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鍋爐水含鹽量過高是什麼原因
這種選型方法是對普通高硬水的常用方法,由於進水硬度較高,而很多用戶的用水量又不是很大,所以不大願意採用其他技術更復雜或成本更高的方式,而是更傾向於採用標準的雙級處理。
雙級處理對進水有個大概的要求,即主要是進水中離子含量高,而不會有太多的其他離子(如K、Na)等,這樣的話鈉離子交換器的運行基本技術條件有一定的保障。
普通情況下,雙級系統的前級應該是選擇雙罐流量控制為好,這樣可以保證系統運行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而後級則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一般情況下是沒必要在後級也裝雙罐一用一備的設備。
以前級選擇雙罐一用一備(或多用一備)的情況為例,投資最高的情況是用戶要求很嚴格,全天水量都不能有較大波動,那麼後級也得選有備用的設備;如果是最常見的情況即用戶是全天運行但是晚上用水量很小,則可以選擇雙罐同時運行的設備;如果用戶主要是白天運行, 但是人員配置略緊張,則可以選擇單罐流量型設備;如果用戶一般只是8小時用水,那麼後級採用單罐時間型設備也是沒有問題的。
之所以後級的選擇很多,主要是因為經前級處理後,後級進水的硬度已經很低(多數情況下是低於3mmol/L,低於1mmol/L的情況也很常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採用了雙級設備,一定要考慮到前級運行及再生時造成的壓力損失,進水壓力最好在0.3MPa以上(但不建議超過0.5MPa),當後級採用單罐時也要考慮到軟水箱的容積不要太小,以保證萬一設備在用水時間時再生不會影響正常工作。
⑵ 燒鍋爐進水加入鹽是什麼作用 軟化一般比例是多少
鍋爐用水一般都含有不少雜質,其中主要是鈣、鎂鹽類。含有較多鈣鹽、鎂鹽、硬度在8度以上的水,稱為硬水。用硬水燒鍋爐,容易生成堅硬的水垢。水垢導熱的能力比較差,它阻礙熱量向熱水傳導,增加了能源消耗。據測算,水垢厚度為5毫米時,燃料消耗量就需增加15%。水垢對鍋爐管壁有腐蝕作用,並且還會因過熱變形而鼓包,甚至爆管,發生嚴重設備事故;有時還會發生爆炸,使鍋爐工人和工廠附近的人群發生傷亡。因此,鍋爐在使用時必須設法降低水的硬度,使它變為軟水,這就是鍋爐水處理。
小型鍋爐控制水硬度的主要方法,是採用爐外鈉離子交換法,以除去水中的鈣、鎂離子,使鍋爐體內不結或少結冰垢。
採用這種方法:是在鍋爐外邊設置一個過濾器,其內部裝著一層難以溶解的鈉離子交換劑,它能和水中的陽離子發生交換作用。當硬水通過過濾器時,水中的鈣、鎂和其它陽離子,被交換劑吸收,而交換劑中的鈉離子(Na+)替代到水中。這樣,硬水就變成了軟水。
交換劑使用一定時期之後,其中的鈉離子會越來越少,如果不予補充,就不能再起到軟水的作用。於是就需要利用食鹽或基它鈉型化學品作還原劑。將食鹽溶液輸入過濾器,當它流過交換劑層時,由於還原溶液中含鈉離子的濃度比較高,它能將離子交換劑原先所吸收的鈣、鎂離子洗脫出來,使交換劑重新變為鈉型,恢復繼續軟化硬水的能力,這就是離子交換劑的再生(或稱為還原)。
通過食鹽的再生作用,使交換劑不斷地循環使用,達到長期軟化硬水的目的。由於食鹽的價格便宜,而且操作簡便,因此,許多工廠都樂於採用它。(摘自《小型鍋爐水處理解答》)
⑶ 軟水器處理過的水會有鹽么
您問的是由於再生的鹽會不會殘留在樹脂或水中?一般是不會的,內因為在樹脂再生處理工容藝結束後都要經過「正洗」,經過檢測之後確認沒有參與食鹽後才投入使用。如果含鹽過高,檢測會顯示氯離子過高,這樣長時間運行會導致受熱面金屬腐蝕。
⑷ 鍋爐軟化水為什麼用鹽
鍋爐軟化來水用鹽主要是為了自去除水中的鈣離子和鎂離子,以達到降低水硬度,通常採用的是大粒鹽,大顆粒工業鹽屬於原裝鹽,工業鹽裡面的鈉離子含量是最高的,所以和樹脂的交換能力是最高的。
軟化水設備水處理用大顆粒的工業鹽,吸鹽的時候不容易把鹽吸到軟化水桶里去;軟化水設備用大顆粒工業鹽價錢比較便宜,比較經濟。
(4)鍋爐軟化水含鹽分嗎擴展閱讀:
鍋爐軟化水處理在用鹽水流過樹脂以後,用原水以同樣的流速慢慢將樹脂中的鹽全部沖洗干凈的過程叫慢沖洗,由於這個沖洗過程中仍有大量的功能基團上的鈣鎂 離子被鈉離子交換。
根據實際經驗,這個過程中是再生的主要過程,所以很多人將這個過程稱作置換。這個過程一般與吸鹽的時間相同,即30分鍾左右。
⑸ 軟化水咸嗎
應該是加鹽型軟水機,軟化後的水中含有大量鈉離子,所以是鹹的,這水專是不能直接喝的。軟水屬機分加鹽軟水機跟無鹽軟水機,加鹽軟水機需要用電及日常加鹽,軟化後的水是千萬不能喝的,因為裡面含有高濃度的鈉離子,屬於高鈉水;無鹽軟水機軟化後的水通過離子打包技術,使鈣鎂離子不易結垢,無需用電也不用加鹽,區別加鹽型軟化後的水,無鹽軟水機出來的水是跟自來水一樣的,可以正常使用。但兩種軟水機是區別於凈水器出來的水,不去除水中有害物質的,是不可以直飲的。
⑹ 軟化水會不會鹽含量過高
軟化水不存再硬度物質(鈣,鎂鹽類),但軟水中鹼度是不變的,如要脫鹼還需除鹼設備。如脫除陰,陽總體鹽類物質,那麼系統出水的概念就不是軟化水了,而是除鹽水了。這主要看你系統用水所需要的是軟化水,還是脫鹽水了...。。華粼水質
⑺ 鍋爐補給水(軟化水)含鐵或鹽高對鍋爐的危害
含鐵量高會在鍋內產生氧化鐵水垢,容易腐蝕,鐵離子對鈉離子交換器的樹脂會鐵中毒,含鹽量高會影響蒸汽品質,增加排污量,浪費燃料。
⑻ 鍋爐軟化水水質檢測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GBl576—2001
工 業 鍋 爐 水 質 代替 GBl576—1996
本標准規定了工業鍋爐運行時的水質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額定出口蒸汽壓力小於等於2.5MPa,以水為介質的固定式蒸汽鍋爐和汽水兩用鍋爐也適用於以水為介質的固定式承壓熱水鍋爐和常壓熱水鍋爐。
(8)鍋爐軟化水含鹽分嗎擴展閱讀:
鍋爐軟化水的再生過程是反洗,吸鹽(再生),慢沖洗(置換),快沖洗。進水壓力是0.2~0.5Mpa,水耗是<2%,電耗是<50W
技術指標:
1、進水壓力:0.2~0.5Mpa
2、原水硬度:<12mmol/L(當原水硬度>8 mmol/L時,應根據不同地域水質做特殊設計)
3、出水硬度:<0.03mmol/L (達到《國家低壓鍋爐水質標准》GB1576-2001要求);
4、原水含鹽量<1500mg/L,濁度<5 鐵離子<0.3mg/L
5、電源:~220V,50HZ
6、鹽耗量<100g/克當量(與原水硬度有關);
7、水耗<2%;電耗<50W。
控制方式:
全自動軟化水設備按照再生控制方式的不同分為時間控制和流量控制兩種:
時間控制
時間控制是指當設備運行到達設定的再生時間時自動啟動再生過程;這類系統是根據實際用水量及設備交換能力來設定再生時間的,用戶可以將再生過程選在在用水量較少的時段,也可以根據需要隨時以手動方式啟動再生過程。
時間控制的優點:1)價格便宜;2)易於操作
時間控制的缺點:1)一般每24小時才能再生一次;(也可12小時再生一次,需做特殊設計;2)無法根據實際使用狀況精確確定再生的時間點;
適用場合:時間型控制一般應用在硬度較低(<4mmol/L),用水量穩定(用水波動不超過10%)、出水要求不高、用水量較小的情況。
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是根據設備的交換能力(總產水量)來設定運行終點。設備運行時由專用的流量計來對流出的水量進行統計。當總出水量達到設定的水量時,控制器就自動開始再生過程。設定前應根據樹脂總裝填量、生水硬度計算出每個周期的總產水量,按該值進行設定。當達到設定水量後,可根據需要立刻進行再生或等待至某一設定時刻後再進行再生。
⑼ 鍋爐為什麼要使用軟化水
不經過軟化的水,易於結垢。由於蒸汽不斷蒸發,鍋爐內水的鈣、鎂、雜質濃度非常高——是自然水的
30
—
50
倍,其結垢的速度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只需半年至一年,就可結垢
1
—
2mm
。水垢的危害極大,嚴重時,可引起鍋爐爆裂!水垢和金屬的導熱性能對比。
水垢導熱性能只有金屬的
0.5%
左右,在鍋爐結垢後,要想達到無水垢時的熱效,就要提高受熱面的溫度,如:爐壁溫為
250
℃,
當結垢
1mm
時,要達到同樣的熱效,壁溫要提高到
650
℃,此時熱吸收率極低,能耗增加。
1
、水垢主要有三大危害:(
1
)減少熱吸收,降低鍋爐熱效率,浪費燃料,從而增加鍋爐運行成本。
(
2
)結垢導致爐壁溫度成倍升高,鋼材應力破壞,強度降低,嚴重時出現爆裂,降低了使用壽命。
(
3
)影響蒸汽品質,使蒸汽中含鈣、鎂離子、易使鍋爐配件(安全閥、壓力表、壓力控制器等)、蒸汽器械(如熨斗等)結水垢、堵塞。
2
、使用軟化水的三大理由:(
1
)《蒸汽(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規定所必須。
(
2
)保持熱效、節約燃料、提高蒸汽品質、延長壽命。
其爐膛一般採用
3
—
4mm
厚鍋
20#
鋼管,管內是水,管外是火,時間一長,管內壁水垢加厚,管外在強火焰的沖刷下(特別是側燒立式爐)局部鋼管高溫,易造成鋼管爆裂。因鍋爐內在結構的原因一般無法焊接修復,只能報廢。
有什麼方法可以使水軟化,達到《鍋規》要求?1
、自來水中加入軟化劑:依據水質化驗結果,每天加入適量的軟化劑。此方法尺度難以掌握,且效果一般不佳。
2
、使用全自動軟水處理器:工作原理:用離子樹指法,吸附水中的鈣、鎂離子,從而達到理想的軟化水。
⑽ 鍋爐軟化水的技術指標
1、進水壓力:0.2~0.5Mpa
2、原水硬度:<12mmol/L(當原水硬度>8 mmol/L時,應根據不同地域水質做特殊設計回)
3、出水硬度:<0.03mmol/L (達到《國家低壓鍋答爐水質標准》GB1576-2001要求);
4、原水含鹽量<1500mg/L,濁度<5 鐵離子<0.3mg/L
5、電源:~220V,50HZ
6、鹽耗量<100g/克當量(與原水硬度有關);
7、水耗<2%;電耗<5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