數量及泵的型號選型得當,反滲透主機脫鹽率及產水量都能達到額定指標,出水電導率可保證在≤10us.CM以下,(原水電導率小於500us/cm,工作溫度:1~40℃)
『柒』 室內給排水施工圖怎麼畫
給排水的畫圖過程最主要查清規范、分清系統、主次。繪圖一般順序為平面圖專、系統圖、詳圖,屬最後材料統計、施工說明和拼圖。
1、查清規范:無論設計什麼都要按照國內最新設計規范和圖集為依據設計,不能憑空想像捏造。
2、分清系統:因為給排水專業涉及到的系統較多,一般而言可分為給水系統(或含太陽能熱水系統)、污水系統、廢水系統、雨水系統、空調冷凝水系統、中水系統、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淋滅火系統等等。因此,在繪圖時必須按各個系統分清繪制,比如在平面圖中發生系統交叉部分必須分清誰上誰下。
3、分清主次:比如先畫主管再畫支管,小管讓大管,先畫管道再畫閥門配件等等。
『捌』 沉澱池施工圖怎麼畫 水處理構築物像沉澱池、濾池、清水池之類的怎麼畫呢
這個問題有點籠統,我們一般都是先畫工藝施工圖:內空尺寸多大,斜斗角度,預埋管件位置等等。然後交給土建專業,他們考慮配筋,壁厚,底板等,等土建返回圖紙,再在土建圖上完善。
『玖』 水處理的處理工藝
最快捷方便的水處理工藝:使用硅磷晶的操作方法非常簡單,首先將其裝入葯罐內,然後接通水源,罐內葯劑通過水流沖擊產生布朗運動,此時葯劑緩溶於水中,就可正常發揮它的葯理作用。
「硅磷晶」水處理技術有別於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其他水處理葯劑和設備。該技術適用於生活水系統,將防止水質的二次污染與保護用水設備結合起來,不但可以解決「黃水」、「紅水」問題,避免管道和設備的腐蝕,也可以抑制在換熱器中的結垢問題。「硅磷晶」是一種緩慢溶解的球狀化學葯劑。葯劑由多種磷酸鹽、硅酸鹽經特殊加工工藝製成。對於一個特定的用水系統,只要在主管線上安裝一個合適容量的加葯罐,罐中填滿「硅磷晶」即可。當系統用水時,「硅磷晶」即進入用水系統,並開始起作用。
「硅磷晶」技術使用方便,無動力消耗,不增加用水系統的阻力,平時無需專人維護,只需要3—6個月補加一次「硅磷晶」。「硅磷晶」的消耗量約每噸水1—3克,設備投產後,葯罐中的「歸麗精」界面下降,消耗量可從加葯罐的視窗孔觀察到。「硅磷晶(歸麗晶)」是一種可以在飲用水系統安全使用的化學水處理葯劑,葯劑成分符合 FAO/WHO(聯合國食品和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的標准,獲得國際公認的NSF」(美國國家環境衛生基金會)的注冊商標。
硅磷晶是玻璃小球,由聚磷酸鹽及硅酸鹽組成,經高溫燒結成型面製得得玻璃體。硅磷晶在水中微溶,但足以阻止水對金屬材質得腐蝕及生垢。此外,它還能滲入銹瘤使其脫落而光潔管壁。
由於硅磷晶得定量微溶性,使加葯過程變得極為簡單易行,用戶只要根據水的用量選用不同大小的葯器,接在管道上即可。這一獨特之處是國內外類似水處理劑所無法比擬的。
『拾』 傳統的水處理工藝介紹
說實話,工藝太多了,純水工藝沒廢水工藝多,下面只是部分廢水工藝參考,希望能幫到你:
第一節 活性污泥法工藝的原理
活性污泥法工藝是一種應用最廣泛的廢水好氧生化處理技術,其主要由曝氣池、二次沉澱池、曝氣系統以及污泥迴流系統等組成。廢水經初次沉澱池與二次沉澱池底部迴流的活性污泥同時進入曝氣池,通過曝氣,活性污泥呈懸浮狀態,並與廢水充分接觸。廢水中的懸浮固體與膠狀物質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用作自身繁殖的營養,代謝轉化為生物細胞,並氧化成為最終產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機物需先轉化成溶解性有機物,而後才被代謝和利用。廢水由此得到凈化。凈化後廢水與活性污泥在二次沉澱池內進行分離,上層出水排放;分離濃縮後的污泥一部分返回曝氣池,以保證曝氣池內保持一定濃度的活性污泥,其餘為剩餘污泥,由系統排出。
第二節 厭氧處理工藝
厭氧處理技術是一種有效去除有機污染物並使其礦化的技術,它將有機化合物轉變為甲烷和二氧化碳。厭氧處理與好氧處理相比由許多優點:
⑴對於高/中濃度污水(COD>1000mg/L)厭氧比好養處理不僅運轉費用要省得多,而且可以回收沼氣,是一種產能工藝;
⑵採用現代高負荷厭氧反應器,處理污水所需反應器的體積更小;
⑶厭氧處理可以應用於各種不同規模的污水處理工程;
⑷厭氧處理能耗低,約為好氧處理工藝的10%~15%;
⑸厭氧處理污泥產量小,約為好氧處理工藝的10%~15%;
⑹厭氧處理對營養物需求低。
厭氧技術發展到今天,其早期的一些缺點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從微生物和化學角度來看,厭氧處理僅僅提供了一種預處理,它一般需要後處理以除去水中殘余的有機物。
第三節 氧化溝工藝
氧化溝是一種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其曝氣池呈封閉的溝渠形,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其中循環流動,因此被稱為「氧化溝」,又稱「環形曝氣池」。
其工藝特點為:⑴簡化了預處理 氧化溝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泥齡比一般生物處理法長,懸浮有機物可與溶解性有機物同時得到較徹底的去除,排出的剩餘污泥已得到高度穩定,因此氧化溝不設初次沉澱池,污泥不需要進行厭氧消化。
⑵佔地面積少 因在流程中省略了初次沉澱池、污泥消化池,有時還省略了二次沉澱池和污泥迴流裝置,使污水廠總佔地面積不僅沒有增大,相反還可縮小。
⑶具有推流式流態的特徵 氧化溝具有推流特性,使得溶解氧濃度在沿池長方向形成濃度梯度,形成好氧、缺氧和厭氧條件。通過對系統合理的設計與控制,可以取得最好的除磷脫氮效果。
⑷不設二次沉澱池簡化了工藝 將氧化溝和二沉池合建為一體式氧化溝,以及近年來發展的交替工作的氧化溝,可不用二沉池,從而使處理流程更為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