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軟化水經過除氧器除氧水的硬度不合格是怎麼回事 軟水箱的水的硬度和氯跟是合格的,但經過除
軟化水經過催化樹脂除氧器硬度升高是怎麼回事,沒有其他管路相連,只有軟化水進入!
2. 新鮮水、軟化水、除氧水有和區別與聯系
一般原江水經過簡單的氧化除菌既為新鮮水(硬水)。新鮮水中富含鈣鎂離子,化工生產過程中易於結垢影響操作,通過樹脂交換等工藝,出去後的水既為除鹽水又稱作軟化水。
3. 鍋爐軟化水除氧水去哪裡檢驗
其實各地的特檢都能檢測,只不過有些項目不是常規的檢測項目,只檢測你版一個水樣,有些標准樣品權或標准溶液都要專門配製,很費時間,標准液的保存時間有很短,所以浪費很大。所以一般不是常規檢測項目大家都不願意檢測,就會說檢測不了。除非你花很多的檢測費。
4. 軟化水,除鹽水,除氧水有什麼區別嗎
經過陽離子交換器處理,除去鈣、鎂等離子的水稱為軟化水。
經過陽、陰離子交回換器處理,水中的答陽、陰離子基本上全部除去的水稱為除鹽水
除氧水就是除去了氧氣的水,一般用於鍋爐循環回用給水,進行脫氧操作的目的就是防止鍋爐的氧腐蝕。
5. 軟水處理器的水進軟水罐後怎麼進除氧器
軟水器的出水口接除氧設備的進水口就OK了!
6. 鍋爐給水先除氧還是先軟化
先軟化後除氧,因為如果採用熱力除氧,除氧水的溫度高達104度。軟水器不能接受如此高溫
7. 高位除氧水箱能解決氧腐蝕問題嗎
*
一、 爐內發生氧腐蝕
在正常情況下,鍋爐內不會發生氧腐蝕,但當發生下述情況時,就可能發生爐內氧腐蝕。 1. 除氧工作不正常
當熱力除氧器運行不正常或除氧劑投加不正常時,就可能使進人鍋爐的給水中帶有過量的溶解氧。當給水中溶氧含量不是很大時,腐蝕可能首先發生在省煤器入口處,隨著給水含氧量的增大,腐蝕則可能延伸到省煤器的中部和尾部,嚴重時鍋爐的下降管也可能遭到腐蝕。
1. 發生酸腐蝕的原因
當爐水中氯化鎂MgCl2含量較高時,在高溫的作用下,會發生水解反應而生成酸。鹽酸是一種強酸,它能破壞金屬表面的氧化膜,又能腐蝕鋼鐵。在爐水pH值較低的情況下,腐蝕產物(鐵的氯化物)又可能與氫氧化鎂Mg(OH)作用而生成新的氯化鎂。新生成的氯化鎂在適宜的條件下則又可能水解成鹽酸,如此周而復始,使鐵不斷遭到酸腐蝕而被損壞。
2. 鍋爐停用時防護不好
鍋爐停用時,如果防護措施不當,大氣可能侵入鍋爐內而造 成腐蝕。鍋爐停用時發生的氧腐蝕,通常是整個水汽系統中,特別容易發生在積水不易放乾的部分,這與鍋爐運行時發生的氧腐蝕常常局限在某一部位是不同的。
二、 酸腐蝕 1. 發生酸腐蝕的原因
當爐水中氯化鎂MgCl2含量較高時,在高溫的作用下,會發生水解反應而生成酸。鹽酸是一種強酸,它能破壞金屬表面的氧化膜,又能腐蝕鋼鐵。在爐水pH值較低的情況下,腐蝕產物(鐵的氯化物)又可能與氫氧化鎂Mg(OH)作用而生成新的氯化鎂。新生成的氯化鎂在適宜的條件下則又可能水解成鹽酸,如此周而復始,使鐵不斷遭到酸腐蝕而被損壞。
鍋爐軟水中溶解氧的危害與去除
2. 爐內酸腐蝕特點
鍋爐內酸腐蝕多發生在水冷壁管上,其特徵是:在水冷壁管皿狀蝕坑上,有較硬的Fe,04突起物,呈現層狀結構,在附著物和金屬交接處有明顯的蝕坑,腐蝕部位金相組織發生變化,有明顯的脫碳現象。
三、 鹼腐蝕
1. 發生鹼腐蝕的原因
在正常情況下,爐水pH值一般在9~11之間,此時爐管金屬表面的氧化膜是穩定的,不會發生鹼腐蝕。
發生鹼腐蝕的原因,是由於在爐管的局部地方發生了鹼的濃縮。例如:由於水循環不良或在一些水平或傾斜度不夠的爐管內,發生「汽水分層」現象時,使附在管壁的液膜濃縮。該部位的游離NaOH達到危險濃度,從而產生鹼腐蝕。另外,在有沉積物的地方,其沉積物下爐水滯流,也可能使NaOH濃縮到危險的濃度。 2. 爐內發生鹼腐蝕的機理
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爐水中游離苛性鈉溶解了鐵金屬表面的氧化保護膜,使其生成可溶性的亞鐵酸,進而亞鐵酸鹽在高溫作用下分解成磁性四氧化三鐵並放出氫氣,使鐵金屬遭鹼腐蝕而破壞: Fe0+Na0H——NaHFe02
3NaltFe02+H20叫Fe304+3NaOH+H2 3. 爐內鹼腐蝕特點
爐內鹼腐蝕多發生在軟水冷壁管的向火側,熱負荷較高或水循環不良的部位和傾斜管上;多孔沉積物下,和管壁與焊接的細小間隙處。
鹼腐蝕一般具有局部性的特徵:腐蝕部位呈小溝槽或不規則的潰瘍型,上附有腐蝕產物。腐蝕部位金屬的機械性能和金相組織一般沒有變化,金屬仍保留它的延性。 4. 如何防止爐內發生鹼腐蝕
(1) 加強化學水處理工作,提高補給水水質,將補給水中的雜質減少到最低程度。
(2) 加強凝汽器運行的化學監督工作,保證凝結水水質。 (3) 做好給水pH調整處理,加強除氧器運行的化學監督工作,防止因水汽系統腐蝕而使給水中的銅,鐵含量增大。
(4) 做好汽包爐爐內加葯處理工作,保證爐水水質不超標。 (5) 做好鍋爐停爐保護工作,防止鍋爐設在停用時的大氣腐蝕。 四、 軟水除氧 1. 軟水除氧方式介紹 (1) 熱力除氧
其原理是根據氣體溶解定律(亨利定律),任何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與在汽水界面上的氣體分壓力及水溫有關,溫度越高,水蒸汽的分壓越高,而其它氣體的分壓則越低,當水溫升高至沸騰時,其它氣體的分壓為零,則溶解在水中的其它氣體也就等於零。熱力除氧器分為大氣式除氧器(其工作壓力略高於大氣壓,約0.118Mpa,水溫在104℃左右,主要用於小型電站和工業鍋爐中)、中壓除氧器(工作壓力約0.412Mpa,水溫在145℃左右,主要用於一般的火力發電廠和中型熱電站)、高壓除氧器(工作壓力大於0.49Mpa,水溫大於158℃,主要用於高參數的火力發電廠)。熱力除氧曾是廣泛使用的除氧方式,
8. 鍋爐軟水為什麼要進行除氧
主要是防止鍋爐給水中的溶氧對鍋爐的金屬管壁表面形成氧腐蝕,造成管壁減薄,發生漏氣漏水事故。
9. 鍋爐給水的除氧途徑的方法
根據亨利定律可知,任何氣體同時存在於水面上則氣體的溶解度與其自己的分壓力成正比,而且氣體的溶解度僅與其本身的壓力有關。在一定壓力下,隨著水溫升高,水蒸氣的分壓力增大,而空氣和氧氣的分壓力越來越小。在100℃時,氧氣的分壓力降低到零,水中的溶解氧也降低到零。當水面上壓力小於大氣壓力時,氧氣的溶解度在較低水溫時也可達到零。這樣,隨著水溫的升高,減小其中氧的溶解度,就可使水中氧氣逸出。
另外,水面上空間氧氣分子被排出,或轉變成其他氣體,從而氧的分壓力為零,水中氧氣就不斷地逸出。採用物理方法除氧,是利用物理方法將水中的氧氣析出,常用的有熱力除氧法、真空除氧法和解析除氧法等。 熱力除氧一般有大氣式熱力除氧和噴射式除氧。其原理是將鍋爐給水加熱至沸點,使氧的溶解度減小,水中氧不斷逸出,再將水面上產生的氧氣連同水蒸氣一道排除,還能除掉水中各種氣體(包括游離態CO2,N2),如用鎂鈉離子交換法處理過的水,加熱後NH3,也能除去。除氧後的水不會增加含鹽量,也不會增加其他氣體溶解量,操作控制相對容易,而且運行穩定可靠,是目前應用最多的一種除氧方法。為了保證熱力除氧器具有可靠的效果。
在設計和運行中應滿足下列條件:
A. 增加水與蒸汽的接觸面積,水流分配要均勻。
B. 保證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壓力與水面上它的分壓力之間有壓力差。
C. 保證使水被加熱到除氧器工作壓力下的沸騰溫度,一般採用104℃。熱力除氧技術是一種普遍採用的成熟技術,但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經熱力除氧以後的軟水水溫較高,容易達到鍋爐給水泵的汽化溫度,致使給水在輸送過程中容易被汽化;而且當熱負荷變動頻繁,管理跟不上,除氧水溫<104℃時,使除氧效果不好。其次,這種除氧方法一般要求設備高位布置,增加了基建投資,設計、安裝、操作都不方便。為了達到給水泵中軟化水汽的目的,這種除氧方法一般要求除氧器高位配置,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很大的噪音和震動,帶來不便。
第三,使得鍋爐房自耗氣量增大,減少了有效外供汽。
第四,對與小型快裝鍋爐和要求低溫除氧的場合,熱力除氧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於純熱水鍋爐房也不能採用。 對於採取熱力除氧的鍋爐,在裝新鍋爐時,將大氣熱力除氣器裝在地面,而將除氧後的高溫軟化水輸送管道經過軟水箱,使其與軟水箱中的水進行熱交換,而後溜至鍋爐給水泵,經省煤器進入鍋爐。這樣改進首先可以減少鍋爐房的振動和噪音,改善了鍋爐房的工作環境,還降低了鍋爐房的工程造價。其次,通過在軟水箱中的熱交換,軟水箱中的水溫提高了,熱量沒有浪費,同時也相當於除氧器進水溫度。除氧器將進水加熱到飽和溫度的時間也縮短了,有利於達到預期的除氧效果。 (1) 真空除氧能利用低品味余熱,可用射流加熱器加熱軟化水;
(2) 又能分級及低位安裝,除氧可靠,運行穩定,操作簡單,適用范圍廣。
(3) 我國節能工作大力開展以來,工業鍋爐房用此法除氧日漸增多。 現在的解析除氧方法一般採用新型解析除氧器,用加熱器代替了原來的鍋爐煙氣加熱,並採用活性炭加催化劑作為還原劑,從而大大減少設備佔地面積,在解析內部增加隔板控制水流,並加小孔和孔 管,使水中的含氧氣體充分逸出,達到很好的除氧效果。
解析除氧設備小,製造容易,耗鋼材少,投資低,操作方便,運行可靠,不用化學葯品,減少了環境污染,可在低溫下除氧,除氧效果好。目前國內在熱水鍋爐和單層布置的工業鍋爐內已廣泛應用。其缺點是只能除去水中氧氣而不能除去其他不凝氣體,水中二氧化碳含量有所增加;水箱水面不能密封,有時使除氧後的水與空氣接觸從而影響除氧效果。 解析除氧有以下特點:
(1)待除氧水不需要預熱處理,因此不增加鍋爐房自耗汽。
(2)解析除氧設備佔地少,金屬耗量小,從而減少基建投資。
(3)除氧效果好。
在正常情況下,除氧後的殘余含氧量可降到0.05mg/L。
(4) 解析除氧的缺點是裝置調整復雜,管道系統及除氧水箱應密封。 早在60年代,國內外許多鍋爐房曾廣泛的採用了此種技術,但由於當時的反應器是設置在煙道里,不能適應熱負荷的變化。因此,該技術的使用一度受到限制。至90年代,研製出了一種幾種設置電加熱反應器的第二代解析除氧器,使這項技術又有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清華大學和機電部設計研究院等單位研製的新型解析除氧器,克服了原來的不足和缺點,將加熱爐與反應器分開,加熱爐加熱從解析除氧器出來的氣體,加熱後的氣體經反應器時脫氧,使待脫氧水中的含氧氣體能充分解析出來,保證了運行可靠性和除氧效果。
且體積和耗電量都比原來設備小。採用新型解析式系統,省去了除氧水箱,解決了原有水箱的密封問題。多家鍋爐房運行證明,解析除氧器操作簡單,投資低,運行可靠,效果好。但同時存在著影響除氧因素較多,只能除氧氣,不能除其他氣體的問題。 當水通過樹脂層 後,把水的溶解氧由零價還原成負二價,形成氧化物(氧化銅),樹脂失效後可用氨還原,Cu2+被樹脂上的交換基因吸收。使用中應注意出水中含有微量氨,不能做生活飲用水。除氧水箱應與空氣隔絕,同時要設兩個除氧罐,才能保證連續供應脫氧水。 對於給水除氧技術,要時刻關注新技術、新材料、新成果,勇於探索和改進創新,尋求除氧效果好、運行可靠、管理簡單、且所需投資少的方法,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零位熱力鼓泡膜化除氧、真空除氧和解析除氧等技術在近幾年取得的進展是很好的範例。 鍋爐給水除氧方式多種多樣,要想高效經濟、穩定安全運行,必須結合爐型和實際情況,根據鍋爐的熱力參數、水質、噸位、負荷變化、經濟條件等情況綜合考慮,因地制宜選用。鍋內所加葯品的數量是:鍋內用軟化水的,每噸水加10kgNaOH或20kgNa3PO4。每隔5天化驗一次鍋水PH值,控制指標為10~12。如果鹼度低,要再補充些鹼液。濕法保養適用於短期停用的鍋爐,氣溫較低的地區不宜採用濕法保養,以免鍋水結凍損壞鍋爐
10. 氮肥廠軟水除氧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中小氮肥廠軟水除氧的方法主要有三種:熱力除氧、真空除氧、氧化還原樹脂除氧。 熱力除氧的特點①不僅能除氧,而且能除CO2、H2S等腐蝕性氣體,除氧水中不增加含鹽量,不增加其他氣體的溶解量;②除氧效果好,操作簡單;③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熱量損失較大;而且除氧水溫度高,不能回收中小氮肥生產過程中的低位余熱。因此中小氮肥廠一般不使用此技法。 真空除氧的特點①不僅能除氧,而且能除CO2、H2S等腐蝕性氣體,除氧水中不增加含鹽量,不增加其他氣體的溶解量;②方法簡單,容易操作;③操作溫度較低,可以充分利用中小氮肥生產過程余熱,節能效果好,運行費用低,因而目前中小氮肥廠廣泛使用此法。系統必須保持一定真空度,如真空度達不到要求,會影響除氧效果。 氧化還原樹脂除氧的特點①常溫除氧,工作溫度0~50℃,可以防止變換軟水預熱裝置腐蝕;②除氧效果好,除氧水中含氧量可小於0.05mg/L,完全能滿足中小氮肥廠生產的需要;③操作類似水的離子交換法軟化,操作人員容易掌握;④樹脂需再生,可重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