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純水在0攝氏度時會不會結冰
0度是標准溫度和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理論上0度是不會結冰的。
㈡ 水在0度時一定會結冰嗎
假設你的條件默認是比較純凈的水。
如果外界環境與水有溫差,當水的溫度大於外界環境版時,水向外釋權放能量,即放熱,則會結冰,如果等於,不會有變化,如果小於,水應該會逐漸升溫。
物理上的問題,根本上上主要是能量上的轉換,由高到低,在某些臨界點,會有質的變化,把握好這個基本問題,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當水達到零度,並繼續放熱時才會結冰,在結冰的過程中,溫度不會變。
水的冰點是0度,就是說當水的溫度下降到了0度的時候,就要開始結冰了;要知道,這里有個前提,就是所說的水是純凈水,是不含任何雜質的水,例如蒸餾水.要是水中含有可溶性雜質的話,水的冰點就不是0度了,而是低於0度!
㈢ 水的溫度到了0度以下為什麼會結冰
溫度高的時候,水分子是不斷運動的,水可以流動,溫度越低,分子運動就越專不激烈,當溫度低至冰屬點的時候,水分子就基本不動了;
停住了這是分子間距離相對增加一點,並表現為引力,所以水就不流動了,且冰的體積比水大十分之一。從宏觀上來看——水就結冰了。
水結冰的溫度是不受周圍溫度影響的,而是受到大氣壓強的影響,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水結冰的溫度是0攝氏度。
水在3.98℃時密度最大(999.97kg/m³,近似計算中常取1000kg/m³)。固態水(冰)的密度(916.8kg/m³)比液態水的密度(999.84kg/m³)小,所以冰能漂浮在水面上。水結冰時,體積略有增加。
在標准大氣壓(101.325kPa)下,純水的沸點為100℃,凝固點為0℃。
水的比熱容大,c=75.3 J/(mol·℃),所以能很好地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 水的生成焓很高,ΔfHmθ=-285.8kJ/mol,所以熱穩定性好。在2000K的高溫下,其離解不足百分之一。
㈣ 純水在0攝氏度時不會結冰嗎
溫度降到0攝氏度以下,水會結冰是我們平常所處環境下的情況。例外:(1)水十分干凈,水中無微粒,則缺少凝聚核,0攝氏度不易結冰(2)壓強較大,則水的凝聚點降低,0攝氏度不易結冰。(3).......
㈤ 純水會結冰嗎
會的,水在低於零攝氏度時,就會出現結晶,也就是俗話說的結冰,大部分液體都是會結冰的,但結晶的溫度不一定是零度以下,有的甚至更低,可分為三個狀態,超低溫下為固態,常溫為液態,高溫為氣態。
㈥ 水在零度的是不一定結冰的是對的嗎
不一定,如果繼續放熱才結冰,不放熱就不結冰. 另外,鹽水的冰點是低於純水的,是低於零度的.
㈦ 純水在0度以下會不會結冰
結冰(結晶)是需要環境誘導的,即需要有晶核(通常是微量雜質)。如果沒有晶核形成,水可以在零下40以下還不結冰(目前的實驗研究結果),即形成過冷水。
㈧ 在一般情況下,水在0度會結冰對嗎
不一定。
在標准大氣壓下,零攝氏度的水既不是純液態的水也不是純固態的冰,而是冰水混合物,處於冰與水混合的狀態,零度是冰的凝固溫度,但只有當溫度到達到零度以下後水才大量的凝結成冰。如果水所處於的大氣壓強超過標准壓強,那麼水的凝固點就會隨之上升,反之亦然。
並且,在秋天過渡到冬天的時候,平均大氣壓比其他季節要高,所以水在零度的條件下也不會結冰。而在冬末,大氣壓通常較低,所以水在不太低的溫度下也容易結冰。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界中的水通常含有一定成分的鹽、酸等其他溶質,並不是純水,也就是說,自然界的水的凝結溫度並不是零度,自然也就不會結冰。
此外,水結冰的條件除溫度條件外,還要求在水分子中有凍結核。
(8)純水在0度是會結冰嗎擴展閱讀:
詳細解釋水的結冰現象:
在一定壓強下,液態的晶體物質,溫度略微低於其熔點時,微粒便將規則地排列成為穩定的結構。開始是少數微粒按一定的規律排列起來,形成所謂的晶核,而後圍繞這些晶核成長為一個個晶粒。因此,凝固過程就是產生晶核和晶核生長的過程,而且這兩種過程是同時進行的,所以會存在冰水混合物。
參考資料來源:凝固-網路
㈨ 純水在0攝氏度時不會結冰
純水又稱去離子水,也是水,水的凝固點是0℃,所以會結冰
㈩ 水在0度的時候會結冰嗎
在標准大氣壓下(101.3kpa)水在0攝氏度的時候結冰;如果大氣壓超過這個值那麼內水的結冰溫度就會隨之下容降,反之亦然。這就解釋了你的疑問,在秋天過渡到冬天的時候,平均氣壓比其他季節要高(這就是為什麼有「秋高氣爽」這一說法;在秋天,經常會出現萬里無雲的天氣就是因為高壓氣團的存在),所以水在0度也不會結冰。而在冬末,氣壓通常較低(這也是為什麼春天經常陰雨連綿)所以水在不太低的溫度下也容易結冰。
p.s.
自然界中的水通常含有一定成分的鹽、酸等其他溶質,所以不是純水,也就是說,他們的冰點本來就要較低。所以這個氣壓理論也不是絕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