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燕魚繁殖用什麼工具
用長60厘米、寬36厘米、高30厘米的水族箱做繁殖槽,不必放過濾器,只需充氣。保持水溫26度左右,以中性軟水為佳。可在繁殖槽中預先種植寬葉水草做魚巢,或放入消毒處理的塑料板、瓷片、瓦片等做魚巢,使其表面呈60度角傾斜。
『貳』 燕魚飼養注意什麼
燕魚
燕魚飼養到了一定程度,它就會進行繁殖,燕魚是卵生動物,因此在繁殖期它會不停的排卵,在燕魚的繁殖季節到來時,各位主人應充分把握燕魚繁殖的不同時期,為燕魚創造良好的環境。
燕魚繁殖選擇好的種魚是第一步,那麼選擇種魚首先要知道燕魚怎麼分公母,公魚頭部微微隆起,雌魚頭部平坦但肚子圓潤。燕子魚的魚齡達到十個月後就可以為繁殖做准備了。神仙魚的配對需要自願,通常是在一缸混養的神仙魚中挑選已經配對成功的,如果強硬配對,大多都是要失敗的。有了可以繁殖的親魚,就要留神觀察,如果兩條魚一起游來游去,並且肛門下垂突出,就要把兩條親魚移到繁殖缸里,准備好神仙魚繁殖桶,這時會看到兩只親魚開始清理繁殖的產地,48小時之後雌魚就會產卵,雄魚緊接著就會受精。產卵後的親魚會在魚卵上不停的游動,為魚卵提供氧氣,每條雌魚產卵的數量可以達到幾百到上千枚。沒有受精成功的白卵,雌雄魚就會吃掉,但是不會把受精成功的魚卵吃掉,這點可以放心。
對於燕魚的繁殖環境,在這里要強調的是——水,平時飼養用什麼水,繁殖就用什麼水,水溫比平時高1℃就可以了,並按正常換水。我平時養魚用的是自來水,所以繁殖也直接用自來水;換水時不加溫,讓繁殖缸的溫度產生波動,這樣對種魚有很好的刺激作用。但要特別注意加水的速度,一定要慢,應控制在排水速度的一半左右,不能直接沖到魚,可以加到上濾盒中緩沖一下。
最後到了孵化的過程時,我們可以採用自然孵化或者人工孵化這兩種辦法,自然孵化的情況下親魚會看護好魚卵,而雌雄魚會輪流進行扇水,直到幼魚孵化出膜。現在我們著重談談人工孵化,當親魚產完卵後,我們要立即把產卵板放在孵化箱裡面,並放入與水箱水溫相同的水,設置一個「水妖精」代替親魚,之後慢慢等待卵子孵化就可以了。在這里要十分留意孵化箱內水溫的異常,盡量保持水溫的恆定。
卵床用產板最好,用過盆、罐、筒等都可以,但燕魚還是更喜歡板,對板的材料並不苛求,只要平整光滑就行;最好是長20-25厘米、寬8-10厘米的綠色塑料板,10-20度傾斜放置(模仿水草葉片的自然角度),下面離開缸底,產板的上邊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燕魚的卵一般產在水面下5-20厘米范圍內。
此外,人工孵化的辦法畢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在整個孵化過程中一旦發現有顏色發白的死卵。要及時用吸管排走,以防整箱水的水黴菌感染哦!
『叄』 熱帶魚燕子怎麼繁殖
燕子魚產卵後會有一部分未受精的魚卵,而這些魚卵往往會因為細菌而變質並污染到受精卵,從而使繁殖失敗。親魚照看法主要是利用親魚吃掉未受精的魚卵,而使受精卵不受污染,而達到繁殖目的。
人工繁殖則可利用葯物消毒殺死水中細菌,使未受精卵的變質時間延長,或直接去除未受精卵,使受精卵在發育過程中避免污染,來達到繁殖目的。該做法好處主要是減少親魚產卵後照看魚卵時的消耗,使親魚更快復產,並避免親魚照看魚卵過程中因為飢餓而誤食魚卵而使繁殖失敗。
(3)燕魚繁殖需用軟水嗎擴展閱讀:
燕子魚生活習性:神仙魚性格十分溫和,對水質也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在弱酸性水質的環境中可以和絕大多數魚類混合飼養埃及神仙魚,唯一注意的是鯉科的虎皮魚,這些調皮而活潑的小魚經常喜歡啃咬神仙魚的臀鰭和尾鰭,雖然不是致命的攻擊,但是為了保持神仙魚美麗的外形,還是盡量避免將神仙魚和它們一起混合飼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燕魚
『肆』 燕魚最低能在多少度的水裡生存
最低十八度但常期低溫魚容易生病最高可忍受三十二度的高溫一般用來殺死寄生蟲的
『伍』 想要養幾條燕魚 期待最後能嘗到魚兒繁殖的樂趣 魚缸至少應該多大
養燕魚如果想要嘗到魚兒繁殖的樂趣,起碼要十條小燕魚從小飼養,缸最少要100*40*50的缸,過濾要好,底缸過濾和綠桶都可以,最好不要上濾,選魚要2--3厘米的小魚,魚呼吸正常,鰭要打開無縮鰭,體表無白點白斑,體形優美,品種就看你喜歡什麼品種了,水草種點陰性草,皇冠啊水榕啊都可以,光照不需太強
注意,燕魚喜酸性軟水,老水最好,所以缸布置好後最好養水半月再進燕魚,這樣魚適應環境會很快,長的也很好
一般養上5--6月就成熟,配對產卵了
還有什麼問題發信息給我
原創回答
『陸』 七彩燕魚如何來養及繁殖
一、種魚
7 g6 W+ K7 P5 u- ~9 }4 ?5 s8 u- _: o/ `
首先,我們來談談種魚。選種魚時,要選健康的、色彩對比強烈艷麗、體形好的小魚,從小養大。關於「殘疾」問題,要一分為二去看,有些殘疾是要在選魚時就堅決避免的,如:身體歪斜,頭、咀變形等;但一般的外傷,鱗、鰭破損等,是小毛病,不會影響到繁殖的質量。養種魚要注意四個問題:
, o L% b- p# a% g. a, B1 c$ D7 A, B
一是要加大換水量,以少次多換為好;可以掌握在三天一次,每次30%;其目的在於刺激魚的代謝功能。3 ]5 o- ]1 x' v3 V& J5 x
' |9 m/ s8 b4 t% M8 H0 y9 `0 b
二是要注意防病防蟲,燕魚一旦發病,是不好治的,主要是不賴葯,要以預防為主。燕魚最大的病害是體內蟲和腸炎,新魚穩定後,先要喂葯餌驅蟲,第一次在穩定7-10天時,以後兩個月一次,每次連喂三天,每天喂一次就可以了。預防腸炎也用葯餌,每月一次,每次二天。小劑量用葯是不會影響繁殖的。(葯餌我用的是天津產的「珍寶」2號、3號)7 y2 a: R. J' ~( ?
) O7 d& g* T* C+ v; E U/ F a
三是要堅持餌料的多樣性,避免單一,防止種魚營養不良。
* `: }, C" z9 n V; k" r( ^* n
# v* w' T9 X: z) o4 i; `+ f四是要避免高溫飼養,一般控制在25-26℃為好,高溫對繁殖和種魚的壽命都不利。& W* V/ F8 p& V/ q& Q( c% U
& ~4 y- f9 F5 D0 L; i4 B3 N
種魚養好了,配對是很容易的,就讓他們自然配對好了,不必太苛求。自然配對一般發生在6、7個月大時,但配對不等於就要繁殖,還要再等1、2個月才行。如果你想定向繁殖,也可以兩公一母混養,強制配對,時間掌握在6、7個月大,發現有自然配對現象時,成功率在90%左右。
4 M* w' K w3 b, [. Q4 [" m% x' O: b) S; T9 }
二、燕魚的繁殖周期. v! b: J+ E- e {+ J
- P$ z" c# Q& Z3 s$ z" g
關於燕魚的成熟期的問題,魚友也很關心。有些資料說是6個月,也有說是10個月的;我掌握的時間是8-10個月,因不同品種和個體而有所差異,但多數是8個月;而公母間的差異不大,基本上是同步的,只有極少的公魚會晚一些,有母魚產兩次卵,而公魚不能受精的,這種情況很少遇到(我只遇到一次),如果遇到了也不用急,等他幾天就是了,沒有什麼損失,因為燕魚是極高產的品種。" D3 Z9 a/ b2 Q$ M
: r0 A& t8 p0 t關於燕魚的繁殖周期和產卵量的問題。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燕魚的繁殖周期並不明顯,他們一旦進入成熟期後,就會不停的產卵,並無季節性可言;在一年中會有二、三次間歇,每次30-40天不等,應該是種魚的恢復期。在產卵期,兩次產卵之間的間隔也不固定,少的只有5天,多的有15天,但多數是8-10天,一個產卵周期能產15-20窩左右,每窩的產卵量大約是400-600粒。從開始產卵到第三、四窩時,產卵量達到最高峰,大約從第四個產卵周期開始產卵量逐漸減少,但這種減少並不十分明顯。
% h* Q7 @& m/ W" M
3 H9 Y$ x4 |4 N, w0 u我最近記錄了我的一對墨燕的產卵情況,他們是今年8月份開始產卵的,我從10月13日產卵開始記錄,他們於10月13日下午、22日下午、27日下午、11月3日下午分別產下四窩卵,時間間隔分別為:9天、5天、7天,每窩產卵量在600粒左右;每窩卵都是48小時孵化,第7天下板。繁殖環境:繁殖缸50*35*40,上過濾,水溫27℃,PH7.0,硬度10.0;用10*25厘米的綠色塑料產板,放置角度10度,離底,產板的上邊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卵在孵化桶中人工孵化;喂顆粒飼料和自製漢堡;繁殖缸三天換水30%,直接用的自來水。幼魚喂豐年蝦幼蟲,成活率在95%以上。
+ a' @1 W6 X+ h1 L$ k) D
2 U2 ]* v. d6 z5 x$ G三、燕魚的繁殖
" L$ Z c, S7 b! J; f! k; }. F1 F" K# E8 f
繁殖的環境前面說了,不再重復,我不能肯定是不是最佳的環境,但肯定是有效的、成功的。在這里要強調的是——水,平時飼養用什麼水,繁殖就用什麼水,水溫比平時高1℃就可以了,並按正常換水。我平時養魚用的是自來水,所以繁殖也直接用自來水;換水時不加溫,讓繁殖缸的溫度產生波動,這樣對種魚有很好的刺激作用。但要特別注意加水的速度,一定要慢,應控制在排水速度的一半左右,不能直接沖到魚,可以加到上濾盒中緩沖一下。% _+ r5 P1 y7 O; |. d2 \3 ^
( R9 T) w: j7 n& B' y* m
卵床用產板最好,我用過盆、罐、筒等,都可以,但燕魚還是更喜歡板,對板的材料並不苛求,只要平整光滑就行;最好是長20-25厘米、寬8-10厘米的綠色塑料板,10-20度傾斜放置(模仿水草葉片的自然角度),下面離開缸底,產板的上邊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燕魚的卵一般產在水面下5-20厘米范圍內。! [: {/ i9 s" ^; E
: H/ _, a- b o% [據我的觀察,燕魚產卵的時間一般都是在下午4-5點鍾。5 ~! q/ n8 M X8 u4 O1 p$ R
7 N* {" K& P3 M. _四、魚卵的孵化
! d: B+ G9 p% P% a# @8 k. l
}+ ]" h8 i6 M產卵結束後,如何孵化是個小問題,你可以不管他,讓他自然孵化,這樣非常省事省力,但是魚卵容易被污染,孵化率不高,而且親魚很累,不利於親魚的恢復。最好還是人工孵化,將產板移出來,放在專門的孵化桶中,孵化率很高,又便於管理,親魚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復。方法很簡單,將晾過3天的水(晾水時加一點亞甲藍除菌)加溫到繁殖缸的溫度(最好是用吊瓶法,這樣沒有溫差),將產板放入即可。放板時要記得魚卵向上斜放,產板上下調頭,會有助於順利孵化。孵化桶掌握在10-15升水量,水深20-25厘米。
O: ~' }9 m5 i* R( N8 x8 [+ @; V3 I3 Z; L7 Z
魚卵經45-50小時孵化,孵化後要在產板上掛5天,到第7天才離板游動;其間會有一些死卵和從板上掉下來的小魚,你不用管他,等小魚離板後再一並清除。
# o9 j7 g9 o" I. {, L" g( h, N; J5 t* L6 G7 Q# O; K
孵化期間不要換水,控制好溫度,每天增加4-5小時光照。" \& t( [; U6 L: A) e X7 W$ W
5 S( Y# }! S5 O% f! J
五、小魚的喂養3 y% n: f! S3 ~, z
9 L" @$ m( N( p, z小魚離板游動5-8小時再喂開口餌料,要喂洄水或豐年蝦幼蟲。喂蛋黃水是不行的,小魚不愛吃,又壞水;換水是不現實的,你會發現根本無法操作。第一次要少喂一點,讓每條魚都能吃到就可以了,喂多了不消化,反而死魚;第一次喂完要過8小時左右再喂第二次,讓小魚充分的有時間去消化、適應,排空腹內的「卵黃水(乳狀黏液)」。這以後就好管理了,你只要每天喂三次,每次餵食量以1小時內吃完為准。
$ B5 J) W, Y7 d+ R3 T S! t
8 H( C8 p2 y3 p3 Y小魚的換水,要等到開喂的第三天才換第一次,換水量控制在10%-15%,先仔細的將小魚排泄的卵黃水吸干凈,再加入經過晾曬、同溫的新水,加水要輕、緩、慢,決不能沖到小魚。這以後每天或兩天換一次。
( T8 K9 m8 z ~4 @9 e
; a& K" [6 W( p2 e a2 D從開喂的第7天左右,就可以喂小紅蟲了;到第15天左右,小魚就長出背鰭來了,這時的小魚就可以喂紅蟲了,你可以把他們轉入飼養缸中,用過水的方法,連孵化桶一起慢慢的沉入飼養缸,再將孵化桶輕輕取出。再等到第30天時,就可以喂你能給他們提供的一切餌料了,換水也可以按大魚操作了。到這里,你就可以說你的燕魚繁殖成功了$ A2 s l, V4 P. e
『柒』 燕魚對水有什麼要求嗎
是淡水燕魚嗎,原產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喜歡弱酸性軟水,水的硬度要低,水溫保持在25度左右,另外要放增氧泵水的溶氧量要大
『捌』 家彩燕魚怎樣繁殖
親魚性成熟年齡為1.5~2年。雄魚體型較大,色彩艷麗;雌魚腹部膨大。親魚自擇配偶。在魚群中如有經常形影不離、在魚缸中占據地盤、甚或共同抵抗其他魚侵犯的一對,這很可能就是情投意合的伴侶。可將它們撈出單缸飼養。繁殖水溫28~30攝氏度,水的PH值為5~6.5,必須是微酸性的軟水,水質好壞特別關鍵,可以使用PH調低劑、草泥丸、黑水等,PH值由6.5一天天減到5。在90厘米X60厘米X4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紫砂花盆做為產巢,將配好對的親魚放入,慢慢調整PH,每天換1/3的水量,到第四天或第五天時換水1/2,刺激親魚產卵。親魚產卵前先去舔食產巢,當雙親肛門處的輸卵管和輸精管下垂外突時,表明已近臨產。雌魚產卵後雄魚隨即射精。愛精卵經50~60小時孵出仔魚,7天後仔魚游到雌魚身上吸吮乳汁,8~9天後可在繁殖缸內投喂蛋黃灰水,14~16天後才可與親分開。在親魚護理仔魚期間最好不要餵食,頂多喂一些血蟲,雌魚每次產卵100~300粒
『玖』 七彩燕魚怎樣才能養好及繁殖
七彩燕魚最佳水溫25~28度,水質清潔,弱酸性軟水,水中有寬葉水草和光照,喜食孑孓、魚蟲等天然餌料一般情況下喜單獨活動。如兩尾魚常在一起的情況,這是發情產卵的預兆,當腹部的突出物(排卵管或輸精管)較長時,可將一對移入產箱,並放入寬葉水草。受精卵48小時孵出魚苗,4~5天後仔魚能夠游動時,都吸附在雙親體上,以父親體表粘液為食
。
『拾』 養燕魚的注意事項
燕魚
燕魚飼養到了一定程度,它就會進行繁殖,燕魚是卵生動物,因此在繁殖期它會不停的排卵,在燕魚的繁殖季節到來時,各位主人應充分把握燕魚繁殖的不同時期,為燕魚創造良好的環境。
燕魚繁殖選擇好的種魚是第一步,那麼選擇種魚首先要知道燕魚怎麼分公母,公魚頭部微微隆起,雌魚頭部平坦但肚子圓潤。燕子魚的魚齡達到十個月後就可以為繁殖做准備了。神仙魚的配對需要自願,通常是在一缸混養的神仙魚中挑選已經配對成功的,如果強硬配對,大多都是要失敗的。有了可以繁殖的親魚,就要留神觀察,如果兩條魚一起游來游去,並且肛門下垂突出,就要把兩條親魚移到繁殖缸里,准備好神仙魚繁殖桶,這時會看到兩只親魚開始清理繁殖的產地,48小時之後雌魚就會產卵,雄魚緊接著就會受精。產卵後的親魚會在魚卵上不停的游動,為魚卵提供氧氣,每條雌魚產卵的數量可以達到幾百到上千枚。沒有受精成功的白卵,雌雄魚就會吃掉,但是不會把受精成功的魚卵吃掉,這點可以放心。
對於燕魚的繁殖環境,在這里要強調的是——水,平時飼養用什麼水,繁殖就用什麼水,水溫比平時高1℃就可以了,並按正常換水。我平時養魚用的是自來水,所以繁殖也直接用自來水;換水時不加溫,讓繁殖缸的溫度產生波動,這樣對種魚有很好的刺激作用。但要特別注意加水的速度,一定要慢,應控制在排水速度的一半左右,不能直接沖到魚,可以加到上濾盒中緩沖一下。
最後到了孵化的過程時,我們可以採用自然孵化或者人工孵化這兩種辦法,自然孵化的情況下親魚會看護好魚卵,而雌雄魚會輪流進行扇水,直到幼魚孵化出膜。現在我們著重談談人工孵化,當親魚產完卵後,我們要立即把產卵板放在孵化箱裡面,並放入與水箱水溫相同的水,設置一個「水妖精」代替親魚,之後慢慢等待卵子孵化就可以了。在這里要十分留意孵化箱內水溫的異常,盡量保持水溫的恆定。
卵床用產板最好,用過盆、罐、筒等都可以,但燕魚還是更喜歡板,對板的材料並不苛求,只要平整光滑就行;最好是長20-25厘米、寬8-10厘米的綠色塑料板,10-20度傾斜放置(模仿水草葉片的自然角度),下面離開缸底,產板的上邊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燕魚的卵一般產在水面下5-20厘米范圍內。
此外,人工孵化的辦法畢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在整個孵化過程中一旦發現有顏色發白的死卵。要及時用吸管排走,以防整箱水的水黴菌感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