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標准大氣壓下純水中氧的飽和濃度是多少一個標准大氣壓,常溫下,純水中溶解氧的飽和濃度是多少,如何計算
一個標准大氣壓,常溫下,純水中溶解氧的數值在9mg/l左右。這是根據氧的溶解度和氧的分壓來回的,我們生活中答水因為有生物的呼吸作用,一般為8mg/l左右,如果水質不好可能達不到這個數值。 想要具體計算可以找工程手冊去查。
② 氧在水中的飽和濃度是多少
氧在水中的飽和濃度隨水溫T而變化。
一般的溶解氧(DO)計算公式:
考慮到純水用於溶解氧氣,其溶解量DO(單位:mg/L)計算經驗公式如下。
(2)純水121中氧的飽和溶解度擴展閱讀
普利斯特里從布萊克煅燒石灰石對CO2的發現受到啟發,利用凸透鏡聚集太陽光使一些物質燃燒或分解放出氣體並進行研究。1774年8月1日,普利斯特里終於成功地製得了氧氣,成為化學史上有重大意義的事件。
名稱由來
氧氣(Oxygen)希臘文的意思是「酸素」,該名稱是由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所起,原因是拉瓦錫錯誤地認為,所有的酸都含有這種新氣體。日文里氧氣的名稱仍然是「酸素」。
氧氣的中文名稱是清朝徐壽命名的。他認為人的生存離不開氧氣,所以就命名為「養氣」即「養氣之質」,後來為了統一就用「氧」代替了「養」字,便叫這「氧氣」。
③ 標准大氣壓下純水中氧的飽和濃度是多少
一個標准大氣壓,常溫下,純水中溶解氧的數值在9mg/l左右。這是根據版氧的溶解度和氧的分壓來的,權我們生活中水因為有生物的呼吸作用,一般為8mg/l左右,如果水質不好可能達不到這個數值。
想要具體計算可以找工程手冊去查。
④ 清水飽和溶解氧值怎麼查
你需要的這個數據的關鍵詞應該是:氧的溶解度曲線。
給你幾個數參考:
在0℃時,1體積水裡最多能溶解氧氣0.049體積,20℃1標准大氣壓時,氧氣的溶解度是0.031。所以在0℃和20℃時,氧氣的溶解度分別0.049和0.031。
⑤ 溶解氧的溫度對照表
溶解在水中的來空氣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源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與空氣中氧的分壓、水的溫度都有密切關系。
在自然情況下,空氣中的含氧量變動不大,故水溫是主要的因素,水溫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溶解於水中的分子態氧稱為溶解氧,通常記作DO,用每升水裡氧氣的毫克數表示。
溶解氧通常有兩個來源:一個來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飽和時,大氣中的氧氣向水體滲入;另一個來源是水中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出的氧。因此水中的溶解氧會由於空氣里氧氣的溶入及綠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得到不斷補充。
但當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耗氧嚴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時補充,水體中的厭氧菌就會很快繁殖,有機物因腐敗而使水體變黑、發臭。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凈能力的一種依據。水裡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復到初始狀態,所需時間短,說明該水體的自凈能力強,或者說水體污染不嚴重。否則說明水體污染嚴重,自凈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凈能力。
⑥ 水的飽和溶解氧是多少
水的飽和溶解氧不是一個固定值。
在標准大氣壓下,它只隨水溫T而變化。
一般的溶解氧(DO)計算公式:
考慮到純水用於溶解氧氣,其溶解量DO(單位:mg/L)計算經驗公式如下。
(6)純水121中氧的飽和溶解度擴展閱讀:
應用
溶解性
①是指物質在溶劑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②溶解性是物理性質,溶解是物理變化。
③溶解性是由20℃時某物質的溶解度決定的。(固體)
難溶(不溶):溶解度<0.01g;微溶:溶解度0.01~1g ;易溶溶解度>10g。
④利用溶解性可有以下應用:
a、判斷氣體收集方法:可溶(易溶)於水的氣體不能用排水取氣法。
如:CO2而H2,O2溶解性不好,可用排水取氣法。
b、判斷混合物分離方法:兩種物質在水中溶解性明顯不同時,可用過濾法分離。
如:KNO3(易溶)與CaCO3(難溶)可用過濾法分離。
而C與MnO2二者均不溶NaCl、KNO3均易溶,都不能用過濾法分離。
溶解度演算法:溶質質量/溶劑質量(通常為水),單位:g/100g水。
⑦ 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為多少毫克每升
氧氣密度為1.429g/L
它也不易溶於水,標准情況下,1L水中可以溶解約30mL的氧氣
所以可以計算得出
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為42.87mg
⑧ 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
氣體溶解度一般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O2也不例外.
⑨ 純水中CO2和O2的溶解度是多少
在0℃,標准大氣壓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為(體積比)1:1.713
在20℃,標准大氣壓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為(體積比)1:0.878
在25℃,標准大氣壓下,二氧化碳的溶解度為(體積比)1:0.759
在0℃,標准大氣壓下,氧氣的溶解度為1:0.049
在20℃,標准大氣壓下,氧氣的溶解度是1:0.031
氣體的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該氣體(其壓強為1標准大氣壓)在一定溫度時溶解在1體積溶劑里的體積數。
(9)純水121中氧的飽和溶解度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氣體的溶解度大小,首先決定於氣體的性質,同時也隨著氣體的壓強和溶劑的溫度的不同而變化。例如,在20℃時,氣體的壓強為1.013×10^5Pa,一升水可以溶解氣體的體積是:氨氣為702L,氫氣為0.01819L,氧氣為0.03102L。
氨氣易溶於水,是因為氨氣是極性分子,水也是極性分子,而且氨氣分子跟水分子還能形成氫鍵,發生顯著的水合作用,所以,它的溶解度很大;而氫氣、氮氣是非極性分子,所以在水裡的溶解度很小。
當壓強一定時,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少。這一點對氣體來說沒有例外,因為當溫度升高時,氣體分子運動速率加快,容易自水面逸出。
當溫度一定時,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氣體的壓強的增大而增大。這是因為當壓強增大時,液面上的氣體的濃度增大,因此,進入液面的氣體分子比從液面逸出的分子多,從而使氣體的溶解度變大。
而且,氣體的溶解度和該氣體的壓強(分壓)在一定范圍內成正比(在氣體不跟水發生化學變化的情況下)。
氣體的溶解度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在一定溫度下,氣體的壓強(或稱該氣體的分壓,不包括水蒸氣的壓強)是1.013×10^5Pa時,溶解於一體積水裡,達到飽和的氣體的體積(並需換算成在0℃時的體積數),即這種氣體在水裡的溶解度。
另一種氣體的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是,在一定溫度下,該氣體在100g水裡,氣體的總壓強為1.013×10^5Pa(氣體的分壓加上當時水蒸氣的壓強)所溶解的克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氣體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