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結晶器在連鑄過程中的重要性
結晶器是連鑄的「心臟」,水冷結晶器是讓鋼水在其內部冷卻形成一定厚度的坯殼,並且能承受鋼水的靜壓力,然後在二次冷卻區繼續冷去,然後邊拉鑄坯邊冷卻,從而達到連續澆注的目的。
結晶器是產生板坯表面質量問題的根源,所以結晶器的狀況,對於連鑄來說特別重要。
② 連鑄結晶器為什麼使用軟水
主要就是有水垢堵塞結晶器里的水路,影響冷卻效果,如果水堵了那連鑄就完蛋了
③ 合格的鑄坯,結晶器應滿足哪些基本條件
1、具有良好的導熱性,以使鋼水快速冷凝成形。
2、有良好的耐磨性,以延長結晶器的壽命,減少維修工作量和更換結晶器的時間,煤化工廢水處理,提高連鑄機的作業率。
3、有足夠的剛度,特別在激冷激熱、溫度梯度大的情況下需有小的變形。
4、結構簡單、緊湊,易於製造,蒸發結晶器設備廠家,拆裝方便、調整1容易,冷卻水路能自行接通、以便於快速更換;自重小,以減小結晶器振動時的慣性力和減少振動裝置的驅動功率,並使結晶器振動平穩。
連鑄機非常重要的部件:連鑄結晶器
結晶器是連鑄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強制性水冷無底鋼錠模。稱之為連鑄設備的心臟 。
結晶器用於結晶操作的設備,是一種槽形容器,器壁設有夾套或器內裝有蛇管,用以加熱或冷卻槽內溶液。結晶槽可以用作蒸發器結晶器或冷卻結晶。為提高晶體生產強度,可在槽內增設攪拌器。結晶槽可用於連續操作或分批操作。間歇操作得到的晶體較大,但晶體易連成晶簇,夾帶母液,影響產品純度。這種結晶器進行結構設計簡單,生產工作強度要求較低,適用於小批量產品(如化學實驗試劑和生化試劑等)的生產。
此時,結晶器內壁受到高溫鋼液靜壓力和殼體相對運動摩擦力產生的機械應力和熱應力的共同作用。
④ 連鑄各段水量如何確定
鋼液的凝固傳來熱是在三自個冷卻區內實現的,即結晶器(一次冷卻)、包括輥子冷卻系統的噴水冷卻區(二次冷卻)、和向周圍輻射傳熱(三次冷卻)三個區域。
1)結晶器用冷卻水是經過處理的軟水,其用量是根據鑄坯尺寸而定。
小方坯結晶器是按結晶器周邊長度供冷卻水,每毫米的供水量為2.0~2.5L/min。在生產中實際供水量一般每毫米在2.5~3.0L/min。
板坯結晶器的寬面與窄面分別供給冷卻水,給水量在每毫米1.4L/min左右。
結晶器的冷卻水流速在6~12m/s,冷卻水壓力必須控制在0.5~0.66MPa。
2)二次冷卻,二冷區的供水量是沿著連鑄機長度方向,從上到下逐漸減少,即冷卻水量Q與1/√t成正比,其中t為鑄坯凝固時間。在生產上做到供水量均勻減少時很困難的,所以根據連鑄機型、對鑄坯質量要求,將二次冷卻分為若干段,冷卻水按比例分配到各冷卻段。
⑤ 結晶器 原理及類型
結晶器原理:
用於結晶操作的設備。結晶器的類型很多,按溶液獲得過飽和狀態的方法可分蒸發結晶器和冷卻結晶器;按流動方式可分母液循環結晶器和晶漿(即母液和晶體的混合物)循環結晶器;按操作方式可分連續結晶器和間歇結晶器。常用的結晶器有:
結晶槽 一種槽形容器,器壁設有夾套或器內裝有蛇管,用以加熱或冷卻槽內溶液。結晶槽可用作蒸發結晶器或冷卻結晶器。為提高晶體生產強度,可在槽內增設攪拌器。結晶槽可用於連續操作或間歇操作。間歇操作得到的晶體較大,但晶體易連成晶簇,夾帶母液,影響產品純度。這種結晶器結構簡單,生產強度較低,適用於小批量產品(如化學試劑和生化試劑等)的生產。
強制循環蒸發結晶器 一種晶漿循環式連續結晶器。操作時,料液自循環管下部加入,與離開結晶室底部的晶漿混合後,由泵送往加熱室。晶漿在加熱室內升溫(通常為2~6℃),但不發生蒸發。熱晶漿進入結晶室後沸騰,使溶液達到過飽和狀態,於是部分溶質沉積在懸浮晶粒表面上,使晶體長大。作為產品的晶漿從循環管上部排出。強制循環蒸發結晶器生產能力大,但產品的粒度分布較寬。
⑥ 連鑄二冷水的要求是什麼噴嘴的堵塞應該怎樣管理
即連鑄二次冷卻,要求是總體結構和支承導向部件剛性好、強度大;對弧簡便准專確,易於安裝、檢修屬和事故處理;冷卻系統具有足夠的冷卻強度和均勻性,並可適當調節。
連鑄二次冷卻的噴嘴管理:必須在安裝每一種連鑄噴嘴之前,深入了解噴嘴的壓力、流量、噴霧形狀等噴霧特性,噴嘴材質的硬度與耐磨性,噴霧打擊力和霧滴顆粒度的影響。
(6)結晶器軟水壓力擴展閱讀:
連鑄二次冷卻在最初設計時品種較少,二冷水流量調節范圍比較窄,隨著市場的變化,新品種的不斷開發,二冷水流量調節范圍持續擴大。
特別是生產低二冷水流量鋼種時,原有的噴嘴流量特性已經不能夠滿足新的生產要求。低水流量導致單個噴嘴的水流量超出了它的最佳噴霧性能,導致噴射角度變小,產生鑄坯冷卻結果。
⑦ 鋼鐵廠冷卻水壓力多少
0.3mpa。鋼鐵廠冷卻水運行時先利用補水泵組將整條管道充滿水,壓力達到0.3MPa時,停補水泵組,啟動結晶器供水泵,供水水壓為1.1MPa。
⑧ 結晶器水質對連鑄生產有什麼影響
連鑄結晶器冷卻水水質為軟水,在連鑄生產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即加速結晶器內液態鋼水凝固成一定厚度、形狀的安全坯殼。如果結晶器水質穩定性措施無法得到保障,在正常生產運行過程中將產生結垢、腐蝕、堵塞等情況,連鑄生產過程也將相應出現鑄坯裂紋、頻繁粘結以及嚴重的惡性漏鋼事故。
因連鑄結晶器水系統為半封閉式循環系統,水質中鈣、鐵含量較高,鈣、鐵對附著及腐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又因循環系統中存在充足的溶解氧,將加速對鐵的腐蝕。腐蝕機制如:1.溶解氧腐蝕;2.二氧化碳腐蝕;3.鹼腐蝕。
結晶器頻繁發生粘結時,為了避免粘結坯殼處出結晶器後發生漏鋼事故,操作工被迫手動停止拉矯,以使粘結處坯殼癒合良好並達到足夠厚度。當坯殼粘結點與結晶器銅板脫離後,逐漸將拉速提高,但經常出現拉速尚未達到目標拉速時,再次發生粘結,因此,拉速控制呈現出無規律的階梯狀。如此反復下去,不但存在粘結漏鋼事故發生的危險性,而且因停拉矯次數的頻率較高,導致鑄坯表面結痕增多,帶結痕鑄坯不能送至軋鋼工序進行缺陷軋制,造成了大量鑄坯判為廢品。嚴重時,整爐甚至更多鑄坯被判廢。同時,因長時間低拉速澆注,還存在因鑄坯拉不動而導致的卧坯事故發生。
結晶器水質硬度越小越好,一般要不大於一定值,以減少水垢的產生。結晶器水質的PH值不易過高,工藝要求范圍為7-9。避免結晶器循環水使用的封閉罩被過渡腐蝕,尤其是腐蝕物要避免進入循環水池內。確保循環水水池水位及水泵位置,避免水泵將水池底部沉積物抽至循環系統。同時,水池要定期清理。定期檢查清理結晶器進水管過濾器的過濾作用,並定期清理。當水溫超過50攝氏度後,水中的礦物質將開始分解,增加了水垢形成的可能性。因此,結晶器進水溫度控制不易過高。
結晶器堪稱連鑄機的心臟,而結晶器水則是結晶器的血液,其在連鑄生產中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研究所述的兩次結晶器水質波動在短時間內對穩定生產、鑄坯質量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因兩次波動均得到了及時的發現及處理,未造成嚴重的生產及質量事故。需要強調的是,結晶器水質必須進行定期檢測,避免其對連鑄生產造成影響。(欣然)
⑨ 如何選擇結晶器的基本參數
結晶器斷面:結晶器斷面也就是鑄坯斷面。一種結晶器澆注一個斷面,當斷面變更時,則要更換結晶器。結晶器斷面形狀有方形、矩形、長方形、圓形和異形(如工字型)等。結晶器長度決定於:1)導出的熱流強度,以保證出結晶器坯殼厚度,2)拉坯阻力。選擇長度的原則應保證出結晶器坯殼厚度的前提下,盡可能選用短結晶器,既可減少銅耗和造價,又可減少拉坯阻力,有利於提高鑄坯質量。試驗測定表明,沿結晶器高度從鋼水面下約50mm處熱流達到最大,然後逐漸降低。這說明凝固殼開始收縮,與銅壁之間產生了氣隙,使熱阻增加傳熱減慢,到結晶器高度的一半處,結晶器導出熱流變化不大,說明坯殼與銅壁之間氣隙已穩定形成。
對於結晶器傳熱認識的差異,在連鑄發展的進程中,人們對結晶器長度的選擇有兩種趨勢,一是長結晶器如1200—1500mm,一是短結晶器,如400mm。實踐證明,結晶器太長太短都不好,現在人們已取得共識,結晶器長度以700mm為宜。為了提高拉速,目前也有把結晶器長度增加到900mm的趨勢。結晶器銅壁厚度:銅壁厚度的選擇主要決定結晶器安裝使用過程中的剛度和抵抗冷卻水壓力而不變形,同時也要考慮結晶器修復次數和壽命。小方坯銅管結晶器壁厚一般為8~15mm,板坯組合式結晶器銅板厚度包括冷卻水槽和有效厚度兩部分。螺孔深為15~20mm,冷卻水槽尺寸5×
25mm,銅板有效厚度約40mm,總厚度為65mm。*****潮之家論壇本版的精華貼,可以很好的幫助你.---->
⑩ 小方坯連鑄結晶器水的壓力和流量是多少
現代連鑄機都有自動控制中間包鋼水面高度的裝置,當澆注參數發生波動時,可自動控制鋼水包滑動水口的開啟程度,使中間包鋼水量始終不變,為穩定拉速創造條件。
另外,拉速的控制還和中間包鋼流控制裝置密切相關。
中間包鋼流有以下三種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