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純水知識 > 硝水可以使皮子軟化嗎

硝水可以使皮子軟化嗎

發布時間:2022-08-13 04:37:52

1. 曬好的兔子皮毛怎麼加工變軟

先變軟,就要用動物油,最好是原來的兔子油,從裡面,慢慢的塗,大概3次一般要2各小時,特別乾燥的兔皮就要半天,沁軟之後 晾乾一點,不黏手了就可以糅制了。

在塗油的時候如果有防腐劑加一點更好,如果要香味就加其他的香味劑

毛皮的鞣製方法有很多種,主要有:鉻鞣,鋁鞣,鉻鋁結合鞣,明礬鞣,甲醛鞣等等,其工藝過程大致相同,一般分為准備工序,鞣製工序,整理工序,下面就講講各工序的操作方法:

1。准備工序:鞣製毛皮時,首先要將原料軟化,恢復鮮皮狀態,除去皮毛加工中不需要的成分(皮下組織,結締組織,肉渣,肌膜等)。包括如下過程:

⑴浸水:對產品質量影響很大。必須嚴格執行操作方法。浸水目的就是使原料皮恢復到鮮皮狀態,除去部分可容性蛋白質,並除去血污,糞便等雜物。浸水的溫度隨
原料皮的種類而定,一般以15~18C為宜,如在18C以下皮的軟化慢,20C以上細菌容易繁殖。浸水的時間,一般鹽皮或鹽干皮,在流水中浸泡5~6小時
即可,若存放時間很長的干皮或鹽干皮,應在浸泡時再加以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使其軟化。浸泡時間可在20~24小時。要求皮張不得露出水面,浸軟,浸透,均勻
一致。浸水要特別注意掌握溫度以及浸水時間。利用生皮在鹼性水中膨脹的原理,減少生皮浸水時間,抑制細菌繁殖,常在浸水中加入硫化鈉,氫氧化鈉,氫氧化
胺,亞硫酸鈉等。氫氧化鈉的用量為0。2~0。5克/升,硫化鈉用量為0。5~1克/升。

⑵削里:將浸水軟化後的毛皮。裡面向上鋪在半圓木上,用弓形刀颳去附著在肉面上的脂肪,殘肉等,為了不傷害毛根,在刮時可在圓木上先鋪一層厚布。削里與下
一步的脫脂有密切的關系。若殘留脂肪多不利脫脂。用弓型刀刮裡面的作用還在於通過擠壓,使皮裡面的殘存脂肪升到皮表面,利於脫脂。

⑶脫脂及水洗:毛皮成品的好壞決定於脫脂是否徹底。在脫脂過程中,應當脫掉脂肪,又不損傷毛皮。採用皂化法較為緩和,其原理就是利用鹼與油脂生成肥皂的性
能,除去被毛上的油脂。若鹼液過濃或利用強鹼,能使毛皮的角質蛋白受到破壞,使毛失去光澤變脆。一般使用純鹼,它的鹼性軟弱,既能除去油脂對毛又無損害。
但在配置鹼液的濃度也要掌握好,濃度過低也達不到脫脂的目的,產品變硬,並留有動物原有的臭味,對下步鞣製也會帶來影響,使皮僵硬而不耐用。脫脂方法:首
先配置脫脂液,肥皂3份,碳酸鈉1份,水10份,先將肥皂切片,投入水中煮開溶解,然後加入碳酸鈉,溶解後放涼待用。在容器中加入濕皮重4~5倍溫水
(38~40C),在加入上述脫脂液5~10%(兔皮,羊皮5%,狗皮10%),然後投入削里的毛皮,充分攪拌,5~10分鍾後重新換一次液,再攪拌,直
至脫去毛皮特有的油脂氣味,同時脫脂液泡沫不消失為止。脫脂液也可用洗衣粉(3克/升),純鹼(0。5克/升)配製,使其加工液與濕皮重成10~12倍的
比例,加溫到38C,脫脂攪拌40分鍾,現市面的加酶洗衣粉用起來更好,1升水3克洗衣粉,0。5克純鹼。按規定時間脫脂後的毛皮,應立即水洗,除去肥皂
液,洗滌沖洗干凈後。出皮涼干。

2。鞣製工序(只說明礬鞣法,其來源容易,方便)。

配製鞣液,明礬4~5份,食鹽3~5份,水100份。先用溫水將明礬溶解,然後加入剩餘的水和食鹽,使其混合均勻,原理:明礬溶解水中後,產生游離硫酸,
能使皮中蛋白纖維吸水膨脹。加鹽的目的是抑制膨脹,但加食鹽多少要依溫度而定,溫度低時,可少加食鹽,溫度高時可多加食鹽一般可按1份明礬加0。7~2份
食鹽。鞣製方法:料液比4~5:1,(濕皮重為1時,鞣製液4~5)。放入容器中,使毛皮充分浸泡在料液中,為了使料液均勻滲入皮質中,要充分攪拌(最好
採用轉鼓),隔夜以後每天攪拌一次,每次攪拌30分鍾左右,浸泡7~10天鞣製結束。

檢查方法:是否鞣製好了,可將浸皮取出,皮板向外,毛絨向內迭折,在角部用力壓盡水分,若迭折處呈現白色不明,呈綿紙狀,證明鞣製結束。鞣製時水溫低,不
僅延長鞣製時間,而且皮質變硬,最好溫度保持在30C左右,鞣製後內面不要用水洗,僅將毛面用水清洗一下即可。用明礬鞣製毛皮潔白而柔軟,但缺乏耐水性和
耐熱性。

3。整理工序:

(1)、加脂:皮中原有的脂肪已在加工中除去,為了使皮纖維周圍形成脂肪薄膜保護層,提高皮的柔軟性。伸屈性和強度,因此必須加脂。現舉一比較簡單的加脂
配方供:蓖麻油10份,肥皂10份,水100份。將肥皂切片加水煮沸溶解,再徐徐加入蓖麻油乳化。加脂方法:將上敘加脂液塗抹於半乾的毛皮內面,塗布後重
迭<內面與內面合>,放置一夜使其乾燥。

(2)、回潮:加脂乾燥後的毛皮,皮板很硬,為了便於刮軟,必須在內面里適當噴水,這一個過程稱為回潮。可用毛刷刷,也可用噴霧器噴內面。用明礬鞣製的毛
皮,因其缺乏耐水性,最好用明礬鞣液塗布,將塗抹後的毛皮,再內面與內面迭折,用油布或塑料布包裹好,壓一石塊,放置一夜,使其均勻吸水。然後進行刮軟。

(3)、刮軟:將回潮後的毛皮,鋪於半圓木上,毛面向下,用鈍刀輕刮內面,使皮纖維長,面積擴大,皮板變柔軟。

(4)、整形及整毛:為了使刮軟後的皮板平整,需要進行整形,將毛面向下釘於木板上,進行陰干,避免陽光暴曬,充分陰干後用浮石或砂紙將面磨平,然後從釘
板上取下修邊。再用梳子梳毛,若破皮應縫好。這就全部完成了。、這種硝皮子的方法應注意事項,(1)這是毛皮硝法,革皮作用不大,例;麂皮,在處理過程中
毛會掉,變成無毛,硝成後作用不大,因含鹽份,做刀鞘都不行,銹刀。但皮子好硝,因皮含油少。(2)如作裝飾皮,一定要後開膛剝皮法,即從後腳中線開一
刀,整體剝成筒皮,這樣就好看。

簡單家庭鞣製皮張的方法

家畜及野獸的皮張,在完成生皮初加工後,必須經過鞣製才具有潔白、柔軟、美觀的特點,才能用於製造各種毛皮商品。這種加工鞣製在北方稱為熟皮,南方稱硝
皮。根據不同品種的皮張特點,用途也不同。有的是製革原料皮,南方稱硝皮。根據不同品種的皮張特點,用途也不同。有的是製革原料皮,指毛絨稀疏粗短,皮板
堅韌而厚的豬、牛、山羊、馬驢等)硝制過程中去毛留皮。有的是制裘原料皮,指毛絨厚密,色澤光潤,比較美觀輕便,並有良好的保溫性能的(如狗、綿羊、貓、
兔以及各種野獸的皮都是毛、皮兼用的皮張)。硝皮的方法較多,這里介紹我國民間硝皮步驟與方法:

1.浸泡脫脂

將初步加工的生皮(包括干皮、鹽皮)置於15~18℃的溫水中浸泡6—10小時,目的是使原料皮吸透水,軟化回復到新鮮狀態。將皮張上的油脂鏟除干凈,並
把附在皮上的血液、糞便等污物和食鹽完全清除。對皮質軟厚的干皮或鹽干皮可加酸或鹼促其軟化。通常經過24小時的浸水就可達到目的,為防止脫毛,水溫不宜
過高。為了清除皮板上的油脂,可採用純鹼(碳酸鈉)或肥皂洗衣粉液進行洗滌。用量:按每100張的羊皮用純鹼1.5~2公斤或洗衣粉2公斤,或肥皂5—6
連;每100張狗皮用鹼1~1.3kg或洗衣粉l,5kg,或肥皂4~5連。其他獸皮視皮板大小厚薄,絨毛稀密長以及污染物狀況,參照用量適當增減。一般
掌握在純鹼1~L3kg或洗衣粉1~1.5kg范圍內。南方有的地區採用茶子餅(即油茶榨油後的渣)化成溶液洗皮,既可除去皮中的油污,又能去掉腥臭味,
效果很好。洗皮這一工序直接關繫到除臭、腥、騷等,因此要嚴格清洗干凈,不可省略,並要注意認真掌握操作程序。先用溫水將鹼或肥皂等原料深解成溶液,但水
溫不宜過高。然後將皮放入缸中進行搓洗,使皮張油污滲出,再放入清水漂洗,排除油脂、鹼水等並擰干。在鹼水中洗皮的時間,一般掌握4~6分鍾,若時間過長
就容易使絨毛脫落,影響裘皮外觀。

2.硝液配料

硝皮的材料有多種,有的採用米漿(以糯米最佳,大米次之)、皮硝配成溶液。其用量按普通中號皮張面積計量:每張狗皮用量為500g,皮硝250g,羊皮每
張用米量400g,皮硝300g。特大號、大號、小號用量可的量增減。有的採用明礬、食鹽配成硝制液。其比例:明礬4%~5%,食鹽3%~5%,水
100%。先用15℃的溫水將明礬溶解,然後加入食鹽及全部的水,使其混合均勻。若溫度在20℃以上時,應增加明礬和食鹽各1%。按照上述的比例配成硝液
後,要用雙層紗布或粗布墊在米籮或菜籃中過濾,切不可讓臟物漏人硝液中。硝液鹹度標準的測試:用手指蘸硝液,入口中舌尖品嘗,以咸為宜。若不咸應追加硝
水,過咸會造成皮張發生「縮板」現象,因此要追加清水稀釋,這時強調一點,北方地區硝水中切忌用食鹽,不管用量多少。對於用鹽腌法防腐的生皮,硝前必須把
鹽清洗除盡,以免皮張下缸時,使硝水增加鹽分。否則這種帶有鹽分的皮張,運銷南方時,會因溫暖潮濕氣候發生潮解,致使皮板部分腐爛,影響壽命。

3.下缸硝制

這是一個關鍵工序。操作方法:將皮張的面部,慢慢地放人硝水中,待全張皮進入硝缸後,用右手捏住頭部,左手緊靠右手擠出硝水,把皮張上的硝水擠干,再全張皮浸入硝水中,依次操作3次。最後雙手捏住皮張一側前後腿,在硝水中浸一浸,提起瀝一會兒硝水,再浸入硝水中。

硝水多少應以皮張在缸中能上下轉動即可,也不宜過多或過少。待全張皮浸入硝水缸後,上下翻動一次,然後用1~2張的皮張以毛朝上,皮板向下把缸面蓋住。從
下缸後的第二天始,每天早、晚各翻缸一次,將皮張轉動攪拌,每次30分鍾左右。3~4天時,將缸中所有的皮張提出瀝水,並刮除皮下殘余油脂、污物等;重人
硝缸中,所需的天數也不同,各種皮張品種不同、厚薄、大小不一,氣溫不同,所需的天數也不同。一般掌握室內外氣溫20℃以上時,皮張較大的,硝制時間
20~24天左右,皮張較小的10~15天。若超過30℃時,皮張較大的12—14天,較小的10天即可。檢驗皮張是否硝好的標准,可抽樣檢查,從缸中提
取一張皮,用食指和中指捏住皮張的腿部一小塊皮,緊碾後把硝水捏盡,若所捏的一塊皮上呈的色的,就表明已經硝好了,即可起缸。硝皮季節南方以清明後開始至
陽歷9月底,北方以5月開始至8月中旬。
4.曬干鏟皮

將起缸後的皮張,瀝去水分,排放在草地上或清掃干凈的水泥坪上曬皮,也可用繩索掛曬。曬前把每張皮的頭、尾、腿拉直拉平,以利曬干。先曬皮板,後曬絨毛,
曬干皮皮板挺直堅硬,這時用手順著毛勢揉摸,以回復毛勢原狀。然後進行鏟皮(也叫刮軟)。鏟皮旱鏟、濕鏟均可,但在鏟皮的前一天晚上,應將所有要鏟的皮
張,一張一張地噴水於皮板上,使其濕潤。然後將皮板對皮板兩張兩張地全部合在一起,上面用麻袋遮蓋悶一夜,次日即可鏟皮。鏟皮分分為鈍鏟、快鏟兩道工序。
操作方法:左手緊握皮張,右手提鏟刀,從上至下,一下一下地回鏟,將皮下殘存脂肪鏟除,以皮板纖維鬆弛,達到柔軟狀。這就完成純鏟工序。接著轉入快鏟,又
稱鏟光。即將鏟軟的皮張用米粉塗滿,皮板面上,沿著皮張脊椎中線對疊,揪緊後再打開,板面向上搭在鏟架上,此時要用快刀進一步把皮板鏟薄鏟軟,把皮下組織
層與真皮層相連的一層皮削除。若皮張間都不易鏟軟,可再塗上米粉鏟1—2次即變軟。通過快鏟可使皮板柔軟、光亮、雪白,成為制裘好原料。

5.成品收藏

特全部皮張鏟完後,將毛面曝曬半天,趁熱用小竹竿和木條拍打毛面,以除去絨毛中的米漿灰及其他灰塵。經3~5天晾掛散去臭氣後,裝入塑料薄膜袋內,並放入
衛生丸一包,扎緊袋口。經一段時間後,除去臭氣,這時即可收藏,可放於乾燥通風倉內。在保管過程中要經濟檢查,適時翻曬,防止潮濕,避免蟲蛀。

2. 熟皮子皮匠專家熟皮子怎麼熟啊,都用那些材料啊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9

3. 民間硝皮子的方法

硝生羊皮『羊殺了60斤肉』的皮子

4. 剛剝下來的羊皮如何處理成外面賣的那種干羊皮毛

硝皮的方法較多,這里介紹我國民間硝皮步驟與方法:
1.浸泡脫脂
將初步加工的生皮(包括干皮、鹽皮)置於15~18℃的溫水中浸泡6-10小時,目的是使原料皮吸透水,軟化回復到新鮮狀態。將皮張上的油脂鏟除干凈,並把附在皮上的血液、糞便等污物和食鹽完全清除。對皮質軟厚的干皮或鹽干皮可加酸或鹼促其軟化。通常經過24小時的浸水就可達到目的,為防止脫毛,水溫不宜過高。為了清除皮板上的油脂,可採用純鹼(碳酸鈉)或肥皂洗衣粉液進行洗滌。用量:按每100張的羊皮用純鹼1.5~2公斤或洗衣粉2公斤,或肥皂5-6連;每100張狗皮用鹼1~1.3kg或洗衣粉l,5kg,或肥皂4~5連。其他獸皮視皮板大小厚薄,絨毛稀密長以及污染物狀況,參照用量適當增減。一般掌握在純鹼1~L3kg或洗衣粉1~1.5kg范圍內。南方有的地區採用茶子餅(即油茶榨油後的渣)化成溶液洗皮,既可除去皮中的油污,又能去掉腥臭味,效果很好。洗皮這一工序直接關繫到除臭、腥、騷等,因此要嚴格清洗干凈,不可省略,並要注意認真掌握操作程序。先用溫水將鹼或肥皂等原料深解成溶液,但水溫不宜過高。然後將皮放入缸中進行搓洗,使皮張油污滲出,再放入清水漂洗,排除油脂、鹼水等並擰干。在鹼水中洗皮的時間,一般掌握4~6分鍾,若時間過長就容易使絨毛脫落,影響裘皮外觀。
2.硝液配料
硝皮的材料有多種,有的採用米漿(以糯米最佳,大米次之)、皮硝配成溶液。其用量按普通中號皮張面積計量:每張狗皮用量為500g,皮硝250g,羊皮每張用米量400g,皮硝300g。特大號、大號、小號用量可的量增減。有的採用明礬、食鹽配成硝制液。其比例:明礬4%~5%,食鹽3%~5%,水100%。先用15℃的溫水將明礬溶解,然後加入食鹽及全部的水,使其混合均勻。若溫度在20℃以上時,應增加明礬和食鹽各1%。按照上述的比例配成硝液後,要用雙層紗布或粗布墊在米籮或菜籃中過濾,切不可讓臟物漏人硝液中。硝液鹹度標準的測試:用手指蘸硝液,入口中舌尖品嘗,以咸為宜。若不咸應追加硝水,過咸會造成皮張發生"縮板"現象,因此要追加清水稀釋,這時強調一點,北方地區硝水中切忌用食鹽,不管用量多少。對於用鹽腌法防腐的生皮,硝前必須把鹽清洗除盡,以免皮張下缸時,使硝水增加鹽分。否則這種帶有鹽分的皮張,運銷南方時,會因溫暖潮濕氣候發生潮解,致使皮板部分腐爛,影響壽命。
3.下缸硝制
這是一個關鍵工序。操作方法:將皮張的面部,慢慢地放人硝水中,待全張皮進入硝缸後,用右手捏住頭部,左手緊靠右手擠出硝水,把皮張上的硝水擠干,再全張皮浸入硝水中,依次操作3次。最後雙手捏住皮張一側前後腿,在硝水中浸一浸,提起瀝一會兒硝水,再浸入硝水中。硝水多少應以皮張在缸中能上下轉動即可,也不宜過多或過少。待全張皮浸入硝水缸後,上下翻動一次,然後用1~2張的皮張以毛朝上,皮板向下把缸面蓋住。從下缸後的第二天始,每天早、晚各翻缸一次,將皮張轉動攪拌,每次30分鍾左右。3~4天時,將缸中所有的皮張提出瀝水,並刮除皮下殘余油脂、污物等;重人硝缸中,所需的天數也不同,各種皮張品種不同、厚薄、大小不一,氣溫不同,所需的天數也不同。一般掌握室內外氣溫20℃以上時,皮張較大的,硝制時間20~24天左右,皮張較小的10~15天。若超過30℃時,皮張較大的12-14天,較小的10天即可。檢驗皮張是否硝好的標准,可抽樣檢查,從缸中提取一張皮,用食指和中指捏住皮張的腿部一小塊皮,緊碾後把硝水捏盡,若所捏的一塊皮上呈的色的,就表明已經硝好了,即可起缸。硝皮季節南方以清明後開始至陽歷9月底,北方以5月開始至8月中旬。
4.曬干鏟皮
將起缸後的皮張,瀝去水分,排放在草地上或清掃干凈的水泥坪上曬皮,也可用繩索掛曬。曬前把每張皮的頭、尾、腿拉直拉平,以利曬干。先曬皮板,後曬絨毛,曬干皮皮板挺直堅硬,這時用手順著毛勢揉摸,以回復毛勢原狀。然後進行鏟皮(也叫刮軟)。鏟皮旱鏟、濕鏟均可,但在鏟皮的前一天晚上,應將所有要鏟的皮張,一張一張地噴水於皮板上,使其濕潤。然後將皮板對皮板兩張兩張地全部合在一起,上面用麻袋遮蓋悶一夜,次日即可鏟皮。鏟皮分分為鈍鏟、快鏟兩道工序。操作方法:左手緊握皮張,右手提鏟刀,從上至下,一下一下地回鏟,將皮下殘存脂肪鏟除,以皮板纖維鬆弛,達到柔軟狀。這就完成純鏟工序。接著轉入快鏟,又稱鏟光。即將鏟軟的皮張用米粉塗滿,皮板面上,沿著皮張脊椎中線對疊,揪緊後再打開,板面向上搭在鏟架上,此時要用快刀進一步把皮板鏟薄鏟軟,把皮下組織層與真皮層相連的一層皮削除。若皮張間都不易鏟軟,可再塗上米粉鏟1-2次即變軟。通過快鏟可使皮板柔軟、光亮、雪白,成為制裘好原料。
5.成品收藏
特全部皮張鏟完後,將毛面曝曬半天,趁熱用小竹竿和木條拍打毛面,以除去絨毛中的米漿灰及其他灰塵。經3~5天晾掛散去臭氣後,裝入塑料薄膜袋內,並放入衛生丸一包,扎緊袋口。經一段時間後,除去臭氣,這時即可收藏,可放於乾燥通風倉內。在保管過程中要經濟檢查,適時翻曬,防止潮濕,避免蟲蛀。

5. 求用黃米面和鹽熟皮的方法

熟 皮 的 方 法

一、簡單的土法加工以狗皮為例:
1.先將皮上的肉油糞污泥血液等清除干凈,平放在木板上用粗鐵砂石或磚塊磨至略見粗毛的根為止 。
2.然後用明礬 500g,加水5000ml,煮沸後到入盆里,冷卻後將皮完全浸入其中,約24小時後取出,毛朝下放在木板上張開綳緊,用鐵釘固定。
3.用50度的皮硝水(皮硝250g,水250ml,煮沸後剰150ml)反復均勻地塗在皮板上,稍干後犬皮會起泡,如個別地方不起泡,可再次塗上,直至起泡為止。
芒硝:又叫朴硝、皮硝。其化學成分為含水硫酸鈉(Na2SO4·10H2O)。
4.涼吹犬皮,待干透後,用細砂布仔細磨平即成。
5.鞣製好的犬皮,用手將皮抓成團,放開後應能慢慢自然張開,即表明為鞣製好了的毛皮,柔軟而富彈性。
二、介紹一種既簡單又實用的加工技術。
1、生皮鏟油:大部分家畜、野獸宰殺後的鮮皮需要經過清理與防腐,並經一段時間後才能供製革廠加工。清理的方法:割去蹄、耳、唇、尾、骨等,再用削刀除去皮下的殘肉和脂肪,洗去沾在皮上的泥、糞、淤血等,然後把鮮皮肉面向外,掛在通風處晾乾,防止強光曝曬。也可以採用鹽腌法,即將皮張肉面撒鹽,用鹽量約為皮重的25%,鹽腌6天左右,即要堆集。
2、浸水洗皮:將經過處理的鮮皮,置於缸內用清水浸泡,水溫以15—18℃為宜,時間需6—10小時。浸泡的目的是使原料皮吸水軟化。每百張羊皮用純鹼3—4斤或肥皂5—6連;每百張狗皮用純鹼2.5—3斤或肥皂2—3連。然後將浸過的皮張放入稀鹼液內搓洗,除去油污,再放入清水漂洗後,擰干。鹼水洗皮約需4—6分鍾,洗皮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容易造成絨毛脫落,影響裘皮外觀。
3、下缸鞣製:按明礬4—5份,食鹽3—5份、清水100份的比例配製鞣製液。先用溫水妥明礬,再加入食鹽和清水,混合均勻。溫度15℃時,應少加些食鹽,超過20℃時則多加些食鹽,水溫以30℃左右為宜。把毛皮投入浸泡7—10天後取出,將毛皮用清水漂洗,肉面不必舉不勝舉,最後用蓖麻油10份、肥皂10份、水100份的比例配成溶液,塗於半干狀態的毛皮肉面,並適當噴些水使其回潮,再用塑料薄膜包紮好,用石塊壓平。
4、曬皮刮軟:經過下缸鞣製壓平的皮張,放在草地上或穿繩子掛曬,先曬皮板,後曬毛面,並用手順著毛勢梳理,使其恢復毛勢原狀。然後用鈍刀刮除皮下殘存的脂肪。
操作時,左手緊握皮張,右手提鈍刀從上而下,一下一下地在皮板上來回刮,刮至皮板軟而鬆弛為止。刮皮後的皮張要釘在木板上,使其伸展開來,並放在通風處晾乾。
5、整理毛型:待皮張乾燥後,用浮石或砂紙將肉面磨平,取下修整邊緣。最後用梳子梳毛,過長的部位可以適當修剪,使毛形整齊美觀。
三、皮革鞣製
【原理】
皮革的鞣製就是用鞣質對皮內的蛋白質進行化學和物理加工。它通過一系列工藝,並採用一些化學葯劑,使牛、豬、羊等動物生皮內的蛋白質發生一系列變化,使膠原蛋白發生變性作用。鞣製後的皮革既柔軟、牢固,又耐磨,不容易腐敗變質。所以鞣製後的皮革可用來制各種皮製的日常生活用品。本實驗只介紹較易掌握的鞣製工藝。
【操作】
(1)把500g乾的動物皮浸泡在水桶里到軟(約需3~5天)。
(2)取出變軟的皮,攤在平板上,毛面朝下,用鏟刀把皮上附的肉和油鏟除干凈。然後取300g飽和石灰水,加入50g硫化鈉,攪拌均勻,製成脫毛液。用刷子蘸取脫毛液,刷在皮板毛根部,刷時盡量均勻。然後把皮子對折,約經3~4小時,皮上的毛很容易脫落,這時用鏟子把毛完全脫去。
(3)脫毛後立即將皮放在流水中沖洗,除去絕大部分石灰、硫化鈉,再在水裡浸泡1~2天。
(4)備一隻鐵鍋,加入飽和芒硝溶液約2L,略加熱使溶液溫度保持在40℃左右。從清水裡取出皮子,擰干後放入鍋中。用手不斷地揉皮,等它基本「吃飽」了芒硝後取出,晾乾,約半小時後再進行第二、第三次「吃硝」,方法跟第一次相同。500g干皮約可「吃掉」250g硝。把吃硝後的皮晾乾後除去皮上的浮硝。
(5)另備一隻鐵鍋,加入500g清油(不會全部用完),加熱使油溫保持在40℃左右。把「吃硝」後的皮放入溫油中,用手不停地推拉,使油跟皮不斷接觸、均勻地滲入皮板里。「吃足」油後,把皮晾在木棒上,使它自然陰干。
【說明】
石灰、硫化鈉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皮易於脫毛,所以只要塗刷有毛的一面。該液對皮板有損害,脫毛後要立即洗刷干凈。
如果不想讓它脫毛,可用刷子蘸了硝水在其反面刷,直到軟了為止。
熟獺兔皮子
1、材料、葯品和用具
1.1鮮或乾的獺兔生皮或肉兔生皮。
1.2葯品:工業用甲醛(福爾馬林)、硫酸、食鹽、餐洗精、芒硝(元明粉)、碳酸鈉(白鹼)、洗衣粉、滲透劑JFC、軟皮白油或合成加脂劑、甲酸、硫酸銨、硫代硫酸鈉。
1.3用具:溫度計、酸鹼試紙、刮刀、半圓形木、瓦缸、玻璃量筒、量杯、燒杯、粗天秤等。
2、方法以步驟
2.1生皮分批和稱量:將生皮按厚薄、面積大小、鮮或干生皮及乾燥程度、保存時間等進行分批,盡量把性質相似的生皮組成一個生產批次,手工操作以20—30張一批為宜,並稱重,生皮重量作為用水量的依據。
2.2浸水:目的使皮板中水分接近鮮皮狀態,改善其軟度,加水量以乾重的20倍或鮮皮的10倍,水溫為常溫以不低於20度為宜,每公斤水加餐洗精3毫升、JFC0.5毫升。
浸水時間24—36小時,在浸水過程中要間歇地翻動毛皮,並防止皮板露出水面。
2.3脫脂:目的是除去毛皮上的污物、血跡及油脂等,用水量同上,水溫35—40度,水中加適量餐洗精或洗衣粉浸泡,搓洗1—2小時。
2.4復浸:目的是使皮板進一步回鮮,皮纖維鬆散便於揭里去肉,加水量同上,每公斤水加濃硫酸1毫升,硫代硫酸鈉1克。 復浸時間2—5小時,以皮板腫亮、柔軟為度,復浸過程中亦要經常攪拌、翻動。
2.5揭里去肉:復浸後要用碳酸鈉溶液中和,把PH值調至7.5左右並維持2小時以上,再進行揭里去肉,方法是從尾部開始,向頭部方向揭,用鈍刀或鏟刀剖鏟,也可用手撕,但要防止揭破皮板。
2.6浸酸:目的是使皮板纖維組織軟化膨脹、為鞣製工序作準備,加水量為皮重的15—20倍,水溫35度左右。每公斤水加食鹽50克、芒硝50克、濃硫酸3毫升、甲酸1毫升、JFC0.5毫升。
浸酸時間24小時左右,也可適當延長並經常翻動皮張,浸酸效果檢查是將毛皮對折、板皮向外,在對折處用手擠壓,若形成白色壓痕、皮張很軟即可,再將皮撈起擠水,待基本不滴水後即可放入鞣液中鞣製。
2.7鞣製:目的是使皮板纖維鬆散穩定,並使毛與真皮結合更加牢固。鞣液配製加水量為皮重的15—20倍,每公斤水中加入甲醛8—10毫升、食鹽40克、芒硝40克。水溫最好保持在35—37度。將浸酸後的皮投入並攪拌半小時後,用碳酸鈉慢慢分3—4次將鞣液的PH值調至8—8.5。鞣製時間不得少於24小時
我國民間硝皮步驟與方法
硝皮的方法較多,這里介紹我國民間硝皮步驟與方法: 1.浸泡脫脂 將初步加工的生皮(包括干皮、鹽皮)置於15~18℃的溫水中浸泡6—10小時,目的是使原料皮吸透水,軟化回復到新鮮狀態。將皮張上的油脂鏟除干凈,並把附在皮上的血液、糞便等污物和食鹽完全清除。對皮質軟厚的干皮或鹽干皮可加酸或鹼促其軟化。通常經過24小時的浸水就可達到目的,為防止脫毛,水溫不宜過高。為了清除皮板上的油脂,可採用純鹼(碳酸鈉)或肥皂洗衣粉液進行洗滌。用量:按每100張的羊皮用純鹼1.5~2公斤或洗衣粉2公斤,或肥皂5—6連;每100張狗皮用鹼1~1.3kg或洗衣粉l,5kg,或肥皂4~5連。其他獸皮視皮板大小厚薄,絨毛稀密長以及污染物狀況,參照用量適當增減。一般掌握在純鹼1~L3kg或洗衣粉1~1.5kg范圍內。南方有的地區採用茶子餅(即油茶榨油後的渣)化成溶液洗皮,既可除去皮中的油污,又能去掉腥臭味,效果很好。洗皮這一工序直接關繫到除臭、腥、騷等,因此要嚴格清洗干凈,不可省略,並要注意認真掌握操作程序。先用溫水將鹼或肥皂等原料深解成溶液,但水溫不宜過高。然後將皮放入缸中進行搓洗,使皮張油污滲出,再放入清水漂洗,排除油脂、鹼水等並擰干。在鹼水中洗皮的時間,一般掌握4~6分鍾,若時間過長就容易使絨毛脫落,影響裘皮外觀。 2.硝液配料 硝皮的材料有多種,有的採用米漿(以糯米最佳,大米次之)、皮硝配成溶液。其用量按普通中號皮張面積計量:每張狗皮用量為500g,皮硝250g,羊皮每張用米量400g,皮硝300g。特大號、大號、小號用量可適量增減。有的採用明礬、食鹽配成硝制液。其比例:明礬4%~5%,食鹽3%~5%,水100%。先用15℃的溫水將明礬溶解,然後加入食鹽及全部的水,使其混合均勻。若溫度在20℃以上時,應增加明礬和食鹽各1%。按照上述的比例配成硝液後,要用雙層紗布或粗布墊在米籮或菜籃中過濾,切不可讓臟物漏入硝液中。硝液鹹度標準的測試:用手指蘸硝液,入口中舌尖品嘗,以咸為宜。若不咸應追加硝水,過咸會造成皮張發生「縮板」現象,因此要追加清水稀釋,這時強調一點,北方地區硝水中切忌用食鹽,不管用量多少。對於用鹽腌法防腐的生皮,硝前必須把鹽清洗除盡,以免皮張下缸時,使硝水增加鹽分。否則這種帶有鹽分的皮張,運銷南方時,會因溫暖潮濕氣候發生潮解,致使皮板部分腐爛,影響壽命。 3.下缸硝制 這是一個關鍵工序。操作方法:將皮張的面部,慢慢地放人硝水中,待全張皮進入硝缸後,用右手捏住頭部,左手緊靠右手擠出硝水,把皮張上的硝水擠干,再全張皮浸入硝水中,依次操作3次。最後雙手捏住皮張一側前後腿,在硝水中浸一浸,提起瀝一會兒硝水,再浸入硝水中。硝水多少應以皮張在缸中能上下轉動即可,也不宜過多或過少。待全張皮浸入硝水缸後,上下翻動一次,然後用1~2張的皮張以毛朝上,皮板向下把缸面蓋住。從下缸後的第二天始,每天早、晚各翻缸一次,將皮張轉動攪拌,每次30分鍾左右。3~4天時,將缸中所有的皮張提出瀝水,並刮除皮下殘余油脂、污物等;重人硝缸中,所需的天數也不同,各種皮張品種不同、厚薄、大小不一,氣溫不同,所需的天數也不同。一般掌握室內外氣溫20℃以上時,皮張較大的,硝制時間20~24天左右,皮張較小的10~15天。若超過30℃時,皮張較大的12—14天,較小的10天即可。檢驗皮張是否硝好的標准,可抽樣檢查,從缸中提取一張皮,用食指和中指捏住皮張的腿部一小塊皮,緊碾後把硝水捏盡,若所捏的一塊皮上呈白色的,就表明已經硝好了,即可起缸。硝皮季節南方以清明後開始至陽歷9月底,北方以5月開始至8月中旬。 4.曬干鏟皮 將起缸後的皮張,瀝去水分,排放在草地上或清掃干凈的水泥坪上曬皮,也可用繩索掛曬。曬前把每張皮的頭、尾、腿拉直拉平,以利曬干。先曬皮板,後曬絨毛,曬干皮皮板挺直堅硬,這時用手順著毛勢揉摸,以回復毛勢原狀。然後進行鏟皮(也叫刮軟)。鏟皮旱鏟、濕鏟均可,但在鏟皮的前一天晚上,應將所有要鏟的皮張,一張一張地噴水於皮板上,使其濕潤。然後將皮板對皮板兩張兩張地全部合在一起,上面用麻袋遮蓋悶一夜,次日即可鏟皮。鏟皮分為鈍鏟、快鏟兩道工序。操作方法:左手緊握皮張,右手提鏟刀,從上至下,一下一下地回鏟,將皮下殘存脂肪鏟除,以皮板纖維鬆弛,達到柔軟狀。這就完成純鏟工序。接著轉入快鏟,又稱鏟光。即將鏟軟的皮張用米粉塗滿,皮板面上,沿著皮張脊椎中線對疊,揪緊後再打開,板面向上搭在鏟架上,此時要用快刀進一步把皮板鏟薄鏟軟,把皮下組織層與真皮層相連的一層皮削除。若皮張間都不易鏟軟,可再塗上米粉鏟1—2次即變軟。通過快鏟可使皮板柔軟、光亮、雪白,成為制裘好原料。 5.成品收藏 待全部皮張鏟完後,將毛面曝曬半天,趁熱用小竹竿和木條拍打毛面,以除去絨毛中的米漿灰及其他灰塵。經3~5天晾掛散去臭氣後,裝入塑料薄膜袋內,並放入衛生丸一包,扎緊袋口。經一段時間後,除去臭氣,這時即可收藏,可放於乾燥通風倉內。在保管過程中要經濟檢查,適時翻曬,防止潮濕,避免蟲蛀。
怎麼熟制加工動物毛皮
一、鮮皮的加工
畜皮剝下後,一般不可能及時加工,因為需要有收購和集中過程。鮮皮的預先處理,是防止皮腐爛變質,保證熟制質量的關鍵工作。
首先,剝下的鮮皮要及時清理,即用手工割去蹄、耳、唇、尾等,削去皮上的殘肉和脂肪,然後用清水洗去粘在皮上的泥沙、糞便、血液等臟物。刮殘肉時用力不要過猛,防止刮傷皮板,另外,由於毛絨在皮板上是向後傾斜生長的,在刮削時要由皮的頭部向臀部順毛根刮,以減輕皮板的傷殘。
鮮皮清理後,將其肉向外掛在通風處或弱陽光下乾燥,並經常翻動,直到晾至八九成干時,將其垛起來,上面用木板及和理物壓平,使其平整,第二天再繼續晾曬,直到干透。
二、干皮的軟化及清理
將經初加工過的干皮淹浸在常溫清水中16---18小時,使毛皮變軟恢復鮮皮狀態。然後用清水初步沖洗臟污,再以3克/升的洗衣粉洗滌液浸泡洗滌10分鍾左右,用清水漂凈,撈出瀝干。用洗衣粉浸泡時,要一邊將毛上的污物洗掉,一邊取掉皮板上的結締組織。脂肪多的皮板可將其在35℃的溫水中加洗衣粉洗滌二三次,但動作要快。晾曬時注意將皮板拉展,至六成干時即可進行下一步加工。
三、毛皮的熟制加工
毛皮的熟制又稱硝制或鞣製,是把生皮轉變為熟皮加工。下面介紹三種熟制方法。
1、硝面熟製法
這是一種我國傳統的毛皮熟制方法。這種方法取料方便,產品柔軟,毛被色澤較白,皮板的抗張強度較高。但產品耐水和耐溫熱性差,有臭味,對生產量不大的家庭,此法仍可採用。
硝液配製:取硫酸鈉(芒硝)10公斤溶於100公斤水中再加麵粉25公斤拌和均勻即成。硝液用量約為毛皮重量的10倍。
硝制:把經軟化處理的毛皮浸入硝液中,翻拌浸勻,上壓重物,使其沉浸於液面之下,並每天翻動一次。浸硝時間依氣溫而定。在春秋季,空溫在15~20℃時一般浸制16~22天,夏季氣溫達30℃時,浸制15天左右即可起缸。成品的檢查方法是將皮板對折或手捍強擠硝液。如果皮板呈現白色,脫水良好,說明已硝好。成品從缸內撈出後不要沾生水,隨即晾乾及鏟軟處理以得至成品。
2、明礬熟製法
明礬熟製法也是一種較古老的辦法。此法熟製成品比硝面熟製法的耐熱性稍有提高,但耐水性仍不理想,皮板遇水會退鞣發硬。其步驟如下:
(1)酸浸:酸浸為明礬硝制的預處理,為防止皮板在硝制過程中發生酸腫及明礬水解沉澱而喪失鞣性。
酸浸過程:取相當毛皮的4倍水量,加入0.1倍量的氯化鈉,充分深化,投入軟化晾乾的毛皮並翻動5分鍾,再將毛皮撈起,加入0.007倍量的硫酸(濃度為66Be)投入皮毛翻動,再撈出毛皮,再補加0.006倍量的硫酸(調節PH=1.5度),再投入毛皮,翻動均勻,當氣溫22~25℃,酸浸16小時為宜。酸浸後PH=3.7為宜。酸浸終了取出毛皮,擠除酸浸液送下一步處理。經酸浸的毛皮不能再遇生水,否則皮板脫鹽酸腫。
(2)鞣製:用料量指標:水3倍量,硫代硫酸鈉8--8.5%,明礬7.5%--8,硫酸鈉15--17%,硫酸0.7--0.8%,碳酸氫鈉1.2--1.5%,氯化鈉3.5—4%,石膏粉8--9%。鞣製溫度為25---28℃,時間為20--25小時。
鞣製過程:將上述原料(碳酸氫鈉、石膏粉除外)下缸入水,充分攪拌完全溶解,投入經酸浸後的毛皮,攪拌翻動兩次,以後每天上午各翻動1次,48小時後加入石膏粉完成鞣製前24小時將碳酸氫鈉(預先用水溶解)溶液分3次加入(間隔2小時),過夜後即完成鞣製。再經乾燥、回潮、鏟皮處理為成品。
對鞣液PH值的要求是:鞣製開始時鞣液PH=2.5;加碳酸氫鈉前PH=3;完成鞣製時PH=4.7~4.8,鞣製溫度最後要求達到38℃,如溫度偏低則要延長時間。
3、鞣鉻鞣製法
毛皮的硝面鞣製與明礬鞣製均屬假鞣,遇水退鞣,皮板發硬掉毛。鉻鹽鞣製能使成品具有耐水、耐溫、耐汗、耐老化等性能。
(1)酸浸:酸浸液組成為硫酸5--6克/升(PH=1.015);硫酸鈉30--50克/升;氯化鈉30--40克/升。溫度36--38℃,時間36--38小時,用水量每張皮14升左右,依皮張大小酌增或酌減。
酸浸操作是先將食鹽、硫酸溶解澄清倒入劃槽,加水配成要求濃度及需要用水量,再加酸加溫到規定要求。轉動劃板攪拌均勻,投入毛皮,繼續劃動1--2分鍾。以後每天加溫並劃動1次。浸至36小時檢查質量;使背脊部位橫向延伸大,纖維鬆散,回折擠壓脫水良好,呈白韌色。用四基紅試劑檢查,切口呈紅色。
(2)鞣製:鞣製液製成為鹼式硫酸鉻0.2克/升(以三氧化二鉻計),明礬10克/升、氯化鈉30克/升,硫酸鈉30克/升,硫代硫酸鈉2克/升,JFC濕潤劑0.3克/升,碳酸氫鈉適量。用水量每張皮10--12升,PH值下皮時1.2--2(用硫酸調節),出缸時4--4.5,溫度40--45℃,時間72小時。
操作過程:將食鹽、硫酸鈉、明礬溶解澄清後倒入劃槽,加水加溫到規定要求。然後把其他原料(碳酸鈉、硫代硫酸鈉、JFC除外)也溶於劃槽,攪拌均勻。再把浸酸的毛皮浸入,並劃動1--2分鍾,以後每隔1小時劃動1次,每次1--2分鍾,溫度控制第1天為40℃,第2、3天為45℃,在第2天把皮撈出控水,加入硫代硫酸鈉和JFC再下皮劃動,每天需取樣測定皮板的收縮溫度及鞣液的PH值,並加添酸鈉調整。出缸前皮板收縮度應達到70℃以上;PH=4--4.5。鞣製72小時後撈起來放置在木凳上1--2天,使鞣劑結合牢固。
用過的鞣液可連續使用15批,每批添加鹼式硫酸鉻0.12--0.15克/升(以三氧化二鉻計),食鹽3--5克/升,硫酸鈉3--5克/升,硫酸3.5克/升(以PH=1.2--2為度)。鉻鹽用量不能過大,否則皮板會過干、過於厚、硬、重。
經鞣製後即可進行毛皮整理,其步驟是:水洗—甩干—乾燥—回潮—鏟皮—檢驗。
水洗時,缸內或劃槽內用水量要大,換水次數要多,把硝鹽等雜質清除掉。
甩干是以離心機或人工除去毛皮水份。
加脂是為了使皮板更加柔軟。脂的配方是50℃溫水890克,加軟皮白油或合成加脂劑100克,JFC濕潤劑10克。用毛刷蘸脂劑乳液刷塗在板上,塗抹溫度要求40--50℃,每張皮用量300毫升左右。
乾燥即為曬干或晾乾。採用烘乾時,溫度應在40℃,曬時先曬皮板,再曬毛被子,直到皮板和毛被干透為止。抹勻石膏粉揉搓。第2次用刃刀鏟,片除浮肉,再撒上石膏粉鏟第3次,並注意將邊緣鏟開鏟軟。鏟硬後用干布擦拭毛被至干凈。再使皮板對皮板晾曬毛被。干後堆放一夜,再回鏟一次即為成品。乾燥、回潮、鏟皮操作也適用於硝面熟制和明礬離製法鞣製的毛皮加工。
鮮皮要及時刮掉油脂、殘肉
狐、貉、水貂、獺兔在剝下的鮮皮皮板上附帶一些油脂、殘肉、污血,這些物質要及時除掉。如果開片要把皮板毛朝下,板面朝上,平展在木板上,要順著毛根方向刮油脂,用力不要過猛,以免損傷皮板。如果不順著毛根刮,容易造成透毛、流針傷殘。用力過猛,還會出現刮刀破洞,要用力適當慢刮,把皮板上的油脂殘肉刮凈。藍狐、貉、水貂都剝成筒狀皮,刮油時,要毛向里,將皮筒套在圓形木楦上或橡皮膠管上,大小要適中,以撐開皮板為宜。刮油要用刮油刀或用電工刀,刀口要鈍。皮板稍薄的部位要小心刮。邊緣、乳頭周圍,頭部更要注意,處理這些部位的油脂,結締組織、最好用剪刀剪掉。
狐皮、貉皮、水貂皮,皮板油脂大,刮油時有流油現象,要用鋸末擦洗皮板,手和工具要保持干凈,盡量使油脂少污染皮毛。
二、怎樣清洗毛皮
主要使用手工洗皮法。當用鋸末搓洗皮板上的油脂和臟物時反復搓洗幾遍待皮板干凈後再洗毛面,用鋸末或麥麩將被毛上的油脂、血跡等臟物反復搓洗干凈,直到被毛干凈、蓬鬆,出現光澤時為止,然後抖掉毛皮上的鋸末或麥麩。
三、皮板乾燥定型 .
使用楦板乾燥定型、需要兩次上楦乾燥。第一次上楦,毛皮朝里,皮板朝外套在楦板上兩手均勻的將皮筒向下拉直,為使皮型美觀,長度伸展要適度,將皮板的各個部位擺正,尾部盡量拉寬,然後用圖釘把各部位固定,使前肢自然下垂。在皮板干至6—7成時下楦,再將皮筒翻成向外,再上楦乾燥。上好楦板後,送人乾燥室內,放在乾燥的室內,並要通風,待皮板干到九成時下楦。皮張頭向上,用繩子栓住鼻孔,掛在室內鐵絲上,在10—15℃的室溫下繼續通風晾乾。皮板晾乾後,再用鋸末或麥麩搓洗被毛,把沒有洗掉的油垢和灰塵徹底去掉,梳理纏結毛,抖掉鋸末,進行保管或出售。
四、獺兔開片皮的處理方法
獺兔剝成開片皮,可以採用晾曬法和鹽腌法兩種。
l、晾曬法。
把剛宰剝下的兔皮,去掉頭部、四肢和尾巴,清除油脂,殘肉和血跡。在冬春和晚秋季節天氣涼爽時進行。選址在通風乾燥處,把皮板毛朝下,展在干凈的地面上,用磚壓在邊緣部位,固定好皮型晾曬,切不要在強光下暴曬,以免油脂浸在皮板上。防止沙土、臟物沾污毛被和皮板。在晾曬過程中,要及時翻動,皮板兩面都要晾乾,待毛皮全乾後,要抖凈毛皮上的塵土等污物,在出售時把毛面再梳理一次。
2、鹽腌法。
在夏天或早秋季節,由於天氣炎熱潮濕,剩下的鮮皮極易腐爛變質,不易晾曬,只好用鹽腌法。將清理好的鮮兔皮,毛面朝下,板面向上,平鋪在水泥地上或塑料布上,拉伸擺正皮形,把皮的邊緣部位拉開展平,在皮板上均勻的撒一層細鹽,然後毛面對毛面,板面對板面堆碼起來。20張一碼垛,待3-4小時後,鹽液全部滲透到皮板內,再分開晾曬,平展在干凈地方通風晾乾,但不能在強陽光下暴曬。鹽腌後晾乾的毛皮,不易皺縮,不易霉爛變質,不生蟲,但遇陰雨天易回潮,應妥善保管,以免潮氣進入。

熟皮子

在內蒙古草原上一種古老的工藝,意思就是把剛剝下的牛羊皮子鞣製
通常人們也說成「硝皮子」,很早的時候人們用草灰泡水後,把曬乾的皮子「燒」熟,這再把皮子陰干後皮子就軟了,毛在皮子上也就比較結實了。 現在工廠里批量生產的工藝和這也大同小異。
硝皮子又稱熟皮子,鼠皮、狗皮、羊皮、狼皮、貓皮、兔皮、黃鼠狼皮、狐狸皮、狗子皮等各種生皮經過硝制後,潔白、柔軟、美觀富有彈性,保溫好,可長期存放,是人們冬季使用的很好皮料,
材料、葯品和用具
1、鮮或乾的生皮或生皮。

藝術作品《熟皮子(之二)
2、葯品:工業用甲醛(福爾馬林)、硫酸、食鹽、餐洗精、芒硝(元明粉)、碳酸鈉(白鹼)、洗衣粉、滲透劑JFC、軟皮白油或合成加脂劑、甲酸、硫酸銨、硫代硫酸鈉。
3、用具:溫度計、酸鹼試紙、刮刀、半圓形木、瓦缸、玻璃量筒、量杯、燒杯、粗天秤等。

6. 硝是怎麼製作方法 硝制是如何製作

制硝師提取硝的過程是完全靠手工完成的。首先他們需要收集硝土,硝土通常在老房子的牆根上,其中常含有一些類似鹽一樣的白色小顆粒,有經驗的制硝師用舌尖一嘗就可以初步判斷硝土中硝的含量。

找到高品質的硝土後,制硝師就要用一端帶有鐵片的長木棍將硝土刮下來收集起來,為了避免硝揮發制硝師還要將草木灰撒在收集好的硝土上,否則硝會蒸發掉。

隨後,制硝師要將收集好的硝土淋硝水,這是熬硝的第二道工序:要在地上挖一個淋硝池,池子的大小不固定,通常深50厘米,池壁上鑲滿了瓦,池底則用不漏水的膠泥塗抹後架上木架和蘆葦墊,同時制硝師會提前在池底打一個小孔,這個小孔同池外的一個小瓮相連接。

硝土倒人制硝池後,制硝師會慢慢地在硝土上倒上水,水流過蘆葦墊上的硝土,將硝土中的硝溶解,並且順著池底的小孔漸漸地流到池外相連的小瓮里,這就是富含著硝的硝水了,這個通過水來淋出硝土中硝的過程就叫作「淋硝"。


淋硝時制硝師可以用一枚新鮮的雞蛋來隨時判斷硝土中殘留的硝的含量,制硝師會將雞蛋放在池中,若是雞蛋能浮出水面,就說明池中硝含量較高,若是雞蛋沉人了水中,就說明硝土中的硝含量已經不多,可以停止淋硝了。

接下來,制硝師就要開始熬制硝了。將淋出的深紅色的硝水倒進鍋中,將爐火燒旺,待鍋中的硝水滾開之後再將爐火調小,用小火慢慢地敖直至硝水熬成濃稠狀為止。

這個步驟的關鍵是判斷熬制火候以及何時停止熬煮,這完全依賴於制硝師的經驗和技術,也有一些制硝師發明出了自己判斷硝水是否需要重復熬煮的小技巧,例如滴取少量的硝液,待其冷卻後觀察,若其呈固態則說明硝液已經熬煮好了,可以停火了。

此時,制硝師就會慢慢地將鍋中剩餘的液體舀出,這時就能看見鍋底布滿了白色的晶體,這就是熬出的硝鹽了,而舀出的硝水便是鹵水。在民間,鹵水的用途也有很多,用它作為肥料澆地能夠極大地提高土壤的肥力,用它來點豆漿也可以製成豆腐。

之後,制硝師還需要對硝鹽進行加工才能出售,首先把硝鹽放在布中包裹起來,然後用清水反復沖洗包有硝鹽的布包,接著將布包放在草木灰中,用草木灰來吸干硝鹽中殘留的所有水分,最後,將硝鹽和一定量的水膠一同上鍋敖煮熬稠之後冷卻就形成了大的硝鹽晶體。

好的制硝師所制出的硝鹽不含雜質,晶瑩剔透,品質極佳。


(6)硝水可以使皮子軟化嗎擴展閱讀:

硝是民間常用的一種化學品,它的用途很多,可以用來處理獸皮、獸毛,可以製作制火葯,可以作為肥料使用,還可以作為鹵水來製作豆腐製品。在古代有專門的匠人以製作出售硝為生,這種匠人就是制硝師。

考古學研究表明,早在數千年前,我國就已經有制硝的歷史了,在一些地區還發現了古代製作硝的場所一硝洞。

隨著工業化生產的發展和推廣,純度更高、更便宜的硝開始通過工廠成批地製作和銷售,手工制硝的方法也漸漸地被淘汰,這些曾經活躍在鄉間的制硝師們就和他們所制出的手工硝石一起漸漸地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7. 我有張剛殺完的羊皮,怎麼洗洗完之後要皮子柔軟不掉毛。

1.浸泡脫脂

將初步加工的生皮(包括干皮、鹽皮)置於15~18℃的溫水中浸泡6—10小時,目的是使原料皮吸透水,軟化回復到新鮮狀態。將皮張上的油脂鏟除干凈,並把附在皮上的血液、糞便等污物和食鹽完全清除。對皮質軟厚的干皮或鹽干皮可加酸或鹼促其軟化。通常經過24小時的浸水就可達到目的,為防止脫毛,水溫不宜過高。為了清除皮板上的油脂,可採用純鹼(碳酸鈉)或肥皂洗衣粉液進行洗滌。用量:按每100張的羊皮用純鹼1.5~2公斤或洗衣粉2公斤,或肥皂5—6連;每100張狗皮用鹼1~1.3kg或洗衣粉l,5kg,或肥皂4~5連。其他獸皮視皮板大小厚薄,絨毛稀密長以及污染物狀況,參照用量適當增減。一般掌握在純鹼1~L3kg或洗衣粉1~1.5kg范圍內。南方有的地區採用茶子餅(即油茶榨油後的渣)化成溶液洗皮,既可除去皮中的油污,又能去掉腥臭味,效果很好。洗皮這一工序直接關繫到除臭、腥、騷等,因此要嚴格清洗干凈,不可省略,並要注意認真掌握操作程序。先用溫水將鹼或肥皂等原料深解成溶液,但水溫不宜過高。然後將皮放入缸中進行搓洗,使皮張油污滲出,再放入清水漂洗,排除油脂、鹼水等並擰干。在鹼水中洗皮的時間,一般掌握4~6分鍾,若時間過長就容易使絨毛脫落,影響裘皮外觀。

2.硝液配料

硝皮的材料有多種,有的採用米漿(以糯米最佳,大米次之)、皮硝配成溶液。其用量按普通中號皮張面積計量:每張狗皮用量為500g,皮硝250g,羊皮每張用米量400g,皮硝300g。特大號、大號、小號用量可的量增減。有的採用明礬、食鹽配成硝制液。其比例:明礬4%~5%,食鹽3%~5%,水100%。先用15℃的溫水將明礬溶解,然後加入食鹽及全部的水,使其混合均勻。若溫度在20℃以上時,應增加明礬和食鹽各1%。按照上述的比例配成硝液後,要用雙層紗布或粗布墊在米籮或菜籃中過濾,切不可讓臟物漏人硝液中。硝液鹹度標準的測試:用手指蘸硝液,入口中舌尖品嘗,以咸為宜。若不咸應追加硝水,過咸會造成皮張發生「縮板」現象,因此要追加清水稀釋,這時強調一點,北方地區硝水中切忌用食鹽,不管用量多少。對於用鹽腌法防腐的生皮,硝前必須把鹽清洗除盡,以免皮張下缸時,使硝水增加鹽分。否則這種帶有鹽分的皮張,運銷南方時,會因溫暖潮濕氣候發生潮解,致使皮板部分腐爛,影響壽命。

3.下缸硝制

這是一個關鍵工序。操作方法:將皮張的面部,慢慢地放人硝水中,待全張皮進入硝缸後,用右手捏住頭部,左手緊靠右手擠出硝水,把皮張上的硝水擠干,再全張皮浸入硝水中,依次操作3次。最後雙手捏住皮張一側前後腿,在硝水中浸一浸,提起瀝一會兒硝水,再浸入硝水中。硝水多少應以皮張在缸中能上下轉動即可,也不宜過多或過少。待全張皮浸入硝水缸後,上下翻動一次,然後用1~2張的皮張以毛朝上,皮板向下把缸面蓋住。從下缸後的第二天始,每天早、晚各翻缸一次,將皮張轉動攪拌,每次30分鍾左右。3~4天時,將缸中所有的皮張提出瀝水,並刮除皮下殘余油脂、污物等;重人硝缸中,所需的天數也不同,各種皮張品種不同、厚薄、大小不一,氣溫不同,所需的天數也不同。一般掌握室內外氣溫20℃以上時,皮張較大的,硝制時間20~24天左右,皮張較小的10~15天。若超過30℃時,皮張較大的12—14天,較小的10天即可。檢驗皮張是否硝好的標准,可抽樣檢查,從缸中提取一張皮,用食指和中指捏住皮張的腿部一小塊皮,緊碾後把硝水捏盡,若所捏的一塊皮上呈的色的,就表明已經硝好了,即可起缸。硝皮季節南方以清明後開始至陽歷9月底,北方以5月開始至8月中旬。
4.曬干鏟皮

將起缸後的皮張,瀝去水分,排放在草地上或清掃干凈的水泥坪上曬皮,也可用繩索掛曬。曬前把每張皮的頭、尾、腿拉直拉平,以利曬干。先曬皮板,後曬絨毛,曬干皮皮板挺直堅硬,這時用手順著毛勢揉摸,以回復毛勢原狀。然後進行鏟皮(也叫刮軟)。鏟皮旱鏟、濕鏟均可,但在鏟皮的前一天晚上,應將所有要鏟的皮張,一張一張地噴水於皮板上,使其濕潤。然後將皮板對皮板兩張兩張地全部合在一起,上面用麻袋遮蓋悶一夜,次日即可鏟皮。鏟皮分分為鈍鏟、快鏟兩道工序。操作方法:左手緊握皮張,右手提鏟刀,從上至下,一下一下地回鏟,將皮下殘存脂肪鏟除,以皮板纖維鬆弛,達到柔軟狀。這就完成純鏟工序。接著轉入快鏟,又稱鏟光。即將鏟軟的皮張用米粉塗滿,皮板面上,沿著皮張脊椎中線對疊,揪緊後再打開,板面向上搭在鏟架上,此時要用快刀進一步把皮板鏟薄鏟軟,把皮下組織層與真皮層相連的一層皮削除。若皮張間都不易鏟軟,可再塗上米粉鏟1—2次即變軟。通過快鏟可使皮板柔軟、光亮、雪白,成為制裘好原料。

5.成品收藏

特全部皮張鏟完後,將毛面曝曬半天,趁熱用小竹竿和木條拍打毛面,以除去絨毛中的米漿灰及其他灰塵。經3~5天晾掛散去臭氣後,裝入塑料薄膜袋內,並放入衛生丸一包,扎緊袋口。經一段時間後,除去臭氣,這時即可收藏,可放於乾燥通風倉內。在保管過程中要經濟檢查,適時翻曬,防止潮濕,避免蟲蛀。

8. 熟皮子最簡單的方法

在內蒙古草原上一種古老的工藝,意思就是把剛剝下的牛羊皮子鞣製。
通常人們也說成"硝皮子",很早的時候人們用草灰泡水後,把曬乾的皮子"燒"熟,這再把皮子陰干後皮子就軟了,毛在皮子上也就比較結實了。 工廠里批量生產的工藝和這也大同小異。硝皮子又稱熟皮子,鼠皮、狗皮、羊皮、狼皮、貓皮、兔皮、黃鼠狼皮、狐狸皮、狗子皮等各種生皮經過硝制後,潔白、柔軟、美觀富有彈性,保溫好,可長期存放,是人們冬季使用的很好皮料
材料葯品用具
1、鮮或乾的生皮或生皮。

2、葯品:工業用甲醛(福爾馬林)、硫酸、食鹽、餐洗精、芒硝(元明粉)、碳酸鈉(白鹼)、洗衣粉、滲透劑JFC、軟皮白油或合成加脂劑、甲酸、硫酸銨、硫代硫酸鈉。
3、用具:溫度計、酸鹼試紙、刮刀、半圓形木、瓦缸、玻璃量筒、量杯、燒杯、粗天秤等。
加工步驟
1.生皮分批和稱量
將生皮按厚薄、面積大小、鮮或干生皮及乾燥程度、保存時間等進行分批,盡量把性質相似的生皮組成一個生產批次,手工操作以20—30張一批為宜,並稱重,生皮重量作為用水量的依據。
2.浸水
目的使皮板中水分接近鮮皮狀態,改善其軟度,加水量以乾重的20倍或鮮皮的10倍,水溫為常溫以不低於20度為宜,每公斤水加餐洗精3毫升、JFC0.5毫升。浸水時間24—36小時,在浸水過程中要間歇地翻動毛皮,並防止皮板露出水面。
3.脫脂
目的是除去毛皮上的污物、血跡及油脂等,用水量同上,水溫35—40度,水中加適量餐洗精或洗衣粉浸泡,搓洗1—2小時。
4.復浸
目的是使皮板進一步回鮮,皮纖維鬆散便於揭里去肉,加水量同上,每公斤水加濃硫酸1毫升,硫代硫酸鈉1克。復浸時間2—5小時,以皮板腫亮、柔軟為度,復浸過程中亦要經常攪拌、翻動。
5.揭里去肉
復浸後要用碳酸鈉溶液中和,把PH值調至7.5左右並維持2小時以上,再進行揭里去肉,方法是從尾部開始,向頭部方向揭,用鈍刀或鏟刀剖鏟,也可用手撕,但要防止揭破皮板。
6.浸酸
目的是使皮板纖維組織軟化膨脹、為鞣製工序作準備,加水量為皮重的15—20倍,水溫35度左右。每公斤水加食鹽50克、芒硝50克、濃硫酸3毫升、甲酸1毫升、JFC0.5毫升。浸酸時間24小時左右,也可適當延長並經常翻動皮張,浸酸效果檢查是將毛皮對折、板皮向外,在對折處用手擠壓,若形成白色壓痕、皮張很軟即可,再將皮撈起擠水,待基本不滴水後即可放入鞣液中鞣製。
7.鞣製
目的是使皮板纖維鬆散穩定,並使毛與真皮結合更加牢固。鞣液配製加水量為皮重的15—20倍,每公斤水中加入甲醛8—10毫升、食鹽40克、芒硝40克。水溫最好保持在35—37度。將浸酸後的皮投入並攪拌半小時後,用碳酸鈉慢慢分3—4次將鞣液的PH值調至8—8.5。鞣製時間不得少於24小時製作方法二
原理
皮革的鞣製就是用鞣質對皮內的蛋白質進行化學和物理加工。它通過一系列工藝,並採用一些化學葯劑,使牛、豬、羊等動物生皮內的蛋白質發生一系列變化,使膠原蛋白發生變性作用。鞣製後的皮革既柔軟、牢固,又耐磨,不容易腐敗變質。所以鞣製後的皮革可用來制各種皮製的日常生活用品。本實驗根據中學的條件,只介紹較易掌握的鞣製工藝。
操作方法
製作
1、把500g乾的動物皮浸泡在水桶里到軟(約需3~5天)。
2、取出變軟的皮,攤在平板上,毛面朝下,用鏟刀把皮上附的肉和油鏟除干凈。然後取300g飽和石灰水,加入50g硫化鈉,攪拌均勻,製成脫毛液。用刷子蘸取脫毛液,刷在皮板毛根部,刷時盡量均勻。然後把皮子對折,約經3~4小時,皮上的毛很容易脫落,這時用鏟子把毛完全脫去。
3、脫毛後立即將皮放在流水中沖洗,除去絕大部分石灰、硫化鈉,再在水裡浸泡1~2天。
4、備一隻鐵鍋,加入飽和芒硝溶液約2L,略加熱使溶液溫度保持在40℃左右。從清水裡取出皮子,擰干後放入鍋中。用手不斷地揉皮,等它基本「吃飽」了芒硝後取出,晾乾,約半小時後再進行第二、第三次「吃硝」,方法跟第一次相同。500g干皮約可「吃掉」250g硝。把吃硝後的皮晾乾後除去皮上的浮硝。
5、另備一隻鐵鍋,加入500g清油(不會全部用完),加熱使油溫保持在40℃左右。把「吃硝」後的皮放入溫油中,用手不停地推拉,使油跟皮不斷接觸、均勻地滲入皮板里。「吃足」油後,把皮晾在木棒上,使它自然陰干。
注意
石灰、硫化鈉混合液的作用是使皮易於脫毛,所以只要塗刷有毛的一面。該液對皮板有損害,脫毛後要立即洗刷干凈。
用米粉熟皮子
一材料:以硝狗皮為例,一張中號狗皮需皮硝7兩,米粉(最好是糯米粉)1斤,肥皂粉(洗衣粉)和鹼適量。
二工具:大鏟刀兩把(一把鈍刀、一把快刀),一個鏟刀弓圓桿一根,長6尺以上,圓內徑2.5寸,用木或竹製成,長板凳兩條,板面長3尺、寬3.5寸、高1.5尺,繩若干,硝皮缸一隻,大小視皮子多少定,紗布2—3塊或粗布一塊,過濾水用的籮筐一隻。
三操作過程:
1、產油皮:將生皮放在產桿上,用鈍刀鏟去每張皮上的油脂層。
2、洗皮:狗皮先浸一夜,其它生皮浸3—5小時,然後放在溫水或肥皂水中洗皮,生皮多,可用腳踏洗,生皮少可在盆中用刷子刷毛面和皮板面,洗後用清水漂洗,直到將鹼水漂盡為止,然後將漂洗過的生皮板面朝上放在粗木桿濾於水。
3、准備硝水:將硝水倒入木桶,用開水溶化,籮筐內墊2—4層紗布或墊一塊粗布放在缸上,把硝水倒入過濾,濾完後,再用開水澆洗二、三次,注意不要把臟物沖入硝水中,然後把米粉倒入缸中,根據生皮的多少適量加入清水,充分攪拌均勻,即成硝水,用手指沾點硝水嘗一下,不太咸者不要下皮,應酌量添加皮硝水(仍需過濾)但太咸也不好,會產生縮極的現象。
4、下皮時生皮頭先下,待全張皮浸入硝水缸後,用右手捏住生皮頭部。左手從頭部向尾部壓掃,掃去硝水,右手逐漸將生皮提出硝水中,如此重做一次,在生皮第三次浸入硝水缸中時,左手從尾部向頭部壓掃,掃去硝水,生皮第四次浸入硝水缸中時雙手捏住生皮的一側的前後腿,在硝水中浸一浸,提取濾一會硝水,再浸入硝水中,此張生皮即已完成下硝缸的過程,其它生皮也按此法進行,硝缸中的硝水要適合,以生皮能在缸中上下翻動為宜,過多過少都不好。
5、翻缸:待全部生皮放入硝水缸後翻動一次,方法是:人站在硝缸一邊,將對麵缸壁的生皮提取一翻(提前後腿),再從靠自己一邊的缸壁浸入,按上法浸入第二張、第三張……浸入所有生皮都要翻動,再後上面用一至二張生皮毛面朝上蓋好,從下缸第二次開始,每天早晚各翻動一次,下缸後3—4天,將全部生皮提出濾干,濾下的硝水倒回缸中,濾過硝水後鏟除水皮,再重新放入硝水缸中,經過數天(狗皮和狼皮22—26天,貓皮5—10天,狐狸皮15—20天,兔皮和黃鼠狼皮10—15天),提出一張來,用手捏腿部一小快皮的硝水如皮呈白色就算硝好了。
6、起缸曬皮:皮子硝好後,在缸口上橫一根竹桿或木棍,將皮子板面朝上掛上濾干硝水,然後堆放在草和干凈的水泥板上,板面朝上曬干,曬時把皮子的頭、尾、腿拉平、拉直,曬干板而再曬毛面,直到兩面曬干為止。
7、噴水整皮:曬乾的皮子需要經過整理,在整理的前一天晚上,每張皮噴上水,噴到板面濕潤就可以了,將噴過水的皮,板面對板面堆起來,上面用麻袋嚴蓋一個晚上,到第二天用大鈍刀在上面直鏟,橫鏟再向四面鏟開,板面向外,圍在木桿上,用快刀鏟軟後,橫鏟到皮子柔軟光滑為止,如皮子頭部不易柔軟,再塗些老粉再鏟。
8、收藏:皮子經鏟軟後,毛面曝曬半日,趁熱將皮子對折,用小竹桿拍打毛面,再掛起來,待散去臭氣,便可收裝在完好的塑料袋中,放進一包衛生丸,扎緊袋口,經過一段時間臭氣全消,代之是衛生丸的氣味,就可以收藏備用。
簡單的土法加工以狗皮為例:
1.先將皮上的肉油糞污泥血液等清除干凈,平放在木板上用粗鐵砂石或磚塊磨至略見粗毛的根為止。
2.然後用明礬 500g,加水5000ml,煮沸後到入盆里,冷卻後將皮完全浸入其中,約24小時後取出,毛朝下放在木板上張開綳緊,用鐵釘固定。
3.用50度的皮硝水(皮硝250g,水250ml,煮沸後剰150ml)反復均勻地塗在皮板上,稍干後犬皮會起泡,如個別地方不起泡,可再次塗上,直至起泡為止。
芒硝:又叫朴硝、皮硝。其化學成分為含水硫酸鈉(Na2SO4·10H2O)。
4.涼吹犬皮,待干透後,用細砂布仔細磨平即成。
5.鞣製好的犬皮,用手將皮抓成團,放開後應能慢慢自然張開,即表明為鞣製好了的毛皮,柔軟而富彈性。

9. 羊皮怎麼熟會的人說下

.准備工序.

鞣製毛皮時,首先要將原料軟化,恢復鮮皮狀態,除去皮毛加工中不需要的成分(皮下組織,結締組織,肉渣,肌膜等)。包括如下過程:

⑴浸水:對產品質量影響很大。必須嚴格執行操作方法。浸水目的就是使原料皮恢復到鮮皮狀態,除去部分可容性蛋白質,並除去血污,糞便等雜物。浸水的溫度隨原料皮的種類而定,一般以15-18C為宜,如在18C以下皮的軟化慢,20C以上細菌容易繁殖。浸水的時間,一般鹽皮或鹽干皮,在流水中浸泡5-6小時即可,若存放時間很長的干皮或鹽干皮,應在浸泡時再加以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使其軟化。浸泡時間可在20-24小時。要求皮張不得露出水面,浸軟,浸透,均勻一致。浸水要特別注意掌握溫度以及浸水時間。利用生皮在鹼性水中膨脹的原理,減少生皮浸水時間,抑制細菌繁殖,常在浸水中加入硫化鈉,氫氧化鈉,氫氧化胺,亞硫酸鈉等。氫氧化鈉的用量為0.2-0.5克/升,硫化鈉用量為0.5-1克/升。

⑵削里:將浸水軟化後的毛皮。裡面向上鋪在半圓木上,用弓形刀颳去附著在肉面上的脂肪,殘肉等,為了不傷害毛根,在刮時可在圓木上先鋪一層厚布。削里與下一步的脫脂有密切的關系。若殘留脂肪多不利脫脂。用弓型刀刮裡面的作用還在於通過擠壓,使皮裡面的殘存脂肪升到皮表面,利於脫脂。

⑶脫脂及水洗:毛皮成品的好壞決定於脫脂是否徹底。在脫脂過程中,應當脫掉脂肪,又不損傷毛皮。採用皂化法較為緩和,其原理就是利用鹼與油脂生成肥皂的性能,除去被毛上的油脂。若鹼液過濃或利用強鹼,能使毛皮的角質蛋白受到破壞,使毛失去光澤變脆。一般使用純鹼,它的鹼性軟弱,既能除去油脂對毛又無損害。但在配置鹼液的濃度也要掌握好,濃度過低也達不到脫脂的目的,產品變硬,並留有動物原有的臭味,對下步鞣製也會帶來影響,使皮僵硬而不耐用.
脫脂方法:
A首先配置脫脂液,肥皂3份,碳酸鈉1份,水10份,先將肥皂切片,投入水中煮開溶解,然後加入碳酸鈉,溶解後放涼待用。在容器中加入濕皮重4-5倍溫水(38-40C),在加入上述脫脂液5-10%(兔皮,羊皮5%,狗皮10%),然後投入削里的毛皮,充分攪拌,5-10分鍾後重新換一次液,再攪拌,直至脫去毛皮特有的油脂氣味,同時脫脂液泡沫不消失為止。
B脫脂液也可用洗衣粉(3克/升),純鹼(0.5克/升)配製,使其加工液與濕皮重成10-12倍的比例,加溫到38C,脫脂攪拌40分鍾,現市面的加酶洗衣粉用起來更好,1升水3克洗衣粉,0.5克純鹼。按規定時間脫脂後的毛皮,應立即水洗,除去肥皂液,洗滌沖洗干凈後。出皮涼干。

2.鞣製工序(只說明礬鞣法,其來源容易,方便)。

(1)配製鞣液,明礬4-5份,食鹽3-5份,水100份。先用溫水將明礬溶解,然後加入剩餘的水和食鹽,使其混合均勻,原理:明礬溶解水中後,產生游離硫酸,能使皮中蛋白纖維吸水膨脹。加鹽的目的是抑制膨脹,但加食鹽多少要依溫度而定,溫度低時,可少加食鹽,溫度高時可多加食鹽一般可按1份明礬加0.7-2份食鹽。

(2)鞣製方法:料液比4-5:1,(濕皮重為1時,鞣製液4-5)。放入容器中,使毛皮充分浸泡在料液中,為了使料液均勻滲入皮質中,要充分攪拌(最好採用轉鼓),隔夜以後每天攪拌一次,每次攪拌30分鍾左右,浸泡7-10天鞣製結束。

(3)檢查方法:是否鞣製好了,可將浸皮取出,皮板向外,毛絨向內迭折,在角部用力壓盡水分,若迭折處呈現白色不明,呈綿紙狀,證明鞣製結束。鞣製時水溫低,不僅延長鞣製時間,而且皮質變硬,最好溫度保持在30C左右,鞣製後內面不要用水洗,僅將毛面用水清洗一下即可。用明礬鞣製毛皮潔白而柔軟,但缺乏耐水性和耐熱性。

3.整理工序.

(1)加脂.

皮中原有的脂肪已在加工中除去,為了使皮纖維周圍形成脂肪薄膜保護層,提高皮的柔軟性.伸屈性和強度,因此必須加脂.現舉一比較簡單的加脂配方供參考:蓖麻油10份,肥皂10份,水100份.將肥皂切片加水煮沸溶解,再徐徐加入蓖麻油乳化.加脂方法:將上敘加脂液塗抹於半乾的毛皮內面,塗布後重迭<內面與內面合>,放置一夜使其乾燥.

(2)回潮.

加脂乾燥後的毛皮,皮板很硬,為了便於刮軟,必須在內面里適當噴水,這一個過程稱為"回潮".可用毛刷刷,也可用噴霧器噴內面.用明礬鞣製的毛皮,因其缺乏耐水性,最好用明礬鞣液塗布,將塗抹後的毛皮,再內面與內面迭折,用油布或塑料布包裹好,壓一石塊,放置一夜,使其均勻吸水.然後進行刮軟.

(3)刮軟.

將回潮後的毛皮,鋪於半圓木上,毛面向下,用鈍刀輕刮內面,使皮纖維伸長,面積擴大,皮板變柔軟.
(4)整形及整毛.

為了使刮軟後的皮板平整,需要進行整形,將毛面向下釘於木板上,進行陰干,避免陽光暴曬,充分陰干後用浮石或砂紙將面磨平,然後從釘板上取下修邊.再用梳子梳毛,若破皮應縫好.這就全部完成了.

這種硝皮子的方法應注意事項,

(1)這是毛皮硝法,革皮作用不大,例;麂皮,在處理過程中毛會掉,變成無毛,硝成後作用不大,因含鹽份,做刀鞘都不行,銹刀.但皮子好硝,因皮含油少.

(2)如作裝飾皮,一定要後開膛剝皮法,即從後腳中線開一刀,整體剝成筒皮,這樣就好看.

閱讀全文

與硝水可以使皮子軟化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液態環氧樹脂用途 瀏覽:747
反滲透分1段2段有什麼用 瀏覽:946
edl純水是什麼意思 瀏覽:104
江淮和悅b15空調濾芯怎麼更換 瀏覽:826
那種企業產生有機廢水 瀏覽:542
檸檬酸怎麼除垢 瀏覽:959
處理一噸廢水要多少陶粒 瀏覽:76
蘭州實驗室廢水處理設備 瀏覽:142
小米濾芯怎麼看裡面臟不臟 瀏覽:101
寶來傳奇怎麼更換空氣濾芯 瀏覽:507
屠宰廢水用什麼絮凝劑好 瀏覽:127
水蒸氣蒸餾法實驗報告討論 瀏覽:573
葡萄酒過濾後能否沾水 瀏覽:66
廢水比如何使用 瀏覽:900
蒸餾所需要的實驗步驟 瀏覽:349
超濾污染物去除率 瀏覽:160
進口網管式反滲透膜采購 瀏覽:434
農村建房要不要進行污水處理 瀏覽:508
濾芯怎麼用不會壞 瀏覽:433
ppuf超濾膜 瀏覽: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