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硬水軟水可以用煮沸區分
煮沸硬水現象:有沉澱產生 原因:硬水中的Ca2+、Mg2+與水中少量的CO3 2-(碳酸根)、OH-生成CaCO3和Mg(OH)2沉澱
煮沸軟水無明顯現象
Ⅱ 為什麼可用煮沸的方法把硬水變為軟水
煮沸本質上是升溫,在升溫的情況下,原本溶解在水中的Ca離子、Mg離子等一方面水解掉而生成氫氧化物,另一方面Ca(HCO3)2會分解而形成CaCO3沉澱,共同組成了水垢。而此時水中溶解的Ca、Mg離子就變少了,相對來講硬度就比煮沸前要小。
Ⅲ 煮沸辨別硬水和軟水的方法
鑒別硬水和軟水的方法:
方法1
分別用兩只燒杯取等量水樣。向兩只燒杯中分別滴專加等量肥皂水。泡沫屬多、浮渣少的為軟水。反之,泡沫少、浮渣多的為硬水。
方法2
還可以用燒杯加熱,在杯壁留下較多水垢的是硬水。因為硬水是含有較多的可溶性鈣,鎂物質的水,加熱後,這些可溶性的鈣鎂物質轉化成不可溶性的物質,沉澱雜質多的是硬水,雜質越多,水的硬度越大。
方法3
取一干凈、乾燥的玻璃片。分別在不同的位置滴等量水樣。待其完全蒸發後,白色殘留物多的為硬水,反之為軟水。
Ⅳ 反復煮沸硬水的方法能使硬水變成軟水嗎
煮沸法(只適用於
暫時硬水
)
煮沸暫時硬水時的反應:
Ca(HCO3)2=
CaCO3
↓+H2O+CO2↑
Mg(HCO3)2=
MgCO3
↓+H2O+CO2↑
由於CaCO3不溶,MgCO3微溶,所回以答
碳酸鎂
在進一步加熱的條件下還可以與水
反應生成
更難溶的
氫氧化鎂
:MgCO3+H2O=Mg(OH)2↓+CO2↑
由此可見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
Ⅳ 什麼是硬水什麼是軟水把水燒開就變成軟水了嗎
硬水是含有較多鈣鎂化合物的水。長期使用對人體有害。鍋爐使用還會爆炸的
軟水就是含有較少或者不含的水。
燒開了可以在高溫下讓化合物變成難溶於水的物質。和水分離
實驗室方法還有蒸餾,道理一樣
Ⅵ 煮沸過程中硬水是怎樣轉化為軟水的
主要是所謂暫時硬水的轉化,減少了水中的鈣鎂離子,水中的酸式碳酸鹽加熱分解專後被變成屬沉澱。方程式如下:
Ca(HCO3)2=CaCO3 ↓+H2O+CO2↑
Mg(HCO3)2=MgCO3↓ +H2O+CO2↑
碳酸鎂在進一步加熱的條件下還可以與水反應生成更難溶的氫氧化鎂:
MgCO3+H2O =Mg(OH)2↓+CO2↑
水垢的主要成分為CaCO3和Mg(OH)2 [2]
Ⅶ 為什麼硬水煮沸會軟化
水是流體, 這里所指的軟和硬, 是就溶於水中鈣離子和鎂離子的含量而定。 硬水有多於百萬分之二百五十的鈣離子和鎂離子, 而軟水則含少於百萬分之一百。
硬水的形成是由於雨水溶入了石中所含的鈣和鎂的化合物:
CaCO3 + CO2 + H2O -> Ca2+ + 2HCO3-
MgCO3. CaCO3 + 2CO2 + 2H2O -> Ca2+ + Mg2+ + 4 HCO3-
此外, 硬水可以分為暫時硬水及永久硬水, 暫時硬水在煮沸後可以變成軟水:
2HCO3- -> CO2 + CO32- + H2O
CO32- + Ca2+ -> CaCO3 (s)
CO32- + Mg2+ -> MgCO3 (s)
碳酸鈣和碳酸鎂是不可被水所溶解的, 茶壺里的茶垢亦是由此而來, 故極難清洗。 香港所供應的食水已是軟水, 故我們不用使用離子交換器 (ion exchangers) 去處理清潔或加熱用水中的鐵、鈣及鎂質。
硬水與浮渣(scum)
同學看見硬水這個詞定必想浮渣,這個在洗潔劑一課中學到的生字。 難道水中的礦物真的如此一事無成? 其實它們對我們身體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一份美國的醫學雜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Society) 就曾經報導過 亨利
Ⅷ 硬水軟水能用加熱煮沸區分嗎
硬水分為暫時硬水和永久硬水。硬水是指含有鈣鎂的水,當鈣鎂以碳酸鹽形式出現時,就是暫時硬水,可以通過煮沸把大部分鈣鎂除去(形成不溶性沉澱),若鈣鎂是以硫酸鹽出現,就無法通過煮沸軟化。
Ⅸ 為什麼煮沸可以使硬水變成軟水
呵呵!其實所謂硬水是說水中含有大量的鈣離子和鎂離子!煮沸可以使鎂離子和鈣離子生成難容物沉澱下來,所以硬度就下來了!至於軟水我還真的沒聽說過這個詞!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