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二氧化碳溶於水後生成的碳酸也有酸度(雖然很小),為了測定準確,所以要把測定回時用的蒸餾水中的二氧答化碳除去迴流,沸騰之後算時間,沸騰20分鍾。取下之後用帶鹼性乾燥劑的塞子塞住三口瓶。存放於帶有鹼性乾燥劑U型管(就那麼回事的東西)塞子的瓶中。最好現用現配。
2. 實驗室要用簡單的操作過程(煮沸,冷卻)不要用蒸餾法,製取無二氧化碳的水,用來做測ph用水..謝謝 急用
這我具體不清楚了。。。不過你要做測pH水是做標准液嗎?如果是的話不用純水的
3. 分析化學思考題怎樣制備不含二氧化碳的純水
將水放置到燒瓶中,在電爐或電熱板上加熱煮沸十分鍾,拿下後蓋上鈉石灰管,冷卻即可使用
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助你。
4. 無二氧化碳水的制備方法有哪些
無二氧化碳水的制備方法有哪些
將蒸餾水煮沸5分鍾左右,
密封後再冷卻至室溫即可
5. 制備純化水的方法有哪些
1.蒸餾法,按蒸餾器皿可分為玻璃、石英蒸餾器,金屬材質的有銅、不銹鋼和白金蒸餾器等。按蒸餾次數可分為一次、二次和多次蒸餾法。此外,為了去掉一些特出的雜質,還需採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例如預先加入一些高錳酸鉀可除去易氧化物;加入少許磷酸可除去三價鐵;加入少許不揮發酸可製取無氨水等。蒸餾水可以滿足普通分析實驗室的用水要求。由於很難排除二氧化碳的溶入。所以水的電阻率是很低的,達不到MΩ級。不能滿足許多新技術的需要。2.離子交換法,主要有兩種制備方式:
A. 復床式,即按陽床—陰床—陽床—陰床—混合床的方式連接並生產去離子水;早期多採用這種方式,便於樹脂再生。
B. 混床式(2-5級串聯不等),混床去離子的效果好。但再生不方便。
離子交換法可以獲得十幾MΩ的去離子水。但有機物無法去掉,TOC和COD值往往比原水還高。這是因為樹脂不好,或是樹脂的預處理不徹底,樹脂中所含的低聚物、單體、添加劑等沒有除盡,或樹脂不穩定,不斷地釋放出分解產物。這一切都將以TOC或COD指標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當自來水的COD值為2mg/L時,經過去離子處理得到的去離子水的COD值常在5-10mg/L之間。當然,在使用好樹脂時會得到好結果,否則就無法制備超純水了。 3.電滲析法,產生於1950年[4],由於其能耗低,常作為離子交換法的前處理步驟。它在外加直流電場作用下,利用陰陽離子交換膜分別選擇性的允許陰陽離子透過,使一部分離子透過離子交換膜遷移到另一部分水中去,從而使一部分水純化,另一部分水濃縮。這就是電滲析的原理。電滲析是常用的脫鹽技術之一。產出水的純度能滿足一寫工業用水的需要。例如,用電阻率為1.6KΩ·cm(25°C)的原水可以獲得1.03MΩ·cm(25°C)的產出水。換言之,原水的總硬度為77mg/L時產出水的總硬度則為∽10mg/L.4.反滲透法,目前它是一種應用最廣的脫鹽技術。反滲透膜雖在1977年 就有了,但其規模化生產和廣泛用於脫鹽卻是近幾年的事情。反滲透膜能去除無機鹽、有機物(分子量>500)、細菌、熱源、病毒、懸濁物(粒徑>0.1μm)等。產出水的電阻率能較原水的電阻率升高近10倍。
6. 不含CO2的水制備
用蒸餾法,並配來合以自下一些措施,可以獲取質量較高的蒸餾水。
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餾水方法有:
1、排去初始餾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揮發組分主要集中在初始餾分中。
2、排去殘留部分(約占原水的20%),因為很多不揮發組分集中在殘留水中。
3、添加某些物質以利於蒸餾。例如,添加NaOH,使水中的二氧化碳變成難揮發組分,添加高猛酸鉀可氧化水中的有機物。
(6)制備無二氧化碳純水擴展閱讀:
用蒸餾法自備不含CO2水的優點:
蒸餾水的製作是把源水煮沸後令其蒸發冷凝回收,要大量耗費熱能,造價不會太低,用於製作蒸餾水的源水中的其它遇熱蒸發物質,也就隨著蒸餾水的生成而冷凝到蒸餾水中。
如對健康有害的酚類、苯化合物,甚至可蒸發的汞等。要想得到純凈水或超純水,必須經過二次、三次的蒸餾還得增加其它純凈手段。
實驗室做蒸餾水器是自來水用電加熱致沸,其蒸氣過冷凝管冷凝成蒸餾水,收集即得。
7. 實驗室怎麼制備無二氧化碳水
實驗室制備無二氧化碳水——將蒸餾水煮沸5分鍾左右,密封後再冷卻至室溫即可
8. 如何得到 無二氧化碳水
將二氧化碳通過裝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
濃硫酸有乾燥氣體的功能
9. 製作無二氧化碳水的時候 煮沸完蒸餾水,冷卻時卻忘了蓋蓋子 怎麼辦
因為二氧化碳溶於水後生成的碳酸也有酸度(雖然很小),為了測定準確,所以要把測回定時用的蒸餾水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迴流,沸騰之後算時間,沸騰20分鍾。取下之後用帶鹼性乾燥劑的塞子塞住三口瓶。存放於帶有鹼性乾燥劑U型管(就那麼回事的東西)塞子的瓶中。最好現用現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