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的重度是多少
^樓主 你好
水的重度指的是單位體積水的重量,用公式表示γ=ρg,式中:γ-水的專重度,國際單位N/m^3;ρ屬-水的密度,國際單位kg/m^3,在4℃時為1000kg/m^3;g-重力加速度,國際單位m^2/s(相當於N/Kg),隨緯度變化值有所不同標准值為9.8m^2/s,工程計算中可粗略取10m^2/s。所以水的重度約為1×10^4N/m^3。
B. 水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4℃時密度最大,可以用水的一些性質來解釋。但是,水為什麼又有這些性質呢
物理 熱力學統計 查查看
C. 水在4度時容重為好多
4攝氏度為9807N每立方米
D. 4度水與20度的水的密度分別是多少謝謝大家!急!!!
我覺得排水法本身就很難做得很精確,密度差一點不如排水量不準的誤差。內
不過這是個問題,大家繼續查啊容。
7-19更新: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的《工程熱力學》附表1里有這個數:20度飽和水的比容為0.0010017m3/kg,自己計算一下,可知其密度為998.3kg/m3
故我們可知,水的密度如果按1來計算,誤差僅為千分之一左右。考慮一下你的儀器,有千分之一的精確度么?
E. 為什水的密度在四度時最大
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物質研究所研究員三島修和鈴木芳治通過實驗證實,在低溫條件下兩種非晶態冰之間存在不連續性轉移。在低溫情況下,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呈完全不同的形態。這項研究不僅首次解釋了水在攝氏4度時密度最大的現象,而且在生態系統、水溶液系統等與水有關的領域有廣泛的研究與應用價值。該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雜志上。
多年來,科學家通過理論計算與實驗,一直在進行水的非晶態多樣性研究。水通常在攝氏零度時結冰。但水在攝氏零度以下時也可保持液體狀態,稱作過冷卻水。當過冷卻水到達臨界點以下時就會分離出兩種狀態,既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與此相對應,也存在低密度和高密度兩種非晶態冰。由於水在低溫時易於結冰,也由於沒有非晶態冰之間互相轉移的現存理論,水的非晶態多樣性學說存在很多爭論。其中之一就是兩種密度的非晶態水是否會發生連續轉移。
日本科學家的這項研究,觀察了高密度非晶態冰(HDA)向低密度非晶態冰( LDA)變化的過程。發現 H DA在零下158攝氏度以下時整體均一膨脹,在零下158攝氏度時隨著不均一的體積變化迅速向 L DA轉移。在轉移過程中,出現兩種成分共存狀態,隨著時間推移, H DA和LDA逐漸分離。研究證實,低溫下兩種水之間的轉移是不連續的。
科學家認為,這項研究成果是揭開水領域各種問題的重大突破,將對今後過冷卻水等研究產生重大影響,同時將帶動對同溫層中的雲的研究及在冰點下活動的動植物細胞內存在的過冷卻水的研究。如果今後能夠控制這兩種水的臨界點,就可以自由控制水的結晶,對人類控制地球環境和開發生物冷卻保存技術極有價值涉及到化學。由於水分子是極性很強的分子,能通過氫鍵結合成締合分子(多個水分子組合在一起)。液態水,除含有簡單的水分子(H2O)外,同時還含有締合分子,最典型的兩種是(H2O)2和(H2O)3,前者稱為雙分子締合水分子。物質的密度由物質內分子的平均間距決定。當溫度在0℃水未結冰時,大多數水分子是以(H2O)3的締合分子存在,當溫度升高到3.98℃(101kPa)時水分子多以雙分子締合水分子的形式存在(在水溫由0℃升至4℃的過程中,由締合水分子氫鍵斷裂引起水密度增大的作用,比由分子熱運動速度加快引起水密度減小的作用更大,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水的密度隨溫度的增高而加大。),分子占據空間相對減小,此時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溫度再繼續升高在3.98℃以上,一般物質熱脹冷縮的規律即佔主導地位了。水溫降到0℃時,水結成冰,水結冰時幾乎全部分子締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巨大的締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個氧原子有四個氫原子為近鄰(兩個共價鍵,兩個氫鍵),這樣一種排布導致成一種敞開結構,也就是說冰的結構中有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溫度的水小。
F. 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溫度為100℃的水將( )
【答案】C
【答案解來析】試自題分析: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蒸發的發生不受任何條件的影響,沸騰有兩個必要的條件: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解:蒸發的發生不受任何條件的影響,所以溫度為100℃的水一定能蒸發.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水沸騰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溫度是100℃,繼續吸熱,本題沒有提到是否繼續吸熱,所以可能沸騰也可能不沸騰.
故選C.
點評:正確理解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的發生條件.
G. 水的重度
水的重度指的是單位體積水的重量,用公式表示γ=ρg,式中γ-水的重度,國回際單位N/m^伐;答ρ-水的密度,國際單位kg/m^3,在4℃時為1000kg/m^3;g-重力加速度,國際單位m^2/s(相當於N/Kg),隨緯度變化值有所不同標准值為9.8m^2/s,工程計算中可粗略取10m^2/s。所以水的重度約為1×10^4N/m^3。
水的容重是9.8kN/m3。公式是密度乘以g。容重也稱為重度。有兩種理解一是指單位容積內物體的重量,常用於工程上指一立方的重量,如單位體積土體的重量。二是表示物體因受地球引力而表現出的重力特性,對於均質流體,指作用在單位體積上的重力。其單位是:牛/立方米。
水的比重為1,污水略高一點,主要是懸浮固體的含量。
H. 在標准大氣壓下,4℃時純凈水的密度是()kg/m³,日常生活中常飲用的農夫山礦泉水
在標准大氣壓下,4℃時純凈水的密度是(1000)kg/m³,日常生活中常飲用的農夫山礦泉水,任意靜置一段時間,仍維持原來的均一和穩定狀態,它屬於(溶液
)(「溶液」「懸濁液」「乳濁液」)
I. 純水在4℃時的重度
1
不變
減小
不變
J. 溫度為4℃,體積為1升的清水,在一個大氣壓下的重量和質量各是多少
質量m=1kg
重力G=mg=9.8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