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ksp的例題講解
例 已知Ca3(PO4)2的Ksp為2.0×10-29,求:
(1) Ca3(PO4)2 在純水中的溶解度;
(2)Ca3(PO4)2在0.10 mol·L-1Na3PO4溶液中的溶解度。
S=6.2×10-7
即Ca3(PO4)2在純水中的溶解度為 6.2×10-7 mol·L-1。
因為S很小,所以
2S+0.10≈0.10
=[c(Ca2+)/c ]3 [c(PO )/c ]2
=(3S)3(2S+0.10)2
≈(3S)3(0.10)2=2.0×10-29
S=4.2×10-10
即Ca3(PO4)2在0.10 mol·L-1Na3PO4溶液中溶解度為4.2×10-10mol·L-1。
與弱電解質的離解平衡一樣,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也受同離子效應的影響,結果平衡左移溶解度降低。又如:
AgCl(s) =Ag+(aq)+Cl-(aq)
在AgCl(s)的飽和溶液中,加入NaCl或AgNO3由於同離子效應,使AgCl(s)溶解度降低。
Ⅱ 純水中CO2和O2的溶解度是多少
在0℃,標准大氣壓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為(體積比)1:1.713
在20℃,標准大氣壓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為(體積比)1:0.878
在25℃,標准大氣壓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為(體積比)1:0.759
在0℃,標准大氣壓下,氧氣的溶解度為1:0.049
在20℃,標准大氣壓下,氧氣的溶解度是1:0.031
氣體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該氣體(其壓強為1標准大氣壓)在一定溫度時溶解在1體積溶劑里的體積數。
(2)已知在純水中的溶解度為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氣體的溶解度大小,首先決定於氣體的性質,同時也隨著氣體的壓強和溶劑的溫度的不同而變化。例如,在20℃時,氣體的壓強為1.013×10^5Pa,一升水可以溶解氣體的體積是:氨氣為702L,氫氣為0.01819L,氧氣為0.03102L。
氨氣易溶於水,是因為氨氣是極性分子,水也是極性分子,而且氨氣分子跟水分子還能形成氫鍵,發生顯著的水合作用,所以,它的溶解度很大;而氫氣、氮氣是非極性分子,所以在水裡的溶解度很小。
當壓強一定時,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少。這一點對氣體來說沒有例外,因為當溫度升高時,氣體分子運動速率加快,容易自水面逸出。
當溫度一定時,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氣體的壓強的增大而增大。這是因為當壓強增大時,液面上的氣體的濃度增大,因此,進入液面的氣體分子比從液面逸出的分子多,從而使氣體的溶解度變大。
而且,氣體的溶解度和該氣體的壓強(分壓)在一定范圍內成正比(在氣體不跟水發生化學變化的情況下)。
氣體的溶解度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在一定溫度下,氣體的壓強(或稱該氣體的分壓,不包括水蒸氣的壓強)是1.013×10^5Pa時,溶解於一體積水裡,達到飽和的氣體的體積(並需換算成在0℃時的體積數),即這種氣體在水裡的溶解度。
另一種氣體的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是,在一定溫度下,該氣體在100g水裡,氣體的總壓強為1.013×10^5Pa(氣體的分壓加上當時水蒸氣的壓強)所溶解的克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氣體溶解度
Ⅲ 已知Ksp(PbBr2)=8.9*10^-6。求PbBr2在純水中的溶解度。
PbBr2=Pb2+ +2Br-
367
1. 在純水中設復 x 2x
Ksp=[Pb2+]*[Br-]^2=x*(2x)^2=8.9*10^-6
x=1.31*10^-2mol/L(與同離子效應制有關系嗎?根據電離方程式,鉛離子的濃度等效於溶解的PbBr2)
因溶解度低,100克溶液≈100克水=0.1L
PbBr2在純水中的溶解度=0.1*367*1.31*10^-2=0.481克
2. 在PbBr2在0.2mol/L KBr溶液中
PbBr2=Pb2+ +2Br-
1 2
設 x 0.2+2x
Ksp=[Pb2+]*[Br-]^2=x*(2x+0.2)^2=8.9*10^-6
x(x+0.1)^2=2.225*10-6
由於x<<0.1,所以x+0.1≈0.1
故x=2.225*10^-4mol/L
同樣PbBr2的溶解度=0.1*367*2.225*10^-4=0.0082克
Ⅳ 在純水中的摩爾溶解度
^AgI=Ag++I- Ksp=9.3*10^-7
在純水中,[Ag+]*[I-]=9.3*10^-7,而且,[Ag+]=[I-],所以,[Ag+]^2=9.3*10^-7,[Ag+]=9.64*10^-4M,即1升溶液中溶解有9.64*10^-4摩爾的碘化專銀.濃度屬極稀可以看成水,即100克水溶解235*9.64*10^-5=0.022654克.
在0.010mol/L的 KI溶液中,[Ag+]*[I-]=9.3*10^-7約等於[Ag+]*[0.01]=9.3*10^-7,[Ag+]=9.3*10^-7/0.01=9.3*10^-5M,即1升溶液中溶解有9.3*10^-5摩爾的碘化銀.濃度極稀可以看成水,即100克水溶解235*9.3*10^-6=0.0021855克.
Ⅳ 室溫下BaSO4在純水中的溶解度為多少
從資料書中查即可或是從資料書上查得的是硫酸鋇的溶度積,可通過換算得出硫酸鋇的溶解回度.AB型的難溶電解質其溶解度答與溶度積的關系是:Ksp=S^2.所以查的硫酸鋇的溶度積數值後即得其溶解度.我查得的硫酸鋇的溶度積是1.1×10^-10.所以溶解度是1.049×10^-5g/100g水.可以找本《基礎化學》詳細看一看.
Ⅵ 化學 溶解度比較
CaC2O4的溶度積在這四種物質中最小
PS:
難溶電解質在水中會建立一種特殊的動態平衡。
盡管難溶電解質無法溶解,但仍有一部分陰陽離子進入溶液,同時進入溶液的陰陽離子又會在固體表面沉積下來。當這兩個過程的速率相等時,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就達到平衡狀態,固體的量不再減少。
這樣的平衡狀態叫沉澱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數叫溶度積。
溶度積——K
sp
事實證明,任何難溶的電解質在水中總是或多或少地溶解,絕對不溶解的物質是不存在的。通常把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小於0.01g的物質稱為難溶物。難溶電解質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離解的,即溶解多少,就離解多少。
例如,AgCl的離解平衡如下:
溶解達到平衡時的溶液叫飽和溶液。AgCl的溶度積
:
(AgCl)=c(Ag+)/c
·c(Cl-)/c
式中各物質濃度均為溶解平衡時的濃度,固體濃度在
表達式中不出現。
(solubility
proct)在一定溫度下是個常數,它的大小反映了物質的溶解能力。
對於PbCl2,Ca3(PO4)2以及Mg(OH)2等能離解出兩個或多個相同離子的難溶電解質,在書寫其
表達式時,應如同寫平衡常數的方法一樣,各離子濃度取離解方程式中該離子的系數為指數:
(PbCl2)=c(Pb2+)/c
·[c(Cl-)/c
]2
(Mg(OH)2)=c(Mg2+)/c
·[c(OH-)/c
]2
可由實驗測得,亦可由△r
=-RTln
計算,或由其他方法求得。附錄8列出了
的值。
溶度積(
)和溶解度(S)都可用來衡量某難溶物質的溶解能力,它們之間可以互相換算。
例5-5
已知Ca3(PO4)2的
為2.0×10-29,求:
(1)
Ca3(PO4)2
在純水中的溶解度;
(2)Ca3(PO4)2在0.10
mol·L-1Na3PO4溶液中的溶解度。
S=6.2×10-7
即Ca3(PO4)2在純水中的溶解度為
6.2×10-7
mol·L-1。
因為S很小,所以
2S+0.10≈0.10
=[c(Ca2+)/c
]3
[c(PO
)/c
]2
=(3S)3(2S+0.10)2
≈(3S)3(0.10)2=2.0×10-29
S=4.2×10-10
即Ca3(PO4)2在0.10
mol·L-1Na3PO4溶液中溶解度為4.2×10-10mol·L-1。
與弱電解質的離解平衡一樣,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也受同離子效應的影響,結果平衡左移溶解度降低。又如:
AgCl(s)
Ag+(aq)+Cl-(aq)
在AgCl(s)的飽和溶液中,加入NaCl或AgNO3由於同離子效應,使AgCl(s)溶解度降低。
Ⅶ 已知BaSO4的Ksp=1.1×10-10 ,則BaSO4在純水中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
純水中就是正常來溶解自,BaSO4=Ba2++SO42-,根據Ksp可以求出Ba2+濃度.溶解度一般看100gH2O,那麼就是0.1L,Ba2+物質的量也可以求了.而Ba2+物質的量就是BaSO4的,所以BaSO4物質的量可以求,質量也可以求.
在Na2SO4中溶解度,現在有了SO42-的濃度,根據Ksp求出Ba2+濃度.然後方法就跟上面一樣了
Ⅷ 已知CaF2的Ksp=2.7x10-13,不考慮F的水解,則CaF2在純水中的溶解度為多少
^Ksp(CaF2)=c(Ca2+) * [c(F-)]^2,而CaF2 ==Ca2+ + 2F- 即c(F-)=2*c(Ca2),所以Ksp(CaF2)=4 * [c(Ca2+)]^3=2.7x10-13,所以c(Ca2+) = 4.1*10^(-5)mol/L,所以CaF2在純水中的版溶解度權=4.1*10^(-6) *78=3.2*10^(-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