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岑為什麼要加熱軟化
黃芩蒸或沸水煮後進行切片主要是冷浸黃芩的抑菌能力較燙、煮、蒸的黃芩低。所以黃芩炮製的目的是破壞酶並使葯材軟化易切黃芩的炮製方法是燙、蒸
❷ 並頭黃芩可以泡水喝嗎,主要有什麼功效
不可以泡水喝
並頭黃芩的功效與作用
1、黃芩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
用於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葯對》:「山茱萸、龍骨為之使。惡蔥實。畏丹砂、牡丹、藜蘆。配柴胡,通調表裡,和解少陽;配白術,清熱安胎;配半夏,苦降辛開;配黃連,清熱燥濕;配枳實、厚朴,消食和胃。
2、抗菌作用
黃芩煎劑100%濃度,平板法試驗,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璉球菌(a,b)、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等有抑製作用。黃芩煎劑試管法試驗1:1280濃度可抑制傷寒桿菌、溶血性鏈球菌a,1:640濃度抑制溶血性鏈球菌b,肺炎雙球菌及福氏痢疾桿菌、人結核桿菌h37,1:320濃度可抑制霍亂弧菌、志賀氏痢疾桿菌;1:80濃度時宋內氏痢疾桿菌有抑製作用。黃芩醇浸液0.5g/ml或0.05g/ml,用瓊脂斜面培養,葯液與培養基1:1混合,對綠膿桿菌有抑製作用。黃芩醇浸液2g/ml濃度,平皿法試驗對大腸桿菌、桔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黃芩煎劑、醇提劑1g/ml濃度,用平板法試驗時對腦膜炎球菌均有抑作用。
3、抗真菌作用
黃芩煎液,試管斜面法試驗4%濃度抑制狗小牙胞菌及堇色毛癬菌,8%濃度抑制許蘭氏黃癬菌,10%濃度抑制許蘭氏黃癬菌蒙古變種,15%濃度抑制共心性毛癬菌及鐵銹色毛癬菌。黃芩水浸劑1:3濃度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羊毛樣小芽胞癬菌、紅色表皮癬菌、k、w、氏表皮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黃芩煎劑25-100%濃度,體外試驗對乙型肝炎病毒dna復制有抑製作用。
4、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黃芩煎劑4g/kg腹腔注射,對小鼠防禦性條件反射可使陽性反射時延長,而對非條件反射及分化無影響,說明黃芩可加強皮層抑制過程。黃芩煎劑2g/kg,對傷寒混合疫苗致熱家兔有解熱作用。但也有報道黃芩水煎劑或酒浸劑5-9g/只灌胃,或2g/只im,均不能證明黃芩對傷寒疫苗致熱家兔有解熱作用。抗炎抗變態反應。
❸ 黃芩炮製軟化方法
目的:以新鮮黃芩為材料,做了不同加工方法對其炮製品質量影響的比較.方法:分別採用冷浸法、蒸版法和煮法三權種加工方法,並用HPLC法測定其有效成分含量.結果:蒸法和煮法既可以軟化切片,又可以破壞酶的活性,使用過程應根據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方法.結論:煮法以等體積水,加熱10 min,80℃乾燥為宜;蒸法時間取20 min,乾燥溫度以80℃為宜.
❹ 為什麼軟化黃芩不能用水煮或水泡而要用蒸的方法
黃芩已經製成干品,軟化時就不能用水泡或水煮,這樣會把黃芩中的葯用成分析出,讓黃芩失去應有葯性。
而採取蒸的方法,才是最正確的!
蒸法不會溶解黃芩,又能軟化,葯性也不會喪失,是軟化好方法之一。
❺ 傳統的黃芩炮製方法有冷水軟化、熱水煮、熱蒸軟化等,這些方法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冷水軟化在來南方地區有應用自,但近代認為該方法不合理。因為黃芩中活性成分黃芩苷冷水軟化時在酶的作用下會分解成苷元,苷元會進一步氧化為綠色的蒽醌類成分,所以冷水浸後黃芩斷面會變綠。
比較合理的方法是熱水短時間煮或者熱蒸的方法。這是利用了酶遇熱變性失活的原理。在失去酶參與下,黃芩苷相對比較穩定,利於飲片的保存。
但個人認為蒸發最為合理。畢竟,煮法會煎煮出一定的黃芩苷,造成活性成分損失。
❻ 黃芩的葯用價值
性味:苦,寒。
①《本經》:味苦,平。
②《別錄》:大寒,無毒。
③《葯性論》:味苦甘。
歸經:入心、肺、膽、大腸經。
①《品匯精要》:行手太陰、陽明經。
②《綱目》:入手少陰、陽明,手足太陰、少陽六經。
③《雷公炮製葯性解》:入肺、大腸、膀胱、膽四經。 瀉實火,除濕熱,止血,安胎。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嗽,濕熱瀉痢,黃疸,熱淋,吐、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
①《本經》:主諸熱黃疸,腸澼,泄利,逐水,下血閉,(治)惡瘡,疽蝕,火瘍。
②《別錄》:療痰熱,胃中熱,小腹絞痛,消谷,利小腸,女子血閉,淋露下血,小兒腹痛。
③陶弘景:治奔豚,臍下熱痛。
④《葯性論》:能治熱毒,骨蒸,寒熱往來,腸胃不利,破壅氣,治五淋,令人宣暢,去關節煩悶,解熱渴,治熱腹中疞痛,心腹堅脹。
⑤《日華子本草》:下氣,主天行熱疾,疔瘡,排膿。治乳癰,發背。
⑥《珍珠囊》:除陽有餘,涼心去熱,通寒格。
⑦李杲:治發熱口苦。
⑧《滇南本草》:上行瀉肺火,下行瀉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調經清熱,胎有火熱不安,清胎熱,除六經實火實熱。
⑨《綱目》:治風熱濕熱頭疼,奔豚熱痛,火咳,肺痿喉腥,諸失血。
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氣,定喘嗽,止失血,退往來寒熱,風熱濕熱,頭痛,解瘟疫,清咽,療肺痿肺癰,乳癰發背,尤祛肌表之熱,故治斑疹、鼠瘺,瘡瘍、赤眼;實者涼下焦之熱,能除赤痢,熱蓄膀胱,五淋澀痛,大腸閉結,便血、漏血。
⑾《科學的民間葯草》:外洗創口,有防腐作用。 抗菌作用:黃芩煎劑100%濃度,平板法試驗,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璉球菌(a,B)、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等有抑製作用。黃芩煎劑試管法試驗1:1280 濃度可抑制傷寒桿菌、溶血性鏈球菌a,1:640 濃度抑制溶血性鏈球菌B,肺炎雙球菌及福氏痢疾桿菌、人結核桿菌H37,1:320 濃度可抑制霍亂弧菌、志賀氏痢疾桿菌;1:80 濃度時宋內氏痢疾桿菌有抑製作用。黃芩醇浸液0.5g/ml或0。05g/ml,用瓊脂斜面培養,葯液與培養基1:1 混合,對綠膿桿菌有抑製作用。黃芩醇浸液2g/ml濃度,平皿法試驗對大腸桿菌、桔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黃芩煎劑、醇提劑1g/ml濃度,用平板法試驗時對腦膜炎球菌均有抑作用。
抗真菌作用:黃芩煎液,試管斜面法試驗4%濃度抑制狗小牙胞菌及堇色毛癬菌,8%濃度抑制許蘭氏黃癬菌,10%濃度抑制許蘭氏黃癬菌蒙古變種,15%濃度抑制共心性毛癬菌及鐵銹色毛癬菌。黃芩水浸劑1:3濃度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羊毛樣小芽胞癬菌、紅色表皮癬菌、K、W、氏表皮癬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
抗病毒作用:黃芩煎劑25-100%濃度,體外試驗對乙型肝炎病毒DNA復制有抑製作用。
抗炎抗變態反應:黃芩70%乙醇提取物200,500mg/kg 灌胃黃芩素、黃芩甙、漢黃芩素50,100mg/kg 灌胃,可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滲出增加,對48/80(一種化合物名稱,Sigma 生產)引起的大鼠足腫也有抑製作用,黃芩70%乙醇提取物500mg/kg 灌胃,黃芩素、黃芩甙及漢黃芩素100mg/kg灌胃對大鼠佐劑性關節炎有抑製作用。黃芩水提物100,200mg/kg 灌胃,對大鼠被動皮膚過敏反應(PCA)有抑製作用,但對氯化苦引起的小鼠接觸皮炎(耳腫脹)無明顯影響。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黃芩煎劑4g/kg 腹腔注射,對小鼠防禦性條件反射可使陽性反射時延長,而對非條件反射及分化無影響,說明黃芩可加強皮層抑制過程。黃芩煎劑2g/kg,對傷寒混合疫苗致熱家兔有解熱作用。但也有報道黃芩水煎劑或酒浸劑5-9g/只灌胃,或2g/只im,均不能證明黃芩對傷寒疫苗致熱家兔有解熱作用。
對心血管的作用:黃芩醇提液1g/kg靜脈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壓下降。黃芩煎劑0。06g/kg 靜脈注射,對麻醉犬有明顯降壓作用。黃芩素20mg/kg 靜脈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壓下降40-50%。黃芩浸劑灌胃/kg 灌胃,3次/天,連續4周,使慢性腎性高血壓犬血壓下降,心率變慢。黃芩甙2×10(-4)mol/l,在豚鼠離體主動脈條、肺動脈條、氣管條及右心房均有競爭性的拮抗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及多巴胺引起的收縮作用,也拮抗異丙腎上腺素舒張氣管和增加右心房自發頻率作用,提示黃芩甙對a,B1,B2 受體均有阻斷作用。
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黃芩素、漢黃芩素、千層紙素A、黃芩黃酮Ⅱ及白楊素(chrysin)於濃度1。0mM時,均可抑制膠原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白楊素對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製作用,黃芩素及漢黃芩素對花生四烯酸誘導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製作用,黃芩素及黃芩甙對凝血酶誘導的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也抑制;黃芩素及黃芩甙20,50mg/kg 灌胃,對內毒素誘導的大鼠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可以防止血小板及纖維蛋白原含量的降低。
降血脂:黃芩水浸液10%2ml/只灌胃,連續給葯7周,可使膽固醇喂飼的家兔血清膽固醇含量下降。黃芩素、黃芩甙100mg/kg 灌胃,可降低實驗性高血脂大鼠玉米油-膽固醇-膽酸喂飼血清游離脂肪酸、甘油三酯及肝甘油三酯的含量,黃芩黃酮Ⅱ100mg/kg 灌胃,可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及肝甘油三酯的含量,增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的含量,漢黃芩素100mg/kg 灌胃,可防止肝甘油三酯的沉積並增加血清HDL-ch的含量。黃芩素、黃芩甙 100mg/kg 灌胃,對乙醇引起的高血脂大鼠,可降低肝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漢黃芩素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的水平,黃芩素能增加血清HDL-ch含量。
保肝、利膽、抗氧化:黃芩甲醇提取物1000mg/kg 腹腔注射,對異硫氰酸萘酯(ANIT)引起的大鼠肝損害有抑製作用,可抑制血清膽紅素的增加。黃芩醇提物50,100mg/kg,黃芩甙50,100mg/kg 灌胃,對家兔有利膽作用。漢黃芩素10(-4)-10(-6)mol/l 濃度體外試驗,對大鼠肝微粒體脂質過氧化有抑製作用,使丙二醛(MDA)含量下降。黃芩素及黃芩甙2。5×10(-4)mol/l,1.0×10(-4)mol/l,漢黃芩素2.5×10(-4)mol/l,黃芩黃酮Ⅱ2。5×10(-4)mol/l,漢黃芩素-7-O-D葡萄糖醛酸2.5×10(-4)mol/l,1.0× 10(-4)mol/l,對FeC12-維生素C-ADP混合物誘導的大鼠肝勻漿脂質過氧化有抑製作用,使肝MDA的形成顯著下降,對NADPH一ADP引起的脂質過氧化也抑制。
抗癌:黃芩醚提物對小鼠白血病L1210細胞有細胞毒作用,半數有效量為10.4mg/ml,黃芩黃酮Ⅱ對小鼠L1210 細胞的半數有效量 為1.5μg/ml,黃芩甙、黃芩素及漢黃芩素對L1210作用不顯著。
其它作用:黃芩素10,20mg/kg 靜脈注射,對麻醉犬有利尿作用。黃芩煎劑
4g/kg 灌胃,對大鼠半乳糖性白內障有防治作用,可延緩白內障的形成。黃芩甙對大鼠晶體醛糖還原酶有抑製作用,其ID50 為1.81 × 10(-3)mg/ml。黃芩甙150mg/kg 灌胃,對鏈黑黴素引起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無明顯下降,但紅細胞山梨醇含量於治療後顯著降低,提示在動物體內也有抑制醛糖酶的作用,有可能用於糖尿病性並發症的防治。黃芩甙、黃芩素及漢黃芩素50-125μg/ml 對小鼠肝唾液酸酶有抑製作用。黃芩甙100mg/kg,葡萄糖醛酸43mg/kg皮下注射均可對抗士的寧引起的小鼠死亡,而甙元黃芩素無效,認為黃芩甙水解後的葡萄糖醛酸起的解毒作用。黃芩對PGs的代謝有較廣泛的影響,水提物對PGs的生物合成有抑製作用。
❼ 黃芩搭配什麼排毒最好
建議看醫生診斷查清,才能由醫生開葯。
忌亂吃葯!忌亂用葯!忌亂吃保健品。「要對症下葯」。
排毒不需吃葯,不用花錢。養生應盡量以食療為主最好。
要認清排毒概念:中醫認為身體內多餘的東西稱為毒。西醫沒有"毒"的名詞。
疏通腸道、尿道、血管、氣管、汗腺等,使各路排毒管道通暢,以便於進行「體內大掃除」。
就是排毒。
1、「宿便是百病之源」應多吃高纖維食物:粗糧,蔬菜和水果,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體積和軟化糞便。常吃全麥片、玉米片、或紅薯、香蕉等、蜜糖、芋頭、馬鈴薯南瓜等。具有良好的通便功效。可把腸道垃圾、毒素清除。
2、定期1個月禁食1個中午餐,只喝開水,晚餐吃蔬菜和水果,全麥片、玉米片、或紅薯促使體內毒素排出。
3、多飲水促進腎臟排毒
❽ 黃岑為什麼要加熱軟化
黃芩蒸或沸水煮來後進行源切片主要是冷浸黃芩的抑菌能力較燙、煮、蒸的黃芩低。所以黃芩炮製的目的是破壞酶並使葯材軟化易切。
黃芩的炮製方法是燙、蒸、或短時間水煮,但加熱時間從10分鍾到48小時不等,有些地區認為黃芩有小毒,須用冷水浸泡至色變綠去毒後再切制,名「淡黃芩」,但也有認為黃芩遇水變綠影響質量,必須用熱水煮後切成飲片,以色黃為佳。
其以根入葯,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黃芩的臨床抗菌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生抗葯性。
黃芩主要功效是清熱燥濕,適宜濕熱的人群,所以適宜癰腫瘡毒患者,血熱出血患者以及胎動不安的孕婦使用。而主要功效是補氣升養,它的主要適宜脾氣虛弱,面色蒼白或黃萎;中汽下陷導致脫肛,子宮下垂、慢性風濕性的關節炎人。
❾ 黃芩為什麼要蒸或沸水煮後進行切片
黃芩蒸或沸水煮後進行切片主要是冷浸黃芩的抑菌能力較燙、煮、蒸的黃芩低。所以黃芩炮製的目的是破壞酶並使葯材軟化易切
黃芩的炮製方法是燙、蒸、或短時間水煮,但加熱時間從10分鍾到48小時不等,有些地區認為黃芩有小毒,須用冷水浸泡至色變綠去毒後再切制,名「淡黃芩」,但也有認為黃芩遇水變綠影響質量,必須用熱水煮後切成飲片,以色黃為佳。
按黃芩中有效成分為黃芩甙。試驗證明,黃芩遇冷水變綠色的原因是黃芩中的黃芩甙(Baicalin)被酶(Baicalinase)在一定溫度和濕度下酶解成黃芩素(Baicalein)(5,6,7一三羥基黃酮),由於鄰三羥基不穩定,容易被氧化變綠。
葯理試驗證明:生黃芩、冷浸黃芩的抑菌能力較燙、煮、蒸的黃芩低。所以黃芩炮製的目的是破壞酶並使葯材軟化易切片,故以蒸(1小時)或煮(不超過10分鍾)為宜。北方以蒸或沸水略煮,「應以色黃為佳」,是符合科學道理的。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涼血止血。
作用:降壓、鎮靜、抗微生物作用、對血脂及血糖作用。利尿、平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