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得瑞水處理為您解答:
反滲透純化水設備中由於膜元件的給水端與濃水端之間存在壓力內差容即膜壓降,又因每隻元件的濃水含鹽量均高於給水含鹽量,故每隻元件的給水滲透壓沿系統流程不斷上升。如果忽略淡水背壓及滲透壓,沿系統流程的每隻膜元件的產水量將與各自的工作壓力及滲透壓的差值呈正比,即每隻膜元件的產水量逐漸下降。
㈡ 鉀鈉離子是怎樣調節細胞內外滲透壓的
鉀鈉離子靠鈉鉀泵調節細胞內外滲透壓。
鈉鉀泵(也稱鈉鉀轉運體),為蛋白質分子,進行鈉離子和鉀離子之間的交換。每消耗一個ATP分子,逆電化學梯度泵出三個鈉離子和泵入兩個鉀離子。保持膜內高鉀膜外高鈉的不均勻離子分布。
Na+-K+泵 ——實際上就是Na+-K+ATP酶,存在於動植物細胞質膜上,它有大小兩個亞基,大亞基催化ATP水解,小亞基是一個糖蛋白.Na+-K+ATP酶通過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過程發生構象的變化,導致與Na+,K+的親和力發生變化.大亞基以親Na+態結合Na+後,觸發水解ATP.每水解一個ATP釋放的能量輸送3個Na+到胞外,同時攝取2個K+入胞,造成跨膜梯度和電位差,這對神經沖動傳導尤其重要,Na+-K+泵造成的膜電位差約占整個神經膜電壓的80%.若將純化的Na+-K+泵裝配在紅細胞膜囊泡(血影)上,人為地增大膜兩邊的Na+,K+梯度到一定程度,當梯度所持有的能量大於ATP水解的化學能時,Na+,K+會反向順濃差流過Na+-K+泵,同時合成ATP.
鈉鉀泵的一個特性是他對離子的轉運循環依賴自磷酸化過程,ATP上的一個磷酸基團轉移到鈉鉀泵的一個天冬氨酸殘基上,導致構象的變化.通過自磷酸化來轉運離子的離子泵就叫做P-type,與之相類似的還有鈣泵和質子泵.它們組成了功能與結構相似的一個蛋白質家族 .
Na-K泵作用是:①維持細胞的滲透性,保持細胞的體積;②維持低Na+高K+的細胞內環境,維持細胞的靜息電位。烏本苷(ouan)、地高辛(digoxin)等強心劑在高濃度下能抑制心肌細胞Na+-K+泵的活性;這是強心苷中毒機制的主要原因,而在低濃度下能夠興奮Na+-K+泵,目前研究認為這才是強心苷治療充血性心衰的真正機制。
㈢ 喝純凈水後細胞滲透壓增高會使細胞破裂嗎
100多年前就有生物學家對滲透壓作了系統的研究。生物的細胞膜具有奇妙的半透膜特性,中學的生物課就有這樣的實驗,將植物浸泡在純水中會發生「浮腫」,浸泡在濃的鹽溶液中則很快枯萎,而在介乎中間濃度的溶液則基本能保持原狀。這個實驗最早是荷蘭植物學家德弗里在1884年做的,他當時已想到,最後一種情況是由於細胞膜內外的溶液具有大致相同的滲透壓,他還發現由不同鹽制備出的相等滲透壓的溶液具有相同的冰點。
生命現象與細胞膜內外滲透壓的平衡密切相關。植物細胞是靠細胞液的滲透壓將根部的水分從根部輸送到莖部和葉子;魚的腮具有半透性,由於海魚和淡水魚的腮滲透功能不同,其體液的滲透壓也不同,因此海魚不能在淡水中養殖。將紅細胞放到0.068 mol/L的NaCl溶液中,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紅細胞逐漸膨脹,最後破裂。醫學上稱這種現象為溶血。這是因為紅細胞內液的滲透壓大於0.068mol/L的NaCl溶液滲透壓,因此水分子就要向紅細胞內滲透,使紅細胞膨脹以致破裂。如將紅細胞放到0.256mol/L的NaCl溶液中,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紅細胞逐漸皺縮,這種現象稱為胞漿分離,因為這時紅細胞內液的滲透壓小於0.256mol/L的NaCl溶液的滲透壓,因此水分子由紅細胞內向外滲透,使紅細胞皺縮。如將紅細胞放到生理鹽水中,在顯微鏡下看到紅細胞維持原狀,這是因為紅細胞與生理鹽水滲透壓相等,細胞內外達到滲透平衡的緣故。
紅細胞在不同濃度NaCl溶液中的形態圖
滲透壓相等的兩種溶液稱為等滲溶液。滲透壓不同的兩種溶液,把滲透壓相對高的溶液叫做高滲溶液,把滲透壓相對低的溶液叫做低滲溶液。對同一類型的溶質來說,濃溶液的滲透壓比較大,稀溶液的滲透壓比較小。因此,在發生滲透作用時,水會從低滲溶液(即稀溶液)進入高滲溶液(即濃溶液),直至兩溶液的滲透壓達到衡為止。在醫療實踐中,溶液的等滲、低滲或高滲是以血漿總滲透壓為標准。即溶液的滲透壓與血漿總滲透壓相等的溶液為等滲溶液。溶液的滲透壓低於血漿總滲透壓的溶液為低滲溶液。溶液的滲透壓高於血漿總滲透壓的溶液為高滲溶液。
在醫療工作中,不僅大量補液時要注意溶液的滲透壓,就是小劑量注射時,也要考慮注射液的滲透壓。臨床上也有用高滲溶液的,如滲透壓比血漿高10倍的2.78mol/L葡萄糖溶液。因對急需增加血液中葡萄糖的患者,如用等滲溶液,注射液體積太大,所需注射時間太長,反而不易收效。但是,用高滲溶液作靜脈注射時,用量不能太大,注射速度不可太快,否則易造成局部高滲引起紅細胞皺縮。當高滲溶液緩緩注入體內時,可被大量體液稀釋成等滲溶液。對於劑量較小濃度較稀的溶液,大多是將劑量較小的葯物溶於水中,並添加氯化鈉、葡萄糖等調製成等溶液,亦可直接將葯物溶於生理鹽水或0.278mol/ L葡萄糖溶液中使用,以免引起紅細胞破裂。
臨床上常用的等滲溶液有:
1、生理鹽水(0.154mol/L或9.0g/L的NaCl溶液)
2、0.278mol/L或50.0g/L的葡萄糖溶液
3、0.149mol/L或12.5g/L的碳酸氫鈉溶液
臨床上常用的高滲溶液有:
1、0.513mol/L 的NaCL溶液
2、 0.278mol/L葡萄糖氯化鈉溶液(是生理鹽水中含0.278mol/L葡萄糖),其中生理鹽水維持滲透壓,葡萄糖則供給熱量和水.
3、2.78mol/L葡萄糖溶液。
血漿中含有低分子的晶體物質(如氯化鈉、葡萄糖和碳酸氫鈉等)和高分子的膠體物質(如血紅蛋白、血脂等)。血漿中的滲透壓是這兩類物質所產生滲透壓的總和。其中由低分子晶體物質產生的滲透壓叫做晶體滲透壓;由高分子膠體物質產生的滲透壓叫做膠體滲透壓。血漿中低分子晶體物質的質量濃度約為 7.5g /L,高分子膠體物質的質量濃度約為70 g /L,雖然高分子膠體物質的含量高,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卻很大,單位體積血漿中的粒子數很少,而低分子晶體物質在血漿中含量雖然很低,但由於相對分子質量很小,多數又可離解成離子,因此粒子數較多。所以,血漿總滲透壓絕大部分是由低分子的晶體物質產生的(約佔99.5%),膠體滲透壓只佔極少一部分。
人體內半透膜的通透性不同,晶體滲透壓和膠體滲透壓在維持體內水鹽平衡功能上也不相同。膠體滲透壓雖然很小,但在體內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細胞膜是體內的一種半透膜,它將細胞內和細胞外液隔開,並只讓水分子自由透過膜內外,不僅不允許蛋白質等高分子膠體通過,連K+、Na+等小分子晶體也不易自由通過。因此,水在細胞內外的流通,就要受到鹽所產生的晶體滲透壓的影響。晶體滲透壓對維持細胞內外水分的相對平衡起著重要作用。臨床上常用晶體物質的溶液來糾正某些疾病所引起的水鹽失調。例如,人體由於某種原因而缺水時,細胞外液中鹽的濃度將相對升高,晶體滲透壓增大,於是使細胞內液的水分通過細胞膜向細胞外液滲透,造成細胞內液失水。如果大量飲水或者輸入過多的葡萄糖溶液,則使細胞外液鹽濃度降低,晶體滲透壓減小,細胞外液中的水分向細胞內液中滲透,嚴重時可產生水中毒。高溫作業之所以飲用鹽汽水,就是為了保持細胞外液晶體滲透壓的恆定。
毛細血管壁也是體內的一種半透膜,它與細胞膜不同,它間隔著血漿和組織間液,可以讓低分子如水、葡萄糖、尿素、氫基酸及各種離子自由透過,而不允許高分子蛋白質通過。所以,晶體滲透壓對維持血液與組織間液之間的水鹽平衡不起作用。如果由於某種原因造成血漿中蛋白質減少時,血漿的膠體滲透壓就會降低,血漿中的水就通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間液,致使血容量降低而組織液增多,這是形成水腫的原因之一。臨床上對大面積燒傷,或者由於失血而造成血容量降低的患者進行補液時,除補以生理鹽水外,同時還需要輸入血漿或右旋糖酐等代血漿,以恢復血漿的膠體滲透壓和增加血容量。
㈣ 滲透壓調節中存在反饋調節嗎
A、當甲狀腺激素含量過多時,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這叫做負反饋調節,A正確;
B、激素X能減少排尿量,所以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腦合成,垂體釋放,B錯誤;
C、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對某一生理效應發揮相反的作用,促甲狀腺激素與甲狀腺激素不是對同一生理效應發揮作用,C錯誤;
D、性激素的本質是固醇,不是蛋白質類激素,D錯誤.
故選:A.
㈤ 請問水的滲透壓是多少
水沒有滲透壓
所謂抄溶液滲透壓,簡單的說,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於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數目:溶質微粒越多,即溶液濃度越高,對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滲透壓越高;反過來,溶質微粒越少,即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在組成細胞外液的各種無機鹽離子中,含量上佔有明顯優勢的是Na+和Cl-,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於Na+和Cl-。在37℃時,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770kPa,相當於細胞內液的滲透壓。
㈥ 紅細胞的滲透壓已知,放入純水中沒有吸水漲破,如何計算紅細胞膜的表面張力
滲透壓指的是溶質分子通過半透膜的一種吸水力量,其大小取決於溶質顆粒數目專的多少,而與屬溶質的分子量、半徑等特性無關。血漿的滲透壓主要來自溶解於其中的晶體物質,特別是電解質,稱為晶體滲透壓。由於血漿中晶體溶質數目遠遠大於膠體數目,所以血漿滲透壓主要由晶體滲透壓構成;血漿膠體滲透壓則主要由蛋白質分子構成,其中,血漿白蛋白分子量較小,數目較多(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它決定血漿膠體滲透壓的大小。
㈦ 利用鹽溶液與純水間的滲透壓差的是
反滲透原理是在高於溶液滲透壓的壓力下,藉助於只允許水分子透過的反滲透膜的內選擇截留作用,容將溶液中的溶質與溶劑分離,從而達到純凈水的目的。
當純水和鹽水被理想半透膜隔開,理想半透膜只允許水通過而阻止鹽通過,此時膜純水側的水會自發的通過半透膜流入鹽水一側,這種現象稱為滲透。若在膜的鹽水側施加壓力,那麼水的自發流動將受到抑制而減慢,當施加的壓力達到某一數值是,水通過膜的凈流量等於零,這個壓力稱為滲透壓力,當施加在膜鹽水側的壓力大於滲透壓力是,水的流向就會逆轉,此時,鹽水中的水將流入純水側,上述現象就是水的反滲透(RO)處理的基本原理。
㈧ 細胞培養基用鹽酸調節PH值,對滲透壓的影響 滲透壓是增大還是減小,為什麼
還有氯離子有細胞毒行的話,你還吃鹽干什麼啊!
tdb520zg說的好像過於偏激吧,我們吃鹽是為了維持滲透壓,及參與一些離子主動轉運,維持生命正常的活動,又不是來營養細胞的.我贊成在體外培養細胞時,不是不能加氯離子,PBS的配方中不就有氯化鈉嗎?但是調PH值時,建議還是不要用鹽酸哦,直接用緩沖液吧.要是可以直接用氯化鈉,那麼PBS的配方也就可以不存在了.而且本人認為是增加了滲透壓.
㈨ 純化水的反滲透膜用什麼清洗怎麼清洗
物理清洗方法:
1.停止裝置
慢慢的把操作壓力降低,逐步停止裝置。,因為如果一下子停止裝置會導致裝置中的壓力快速的下降形成水錘,沖擊對管道、壓力容器以及膜元件造成一定的損傷。
2.調節閥門
首先把濃溶液的水閥門全部打開;之後把進水的閥門關閉;接著把產水閥門打開到最大。如果把關閉閥門順序搞錯了,就可能會產生背壓對壓力容器中的後端的膜元件造成械性的損害
3.清洗作業
首先把低壓清洗泵打開;然後再慢慢的把進水閥打開,這時候一定要注意觀察濃縮水流量計的流量;調節進水閥門一直調到流量和壓力都達到預先設計好的值;最後在10-15分鍾後慢慢地關閉進水閥門,停止進水泵。
化學清洗方法:
化學清洗方法是利用化學葯劑進行清洗的,針對不同的污染物要選用不同的化學葯劑,下面也會給大家介紹什麼污染物選用什麼化學葯劑。
檸檬酸清洗
在採用檸檬酸溶液進行清洗之前,先用軟化水或者 RO 產品水對膜元件進行沖洗。向清洗水箱中添加檸檬酸(白色粉末),對溶液進行連續的攪動,使檸檬酸迅速和充分溶解,使檸檬酸溶液濃度達到 2%(質量百分比)。在添加葯品之前,將大塊的葯品敲碎,以避免對攪拌器和水泵造成損壞。
十二烷基磺酸鈉(Na-SDS)清洗劑清洗
配製 0.025%(質量百分比濃度)十二烷基磺酸鈉和 0.1%(質量百分比濃度)NaOH 溶液,控制溶液溫度小於 30℃,其 pH 控制范圍在 pH12 以內。此種方法最好作為系統的第一步化學清洗。
六聚偏磷酸鈉+鹽酸的清洗
向水中添加 SHMP(白色粉末),小批量逐步添加,以達到 1.0%濃度(質量百分比)溶液。使用攪拌器連續地攪拌溶液,使化學葯品均勻混合。
緩慢的將鹽酸(HCl)添加到 SHMP 溶液中,直到溶液的 pH 值達到 2。鹽酸(HCl)是一種腐蝕性的無機酸,在處理鹽酸時要注意安全規則。
溶液的 pH 值應該接近,但是要大於 2。 如果在清洗期間溶液的 pH 值升高超過 3.5,則要添加鹽酸(HCl)直到 pH 值恰好大於 2。如果 pH 值降低到小於 2,使用 NaOH 進行調節。NaOH 是一種腐蝕性無機鹼,在使用時要注意安全規則。
反滲透膜的清洗步驟:
1、用泵將干凈、無游離氯的純凈水從特定的進水口打入壓力容器中並且排放幾分鍾。
2、用干凈的純凈水在清洗箱中配製清洗液,因為針對不同的膜或者不同的污染物需要不同的清洗液。
3、將清洗液在壓力容器中循環1小時或預先設定的時間。
4、清洗完成以後,排凈清洗箱並進行沖洗,然後向清洗箱中充滿干凈的產品水以備下一步沖洗。
5、用泵將干凈、無游離氯的產品水從清洗箱(或相應水源)打入壓力容器中並排放幾分鍾。
6、在沖洗RO反滲透膜系統後,在產品水排放閥打開狀態下運行反滲透系統,直到產品水清潔、無泡沫或無清洗劑(通常15-30分鍾)。
㈩ 反滲透壓計算,說大概原理 OK
1.反滲透來設備最少需要進源60L/H的水才能的到45L/H的純水,是根據反滲透的回收率75%得出。
2.如果加入海水的話不能達到同樣的的生產效率。因為含鹽量不同,回收率就要降低了,不然容易造成設備結垢,影響產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