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有純水的檢測方法和指標
1、純水的檢測指標有:
感觀指標
感觀指標包括色度、濁度、臭味、肉眼可見物。這幾個指標是純凈水質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標,其制定的標准值參照了飲用水(即自來水)的標准,而大多廠家生產純凈水的水源是自來水,又經過粗濾、精濾和去離子凈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純凈水都能達到國家標准所要求的數值。
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中較重要的是電導率和高錳酸鉀消耗量。電導率是純凈水的特徵性指標,反映的是純凈水的純凈程度以及生產工藝的控制好壞。由於生活飲用水不經過去離子純化的過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項指標的。而對於純凈水來說「純凈」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屬元素和微生物過高,都會導致電導率偏高。所以,電導率越小的水越純凈。
衛生指標
衛生指標包括金屬元素、有機物和微生物等幾類。
金屬指標
金屬元素指標在標准中規定了鉛、砷、銅的含量,鉛、砷要求不得超過0.1mg/L,其主要來源於受人類活動所影響的環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鉛、砷為有毒有害元素,鉛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進入人體並蓄積在人體內,當血液中含鉛量為0.6~0.8mg/L時就會損害內臟,而砷的化合物會引起中毒,因此,它們的含量應該越小越好,而銅在標准中規定不得超過1.0mg/L,雖然銅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質,對於純凈水來說,更是衡量其純凈程度的標志之一。
有機物指標
有機物指標在國標中主要體現為三氯甲烷(氯仿)(CHCl3)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規定。由於桶裝純凈水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檢測超標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不少廠家不是從生產工藝、質量管理入手,而是僅僅通過加大消毒劑的量來試圖解決純凈水的微生物污染問題,常用的消毒劑多為含氯消毒劑如二氧化氯(ClO2)等。桶裝純凈水由於加氯消毒可產生一些新的有機鹵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CCl4)及少量的一氯甲烷(CH3Cl)、一溴二氯甲烷(CHBrCl2)、二溴一氯甲烷(CHBr2Cl)以及溴仿(CHBr3)等,統稱為鹵代烷。經檢測,經過加氯消毒的飲用水、自來水中鹵代烷含量一般高於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較高,對人體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長期飲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標的純凈水,嚴重時會導致肝中毒甚至癌變。為了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在國標GB17324-1998中明確規定:飲用純凈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別不得超過0.02mg/L、0.001mg/L。
微生物指標
微生物指標在國標中規定了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致病菌和黴菌、酵母菌4項。從近幾年對純凈水檢測的情況看,微生物指標是比較容易超標的指標之一。
2、檢測方法有:
高純水的國家標准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國高純水的標准將電子級水分為五個級別: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和Ⅴ級,該標準是參照ASTM電子級標准而制定的
飲用純水有:
GB173233-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和GB17324-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在這兩個標准中,共設有感觀指標4項、理化指標4項、衛生指標11項。
B. 純化水酸鹼度檢查方法
原來的葯典純化水檢查酸鹼度檢查使用試劑加入甲基橙3滴不得鮮紅色,鹼度檢查使用麝香草芬蘭6滴不得顯藍色
C. 濁度有哪些測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目視比濁法,濁度計法
D. 水質中濁度的測定方法確認怎麼做
用分光光度計檢測,很簡單的。
E. 純化水檢查中各指標質檢的原理
4.整個水質監測分為三個「驗證」周期,每個周期7天
4.1.1.純化水箱
取樣頻率:每天取樣一次 檢測項目: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電導率 檢測方法: 按企業《純化水檢驗規程》(根據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執行。 標准:《純化水質量標准》(根據現行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
4.1.2.總送水
取樣頻率:每天取樣一次 檢測項目: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電導率 檢測方法: 按企業《純化水檢驗規程》(根據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執行。 標准:《純化水質量標准》(根據現行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
4.1.3.總回水口(附件13性能確認水質檢測報告) 取樣頻率:每天取樣一次 檢測項目: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電導率 檢測方法: 按企業《純化水檢驗規程》(根據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執行。 標准:《純化水質量標准》(根據現行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
4.1.4.各使用點
取樣頻率:每個「驗證」周期輪流取樣一次,共3次 檢測項目: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電導率 檢測方法: 按企業《純化水檢驗規程》(根據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執行。 標准:《純化水質量標准》(根據現行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純化水標准及微生物檢測標准制定)。
4.2. 異常情況處理程序
4.2.1.在純化水制備系統性能確認過程中,應嚴格按照系統標准操作程序、維護保養程序、取樣程序、檢驗規程進行操作; 按質量標准進行判定,當個別取樣點純化水質量不符合標準的結果時,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4.2.2.在不合格點重新取樣,重新檢測不合格項目或全項;必要時,在不合格點的前後分段取樣,進行對照檢測,以確定不合格原因;
4.2.3.若附屬系統運行方面的原因,需報驗證小組,調整運行參數或對系統進行處理。
5. 純化水制備系統日常監測。
若連續3周(每7天為一個連續周期)的檢測結果均在合格範圍內,可做性能確認通過的評價。測試周的數據結果列在一個表中。各車間正常用水繼續日常監測,最後確定管路清洗消毒周期。
5.1.取樣點的布置
5.1.1.純化水箱,每周取樣1次
5.1.2.送、回水管每周取樣1次
5.1.3.使用點可輪流取樣,但需保證每個用水點每月不少於1次
5.1.4.驗證周期結束後,每隔30天對微生物指標進行檢驗。
5.2.檢測方法:中國葯典2010版二部
5.3.管路清洗消毒周期的確認
5.3.1.當純化水箱水樣、送、回水管水樣,各使用點水樣其中任一水樣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總數大於100個/ml時必須對管路進行清洗消毒,(兩次間隔時間為清洗消毒周期)
5.4質量管理部擬訂日常監測程序及驗證周期;執行《工藝用水質量監控程序》。
5.5.日常監控驗證持續一年;
5.6.按標准測試,測試結果附入驗證方案.
6.純化水制備系統驗證的結果評價及建議 工程部負責收集各項驗證、試驗結果記錄,根據驗證、試驗結果起草驗證報告、儀器標准操作程序、維護保養程序,報驗證委員會。 驗證委員會對驗證結果進行綜合評審,做出驗證結論,發放驗證證書,確認系統日常監測程序及驗證周期。
F. 純水生產濁度檢測國家標准
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准
GB 17324-1998
Hygienic standard of bottled purified water for drinking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瓶裝飲用純凈水的定義、衛生要求及檢驗方法。
本標准適用於瓶裝飲用純凈水。
2 引用標准
下列標准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789.2-94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的測定
GB 4789.3-94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大腸菌群的測定
GB 4789.4-94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沙門氏菌檢驗
GB 4789.5-94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志賀氏菌檢驗
GB 4789.10-94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葡萄球菌檢驗
GB 4789.11-94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溶血性鏈球菌檢驗
GB 4789.15-94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黴菌和酵母菌檢驗
GB 5749-85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GB 5750-85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檢驗方法
GB 7718-94 食品標簽通用標准
GB/T 8538-1995 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
GB 14881-94 食品企業通用衛生規范
GB 1732-1998 瓶裝飲用純凈水
3 定義
本標准採用下列定義.
瓶裝飲用純凈水 bottled purified water for drinking
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料,通過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製得的,密封於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水。
4 衛生要求
4.1 原料用水:應符合GB 5749的規定。
4.2感官指標
感官指標應符合表1的規定。
項目
要求
色度,度 ≤
5,不得呈現其他異色
濁度,度 ≤
1
臭和味
無異味、異臭
肉眼可見物
不得檢出
4.3 理化指標
4.3.1 pH值、電導率、高錳酸鉀消耗量、氯化物等指標應符合GB 17323規定。
4.3.2 理化指標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 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鉛(以Pb計),mg/L ≤0.01
砷(以As計), mg/L ≤0.01
銅(以Cu計), mg/L ≤1
氰化物(以CN-)1), mg/L ≤0.002
揮發酚(以苯酚計)1), mg/L ≤0.002
游離氯, mg/L ≤0.005
三氯甲烷, mg/L ≤0.02
四氯化碳, mg/L ≤0.001
亞硝酸鹽,(以NO-2計) ≤0.002
1)為蒸餾水加檢項目
4.4 微生物指標
微生物指標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3 微生物指標
項目
指標
菌落總數,cfu/mL ≤20
大腸菌群,MPN/100 mL ≤3
致病菌(系指腸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
不得檢出
黴菌、酵母菌,cfu/mL
不得檢出
4.5 衛生導則
見附錄A
5檢驗方法
5.1感官指標
色度、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按GB/T 8538規定的方法測定。
5.2 理化指標
5.2.1 pH值、電導率、高錳酸鉀消耗量、氯化物。
按GB 17323規定的方法測定
5.2.2 游離氯、砷、鉛、銅、氰化物、亞硝酸鹽、揮發性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按GB 5750 規定的方法測定。
5.3微生物指標
按GB 4789.2規定的方法測定。
5.3.1大腸菌群
按GB 4789.3規定的方法測定。
5.3.2致病菌
按GB 4789.4、GB 4789.10及GB 4789.11規定的方法測定。
5.3.3黴菌、酵母菌
按GB 4789.15規定的方法測定。
附錄A(提示的附錄)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導則
A1 目的
為指導瓶裝飲用純凈水的生產,使春符合食品衛生要求,保證人民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有關規定製定本導則。
A2 適用范圍
瓶裝飲用純凈水,即以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水為原料,通過電滲析、離子交換當、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製得的密封於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飲用的瓶裝飲用純凈水。
A3 指導原則
第一條 新建、擴建、改建的各生產單位的設計,布局應符合GB 14881。
第二條 水處理車間應為封閉間,灌裝圜間應封閉並設空氣凈化裝置,空氣清潔度應達到1000級,並使用自動化灌裝。
第三條 設備、管道、工具、器具和儲水設施必須採用無毒、無導味、耐腐蝕、易清洗的材料製成,表面應光滑、無凹坑、無剝脫、無縫隙、無死角、無盲端、不易積垢,便於清洗、消毒;儲存罐應易於放水,避免形成死水層引起微生物污染。
第四條 包裝材料應符合國家有關衛生標准,禁止使用回收瓶子。瓶、蓋灌裝前必須使用自動化設備,嚴格清洗、消毒。
第五條 採取有效的消毒措施,終端水、清洗後的瓶、蓋,其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葯物殘留等不得檢出。
第六條 從業人員必須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進入車間前必須穿戴整潔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工作服應蓋住外衣,頭發不得露於帽外。進入灌裝間的人員必須進行二次更衣,配戴口罩,方准進入。
第七條 純凈水生產單位應建立自身衛生管理組織,配備考核合格和檢驗人員;建立與生產能力相適應的符合要求的檢驗室,負責產品檢驗。其感官指標、pH值、電導率、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必須每批檢驗,合格後方准出廠。
第八條 純凈水生產單位對原料用水應經常進行檢驗,同時每年應按GB 5749全項檢驗一次;對純凈水產品除每批進行常規檢驗外,每年還應按本標准進行全項檢驗二次;如有停產情況,在生產前必須進行全項檢驗一次,並將檢驗報告妥善保存以備食品衛生監督機構查驗。
第九條 瓶裝飲用純凈水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GB 7718的規定;除標注商品名稱外,還應標注其主要工藝及純凈水字樣。非蒸餾工藝生產的純凈水不能標注為蒸餾水。
G. 純化水系統,預處理部分有哪些常規檢測指標及控制范圍.
純化水系統,預處理部分有哪些常規檢測指標及控制范圍:
1) 原水水質指標的全分析。對於RO系統工程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也是確定預
處理工藝流程最重要的化學指標根據。
(2) 反滲透預處理中採用污泥密度指數(SDI),有時也稱為污染指數(FI)來判斷進水中膠體和顆粒物體物質的污染程度。這個方法比濁度測定更能反映水質情況,它已經被
反滲透行業普遍接受和認可。設計導則要求進水的SDI值小於或等於5。一般干凈的井水的SDI<1,故不必進行膠體的預處理。
(3) SDI測試方法
a. 污染密度指數(SDI)—指在2.1Kg/cm2(30spi)給水壓力下,單位時間與單位
面積內0.45µm特定濾膜被污堵的百分率。
指標控制目的
(1) 除去懸浮固體、降低濁度
(2) 控制微生物的生長
(3) 抑制與控制微溶鹽的沉積
(4) 進水溫度和PH的調整
(5) 有機物的去除
(6) 金屬氧化物和硅的沉澱控制
預處理的目標
為了保證反滲透系統水的回收率、滲透水的回收質量、透過水流量的穩定運行費用的最低化、膜的使用壽命的最佳化等,必須進行完善的預處理。具體目標為:
(1) 防止膜表面發生污染,即必須盡量去除懸浮固體、微生物、、膠體物質及有機物,從而
防止這些物質在膜表面沉積或污垢在膜原件水流通道。
(2) 防止膜表面發生結垢,即必須盡量抑制難溶解鹽如CaCO2、CaSO4、BaSO4、SrSO4、CaF2以及鐵、錳、鋁、硅化合物等在膜表面的沉積。
(3) 防止膜承受物理和化學損傷。即必須盡量避免高溫、極端的酸性水或鹼性水、氧化劑等對膜的影響。
H. 純化水取樣方法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1.純化水的取樣點選擇的正確性
純化水取樣必須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取樣點為之後的純化水檢測提供更精確的數據基礎;同時在取樣之前應該讓取樣點有15秒以上的純化水排出,等到
水流穩定之後方可取樣。這樣可以避免採集到受取樣點污染的純化水。
2.純化水取樣容器的潔凈性
針對不用純化水檢測要求需要採用不同的純化水設備取樣容器處理方法如:
a、陽離子、全硅分析用取樣瓶處理方法:將3瓶500 mL的純凈水瓶子或盛過優級純以上純度的鹽酸瓶子,用1mol鹽酸浸泡過夜之後,用超純水清洗10
次以上(每次以150 mL左右純水用力搖晃1分鍾棄之再重復清洗),注滿純水並用以純水清洗干凈的瓶蓋封嚴,靜泡過夜。
b、陰離子及顆粒分析用取樣瓶處理方法:將3瓶500 mL的純凈水瓶子或盛過優級純以上純度的H2O2瓶子,用1mol NaOH溶液浸泡過夜之後,清洗同1.)
c、細菌及TOC分析用取樣瓶處理方法:將3瓶50 mL-100 mL的磨口玻璃瓶子以重鉻酸鉀硫酸洗液充滿加蓋酸浸泡過夜之後,用超純水清洗10次以上(每
次用力搖晃1分鍾棄之再重復清洗),並用以純水清洗干凈的瓶蓋封嚴,後置入高壓滅菌鍋中進行高壓蒸汽滅菌30分鍾
3.純化水取樣方法的正確性
a、陰、陽離子及顆粒分析用取樣瓶,在正式取樣前,傾出瓶中水以超純水重新清洗10次以上,一次性注入350-400mL超純水,並用以純水重新清洗干
凈的瓶蓋封嚴。用潔凈的塑料袋封嚴。
b、細菌及TOC分析用取樣瓶,在正式取樣時,倒出瓶中水,立即以超純水充滿取樣瓶,並以滅過菌的瓶蓋立即封嚴,用潔凈的塑料袋封嚴。
I. 水中濁度的測定方法
水中濁度測定方法:
比濁法或射光法測定:
濁度可用比濁法或散射光法進行測定。我國一般採用比濁法測定,將水樣和用高嶺土配製的濁度標准溶液進行比較側度不高,並規定一升蒸餾水中含有1毫克二氧化硅為一個濁度單位。對不同的測定方法或採用的標准物不同,所得到的濁度測定值不一定一致。濁度的高低一般不能直接說明水質的污染程度,但由人類生活和工業生活污水造成的濁度增高,表明水質變壞。
濁度計測定
濁度也可以用濁度計來測定的。濁度計發出光線,使之穿過一段樣品,並從與入射光呈90°的方向上檢測有多少光被水中的顆粒物所散射。這種散射光測量方法稱作散射法。任何真正的濁度都必須按這種方式測量。濁度計既適用於野外和實驗室內的測量,也適用於全天候的連續監測。可以設置濁度計,使之在所測濁度值超出安全標准時發出警報。
其他方法
濁度也可以通過利用色度計或分光光度計測量樣品中顆粒物的阻礙作用造成的透射光強衰減程度來估計。然而,管理機構並不承認這種方法的有效性,這種方法也不符合美國公共衛生協會對濁度的定義。
利用透光率測量容易受到顏色吸收或顆粒物吸收等干擾的影響。而且,透光率和用散射光測量法測得的結果之間並無相關性。盡管如此,在某些時候色度計和分光光度計的測量結果可以在水處理系統或過程式控制制中用於測定濁度的大幅度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