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試管中加入氧化銅,再加入稀鹽酸,再加熱,生成什麼
我覺得就是氯化銅啊
記得看完實驗現象後 老師說過 氯化銅濃度不同顏色會在藍色綠色之間變化
具體濃度大的是藍色還是綠色我不記得了- -
⑵ 氧化銅粉末加到稀鹽酸中並加熱(化學方程式)
氧化銅粉末中加入足量鹽酸的實驗現象是
粉末溶解並且溶液逐漸變為淡藍色,
化學方程式內
cuo+2hcl=cucl2+h2o。
繼續滴容加燒鹼的實驗現象
逐漸產生藍色沉澱,並且溶液顏色變淺,
化學方程式
cucl2+
2naoh=cu(oh)2(沉澱)+2nacl
再滴加鹽酸的實驗現象
藍色固體溶解,並且溶液逐漸變成藍色
化學方程式
cu(oh)2+2hcl=cucl2+2h2
⑶ 反應條件是化學反應所必須或可提高反應速率, 氧化銅加鹽酸可用加熱來加快反應速度,加熱為什麼不寫
化學抄反應有兩種
一種是介紹性質的:氧化銅加鹽酸常溫下就可以反應
還有一種是針對某個實驗而言的:就像你說的可用加熱來加快反應速度,如果你的實驗加熱了,那針對你這個實驗而言你應該啊加熱寫上去,如果你在做這個實驗的同時還做了對比實驗不加熱的,那對比實驗的反應條件里就不應該是有加熱的
如果你回答的題目是氧化銅和鹽酸的性質,那他們的性質是常溫下就可以反應,你把加熱寫上去也就是說他們只能在加熱下才能反應性質就表述錯了;如果你是針對某個實驗而言的,那就要看你實驗里有沒有加熱了。
⑷ 磷酸加雙氧水加去離子水按1:1:3配好放置8小時後加熱70度放入銅怎麼會產生籃顏色液體求高手
雙氧水具有氧化還原性,與銅反應生成氧化銅。氧化銅與磷酸加熱會生成磷酸銅,磷酸銅溶液呈藍色。請參考
⑸ 黑色氧化銅粉末加入稀鹽酸加熱後的現象及化學符號表達式
氯化銅的化學式是:CuCl2;CuCl2·2H2O是氯化銅晶體的化學式。
黑色版氧化銅粉末加入稀鹽權酸加熱後的現象:黑色粉末「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綠色;化學反應方程式:CuO+2HCl=CuCl2+H2O
⑹ 蔗糖和氧化銅加熱生成的液體加硫酸銅無水鹽後變藍色
氧化銅不是很活潑,加酸會緩慢反應.加熱會加快反應速率.
⑺ 加熱氧化銅與稀鹽酸的實驗現象注意事項
黑色粉末逐漸溶解,溶液逐漸變成藍色可根據化學方程式CuO+HCl=CuCl2+H2O,銅離子是藍色的。
沒有注意事項。
⑻ 黑色氧化銅粉末中加入稀鹽酸,加熱觀察到的現象是什麼
黑色固體逐漸減少,液體由無色逐漸變成綠色(氯化銅溶液濃度較大時為綠色,濃度小時為藍色.)方程式:CuO + 2HCl ==CuCl2 + H2O
⑼ 氧化銅和什麼反應生成水 化學方程式
氧化銅和氫氣、酸、氨氣等物質反應生成水。
化學方程式:
1、氫氣:₂+CuO=Cu+H₂O(條件:加熱)置換反應
2、酸:CuO+2H⁺=Cu²⁺+H₂O(CuO+2HCl=CuCl₂+H₂O,CuO+2HNO₃=Cu(NO₃)₂+H₂O,CuO+H₂SO₄=CuSO₄+H₂O)復分解反應
3、氨氣:3CuO+2NH₃=3Cu+N₂+3H₂O(條件:加熱)氧化還原反應。
(9)氧化銅加熱加酸加純水擴展閱讀:
氧化銅的儲存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還原劑 、鹼金屬 、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氧化銅的運輸
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還原劑、鹼金屬、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車輛運輸完畢應進行徹底清掃。
氧化銅的操作
密閉操作,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防毒物滲透工作服,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還原劑、鹼金屬接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包裝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