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製作電解水怎麼從電解水中提取氫氣
首先准備儀器:電源,兩個石墨電極,導線,蒸餾水(裡面加點硫酸鈉更好內,提高導電能力),容兩個試管(或集氣瓶)
通電後,用收裝置收集氣體,與電源正極相連,收集氣體氣積少些的是氧氣。
通電後,用收裝置收集氣體,與電源負極相連,收集氣體多些的是氫氣。
注意:氧氣是可以導火的,收集的時候注意安全,遠離火源!
㈡ 電解水制氫裝置是怎麼樣的
電解水制氫法裝置是通過對水電解槽中的電解液進行直流電電解,分別在陰極和陽極產生出含液氫氣和氧氣,而後分兩路送往氫分離器和氧分離器進行重力分離,氫氣和氧氣向上送往用氣點,而電解液向下,經迴流匯集到循環泵中,再次被壓送至電解槽中電解,如此往復生成氫氣和氧氣。
在此過程中,需要保證氫分離器和氧分離器中的液位的平衡,避免氣液互串而造成噴發危險,通常,液位的平衡是通過調節兩個分離器中氣體的壓力實現的。
電解水制氫的裝置,包括壓電懸臂梁和整流電路,壓電懸臂梁連接到整流電路,整流電路連接電解槽,壓電懸臂梁包括懸臂梁基座,壓電材料,塗覆在材料上的電極,不銹鋼板,不銹鋼板和懸臂梁基座相連。壓電材料在不銹鋼板和懸臂梁基座的交接處,上下各一層,每一層的兩面都塗覆電極。
電解水制氫的方法,壓電懸臂樑上的不銹鋼板連接低頻機械振動,將振動能轉化為電能,整流電路向電解槽導電,開始電解水,分別用氫氣收集裝置以及氧氣收集裝置進行收集。
它與傳統的電解水制氫相比,提高了能量轉化效率,節約了成本,保證了製得的氫氣和氧氣的純度,提高了收集過程的安全性,且沒有溫室氣體排放。
㈢ 電解水制氫的原理是咋回事啊
電解水制氫的原理:2H2O=(通電) 2H2+O2(兩種氣體都該標氣體符號)
氫氧化鈉在其中起作用是:增強導電性,因為純水是弱電解質,導電性不好,氫氧化鈉是強電解質,增加導電性!
㈣ 水電解制氫
嗯!最經我也在研究這個東西。
KOH不要飽和,一般是20%左右產氣量最高,KOH太濃了,水分少了,對電解也不利。同時要燃燒的話,需要濾氣裝置和flashback防止器。
電源的話,我建議是採用通訊電源,淘寶上買的估計在300米左右,規格大概是12-18V 50A的,足夠你用了。你搜通訊電源就可以了。
不建議你採用的10CELL串聯模式。電解的時候電壓太低了,才2.4V,youtube上面的birdmen甚至上到了單cell300V。
另:給個大概的數據,電解制氫的產率大概是0.25m³/KWH(度),混合氣體的話大概0.35m³/度電。支持燃燒且不回火且能燒化M8的鐵螺絲,至少需要3-4L/mian的出氣量。用12V 50A的電源差不多了。
產氣量的影響因素從大倒小依次是:電流大小,極板距離,極板表面積,電解液濃度,電解液溫度。
㈤ 電解水制氫工業,冷卻水系統改造
對於大型制氫工業來說,電解水制氫,目前普遍,冷卻需求,一般是電解槽、整流櫃,氫氧分離裝置等,用製冷機可提升到溫度精確值,低溫水,尤其是純化上有作用,我司用的是深圳凱德利冷水機,,有效果。
㈥ 電解水制氫分為幾種
電解水制氫分為兩種;分別分為酸性條件和鹼性條件;
1、鹼性條件:
陰極:4H2O+4e-=2H2↑ +4OH-
陽極: 4OH--4e-=2H2O+O2↑
總反應式:2H2O=2H2↑+ O2↑
2、酸性條件:
陽極:2H2O-4e-=O2↑ +4H+
陰極: 4H++4e-=2H2↑
反應遵循法拉第定律,氣體產量與電流和通電時間成正比。
(6)電解水制氫純化擴展閱讀:
在一些電解質水溶液中通入直流電時,分解出的物質與原來的電解質完全沒有關系,被分解的是作為溶劑的水,原來的電解質仍然留在水中。例如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均屬於這類電解質。
在電解水時,由於純水的電離度很小,導電能力低,屬於典型的弱電解質,所以需要加入前述電解質,以增加溶液的導電能力,使水能夠順利地電解成為氫氣和氧氣
固體聚合物電解質,SPE電解水,最初用於向宇宙飛船或潛水艇供氧,或在實驗室作為氫氣發生器(可用於氣體色譜)。核電大規模發展以後,人們利用SPE技術在用電低谷電解水產生氫,在供電高峰以SPE氫-氧燃料電池向外供電,使之成為能量貯存轉換裝置
㈦ 什麼是水電解制氫
水電解制氫是目前應用較廣並且比較成熟的制氫方法之一。用水作原料制氫的過程實際上是氫與氧燃燒生成水的逆過程,因此只要提供一定形式的能量,就可以使水分解。利用電能使水分解生產氫氣的效率一般在75%~85%,這種制氫方法工藝過程比較簡單,也沒有污染,但是要消耗很多電,一般每立方米氫氣耗電4~5.5度,因此從節約能源方面考慮,這種制氫方法受到一定的限制。
目前水電解的工藝、設備均在不斷地改進:對電解反應器電極材料的改進,以往電解質一般採用強鹼性電解液,近年開發採用固體高分子離子交換膜為電解質,且此種隔膜又起到電解池陰陽極的隔膜作用;在電解工藝上採用高溫高壓參數以利反應進行等。
目前,我國有很多各種規模的水電解制氫裝置,但均為小型電解制氫設備,其目的都是製得氫氣做原料而不是作為能源。對於電解反應中的電極過程、電極材料等方面的課題,南開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單位均曾開展過研究,隨著氫能應用的逐步擴大,水電解制氫方法必將得到發展。
以水為原料的熱化學循環分解水制氫方法,避免了水直接熱分解所需要的高溫且可降低電耗,受到人們的重視。該方法是在水反應系統中加入一中間物,經歷不同的反應階段,最終將水分解為氫和氧,中間物不消耗,各階段反應溫度都較低。
近些年,國際上已經先後研究開發了20多種熱化學循環法,有的已進入中試階段。我國水力資源豐富,利用水力發電電解水制氫有一定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