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純水的理論電導率是0.05
H+和OH-是永遠無法去除的! 當水中除了[H + ] 和[OH - ] 之外,沒有任何其它離子時, 電導率專的最低值是0.055 µ S/cm(這個值是根據屬水中個別離子的濃度,以及該離子的mobility 及其它因素計算出來的,計算基礎是建立在[H + ] =1×10 -7 M ,[OH - ] =1×10 -7 M 上) ,所以在這個理論下,25 ℃ 時,不可能製造出低於0.055 µ S/cm 的純水出來,而這個0.055 µ S/cm 就是大家熟知的18.2M .cm 的倒數
㈡ 為什麼純凈水不導電
純水來——是通過反滲透方源法過濾生產出的一種水,該水純凈無任何其它物質,其特性是:不導電。主要用途是:溶劑
,
化驗室用水,醫葯用水及其它用水,不能長期用於人體飲用。礦物質水(普通水)——是含有微量礦物元素的水。山泉,自來水,自然界的一切水均屬於礦物質水,也稱為電解質水。其特性是:導電。
因為礦泉水屬於純水,所以不導電!
㈢ 為什麼純水不導電
純凈水抄不能叫導體,但也是能導電襲的,只是導電能力很弱而以.那麼自來水當然更能導電了,自來水廠出來的水只不過是消毒、殺菌、除泥沙、有機沉澱物,不能除水中的陰、陽離子和有機、無機的不沉澱的小分子.純水本身就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每五億五千五百萬個水分子,就有一個水分子發生電離.電離是導電的前題條件,不能電離的物質是不能導電的.要做導電性實驗,必有三個條件(1)導電池,最好是U形管(2)兩個電極和外導線加電流計(3)直流電源.把要導電的溶液倒在導電池中,平行扦上兩個電極,接上電源,只要看到電流計中指針擺動,就可證明該溶液能導電了,若用純水試驗則必須加入一點增強導電性的物質,例如氫氧化鈉等.我們這里談的導體這個概念不能用金屬導電的概念來混淆起來!電解質,不管強弱都能導電,金屬的導電是電子的定向流動,而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是離子的雙向移動.所以導電這個概念用在什麼地方有不同的意義.而導體這個概念不能用在電解質身上.所以導電和導體是兩個不相同的概念.
㈣ 純水的電導率是什麼意思
電導就是電阻的倒數。
例如:純水導電率 2.0μs/cm2
二點零微西(門子)每平方厘米
說明幾點:括弧中是可以省略的部分,s是西門子的符號,西門子是電導的單位
㈤ 純化水二級電導率顯示為零,數值不跳動,不能制水了什麼情況
出現這種情況來有如下幾種情況:源
1、二氧化碳的影響,在去除二氧化碳的過程中由於流速過快造成的波動,解決辦法看下原水水質報告確定二氧化碳的含量選擇合適的解決辦法,檢查已有的二氧化碳加葯裝置。
2、變頻器或者其他電器帶來的干擾,建議選擇好點的品牌或者增加屏蔽措施。
3、電導率損壞。
㈥ 為什麼生產用水要測電導率呢
如果水中含有一些離子,水增加水的導電能力。電導率就是為了判斷水質好壞的
生產用水版電導率一般不同,這個要權根據用水需要來判斷。
新鮮蒸餾水的電導率為0.2-2μS/cm,但放置一段時間後,因吸收了CO2,增加到2—4μS/cm;超純水的電導率小於0.10/μS/cm;天然水的電導率多在50—500μS/cm之間,礦化水可達500—1000μS/cm;含酸、鹼、鹽的工業廢水電導率往往超過10 000μS/cm;海水的電導率約為30 000μS/cm。
㈦ 水為要怎麼過濾,電導率才為零
電導率高,是因為有離子。
這樣的可以過離子交換樹脂,除去陰陽離子。
再不然用膜處理。
㈧ 電導率儀,為什麼測純水要用0.1或0.01電極常數的電極,而不是用1.0常數的電極呢
因為有的電導率是很小的,1.0測不準,或者說范圍過大
㈨ 純凈水中,為什麼總硬度很低,而電導率很高
晚上好,我暫時認為你說的「純凈水」指代的是飲水機那種藍色大桶的飲用水,它之所以硬度內低而電導率高,容與其含有的可溶性無機鹽質量分數有關。一般來說,水的「硬度」取決於其中的不溶性或者微溶於水的懸浮礦物顆粒數量,最常見的是碳酸鹽比如碳酸鎂和碳酸鈣,它們的存在將大大提高水溶液的硬度,而過濾的桶裝純凈水中,濾去了這些大粒徑的不溶性碳酸鹽,但在後幾級過濾工藝中,又適當的添加了一部份呈現弱鹼性的水溶性無機鹽,來保持水溶液的抗菌活性,所以電導率就會顯著再提升,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市面上的凈水器都會寫「過濾後的TDS不會變」——氯化鈣會增加水的硬度,但氯化鈉、氯化鉀就比較難提升,反而會大幅度增加水溶液的電導率因它們均為可溶性強電解質。人體在補水時,還是需要大量補充電解質的,比如賽場上的運動員大量消耗體力後要及時補充淡鹽水。桶裝水的電導率高是後幾級過濾工藝的原因,是正常現象。我們實驗室所理解的「純凈水」一般是三級蒸餾水或者去離子水,電導率都必須要求在1.5u以下,硬度和電導率無限趨近於零,此為題外話了,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