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下水管消毒殺蟲用什麼
灑一些生石灰也可以的,或者去商店買點草酸倒下去更好。
❷ 喝茶的好處是什麼
喝茶的好處
茶葉中富含茶酚、兒茶素、維生素E、黃酮類等物質,經常喝茶有益健康。
(1)軟化血管:茶水可使血管中血清膽固醇和纖維蛋白含量降低,從而降低血脂,軟化血管。
(2)消炎:茶水有收斂、消炎等作用,能預防腸道傳染病。
(3)茶水可分解煙草中的某些毒素,尤其能抑制尼古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4)抗菌、抗病毒:茶水有抗菌、抗病毒、消毒等作用。對清洗小傷口、止血、止痛等作用相當明顯。
(5)防齲齒:茶水漱口可防止齲齒生成,有利於口腔衛生。
(6)煮沸的茶水冷卻後,塗在嘴唇皰疹處,4-5天後嘴唇皰疹即可逐漸消失(7)茶葉有抑制細胞突變與癌變的作用,而且有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作用,長期飲茶能降低食管癌、胃癌、腸癌等消化道腫瘤的發病率。
(8)茶水可提神醒腦、清熱解毒,具有明目、消滯、減肥之功效。
茶葉的種類
根據陳宗懋主編《中國茶經》的分類法,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
綠茶包括: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蒸青綠茶。綠茶性寒,適合體熱上火、情緒急躁、精力睏乏的人飲用。
紅茶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紅茶適合大多數體質,氣虛、陽虛、痰濕、血瘀、氣郁體質均可飲用。
烏龍茶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台灣烏龍。烏龍茶類,性平,適合大多數人群飲用。
白茶分為:白芽茶、白葉茶。白茶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保存良好、優質原料的前提下),適用於陰虛型、濕熱體質人群品飲。
黃茶分為: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陰虛體質兼有虛熱上炎的人群黃茶是很好的選擇
黑茶分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滇桂黑茶、陝西黑茶。黑茶性溫,能去油膩、降血脂。黑茶喉嚨腫痛,食慾減退,四肢冰冷,腰膝酸軟,精力減退者。
不適宜人群
1、易失眠、神經衰弱的人。茶葉中的咖啡鹼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的興奮作用,飲茶尤其是飲濃茶,會使大腦處於一種過度興奮狀態而得不到休息。
2、發燒的病人:人在發燒時心跳會快,血壓也會比平時高,而茶鹼會使體溫更快上升。另外,鞣酸也會直接影響汗液的排出,妨礙正常排熱。
3、痛風的病人。茶水中的鞣酸會加重患者的病情,因而不宜飲茶,更不宜飲泡得過久的茶。
4、便秘的人。茶葉中的茶多,酚類物質對腸胃類黏膜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因而會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使大便干結,便秘加重。
5、貧血的人。茶葉中的鞣酸會使食物中的鐵形成不被人體吸收的沉澱物。6、患高血壓或心臟病的人。茶葉中含有咖啡鹼,對人體有強心興奮作用,而這種興奮的過程會影響機體的生理活動,提高某些基礎代謝。
7、缺鈣或骨折的人。茶葉中的生物鹼類物質會抑制十二指腸對鈣質的吸收。同時還能促使尿中鈣的排出,使人體鈣質少進多出,導致缺鈣或骨質疏鬆,使骨折不易康復。
8、患有胃潰瘍的人。人的胃裡有一種能抑制胃壁細胞分泌胃酸的磷酸二脂酶,而茶葉中的茶鹼會降低磷酸二脂酶的活性,使胃壁細胞分泌大量胃酸。
❸ 喝茶該用什麼水比較好
一、最佳的泡茶用水——山泉水
茶道高手會更重視水的天然性,以及水與人體的和諧關系。山泉水大多出自岩石重疊的山巒,富含二氧化碳和各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用這種泉水泡茶,能使茶的色香味形得到最大發揮。需要注意的是山泉水不是都可以用來沏茶的,如硫磺礦泉水是不能沏茶的。而且山泉水比較少,因此,對多數茶客而言,只能視條件和可能去選擇宜茶水品了。
二、最好的泡茶用水之一——雪水和天落水
古人稱之為「天泉」,尤其是雪水,更為古人所推崇。唐代白居易、元代謝宗可、清代曹雪芹等名人都是贊美過用雪水沏茶的好。至於天落水,秋雨,天高氣爽,空中灰塵少是雨水中上品,其他季節的就一般般了,但是只要空氣不被污染,相對還是比較潔凈,是沏茶的好水。但是現在的工業污染,天落水已經失去原有的純潔了!
三、泡茶用水上品——露水、井水
露水和井水都是古代比較受歡迎的泡茶用水,用露水泡茶,全露水比稀釋摻入其它水更有味道,有自然的清香,井水因為帶有比較多礦物質,能夠增添茶的不少味道,讓茶變得鮮甜。但是隨著地下水和地面的污染,現在只有在個別的地方才能找得到這些純凈的飲用水了。
四、比較好的泡茶用水——江、河、湖水
江水、河水、湖水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也是污染的問題,現在能夠找到干凈的水源,那就不錯了。
五、現代茶學說推薦最好泡茶用水——純凈水
現代茶學說軟水泡茶比較好,是因為用軟水泡茶,茶葉中的元素析出更快,純凈水裡沒有任何礦物質,就是比較典型的優質軟水。
六、現有的泡茶用水——自來水
自來水含有用來消毒的氯氣等,在水管中滯留較久的,還含有較多的鐵質。當水中的鐵離子含量超過萬分之五時,會使茶湯呈褐色,而氯化物與茶中的多酚類作用,又會使茶湯表面形成一層「銹油」,喝起來有苦澀味。所以用自來水沏茶,最好用無污染的容器,先貯存一天,待氯氣散發後再煮沸沏茶,或者採用凈水器將水凈化,這樣就可成為較好的沏茶用水。
❹ 喝茶的好壞之處空腹喝茶會怎麼樣 多喝茶的好壞處 喝茶最佳時間 怎樣泡出好茶泡茶有什麼規則和步驟
樓主你好,內容豐富,請參考. 喝茶與胃的影響說明:(空腹喝茶會怎麼樣?喝茶最佳時間?多喝茶的好壞處?) 一、不要喝濃茶。濃茶,不僅口味苦澀,而且還會使血液稀釋,心跳加速。還是少放點茶葉為好。 二、不要喝得太燙。太燙,會破壞茶葉的維生素。長期喝燙茶,還會傷害消化道和胃壁。(泡茶的水溫需依照不同茶類來衡量,這裡說的不要喝太燙的茶是指如高溫沖泡好的茶不要馬上喝的意思) 三、不要喝隔夜茶。隔夜茶,茶水中的蛋白質已被細菌破壞變質,喝了以後,就會傷害身體。 四、飢餓時不要喝茶。飢餓時喝茶,會使胃液分泌異常,造成消化道粘膜收縮,引起胃痛。 五、睡前不要喝茶。茶葉中含有咖啡鹼、茶鹼等,對中樞神經有興奮作用,睡前喝茶容易失眠。 六、不要與葯物一起服用。一起服用,會使茶葉中的成分與葯物中的成分混合產生化學作用,使葯物難以溶解,降低葯效。 茶雖然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不是每個時段都能喝,尤其是女性朋友更得特別留意,以免身體越喝越差!女性朋友較不宜喝茶的時期分為: 1.月經期間 女性朋友在月經期間,經血會消耗掉不少體內的鐵質,因此女性朋友在此時更要多多補充含鐵質豐富的蔬菜水果,像菠菜、葡萄和蘋果等。而茶葉中含有高達50%的鞣酸,它會妨礙我們的腸粘膜對鐵質的吸收,大大減低鐵質的吸收程度,因而在腸道中很容易和食糜中的鐵質或補血葯中的鐵結合,產生沉澱的現象。 2.懷孕期間 一般濃茶中含的咖啡鹼濃度高達10%,會增加孕婦的尿和心跳次數與頻率,會加重孕婦的心與腎的負荷量,更可能會導致妊娠中毒症,因此孕婦最好不喝茶為妙。 3.哺乳期間 因為這段期間要是喝下大量的茶,則茶中含有的高濃度的鞣酸會被粘膜吸收,影響乳腺的血液循環,進而抑制乳汁的分泌,造成奶水分泌不足。另外,茶中的咖啡鹼會滲入乳汁並間接影響嬰兒,對嬰兒身體的健康不利。 4.更年期間 除了頭暈和渾身乏力以外,有時還會出現心跳加快、脾氣暴躁、睡眠品質差等現象,若再喝太多茶更會加重這些症狀,所以喜歡喝茶的人若正值這些特別階段,最好適可而止,免得把身體給搞壞! 你經常喝茶嗎?你有過下面列舉的飲茶行為嗎?對照看一看,如果有可要注意了,喝茶是個好習慣,可也得講科學… 隔夜茶不能喝嗎? 科學的講,喝隔夜茶並沒有什麼壞處,但是有時由於周圍溫度偏高,杯中的茶葉容易被細菌污染、發霉,所以此時還是不喝為好。 喝濃茶不好嗎? 喝濃茶對身體並沒有什麼危害,但是貧血的人不應該飲用濃茶,因為會影響身體對鐵元素的吸收,而且喝濃茶也會影響睡眠。 隔年茶葉不能要? 只要注意茶葉的保存方法,隔年茶葉也可以放心飲用。保存茶葉需要注意的是應該避免潮濕的環境,最好是密封起來放在冰箱里保存。 紅茶不如綠茶嗎? 事實上,紅茶和綠茶並沒有本質區別,它們都具有相同的抗氧化成份,對身體同樣有益。所謂紅茶比綠茶好不過是商家的宣傳。 茶飲料可以代茶水嗎? 茶飲料和茶水是兩碼事,因為許多茶飲料都是茶香精配製出來的,並不具備茶葉的功效。 咀嚼茶根有益? 很多人喜歡喝完茶後咀嚼茶根,他們認為這樣能夠起到更好的保健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為生產的原因,茶葉根部往往有很多農葯殘留物,因此建議還是不要隨便咀嚼的好。 怎樣品茶:品茶可用備、洗、取、沏、端、飲、斟、清八個字來概括。具體是: (怎樣泡出好茶?泡茶有什麼規則和步驟?) 備:是品茶的第一道工序,包括對茶葉、開水、茶具和品茶環境四方面的准備工作。 洗(溫):指對茶具的洗滌、熱燙過程,主要起到消毒和溫杯的作用。 取(選):按客人的品種、嗜好和飲茶習俗,備齊多種茶葉品種,讓客人點茶和供客人選用。 沏(泡):沏茶時手勢動作要輕柔持重,倒開水時要把茶壺上下拉三次,高沖低調,即「鳳凰三點頭」。目的是為了使茶葉在杯中能均勻地吸水,有處於茶葉在杯中顯色、透香和吐味。此時還要仔細辨別沏茶的水聲 ,仔細觀察茶葉從浮到沉的形態變化。 端(敬):端茶給客人,切忌用手抓提杯邊緣或握住杯身,正確做法是工恭恭敬敬地用左手托住杯底,最 好下墊托盤,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 品:客人接過茶後不能舉杯一飲而盡,吃口要小,可從杯口吸吮一小口,茶水通過舌頭,擴展到舌苔,直接刺激味蕾,此時可以微微、細細、啜啜品之。 斟(加):給客人斟茶時,不要等客人喝到快露杯底再加開水,而要勤斟少加。我國有「淺茶滿酒」的習慣必須注意禮節,一般以杯容量的三分之二茶液為宜。 清:要等客人離後,才能清洗茶具,收藏起來以備下次之用。 水爲茶之母,任何茶葉,都必須經過水的浸泡後才能品嘗出它的優劣。明代張大複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 「水爲茶之母」,任何茶葉,都必須經過水的浸泡後才能品嘗出它的優劣。明代張大複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茶道表演,對水的要求是十分講究的,如果連水都不懂,是談不到茶藝、茶道了。當然,日常茶事,客來敬茶,大可不必故弄玄虛的把水說的神乎其神,清潔衛生就行。現代生活科學對水質的要求標准,主要包含以下四項指標: 第一項爲感官指標:要求飲用水色度不超過15度,不得有其它異色;渾濁度不得超過5度;不得有異臭異味,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 第二項爲化學指標:PH值爲6.5-8.5,總硬度不高於25度,要求氧化鈣不超過250毫克/升,鐵不超過0.3毫克/升,錳不超過0.1毫克/升,銅不超過1.0毫克/升,鋅不超過1.0毫克/升,揮發酚類不超過0.002毫克/升,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不超過0.3毫克/升。 第三項爲毒理學指標:氟化物不超過1.0毫克/升,適宜濃度在0.5-1.O毫克/升,氰化物不超過0.05毫克/升,砷不超過0.04毫克/升,鎘不超過O.01毫克/升,鉻(六價)不超過0.5毫克/升,鉛不超過0.1毫克/升。 第四項爲細菌指標:細菌總數在1毫升水中不得超過1OO個,大腸菌群在1升水中不超過3個。 目前,城市生活用水,自來水多是通過淨化後的天然水,其衛生指標基本都能達到上述要求。各種處理後的礦泉水、純淨水、「天然水」等,其是否適用衝泡茶葉,可根據前述衛生標准對照相關水産品說明書判定。 茶藝,是指如何泡好一壺茶的技術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藝術。日常生活中,雖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卻並非易事。泡好一壺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廣泛的內容,如識茶、選茶、泡茶、品茶、茶葉經營、茶文化、茶藝美學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項技藝、一門藝術。泡茶可以因時、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泡茶時涉及茶、水、茶具、時間、環境等因素,把握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是泡好茶的關鍵。 第一節 泡茶要素 茶葉中的化學成分是組成茶葉色、香、味的物質基礎,其中多數能在沖泡過程中溶解於水,從而形成了茶湯的色澤、香氣和滋味。泡茶時,應根據不同茶類的特點,調整水的溫度,浸潤時間和茶葉的用量,從而使茶的香味、色澤、滋味得以充分的發揮。綜合起來,泡好一壺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溫,第三是浸泡時間,第四是沖泡次數。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質: 茶葉中各種物質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與茶葉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關。氨基酸具有鮮爽的性質,因此茶葉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響著茶湯的鮮爽度。名優綠茶滋味之所以鮮爽、甘醇,主要是因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澀。故有「春茶鮮、夏茶苦」的諺語。 2.茶水比例: 茶葉用量應根據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葉等級而有所區別,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湯苦澀不爽。因此,細嫩的茶葉用量要多;較粗的茶葉,用量可少些,即所謂「細茶粗吃」「精茶細吃」。 普通的紅、綠茶類(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沖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壺),那麼,放上3克左右的茶,沖水至七八成滿,就成了一杯濃淡適宜的茶湯。若飲用雲南普洱茶,則需放茶葉5~8克 。 烏龍茶因習慣濃飲,注重品味和聞香,故要湯少味濃,用茶量以茶葉與茶壺比例來確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壺容積的1/3至1/2。廣東潮、汕地區,投茶量達到茶壺容積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還與飲茶者的年齡、性別有關,大致說,中老年人比年輕人飲茶要濃,男性比女性飲茶要濃。如果飲茶者是老茶客或是體力勞動者,一般可以適量加大茶量;如果飲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腦力勞動者,可以適量少放一些茶葉。 一般來說,茶不可泡得太濃,因為濃茶有損胃氣,對脾胃虛寒者更甚,茶葉中含有鞣酸,太濃太多,可收縮消化黏膜,妨礙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黃,同時,太濃的茶湯和太淡的茶湯不易體會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謂飲茶「寧淡勿濃」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沖泡水溫 據測定,用60℃的開水沖泡茶葉,與等量100℃的水沖泡茶葉相比,在時間和用茶量相同的情況下,茶湯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後者的45%~65%。這就是說,沖泡茶的水溫高,茶汁就容易浸出;沖泡茶的水溫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 以落開的沸水為好,這時的水溫約85℃ 。滾開的沸水會破壞維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鹼、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會變苦澀;水溫過低則茶葉浮而不沉,內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來,茶湯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無味。 泡茶水溫的高低,還與茶的老嫩、松緊、大小有關。大致說來,茶葉原料粗老、緊實、整葉的,要比茶葉原料細嫩、鬆散、碎葉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沖泡水溫要高。水溫的高低,還與沖泡的品種花色有關。 具體說來,高級細嫩名茶,特別是高檔的名綠茶,開香時水溫為95℃,沖泡時水溫為80℃~85℃。只有這樣泡出來的茶湯色清澈不渾,香氣純正而不鈍,滋味鮮爽而不熟,葉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飲之可口,視之動情。如果水溫過高,湯色就會變黃;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賞性;維生素遭到大量破壞,降低營養價值;咖啡鹼、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湯產生苦澀味,這就是茶人常說的把茶「燙熟」了。反之,如果水溫過低,則滲透性較低,往往使茶葉浮在表面,茶中的有效成分難以學浸出,結果,茶味淡薄,同樣會降低飲茶的功效。大宗紅、綠茶和花茶,由於茶葉原料老嫩適中,故可用90℃左右的開水沖泡。 沖泡烏龍茶、普洱茶和沱茶等特種茶,由於原料並不細嫩,加之用茶量較大,所以,須用剛沸騰的100℃開水沖泡。特別是烏龍茶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要在沖泡前用滾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後用滾開水淋壺加溫,目的是增加溫度,使茶香充分發揮出來。 至於邊疆兄弟民族喝的緊壓茶,要先將茶搗碎成小塊,再放入壺或鍋內煎煮後,才供人們飲用。 判斷水的溫度可先用溫度計和計時器不測量,等掌握之後就可憑經驗來斷定了。當然所有的泡茶用水都得煮開,以自然降溫的方式來達到控溫的效果。 三、沖泡時間 茶葉沖泡時間差異很大,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溫、用茶數量和飲茶習慣等都有關。 如用茶杯泡飲普通紅、綠茶,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用沸水約150~200毫升,沖泡時宜加杯蓋,避免茶香散失,時間以3~5分鍾為宜。時間太短,茶湯色淺淡;茶泡久了,增加茶湯澀味,香味還易喪失。不過,新採制的綠茶可沖水不加杯蓋,這樣湯色更艷。另用茶量多的,沖泡時間宜短,反之則宜長。質量好的茶,沖泡時間宜短,反之宜長些。 茶的滋味 是隨著時間延長而逐漸增濃的。據測定,用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來的是咖啡鹼、維生素、氨基酸等,大約到3分鍾時,含量較高。這時飲起來,茶湯有鮮爽醇和之感,但缺少飲茶者需要的刺激味。以後,隨著時間的延續,茶多酚浸出物含量逐漸增加。因此,為了獲取一杯鮮爽甘醇的茶湯,對大宗紅、綠茶而言,頭泡茶以沖泡後3分鍾左右飲用為好,若想再飲,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湯時,再續開水,以此類推。 對於注重香氣的烏龍茶、花茶,泡茶時,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要加蓋,而且沖泡時間不宜長,通常2~3分鍾即可。由於泡烏龍茶時用茶量較大,因此,第一泡1分鍾就可將茶湯傾入杯中,自第二泡開始,每次應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右,這樣要使茶湯濃度不致相差太大。 白茶沖泡時,要求沸水的溫度在70℃左右,一般在4~5分鍾後,浮在水面的茶葉才開始徐徐下沉,這時,品茶者應以欣賞為主,觀茶形,察沉浮,從不同的茶姿、顏色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悅,一般到10分鍾,方可品飲茶湯。否則,不但失去了品茶藝術的享受,而且飲起來淡而無味,這是因為白茶加工未經揉捻,細胞未曾破碎,所以茶汁很難浸出,以至浸泡時間須相對延長,同時只能重泡一次。 另外,沖泡時間還與茶葉老嫩和茶的形態有關。一般說來,凡原料較細嫩,茶葉鬆散的,沖泡時間可相對縮短;相反,原料較粗老,茶葉緊實的,沖泡時間可相對延長。總之,沖泡時間的長短,最終還是以適合飲茶者的口味來確定為好。 四、沖泡次數 據測定,茶葉中各種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樣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維生素C;其次是咖啡鹼、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茶沖泡第一次時,茶中的可溶性物質能浸出50~55%;沖泡第二次時,能浸出30% 左右;沖泡第三次時,能浸出約10%;沖泡第四次時,只能浸出2~3%,幾乎是白開水了。所以,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 如飲用顆粒細小、揉捻充分的紅碎茶和綠碎茶,由於這類茶的內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沖泡一次就將茶渣濾去,不再重泡。速溶茶,也是採用一次沖泡法, 工夫紅茶則可沖泡2~3次。而條形綠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沖泡2~3次。白茶和黃茶,一般也只能沖泡1次,最多2次。 品飲烏龍茶多用小型紫砂壺,在用茶量較多時(約半壺)的情況下,可連續沖泡4~6次,甚至更多。 第二節 泡茶用水的選擇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龍井茶,虎跑水」被稱為杭州「雙絕」。可見用什麼水泡茶,對茶的沖泡及效果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是茶葉滋味和內含有益成分的載體,茶的色、香、味和各種營養保健物質,都要溶於水後,才能供人享用。而且水能直接影響茶質,清人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情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因此好茶必須配以好水。 一、古代人對泡茶用水的看法 最早提出水標準的是宋徽宗趙佶,他在《大觀茶論》中寫道:「水以清、輕、甘、冽為美。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後人在他提出的「清、輕、甘、冽」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個「活」字。 古人大多選用天然的活水,最好是泉水、山溪水;無污染的雨水、雪水其次;接著是清潔的江、河、湖、深井中的活水及凈化的自來水,切不可使用池塘死水。唐代陸羽在《茶經》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是說用不同的水,沖泡茶葉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只有佳茗配美泉,才能體現出茶的真味。 二、現代茶人對泡茶用水的看法 認為「清、輕、甘、冽、活」五項指標俱全的水,才稱得上宜茶美水。 其一,水質要清。水清則無雜、無色、透明、無沉澱物,最能顯出茶的本色。 其二,水體要輕,北京玉泉山的玉泉水比重最輕,故被御封為「天下第一泉」。現代科學也證明了這一理論是正確的。水的比重越大,說明溶解的礦物質越多功能。有實驗結果表明,當水中的低價鐵超過0.1ppm時,茶湯發暗,滋味變淡;鋁含量超過0.2ppm時,茶湯便有明顯的苦澀味;鈣離子達到2ppm時,茶湯帶澀,而達到4ppm時,茶湯變苦;鉛離子達到1ppm時,茶湯味澀而苦,且有毒性,所以水以輕為美。 其三,水味要甘。「凡水泉不甘,能損茶味。」所謂水甘,即一入口,舌尖頃刻便會有甜滋滋的美妙感覺。咽下去後,喉中也有甜爽的回味,用這樣的水泡茶自然會增茶之美味。 其四,水溫要冽。冽即冷寒之意,明代茶人認為:「泉不難於清,而難於寒」,「冽則茶味獨全」。因為寒冽之水多出於地層深處的泉脈之中,所受污染少,泡出的茶湯滋味純正。 其五,水源要活。「流水不腐」現代科學證明了在流動的活水中細菌不易繁殖,同時活水有自然凈化作用,在活水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含量較高,泡出的茶湯特別鮮爽可口。 三、我國飲用水的水質標准 1.感官指標 色度不超過15度,渾濁度不超過5度,不得有異味、臭味,不得含有肉眼可見物。 2.化學指標 pH值6.5~8.5,總硬度不高於25度,鐵不超過0.3毫克/升,錳不超過0.1毫克/升,銅不超過1.0毫克/升,鋅不超過1.0毫克/升,揮發酚類不超過0.002毫克/升,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不超過0.3毫克/升。 3.毒理指標 氟化物不超過1.0毫克/升,適宜濃度0.5~1.0 毫克/升,氰化物不超過0.05毫克/升,砷不超過0.05毫克/升,鎘不超過0.01毫克/升,鉻(六價)不超過0.05毫克/升,鉛不超過0.05毫克/升。 4.細菌指標 細菌總數不超過100個/毫升,大腸菌群不超過3個/升。 以上四個指標,主要是從飲用水最基本的安全和衛生方面考慮,作為泡茶用 第三節、泡茶用水 宜茶用水可分為天水、地水、再加工水三大類。再加工水即城市銷售的「太空水」、「純凈水」、「蒸餾水」等。 1.自來水 自來水是最常見的生活飲用水,其水源一般來自江、河、湖泊,是屬於加工處理後的天然水,為暫時硬水。因 其含有用來消毒的氯氣等,在水管中滯留較久的,還含有較多的鐵質。當水中的鐵離子含量超過萬分之五時,會使茶湯呈褐色,而氯化物與茶中的多酚類作用,又會使茶湯表面形成一層「銹油」,喝起來有苦澀味。所以用自來水沏茶,最好用無污染的容器,先貯存一天,待氯氣散發後再煮沸沏茶,或者採用凈水器將水凈化,這樣就可成為較好的沏茶用水。 2.純凈水 純凈水是蒸餾水、太空水的合稱,是一種安全無害的軟水。純凈水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水源,採用蒸餾法、電解法、逆滲透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製得,純度很高,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用純凈水泡茶, 不僅因為凈度好、透明度高,沏出的茶湯晶瑩透澈,而且香氣滋味純正,無異雜味,鮮醇爽口。市面上純凈水品牌很多,大多數都宜泡茶。 其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 3.礦泉水 我國對飲用天然礦泉水的定義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湧出的或經人工開發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礦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礦物鹽、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氣體,在通常情況下,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指標在天然波動范圍內相對穩定。礦泉水與純凈水相比,礦泉水含有豐富的鋰、鍶、鋅、溴、碘、硒和偏硅酸等多種微量元素,飲用礦泉水有助於人體對這些微量元素的攝入,並調節肌體的酸鹼平衡。但飲用礦泉水應因人而異。由於礦泉水的產地不同,其所含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成分也不同,不少礦泉水含有較多的鈣、鎂、鈉等金屬離子,是永久性硬水,雖然水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用於泡茶效果並不佳。 4.活性水 活性水包括磁化水、礦化水、高氧水、離子水、自然回歸水、生態水等品種。這些水均以自來水為水源,一般經過濾、精製和殺菌、消毒處理製成,具有特定的活性功能,並且有相應的滲透性、擴散性、溶解性、代謝性、排毒性、富氧化和營養性功效。由於各種活性水內含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成分各異,如果水質較硬,泡出的茶水品質較差;如果屬於暫時硬水,泡出的茶水品質較好。 5.凈化水 通過凈化器對自來水進行二次終端過濾處理製得,凈化原理和處理工藝一般包括粗濾、活性炭吸附和薄膜過濾等三級系統,能有效地清除自來水管網中的紅蟲、鐵銹、懸浮物等機械成分,降低濁度,達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准。但是,凈水器中的粗濾裝置要經常清洗,活性炭也要經常換新,時間一久,凈水器內膽易堆積污物,繁殖細菌,形成二次污染。凈化水易取得,是經濟實惠的優質飲用水,用凈化水泡茶,其茶湯品質是相當不錯的。
❺ PPR水管使用越久「毒」性越大,或對舊管定期沖洗和消毒。怎麼個消毒法
PP_R管的內壁是光滑的不容易沉積東西,使用時間長也會有一些水銹的....有毒那是指老百性圖便宜買的小廠或沒有牌子,沒有經過國家質量檢驗的PP-R管,它用的是再回收材料生產的.....買金德或佛山日豐PP_R管還是有保證的. ..沒必要想著去沖洗和消毒,每天都在用水,水在管道內是一直流動的,就是又問題也是自來水水廠的問題...
❻ 家裡喝茶的茶具每次喝茶之前需要開水洗嗎
這個還是要清洗一下的,使用開水清洗茶具一方面可以去除茶具污漬,還可以預熱一下茶具,方便品茶,由於茶葉在炒制工程中並不能保證清潔,所以喝茶第一泡主要是清洗一下茶葉,然後品嘗第二泡。
❼ 你以為茶具燙燙細菌就沒了嗎你家的茶具到底有多臟呢
很多人家裡的茶具一般都是洗一次就一直在外面擺著 ,用的時候只是局部洗洗茶壺啥的,茶杯用的時候可能就用開水進行燙燙,這樣就給客人使用或者是自己飲用了,其實茶具上滋生的細菌是非常多的,需要勤清潔,不管是茶壺,還有茶桌上各種物品,到底平時應該清理哪些物品呢 ?所以喜歡喝茶的同時,也要注意茶具的清潔,對於一些細節也是需要注意的,茶具定期進行消毒殺菌,這樣才能給喝茶帶來更好的享受 。
❽ 自來水管中長青苔如何清理或溶解
1.先關了進水總閥,從最低位龍頭排完剩水,然後關好此龍頭。
2.在關了進水總閥及關了其他龍頭的情況下,選擇一個較高點的龍頭打開,接上軟水管,抬高軟水管加入消毒殺菌水,浸泡十多小時,最後沖洗,青苔就沒有生命力。
3.消毒殺菌水的配製:
優氯凈。優氯凈的化學成分為二氯異氰尿酸鈉,為有機氯消毒劑,白色晶體,按0.5~1%與水兌配。
魚塘、水井用的消毒劑就是它。有效殺死青苔微生物,又衛生無害。
如果買不到優氯凈,可以用次氯酸鈉,配法同上,劑量1%
以上介紹兩種葯物都是俗稱漂白粉。有氯的氣味,水廠用的也是它,不過劑量少,只有4p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