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濾膜孔徑的微米和千道爾頓兩個單位怎麼換算
1、切割源分子量 1K 3K 5K 6K,對應孔徑0.001μm 0.002μm 0.003μm 0.004μm。
2、切割分子量 10K 20K 30K 50K,對應孔徑0.005μm 0.006μm 0.007μm 0.008μm。
3、切割分子量 100K 150K 300K 500K,對應孔徑0.01μm 0.05μm 0.12μm 0.2μm。
(1)純水濾膜孔徑擴展閱讀:
使用微孔濾膜注意事項:
1、用作起泡點的測定:測定起泡點壓力可以反映微孔濾膜的孔徑大小,這與被濾過的葯液質量密切相關,也是保證微孔濾膜質量的一種重要手段。
使用的微孔濾膜應事先放在70℃左右的注射用水中浸泡1 h,將水傾出後再用溫注射用水浸泡過夜備用,臨用時取出,用注射用水淋洗干凈,即可裝入過濾器中使用,安裝時防止濾膜裝歪泄漏。
2、為保護延長濾膜的使用壽命,可用同等大小的濾紙或絹綢布放在濾膜上,防止濾膜破裂。
你好,濾芯有如下幾種,請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
微濾:(也叫粗濾)就是簡單的過濾,微濾膜的孔徑一般為0.51微米,只能起到過濾泥沙、鐵銹等可見雜質以及大的細菌團。通過微濾膜處理的水,只能在感官上達到清澈,並不能作為合格的飲用水。市場多見的簡單過濾裝置。
超濾:(簡稱UF)也叫中空纖維,利用超濾膜孔徑對液體進行分離的物理篩分過程;孔徑一般為0.1—0.01微米,可以有效去除細菌、膠體、病毒和雜質等自來水中的有害物質,因為超濾膜是物理過濾,無法過濾掉化學物質,會保留水中的礦物質成分,但同樣也無法過濾掉重金屬。總的來說,超濾凈化出來的水可以達到直接飲用的標准,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凈水器。
納濾:(簡稱NF)納濾芯的孔徑為0.01—0.001微米之間;能夠濾除抗生素、激素、農葯、石油、洗滌劑、重金屬、藻毒素等化學污染物;而小於此孔徑的礦物質離子則可以通過;能夠有效保留有益的礦物質。
反滲透:(簡稱RO)運用特製的高壓水泵,增加原水壓力,使原水在壓力的作用下滲透過孔徑0.0001微米的逆滲透膜。能去除水中重金屬、農葯、三氯甲烷等化學污染物。反滲透凈水器出水通常為純凈水,PH值偏酸性,長期飲用不利於健康。
⑶ RO純水機的RO反滲透膜介紹:
反滲透膜是一種模擬生物半透膜製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滲透技術的核心構件。反滲透技術原理是在高於溶液滲透壓的作用下,依據其他物質不能透過半透膜 而將這些物質和水分離開來。反滲透膜的膜孔徑非常小,因此能夠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鹽類、膠體、微生物、有機物等。系統具有水質好、耗能低、無污染、工藝簡單、操作簡便等優點。
反滲透膜是實現反滲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種模擬生物半透膜製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製成。如醋酸纖維素膜、芳香族聚醯肼膜、芳香族聚醯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徑一般在0.5~10nm之間,透過性的大小與膜本身的化學結構有關。有的高分子材料對鹽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過速度並不好。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學結構具有較多親水基團,因而水的透過速度相對較快。因此一種滿意的反滲透膜應具有適當的滲透量或脫鹽率。
反滲透膜應具有以下特徵:
(1)在高流速下應具有高效脫鹽率;
(2)具有較高機械強度和使用壽命;
(3)能在較低操作壓力下發揮功能;
(4)能耐受化學或生化作用的影響;
(5)受pH值、溫度等因素影響較小;
(6)制膜原料來源容易,加工簡便,成本低廉。
反滲透膜的結構,有非對稱膜和均相膜兩類。當前使用的膜材料主要為醋酸纖維素和芳香聚醯胺類。其組件有中空纖維式、卷式、板框式和管式。可用於分離、濃縮、純化等化工單元操作,主要用於純水制備和水處理行業中。
⑷ 超濾膜的額定孔徑范圍是多少
超濾原理:超濾是一種加壓膜分離技術,即在一定的壓力下,使小分子溶質和溶劑穿過一定孔徑的特製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留在膜的一邊,從而使大分子物質得到了部分的純化。超濾原理也是一種膜分離過程原理。超濾微孔小於0.01微米,能徹底濾除水中的細菌、鐵銹、膠體等有害物質,保留水中原有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超濾膜:是一種孔徑規格一致,額定孔徑范圍為微米的微孔過濾膜。超濾膜根據膜材料的不同分為無機膜和有機膜,無機膜主要是陶瓷膜和金屬膜。有機膜主要由高分子材料製成,如聚偏氟乙烯 (PVDF)、聚醚碸 (PES)、聚bing烯 (PP)、聚乙烯(PE)、聚bing稀腈(PAN)、聚氯乙稀(PVC) 等。
⑸ 怎麼樣選擇濾膜的孔徑呢,要考慮哪些因素,孔徑對這些
早上好,這個看你要過濾的材料要求了。如果是低黏度的,通常選擇小孔徑的比如專0.22,如果是高黏度屬的,一般選擇0.8或者更高的,特別粘稠比如甘油那樣超過300cps的就不要過濾了……含有大量固體顆粒的,請先選擇二級過濾,比如先用0.8再用0.45,直接用0.45或者0.22將會導致過濾器壓力急劇升高爆膜掉。你是要過濾水相,還是有機相的?
⑹ ,在測定水樣中可濾態組分含量時,過濾所用微濾膜的孔徑應為多少
在環境監測中,用0.45μm微孔濾膜過濾,除去藻類和細菌,提高水樣的穩定性。
⑺ 只能過濾細菌的凈水器的濾孔的直徑為多少微米能過濾病毒的為多少納米能過濾礦物質的為多少納米
先看看自來水來中以下東西的直徑。源
鐵銹泥沙:100微米
細菌:0.2—401微米
病毒:0.02—0.1微米
水中懸浮物、微粒:大於2微米
超濾膜的過濾精度在0.001—0.1微米間,能有效去除泥沙、鐵銹、細菌、病毒、大分子有機物等有害物質,保留水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去除不了水中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RO反滲透膜能去除水中的任何物質,只允許水分子通過,其他任何物質均被截留!所以RO反滲透膜得到的是純凈水。
⑻ 超濾膜孔徑如何測定
超濾膜孔徑的測定微孔濾膜的孔徑分離效率是關鍵所在,所以評價濾膜孔徑甚為重要。
目前大致採用以下方法:
一、直接測量法
1.直接法測膜孔徑
(1)電子顯微鏡
掃描電鏡(SEM)和透射電鏡(TEM)電子顯微鏡表徵膜的孔徑、孔徑分布及膜的形態結構。
制樣至關重要。濕膜樣品要經過脫水、蒸鍍、復型等處理。
逐級脫水法:膜樣品用5%餓酸固定,然後在提取器中用CCl4或乙醇逐級脫水,再用環氧樹脂包埋固化,最後用超薄切片機切成薄片。適用透射電子顯微鏡的觀察。
低溫冷凍脫水法:膜樣品放在液氮或其他低溫介質中冷凍,使膜樣品中的水急速冷凍為細小的結晶,然後在低溫(至少低於-60°C)和低真空下,使冷凍的結晶逐級升華。這樣制備的膜樣品不收縮,經鍍金或復型,可用電子顯微鏡觀測。
微濾膜的孔徑為0.05-10m,掃描電鏡可分辨。
超濾膜的孔徑為1nm-30mm,掃描電鏡的解析度低於5-10nmnm,所以採用掃描電鏡觀測超濾膜的結構是困難的。
透射電鏡的解析度比掃描電鏡要高得多,約為3-4A正確制樣,高解析度的透射電鏡可以觀測超濾膜的表面細微結構。
環境掃描電子顯微鏡(ESEM),克服了常規SEM的局限性。使濕的、油性的、臟的和不導電的樣品不經處理就可直接上機觀測。
二、間接測量法
間接法是利用與孔徑有關的物理現象,通過實驗測出相應的物理參數,在假設孔徑為均勻直通圓孔的假設條件下,計算得到膜的等效孔徑,主要方法有泡點壓力法、壓汞法、氮氣吸附法、液液置換法、氣體滲透法、截留分子量法、懸浮液過濾法。
泡點法:
泡點壓力所對應膜的最大孔徑。實測時,膜應被液體完全潤濕,否則將帶來誤差。
親水性膜採用水為潤濕液體;疏水性膜採用醇為潤濕液體。
測定步驟
a將樣品平行於液面浸入蒸餾水中,使其完全濕潤b將濾膜置於測試池上,壓上光滑的多孔板c在多孔板上加入3-5mm深的水d開通氣源,使壓力緩慢上升,當濾膜表面出現第一個氣泡並連續出泡時的氣體壓力值,帶入公式可求出樣品最大孔徑值。
e氣泡出現最多時的壓力值,帶入公式可求出樣品最小孔徑。
f由最大孔徑與最小孔徑即可算出平均孔徑。
(1)電鏡法比較直觀,但屬破壞性檢測,也只能得到局部信息
(2)泡壓法(又稱氣體滲透法)只局限於測定膜孔中的最大孔徑,用於小孔徑超濾膜的測定時所需壓力遠高於膜的使用壓力,故一般認為只適用於微濾膜的測定。
⑼ 微孔濾膜孔徑0.22和0.45微米分別能過濾什麼主要的微孔濾膜孔徑就這兩種嗎我看網上多數都是這兩種
0.45微孔濾膜能過濾微米除顆粒和大多數細菌微生物,0.22微孔濾膜可以達到GMP或者葯典規定的除菌99.99%的要求。
其他孔徑:
3.0-10.0μm:RO脫鹽前之保安過濾;
0.6-0.8μm:大劑量注射液、大輸液中的微粒過濾,啤酒、飲料過濾,油類光刻膠、噴漆溶劑等的澄清過濾。
(9)純水濾膜孔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 為保護延長濾膜的使用壽命,可用同等大小的濾紙或絹綢布(應先用質量濃度20 g·L - 1磺酸鈉溶液煮沸絹綢布約30 min,然後用注射用水清洗干凈)放在濾膜上,防止濾膜破裂。
2、微孔濾膜之孔徑為錐體狀,光滑的一面孔徑小為正面;粗糙的一面孔徑大為反面,安裝時應將正面(光面)朝上,反面(暗面)朝下,否則易被雜質阻塞孔徑,影響濾速。溫度低時應將處理好的濾膜放於與葯液溫度相同的注射用水中浸泡5~10 min,可避免因溫差使濾膜抗拉強度降低而導致破裂現象。
3、用作起泡點的測定:測定起泡點壓力可以反映微孔濾膜的孔徑大小,這與被濾過的葯液質量密切相關,也是保證微孔濾膜質量的一種重要手段。
使用的微孔濾膜應事先放在70℃左右的注射用水中浸泡1 h。將水傾出後再用溫注射用水浸泡過夜備用。臨用時取出用注射用水淋洗干凈,即可裝入過濾器中使用安裝。時防止濾膜裝歪泄漏。
4、若發現微孔濾膜有小洞孔或小裂縫時,可用原不用的破濾膜漂洗干凈後烘乾,然後撕碎放於少量丙酮的小杯中,攪拌成糊狀粘液,將此粘液滴於平放濾膜的小洞孔或小裂縫處,不宜過多粘液覆蓋而稍大即可,揮干後則可繼續使用而不影響。
⑽ 濾膜孔徑問題
切割分子量 1K 3K 5K 6K
對應孔徑 0.001μ回m 0.002μm 0.003μm 0.004μm
切割分子量 10K 20K 30K 50K
對應孔徑 0.005μm 0.006μm 0.007μm 0.008μm
切割分子量 100K 150K 300K 500K
對應孔徑 0.01μm 0.05μm 0.12μm 0.2μm
這是專業膜公司答提供可靠關於切割分子量與膜孔大小的關系.
當然我覺得這個數據也不是絕對的,但基本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