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黃酒是用什麼材料怎樣製成的
黃酒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粟為原料,,用麥曲或小曲做糖化發酵劑。
在歷史上,黃酒的生產原料在北方以粟或者黍(粟:俗稱小米學名:Setaria italica,中國古稱「稷」。黍:又稱黃米,是去了殼的黍子的果實,比小米稍大,顏色淡黃。)。
在南方,普遍用稻米(尤其是糯米為最佳原料)為原料釀造黃酒。由於宋代開始,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南移,黃酒的生產局限於南方數省。
南宋時期,燒酒開始生產,元朝開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黃酒生產逐漸萎縮,南方人飲燒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南方,黃酒生產得以保留,在清朝時期,南方紹興一帶的黃酒稱雄國內外。
(1)軟水面黃酒擴展閱讀:
選購方法
1、應在正規的大型商場或超市中購買黃酒產品。這些經銷企業對經銷的產品一般都有進貨把關,經銷的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有保證。
2、選購大型企業或有品牌的企業生產的產品,這些企業管理規范,生產條件和設備好,產品質量穩定。
3、選購時可從產品名稱、含糖量來判別產品的類型,以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黃酒種類。
4、黃酒產品執行的國家標准為:GB/T13662、GB17946等。
5、酒液應呈黃褐色或紅褐色,清亮透明,允許有少量沉澱。
Ⅱ 黃酒和米酒有什麼區別怎樣區分
黃酒和米酒的區別主要在於釀造原理、酒精度數和顏色。
1、釀造原理
黃酒:黃酒以大米、黍米、粟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數種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基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
米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釀在北方一般稱它為「米酒」或「甜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種特殊的微生物酵母)發酵而成的一種甜米酒。其釀制工藝簡單,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極低。
2、酒精度數
黃酒:黃酒以大米、黍米、粟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含有21種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數種未知氨基酸,而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必須依靠食物攝取8種必需氨基酸黃酒都具備,故被譽為「液體蛋糕」。
米酒:其釀制工藝簡單,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極低,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我國用優質糙糯米釀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歷史。米酒已成為農家日常飲用的飲料。現代米酒多採用工廠化生產。
3、顏色
黃酒:黃酒顧名思義因為顏色是黃色所以得此稱謂,與白酒清澈透明不同,黃酒顏色多褐色、黃色、棕色等,也有部分黃酒呈現無色的狀態。
米酒:顏色以透明或白色為主。
(2)軟水面黃酒擴展閱讀:
米酒功效:
1、解凍。一條凍得嚴嚴實實的魚,在前半段淋上些米酒,完全澆沒,幾分鍾後,會發現前半段已經感覺有解凍後黏黏的液體在上面,而後半段還是凍得像棍子。 2、恢復松軟。在麵包上灑幾滴米酒,放到微波爐里轉一下(具體時間自己控制),轉好以後會發現麵包就像新鮮出爐的那樣,而且口感很好噢。 3、化淤。用生薑末浸在米酒里,浸泡40分鍾後,用生薑末在淤血的地方揉搓,會有辣辣的效果。
黃酒功效:
黃酒是醫葯上很重要的輔料或「葯引子」。中葯處方中常用黃酒浸泡、燒煮、蒸炙一些中草葯或調制葯丸及各種葯酒。黃酒的另一功能是調料。黃酒酒精含量適中,味香濃郁,富含氨基酸等呈味物質,人們都喜歡用黃酒作佐料,在烹制葷菜時,特別是羊肉、鮮魚時加入少許,不僅可以去腥膻還能增加鮮美的風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米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酒
Ⅲ 怎麼熬黃酒
黃酒是江浙一帶人們經常飲用的酒類,江浙地區的人們非常熱愛黃酒,在飲用以及做飯的時候都會經常使用。如果是要喝黃酒的話,黃酒煮了之後才是最好喝的,如何煮黃酒才能對身體有好處呢?喝黃酒之前可以把黃酒熱到60度左右,也可以把薑末放到黃酒中一起煮,具體的來了解下吧。
一、黃酒怎麼喝最好
1、黃酒加熱以後飲用最好,因為黃酒在加工過程中,會讓酒液中殘留一定數量的甲醇和甲醛,而在加熱以後,這些物質就會全部消失,人們在飲用黃酒會比較安全,不用擔心這些有害物質會進人體內部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2、黃酒中還含有豐富的脂粒物質和天然芳香油,它在加熱以後,這些物質的活性會明顯提高,人們在加熱過程中就能聞到黃酒的濃郁香氣,而且經過加熱以後的黃酒口感會更加綿軟甘醇,滋味也會更加誘人。
二、黃酒的正確喝法
1、平時喝黃酒時,可以把它放到酒壺中,然後在一個大點的盤中放入熱水,再把裝有酒的酒壺直接放在熱水中浸泡,或者把它放在火上,隔水加熱,加熱到50度左右時取出倒入到酒杯中,直接飲用就可以。
2、和生薑搭配適量的生薑,也是黃酒的正確喝法之夜,平時想喝黃酒時,可以把黃酒注入到盛酒的容器中,然後再取一塊生薑,把它洗凈以後剁成碎末,放在不銹鋼小鍋中,再把准備好的黃酒倒入到小鍋中,加熱煮制,煮開以後再煮三分鍾,取出以後降溫,就能直接飲用。
三、加熱黃酒的注意事項
1、黃酒加熱時間不宜過久,否則酒精都揮發掉了,反而淡而無味。燙酒的過程要做到越快越好。
2、一般將黃酒隔水燙到60-70度左右,然後稍微等涼一下再喝,黃酒的最佳品評溫度是在38℃左右。在這個溫度下,黃酒的酒香更濃郁、柔和。而另一個則是溫飲更安全。酒太熱,飲後會傷肺。正確的飲酒方法應是在酒不冷不熱時飲。古人有「溫酒」、「暖酒」之說,其原因也就在此。
3、溫酒壺(又叫燙酒壺、暖酒壺),常用的有陶瓷和錫制的。在淘寶網上一搜便知。但不能長期用錫壺,因為錫壺遇到高溫會分解鉛。
4、酒加熱煮的時候因酒精繼續在揮發中,在飲用同時酒精會直接造成對眼睛的熏蒸,反而造成對眼睛的傷害,要警惕燙酒時的蒸汽熏眼。
Ⅳ 黃酒的做法
准備材料如下:黃米面,甜米面,甜酒麴,水,白糖或紅糖。
1、把黃米面倒入盆里,分多次加入溫水攪拌。
Ⅳ 自製黃酒的配方和做法
小米130kg、糖化酶(酶活力50000u/g)0.26kg、黃酒活性乾酵母0.13kg、生麥曲10.4kg、糟燒酒(50°)13kg、加水量180kg。
(二)生產工藝流程
小米→浸米→蒸飯→攤涼(加入生麥曲)→落缸發酵(加入糖化酶)→喂飯(加入糖化酶、活性乾酵母)→主發酵→後發酵→壓榨→澄清→煎酒→陳貯→勾兌檢驗→灌裝→巴氏滅菌→成品
(三)操作要點
1.浸米 將小米倒入浸米池,放水淘洗干凈後進行浸米,水面淹過米面約30cm,水溫控制在20-25℃,浸泡24h。
2.蒸飯 把浸米瀝干後倒入甑鍋內,開汽蒸料,待全面上汽,再蒸3-5min,關掉蒸汽,潑入90℃以上的熱水(潑水量為25%-30%),加蓋燜數分鍾,待米充分吸水後,再開汽復蒸。待全面上汽後,再蒸20min即可。米飯的感官質量要求:熟而不黏,內無生心。
3.落缸發酵 待米攤涼至28℃時,加入生麥曲5.2kg,翻拌均勻後入缸,投料溫度為26-27℃。發酵用缸事先必須消毒滅菌。投料前在缸內放水180kg(水溫控制在24-25℃),再在缸內加入糖化酶0.13kg。投料後攪拌均勻,經10h左右品溫上升到28-29℃,酒醪已開始稀薄,味淡,即可開頭耙。頭耙後品溫繼續上升,維持24h左右進行喂飯。
4.喂飯 喂飯原料65kg,飯攤涼冷卻後,加麥曲5.2kg入缸。喂飯時再加糖化酶0.13kg、已活化的黃酒乾酵母,攪拌均勻後品溫掌握在25-26℃。喂飯前釀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半成品的質量,是釀酒成敗的關鍵工序,所以要切實掌握合適的品溫和及時開耙。喂飯時應根據醪液的品溫隨時開耙,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降低品溫,並使缸中品溫及發酵成分上下均勻一致;另一方面是為了排出在發酵過程中積聚的大量CO2,同時供給新鮮空氣,可以促進發酵菌繁殖,並可減少其他雜菌滋生的機會。
5.後發酵 前發酵一般5d左右,然後加入糟燒酒13kg轉入後酵(加入糟燒酒可以提高酒精濃度,防止發酵醪酸敗)。後酵品溫一般控制在23-24℃,經過15-20d進行壓榨。
6.壓榨 採用氣膜式板框壓濾機,糟板含水率為48%-50%。
7.煎酒 利用加熱的方法將生酒中的微生物殺死,並破壞殘余的酶,使黃酒中的成分基本上固定下來,防止成品酒發生酸敗。另外,可促進黃酒的老熟和部分蛋白質凝固,使黃酒色澤清亮透明。煎酒設備為不銹鋼材料製成的煎酒鍋,外設夾層,可通蒸汽和冷卻水。也可用薄板熱交換器進行瞬時煎酒。
8.陳釀、勾兌、灌裝、殺菌 可按普通黃酒生產的工藝條件進行。料酒製作方法:
①泡米。選擇較好的江米或大米,經過淘洗;用普通涼水浸泡8—10小時,瀝干後備用。②蒸飯。將瀝乾的米上鍋蒸至九成熟離火。要求米飯蒸到外硬內軟,無夾心,疏鬆不糊,熟透均勻 熟後不要馬上掀鍋蓋,在鍋內把飯放至快涼時再出鍋;出鍋後將假打散;再攤盤晾至28℃以下人缸。③前期發酵。把准備好的水、培養曲和酒葯倒人缸內與蒸好的米飯攪拌均勻,蓋好蓋,夏季置干室溫下,冬天放在暖氣上或火爐前,經3天左右,米飯變軟變甜,用筷子攪動,即可見到有酒滲出。此時缸里的溫度達到23℃左右,即可停止前期發酵。④壓榨。將經過前期發酵的物料裝入一干凈的布袋中,上面壓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⑤煎酒(加熱殺菌)。把壓榨出的酒液放人鍋內蒸(各種蒸鍋均可),當鍋內溫度升到85度 ,即停止加熱。6.過濾。用豆包布做成一個布袋,把蒸過的酒液倒入袋中過濾,將濾液收存起來。7.封存。把濾液裝進一個干凈的壇子里,用於凈的牛皮紙把壇口包好,再用稻草或稻殼與上和成稀泥把壇口封嚴,然後把壇子放到適宜的地方,兩個多月後即可開壇飲用。
白酒
將糯米浸泡數小時後,上鍋蒸熟,涼至30來度時,放入酒麴與一點涼開水,攪拌均勻後,蓋蓋密封,保溫二\三天,即可製成甜白酒.
Ⅵ 自製煮黃酒釀制方法
黃酒可飲用也可作為料酒使用,乃中國獨有,在家自製黃酒以供使用是目前許多地方還沿襲著的習慣,自製黃酒是否復雜?自製黃酒的做法:
准備糯米
糯米市場上有賣,也可以買糯谷再加工成糯米,注意,糯米加工只可能去掉外面的稻殼,米外面還有一層米皮是千萬不能去掉的,否則不能釀酒,買糯米是要注意這一點。以前加工糯谷是靠人工用專門的磨盤,現在有專門的機器,一般的加工點都有。糯米一定要曬干。
准備工具
包括酒盆、酒甑、酒架、酒壇、水桶、水瓢、干兒、團箕、撈箕、大鐵鍋、大煤爐(農村用柴火灶)、酒葯(市場有賣)、芋頭。
所有的酒具一定要不沾鹽油,用干凈的水用干兒洗干凈。
浸米
把米倒進酒盆里,一酒盆倒33至36市斤米,倒入清水,用撈箕把水面的浮皮撈掉,蓋上團箕,防灰塵或老鼠蟲子掉入,浸36至48小時。
蒸米
1、生煤爐,要大火,上鐵鍋,倒入三分之一鍋清水,待開。記得放一個竽頭到鍋中煮,接下來要用。
2、將浸好的米用水瓢連水帶米一下下從酒盆舀入酒甑(不可一下倒入,防止米被壓得太緊蒸得不均勻)最後再從流到酒盆里的熱水裡舀兩大瓢倒回米飯中,讓其溫度上下均勻些。
3、把洗好米的酒甑放入鐵鍋水中,蓋上酒盆,大火蒸2小時左右,至米成飯並稍軟。出鍋前20分鍾往米里澆一大勺涼水再蒸至出鍋,這樣可以讓米熟得更均勻更透。
4、取下酒盆放地上,其上置酒架,酒甑出鍋放酒架上,用涼水澆入熱米飯中,讓其冷卻,但不可太冷,太冷不利發酵,以手摸稍熱為好,大約澆2桶水,最後再從流到酒盆里的熱水裡舀兩大瓢倒回米飯中,讓其溫度上下均勻些。
5、涼好的酒甑從酒盆上搬下來放地上,底下用一木棒塞一邊,讓酒甑有點斜,好瀝干裡面的水,瀝3至5分鍾即可。
6、把酒盆里的熱水舀進酒壇里,燙洗掉酒壇里的細菌,有消毒作用。
翻葯入盆
1、倒干凈酒盆里的水分,夾出鍋里煮好的芋頭剝皮,用芋泥糊酒盆的木板縫隙,防漏。
2、用碗搗碎酒葯(每一酒甑米放葯10至15棵,視個人喜好而定,放葯太少酒容易變酸,放太多酒會上頭),沿酒盆壁把酒葯颳倒進盆里,倒碗中一半少些。
3、把瀝干水的酒甑里的米飯倒進酒盆里,用手上下翻一遍,讓其溫度均勻些,再倒入剩下的酒葯粉,用手上下翻勻,最後全部米飯壓成斜坡,露出一小塊盆底,坡面一定要用手拍緊些,起保溫作用。盆壁、盆沿和露出的小塊盆底要用干兒抹乾凈,不能留有單獨的飯粒,防止這些飯粒發霉壞酒。
發酵
弄好的酒盆放入避風暗處,用團箕蓋好,外用塑料布包好,以不透風能保溫為好。如天氣較冷,可再蓋上一床棉被,或堆上稻草。放置發酵。
大約3-4天後,壓得緊緊的糯飯會有明顯脫盆現象,即飯與酒盆壁之間有脫離的縫隙,並且露出的一小塊盆底開始積有酒水,可以聞到明顯的酒香,這時可以把糯飯全部翻散,此時的飯粒已明顯開始發軟。
擠酒
在周圍氣溫15度左右,再發酵十天左右(氣溫高則時間更短),可看到糯飯全部變得濕軟,用手抓一團輕輕一握可擠出大量酒水,這時便可以往酒盆里發好酵的糯飯中倒入干凈的清水,一般每10斤干糯米加水3斤,加水多少決定酒的濃或薄,也影響酒的保存。加完水後,糯飯是沉在水底的,再放置1-3天後,糯飯會全部淫到水面,這時,便可以擠酒了。剛擠的酒是牛奶樣的,裝到酒壇里開口放三到五天左右再密封,之後酒會慢慢變成金黃色的,這時就是我們說的黃酒了。沒加水時擠出的酒叫酒娘,非常甜,酒娘裝在小瓶里可以存放很多年(但是第二年再釀酒時一定要再往裡加1/4的新酒娘以防變味),越陳越好,價錢越高,有養身美容滋補之功效。擠完酒的糯飯叫酒糟,千萬不要扔掉,也另外裝到壇子里,以後可以到酒坊里蒸出白酒來。蒸完白酒後的酒糟是很好的種花種菜的肥料。
黃酒一般只保存一年左右,超過一年的酒叫老酒,味道也不是太好了。所以一般都在一年內喝完。如果釀酒的過程中有一道環節沒有掌握好,便可能使釀出來的酒變酸,成了米醋了。
自製黃酒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所以想要喝到自己釀造的美味、健康的黃酒,必須要付出耐心了。
Ⅶ 黃酒的製作
黃酒的製作工藝是非常復雜的,首先一定要首先給他發酵好,之後這是第一步。
Ⅷ 黃酒的做法。
工具/原料
酒盆、酒甑、酒架、水桶、水漂、干兒(老絲瓜去外皮後里的網狀東西,用來洗刷釀酒用的,我們叫干兒)、團箕、撈箕、大鐵鍋、大煤爐(農村用柴火灶)、酒葯(市場有賣)、芋頭
耨米、白酒
方法/步驟
一、買糯米
一般超市有的賣,也可以買一些糯谷加工成糯米,糯米加工只能去掉外面殼,米的外面還有一層米皮千萬不能去掉的,否則是不能釀酒的,所以這些事需要注意的
二、需要准備工具
如下圖分別酒甑、團箕、酒壇和干兒、撈箕。所以酒具不要粘上鹽和油,用干凈的水用干兒洗凈,包括你的手,什麼的。
在周圍氣溫15度左右,再發酵十天左右(氣溫高則時間更短),可看到糯飯全部變得濕軟,用手抓一團輕輕一握可擠出大量酒水,這時便可以往酒盆里發好酵的糯飯中倒入干凈的清水,一般每10斤干糯米加水3斤,加水多少決定酒的濃或薄,也影響酒的保存。加完水後,糯飯是沉在水底的,再放置1-3天後,糯飯會全部淫到水面,這時,便可以擠酒了。剛擠的酒是牛奶樣的,裝到酒壇里開口放三到五天左右再密封,之後酒會慢慢變成金黃色的,這時就是我們說的黃酒了。沒加水時擠出的酒叫酒娘,非常甜,酒娘裝在小瓶里可以存放很多年(但是第二年再釀酒時一定要再往裡加1/4的新酒娘以防變味),越陳越好,價錢越高,有養身美容滋補之功效。擠完酒的糯飯叫酒糟,千萬不要扔掉,也另外裝到壇子里,以後可以到酒坊里蒸出白酒來。蒸完白酒後的酒糟是很好的種花種菜的肥料。
Ⅸ 請問黃酒是什麼配料真么做的啊
(一)原料配方
小米130kg、糖化酶(酶活力50000u/g)0.26kg、黃酒活性乾酵母0.13kg、生麥曲10.4kg、糟燒酒(50°)13kg、加水量180kg。
(二)生產工藝流程
小米→浸米→蒸飯→攤涼(加入生麥曲)→落缸發酵(加入糖化酶)→喂飯(加入糖化酶、活性乾酵母)→主發酵→後發酵→壓榨→澄清→煎酒→陳貯→勾兌檢驗→灌裝→巴氏滅菌→成品
(三)操作要點
1.浸米 將小米倒入浸米池,放水淘洗干凈後進行浸米,水面淹過米面約30cm,水溫控制在20-25℃,浸泡24h。
2.蒸飯 把浸米瀝干後倒入甑鍋內,開汽蒸料,待全面上汽,再蒸3-5min,關掉蒸汽,潑入90℃以上的熱水(潑水量為25%-30%),加蓋燜數分鍾,待米充分吸水後,再開汽復蒸。待全面上汽後,再蒸20min即可。米飯的感官質量要求:熟而不黏,內無生心。
3.落缸發酵 待米攤涼至28℃時,加入生麥曲5.2kg,翻拌均勻後入缸,投料溫度為26-27℃。發酵用缸事先必須消毒滅菌。投料前在缸內放水180kg(水溫控制在24-25℃),再在缸內加入糖化酶0.13kg。投料後攪拌均勻,經10h左右品溫上升到28-29℃,酒醪已開始稀薄,味淡,即可開頭耙。頭耙後品溫繼續上升,維持24h左右進行喂飯。
4.喂飯 喂飯原料65kg,飯攤涼冷卻後,加麥曲5.2kg入缸。喂飯時再加糖化酶0.13kg、已活化的黃酒乾酵母,攪拌均勻後品溫掌握在25-26℃。喂飯前釀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半成品的質量,是釀酒成敗的關鍵工序,所以要切實掌握合適的品溫和及時開耙。喂飯時應根據醪液的品溫隨時開耙,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降低品溫,並使缸中品溫及發酵成分上下均勻一致;另一方面是為了排出在發酵過程中積聚的大量CO2,同時供給新鮮空氣,可以促進發酵菌繁殖,並可減少其他雜菌滋生的機會。
5.後發酵 前發酵一般5d左右,然後加入糟燒酒13kg轉入後酵(加入糟燒酒可以提高酒精濃度,防止發酵醪酸敗)。後酵品溫一般控制在23-24℃,經過15-20d進行壓榨。
6.壓榨 採用氣膜式板框壓濾機,糟板含水率為48%-50%。
7.煎酒 利用加熱的方法將生酒中的微生物殺死,並破壞殘余的酶,使黃酒中的成分基本上固定下來,防止成品酒發生酸敗。另外,可促進黃酒的老熟和部分蛋白質凝固,使黃酒色澤清亮透明。煎酒設備為不銹鋼材料製成的煎酒鍋,外設夾層,可通蒸汽和冷卻水。也可用薄板熱交換器進行瞬時煎酒。
8.陳釀、勾兌、灌裝、殺菌 可按普通黃酒生產的工藝條件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