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的酸鹼性和溫度有沒有關系
水的酸鹼性與溫度無關。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物質的量濃度,下同)大於氫氧根離子濃度,溶液呈酸性;氫離子濃度等於氫氧根離子濃度,溶液呈中性;氫離子濃度小於氫氧根離子濃度,溶液呈鹼性。但溶液的pH值與溫度有關,如常溫下純水的pH=7,0.01mol/LNaOH pH=12,但100℃純水pH=6,0.01mol/LNaOH pH=10
② 水的PH值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么
pH是氫離子濃度的負對數,離子濃度大,pH值就小,而電離是吸熱的,溫度高,電離出的離子就多,氫離子濃度大了,ph值就小了,25度純水ph值為7,90度純水ph值約為6
③ 純凈水的PH值為什麼跟溫度有關
常溫下,純水是偏酸性的,也就是PH<7。因為水電離出氫離子和氫氧根,由於電離不平衡,氫離子較多,就顯微酸性。
隨著水的加熱,酸性就越強了。水的電離是吸熱的,反應向氫離子增多的方向進行,所以PH值越來越小於7。具體的信息,可搜索「水的電離」。
④ 溫度對PH值有影響嗎
對強酸強鹼沒有,因為他們都是完全電離,電離程度與溫度無關
對弱酸弱鹼,或者一些會水解的鹽則有影響,溫度影響他們的電離程度或是水解程度,會使PH改變
⑤ 水的ph值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嗎
會
因為h+的濃度越大ph就越低,而升溫會促進水電離成h+和oh-,導致水中h+的濃度增版加,ph會下降權
比如純水在25℃時ph值是7,在85℃時ph值變為6(但水並不顯酸性)
所謂的ph=7溶液顯中性,是必須在25℃下才准確的
--------------------------------------------------------
ph其實是氫離子濃度指數,根據氫離子的摩爾濃度取對數並取相反數而得,其中的p表示負對數,h表示氫離子濃度
⑥ 純水在不同的溫度下的PH值大小關系
溫度升高,由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濃度都會生高.pH指氫離子的濃度,所以溫度生高pH值會降低.電離是一個吸熱過程,大學就是用熵解釋,高中就用勒廈特列原理解釋
pH=-lgC(H+)
⑦ 水的ph與溫度的關系
1、如果是在空氣中的水,由於溶有二氧化碳,含碳酸,顯酸性,ph<7,加熱後碳酸分解,ph增大
2、如果是純水,不含二氧化碳,常溫下ph=7,溫度升高後水的電離度增大,氫離子濃度增大,ph減小
⑧ 溫度對PH值有影響嗎
溫度對溶液的PH值有影響。
PH的概念是H+濃度的負對數!H+濃度越大,PH值越小。
溫度升高: 純水的平衡右移,H+濃度增大,PH值減小。
硫酸中的水的平衡同樣,H+濃度增大,PH值減小;但是,在硫酸溶液中,H+主要是由硫酸電離的,而水電離的可以忽略,所以,通常認為溫度的升高,對硫酸的PH值沒有影響。
水的電離受溫度影響,加酸加鹼都能抑制水的電離。水的電離是水分子與水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因此極難發生。實驗測得,25℃時1L純水中只有1×10⁻⁷mol的水分子發生電離。由水分子電離出的H⁺和OH⁻數目在任何情況下總相等。25℃時,純水中[H⁺]=[OH⁻]=1×10⁻⁷mol/L。
(8)純水ph和溫度的關系擴展閱讀:
在標准溫度(25℃)和壓力下,pH=7的水溶液(如:純水)為中性,這是因為水在標准溫度和壓力下自然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的乘積(水的離子積常數)始終是1×10⁻¹⁴,且兩種離子的濃度都1×10⁻⁷mol/L。
pH值小說明H⁺的濃度大於OH⁻的濃度,故溶液酸性強,而pH值增大則說明H⁺的濃度小於OH⁻的濃度,故溶液鹼性強。所以pH值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強;pH愈大,溶液的鹼性也就愈強。
通常pH值是一個介於0和14之間的數(濃硫酸pH約為-2),在25℃的溫度下,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酸性,當pH>7的時候,溶液呈鹼性,當pH=7的時候,溶液呈中性。但在非水溶液或非標准溫度和壓力的條件下,pH=7可能並不代表溶液呈中性,這需要通過計算該溶劑在這種條件下的電離常數來決定pH為中性的值。
⑨ 提問:不同溫度下,純水的PH會怎樣改變
溫度升高,水的電離度變大,h+濃度變大,因此ph值變小
比如100度時,水的kw常數為10的-12次方,故此時水的ph=6
但還是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