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的酸鹼性的問題
因為溫度變化了,你說的情況是室溫,也就是25度時的情況,這是受溫度影響的。
溶液的酸鹼性都和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濃度有關的,當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大於氫氧根濃度時,溶液就顯酸性,反之,顯鹼性。如果氫離子濃度和氫氧根濃度總是相同的,那麼氫離子濃度再大溶液還是顯中性的,這是針對常溫下而言的,也就是25攝氏度。純水中(真正的純水,一般的自來水都不是純水)因為不含任何電解質,所以氫離子和氫氧根都是H2O自身電離出來的,當水的溫度升高時,假設是100度,那麼電離出來的氫氧根濃度和氫離子濃度都會增大,但是兩者是相等的,但你用PH試紙測試時,因為氫離子濃度變為了七乘十的負十二次方,這是的PH是6,看上去是顯酸性,實際上水還是中性,因為溫度變了,常溫下的PH值就不適用了,具體的增長是和對數有關的。如果你不清楚溶液為什麼呈酸鹼性的話,你可以看下人教版高中化學,裡面講得很清楚。
② 為什麼水不呈酸性,而是中性,水中不是含有氫離子嗎再給我推廣一下這方知識,要考試了,感激不盡
因為水電離成氫離子和氫氧根例子他們是動態平衡的,氫氧根算是所謂的鹼性的。一個水分子對應一個氫離子和一個氫氧根例子,所以水是中性的啊。可能在你的理解當中有氫離子一定不含氫氧根離子,那是不對的。記得ph怎麼出來的嗎?氫離子濃度和氫氧根離子濃度之積可是一個常數啊。你的補充問題我有點沒看懂,純硫酸應該是分子組成的,存在一個動態平衡,像水一樣是弱電解質,只有稀釋一定濃度才是強電解質,是完全的離子狀態。
③ 純凈水呈酸性還是鹼性
純凈水的ph值一般在5.0-7.0之間,偏酸性。但是加熱後由酸性變鹼性。
1、人體內環境基本是中性的,略偏鹼性。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酸性物質,都被血液中的緩沖物質所中和,不致於使人體內部環境呈酸性,但有時也可造成紊亂。每餐進食,食物都有一定的酸鹼度,也會影響人體的酸鹼平衡。
2、但總體來說飲食應該注意偏鹼性,保持體內的環境是呈弱鹼性的,這樣才是更健康的。這也是為什麼純凈水不是最健康的水,多喝更是對人體不利。
拓展資料
1、純凈水就是將天然水經過多道工序處理、提純和凈化的水。經過多道工序後的純凈水除去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同時除去了細菌,因此可以直接飲用。
水是維持生命的必需,一些健康專家建議至少八杯,但並無確切的規定,水的需求量因人而異,這取決於主體的條件下。
2、適量的體育鍛煉,和對環境的溫度和濕度。人每天的水的來源包括飲用水、飲料、水和食物中的水。飲用水對礦質營養的攝入也不清楚。一般而言無機礦物進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通過雨水徑流或通過地殼,使水中包括鈣,鋅,錳,磷,氟和鈉的化合物。
3、從水產生的營養物質提供了一些節肢動物和沙漠動物的日常用水需求的一個重要部分,但只提供一小部分的人的必要的攝入量,因此並無科學依據不能長期飲用純凈水。但過度飲水也會導致水中毒(導致低鈉血症)。
④ 為什麼水呈中性
因為純水中有相等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所以既不顯氫離子的酸性有不顯氫氧根離子的鹼性
滿意請採納
⑤ 水是中性
純水是中性的,它也是一種弱電解質,可以微弱的電離出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它們的物質的量濃度是相等的,都是10^-7mol/L,所以pH值等於7,顯中性。
H2O2溶於水後不電離,是非電解質,所以顯中性。
⑥ 純水加熱後顯什麼性 PH怎麼變化
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可以發生微弱的電離,其電離方程式為:h2o+h2o≒h3o+
+
oh-,簡寫為h2o≒h+
+
oh-,是一個吸熱過程。加熱促進電離,h+濃度增加,ph就小了
⑦ 純水呈中性,這是因為()A.純水pH=7B.純水中無H+也無OH-C.純水中c(H+)=c(OH-)D.純水的離子
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100℃時,純水的pH<7,則該溫度下,pH=7時溶液呈鹼性,故A錯誤;
B.任何溶液中都存在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故B錯誤;
C.對於任何溶液,若c(H+)=c(OH-),則溶液一定呈中性,故C正確;
D.25度時離子積KW=1.0×10-14,水的離子積與溫度有關,溫度變化,水的離子積會發生變化,故D錯誤;
故選C.
⑧ 為什麼純水顯中性
因為 H2O===H+ +OH- 水沒產生一個H+就形成一個OH-,H+和OH-總是相等的,因此就是中性。
⑨ 將純水加熱的過程中,Kw變大pH變小。為什麼呈中性
pH只看氫離子濃度,加熱過程水的Kw增大,電離出來的氫離子濃度增大,pH變小。
中性其實並不看pH,而是看的氫離子濃度和氫氧根濃度相等。
一般人說pH=7是中性,pH<7是酸性,其實是在常溫25℃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