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在不同溫度下的密度
15攝氏度的水
1個標抄准大氣襲壓(101325Pa)999.10 kg/m3
2個大氣壓 999.15 kg/m3
3個大氣壓 999.20 kg/m3
4個大氣壓 999.24 kg/m3
5個大氣壓 999.29 kg/m3
誤差(不確定度)不超過0.001%
數據來源: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NIST)
『貳』 水的密度與溫度的關系
理論上溫度越大,分子運動越激烈,密度也就越小。
『叄』 不同溫度下水的密度和粘度
水有三種形態:及固態、液態、和氣態。
這三種水的形態取決於水的溫度變化。溫度過低到達冰點形成固態。溫度過高達到沸點形成氣態。結余冰點和沸點之間溫度的水為液態。
這三種水的形態,以氣態密度最小,液態密度最大,固態冰密度居中而定。氣態這個不用過多解釋,固態我們也可以通過冰的漂浮得到定論。
這是由於物質分子的運動造成,分子的運動越快說明溫度越高。所謂熱脹冷縮。同質量下體積不一樣,密度也就不一樣。
那麼,水在液態下,我們以水能保持液體最低形態的溫度也就是冰點來說,這個時候水的密度是最大嗎?
其實不然,研究發現,4℃時水才是密度最大的時候。為何會這樣?我們先來了解水中一種奇特的相互作用力――氫鍵。
什麼是氫鍵?
氫鍵是一種分子與分子之間的特殊作用力。
比如水,水中的氫原子和一種電負性大的原子以共價鍵(一種穩定機構)結合。結合後假設為A。當A靠近另一種電負性同樣大,半徑小的原子(假設B)後。那麼AB之間就會產生相互作用,這就是所謂氫鍵。
氫鍵的多少和有無對於物質本身的性質有很大影響。你比如從密度,溶解性,粘性之類都有很大的區別。
氫鍵一般在物質液態時生成。氫鍵的存在和溫度分子之間的運動速率密不可分。
液態水時,氫鍵生成。當溫度升高,水分子的運動速率加快時,這個時候水本身就無法生成氫鍵,原本存在的氫鍵也會被破壞。
而溫度過低,水分子運動速率下降時,這個時分子運動根本破壞不了氫鍵,這個時候氫鍵開始發揮它的作用。它把水分子結起來形成有規則的空間結構。在一個晶格中,四個氫原子在正四面體的頂點上,一個氧原子位於四面體的中心。
這種情況下也就是到達冰點結冰了。由於氫鍵作用形成的這種晶體結構使分子之間間隙變大,導致冰的體積比水大,密度也就變低。
氫鍵作用下的晶體結構,不用零度就已經開始。
在氫鍵的作用下,水分子要形成這種結構,前面我已經說了,首先一個就是要在低溫狀態,分子運動的速率小,保證氫鍵不被分子運動破壞的情況下。
但這個溫度並不需要零度。根據研究表明,當溫度低於4度的時候,其實氫鍵已經開始發揮它的作用,水中就已經開始形成冰晶格了。
這里很多朋友會說,我觀察水在4℃的時候,水仍然是液態狀,並沒有結冰現象發生啊。
其實冰晶確實已經產生了,結冰是液態水的完全固態化,這種情況只是還沒有達到所有液體都結冰的情況,我們肉眼是無法看見的。藉助於顯微鏡,你就會發現,水體之中其實已經充斥了很多冰晶了。
由於冰晶的存在。會占據水體的一定空間。所以這個時候水的密度反而變大了。
4攝氏度時,恰好是一個分水嶺。這個溫度是水保持完全液態狀時最低溫度,當然密度也是最大的。
『肆』 水在不同溫度下的密度
純水在4度('c)時最大為1g/cm^3再高於或低於這個溫度時會減小(不均勻變化)
『伍』 水的密度(不同溫度下的密度)
熱水的溫度與比重
0℃…………0.9998(specific gravity or relative density)
5℃………….0.9999
10℃…………0.9994
15℃…………0.9988
20℃…………0.9980
25℃…………0.9968
30℃…………0.9955
35℃…………0.9939
40℃…………0.9922
45℃…………0.9902
50℃…………0.9880
55℃…………0.9857
60℃…………0.9833
65℃…………0.9806
70℃…………0.9779
75℃…………0.9749
80℃…………0.9719
85℃…………0.9687
90℃…………0.9654
95℃…………0.9620
100℃………..0.9584
105℃………..0.9548
110℃………. 0.9510
115℃………..0.9471
120℃………..0.9431
125℃………..0.9390
130℃……….0.9348
因為不是規則變化,無法以數學方程式表示。相關數據在Steam Table內可以查到。
『陸』 不同溫度下水的密度是多少
水在0攝氏度下的密度是999.840千克每立方米;水在1攝氏度下的密度是999.898千克每立方米;水在2攝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40千克每立方米;水在3攝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64千克每立方米;水在4攝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72千克每立方米;水在5攝氏度下的密度是999.964千克每立方米。
標准狀況下水的密度是1.0克每立方厘米,水的密度不是一個穩定的值,溫度低的時候比溫度高的時候密度要大。
簡介:
需要注意的是,水在0度和100度時都可以保持液態。雖然0度是水的冰點,但在這個溫度下,水的液相和固相是可以共存的。0度的液態水要轉變為冰,需要大量放出熱量,沒有繼續降溫,水能夠維持液態。同樣地,在100度時,水的氣相和液相可以共存,如果沒有進一步吸收熱量,沒有繼續升溫,水能夠維持液態,從而成為過熱水。
『柒』 在空氣中,不同溫度下純化水的密度
http://wenku..com/view/227ad1513c1ec5da50e2707d.html
如果能滿足你的解答要求,請採回納。謝謝!答
『捌』 純水的密度是多少呢
水在常溫下為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在標准大氣壓下(101.325kPa),純水的沸點為100℃,凝固點為:0℃。純水在4℃時的密度為1.0000g/cm3。常溫下水的離子積常數Kw=1.00×10-14;純水的理論電導率為0.055μS/cm。
在液態水中,水的分子並不是以單個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個分子以氫鍵締合形成水分子簇(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運動都將受到周圍其他水分子的明顯影響。對於水的結構還沒有肯定的結構模型,目前被大多數接受的主要有3種:混合型、填隙式和連續結構(或均勻結構)模型。
水的生成焓很高,ΔfHmθ=-285.8kJ/mol,所以熱穩定性好,在2000K的高溫下其離解不足百分之一;比熱容大:75.3J/(mol·℃)能很好地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
很多常見氣體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氫氣、氧氣、氮氣、二氧化碳、惰性氣體等,這些氣體的溶解度與溫度、壓力、氣相分壓等因素有關。
『玖』 不同溫度下的水密度
溫度℃ 壓力kpa 密度
0 0.61 0.9998
4 0.82 1.0
10 1.23 0.9998
20 2.34 0.9983
30 4.24 0.9957
40 7.36 0.9923
50 12.34 0.9880
60 19.91 0.9832
70 31.16 0.9777
80 47.36 0.9716
90 70.11 0.9651
95 84.53 0.9616
100 101.3 0.9581
105 120.8 0.9545
110 143.27 0.9507
120 198.54 0.9428
140 361.38 0.9259
160 618.1 0.9073
180 1002.66 0.8869
溫度℃ 壓力Mpa 密度
200 1.555 0.8647
220 2.32 0.8403
240 3.348 0.7757
260 4.694 0.7839
280 6.42 0.7505
300 8.593 0.7122
320 11.29 0.666888963
340 14.61 0.610232376
360 18.672 0.526207778
以上全是飽和溫度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