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納濾膜 產水量多少一般選 陶氏,海德能的
應用納濾膜對溶液來中的自溶質進行分離時,它的截留率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從而呈現出不同的變化規律,對這個規律進行詳細的了解有利於更好的應用納濾膜的分離性能。
這里我們將主要針對納濾膜在對溶液進行分離的過程中,其根據處理溶質的不同所呈現的一些變化規律做以下詳細介紹:
一、若保持系統的壓力恆定,那麼納濾膜的截留率將會隨著溶液濃度的增加而降低。
二、這種膜的截留率與溶質的摩爾質量變化成正比,當摩爾質量減少時,那麼截留率也將隨之降低。
三、如果溶液的濃度保持恆定時,那麼膜的截留率將同其兩側壓差變化形成正比,壓差降低將導致截留率也隨之下降。
四、對於溶液中一些常見的陰離子,膜的截留率將按照硝酸根離子、氯離子、氫氧離子、硫酸離子的順序依次升高。
五、對於溶液中一些常見的陽離子,膜的截留率將按照氫離子、鈉離子、鉀離子、鈣離子、鎂離子、銅離子的順序依次升高。
❷ ge納濾膜可以處理cod濃度高的污水嗎
ge納濾膜可以處理cod濃度高的污水
為什麼在納濾系統中,納濾膜能夠耐受高濃度COD?原因如下專:
1、我們使屬用的納濾工藝分離膜是三層膜結構,具有特殊的表面性質,表面光滑,電位低,不易形成吸附層,即便污染發生後也容易清洗再生。
2、納濾膜較為疏鬆,不能完全截流有機物,也不易在膜表面形成較高濃度的表面極化層。
3、納濾膜對硅酸鹽截留率非常低,對碳酸氫根等一價離子的截留率較低,對鋁、鐵等易形成沉澱的低濃度金屬離子的不能無安全截留,因此不易形成無機-有機復合污垢。
工藝分離RO/NF膜,特別是納濾膜,在多種高濃廢水處理達標排放或廢水回用處理中都獲得了成功,具有特殊材質和製作工藝的工業型膜元件的高濃度廢水應用中體現了耐污染性能及物流化學穩定性。高濃度廢水在系統設計、膜元件選型、運行/維護工藝等方面比較復雜,與常規的水處理應用差別較大,需要進行仔細的可行性論證和實驗研究。
❸ 8040的納濾膜每一隻膜每小時產多少水
8040中空纖維超來濾膜 如果是源放在 反滲透8040膜殼內的膜組件 產水量:900L/H-1440L/H 8040這結構的膜元件 膜面積大概在12-18㎡ 設計通量一般在,50-85L/h㎡ 還有一種膜 也有人稱為8040,這種結構的就是自身帶有膜殼,有4個活接借口的 這個結構的膜元件產水量在:1250L/H-2010L/H 這結構的膜元件 膜面積大概在25-30㎡,每個廠家膜面積都有差異 中空纖維超濾膜組件的設計通量都差不多 范圍 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如果您有疑問,可以聯系我
❹ 耐鹼型納濾膜在水處理中存在哪些問題
納濾膜抄在大型飲用水深度處理中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是現有納濾膜的操作壓力大,電耗高;其次納濾膜的通量低,膜設備的投資大,納濾膜的有機和無機污染嚴重,運行費用高,操作管理復雜;並且陶氏膜的預處理要求高,預處理工藝組成復雜。納濾膜污染一方面會使膜通量降低,導致設計的膜設備數量增加,另一方面膜污染會使納濾膜操作壓力增大,運行費用提高。
❺ GE除鹽納濾膜產水的特性是什麼
GE除鹽納濾膜產水的特性是什麼?
首先,Ge納濾膜元件分離技術可適用范圍比較廣內,不論是無機物容還是有機物,不論是從病毒還是細菌都能進行分離,而且還能保證出水水質,而且不會受到太多水質的影響等。
第二點,Ge納濾膜元件分離過程大體上屬於物理過程,不需任何化學葯劑的介入,大大將水處理程度得到了提高,被大家稱為 「綠色」技術。
第三,膜分離技術設備較簡單,相對於安裝與拆卸都是較簡單,有很好的意義。
第四,膜分離過程系統較容易操控,一旦出現任何問題還容易進行維修,自動化程度以及得到普及,這種新興工藝的道路全球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
❻ GE納濾膜對礦物質飲用水處理有什麼作用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ge納濾膜
而各種膜分離過程,首先是在水處理方面得到應用,而後推廣到冶金、石油、化工、儀器、醫葯、仿生等諸多領域。
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滲析、電滲析等技術己經廣泛在給水處理、純水制備、海水淡化、苦鹹水淡化等水處理領域中得到推廣和應,並在水處理的各個方面,ge濾芯安裝給傳統的水處理工藝以巨大的沖擊和挑戰。膜分離技術有著傳統的給水處理工藝不可比擬的優點:
首先,膜分離技術可適用於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病毒、細菌到微粒甚至特殊溶液體系的廣泛分離,可充分確保水質,且處理效果不受原水水質、運行條件等因素的影響。
第二,膜分離過程為物理過程,不需加入化學葯劑,提高了人們對水處理過程的信賴程度,易於為群眾接受,屬為人們稱道的「綠色」技術。
第三,膜分離技術分離裝置簡單,佔地面積小,系統集成容易,便於運輸、拆卸、安裝,運行環境清潔、整齊,可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造水工廠」。
第四,膜分離過程系統簡單、操作容易,且易控制,便於維修,有利於生產自動化的推廣與普及。作為一種新興的水處理技術,膜分離以其無可非議的先進性得到了世界各國學者們的廣泛關注。
2納濾技術概述
膜分離技術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水處理技術」,自70年代應用於水處理領域後,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空前的發展,受到世界各國水處理工作者的普遍關注,開展了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應用。在給水處理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是一系列的低壓膜,如納濾膜、反滲透膜等。其中,納濾膜法水處理技術以其特殊的優勢,獲得了世界各國的水處理工作者的普遍關注,在水處理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納濾技術是從反滲透技術中分離出來的一種膜分離技術,是超低壓反滲透技術的延續和發展分支。一般認為,納濾膜存在著納米級的細孔,且截留率大於95%的最小分子約為1mm,所以近幾年來這種膜分離技術被命名為:Nanofiltration,簡稱:NF,中文譯為:納濾。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納濾膜被稱為超低壓反滲透膜(LPRO:LowPressureReverseOsmosis),或稱選擇性反滲透膜或鬆散反滲透膜(LooseRO:LooseReverseOsmosis)。日本學者大谷敏郎曾對納濾膜的分離性能進行了具體的定義:操作壓力≤1.50mPa,截留分子量200~1000,NaCl的截留率≤90%的膜可以認為是納濾膜[1]。納濾技術已經從反滲透技術中分離出來,成為介於超濾和反滲透技術之間的獨立的分離技術,己經廣泛應用於海水淡化、超純水製造、食品工業、環境保護等諸多領域,成為膜分離技術中的一個重要的分支。
3納濾膜
納濾過程的關鍵是納濾膜。對膜材料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機械強度高、耐酸鹼及微生物侵蝕、耐氯和其它氧化性物質、有高水通量及高鹽截留率、抗膠體及懸浮物污染,由兩部分結構組成:一部分為起支撐作用的多孔膜,其機理為篩分作用;另一部分為起分離作用的一層較薄的緻密膜,其分離機理可用溶解擴散理論進行解釋。對於復合膜,可以對起分離作用的表皮層和支撐層分別進行材料和結構的優化,可獲得性能優良的復合膜。膜組件的形式有中空纖維、卷式、板框式和管式等。其中,中空纖維和卷式膜組件的填充密度高,造價低,組件內流體力學條件好;但是這兩種膜組件的製造技術要求高,密封困難,使用中抗污染能力差,對料液預處理要求高。而板框式和管式膜組件雖然清洗方便、耐污染,但膜的填充密度低、造價高。因此,在納濾系統中多使用中空纖維式或卷式膜組件。
在我國,對納濾過程的理論研究比較早,但對納濾膜的開發尚處於初步階段。在美國、日本等國家,納濾膜的開發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達到了商品化的程度,如美國Filmtec公司的NF系列納濾膜、日本日東電工的NTR-7400系列納濾膜及東麗公司的UTC系列納濾膜等都是在水處理領域中應用比較廣泛的商品化復合納濾膜。
對於一般的反滲透膜,脫鹽率是膜分離性能的重要指標,但對於納濾膜,僅用脫鹽率還不能說明其分離性能。有時,納濾膜對分子量較大的物質的截留率反而低於分子量較小的物質。納濾膜的過濾機理十分復雜。由於納德膜技術為新興技術,因此對納濾的機理研究還處於探索階段,有關文獻還很少。但鑒於納濾是反滲透的一個分支,因此很多現象可以用反滲透的機理模型進行解釋。關於反滲透的膜透過理論[2]有朗斯代爾、默頓等的溶解擴散理論;里德、布雷頓等的氫鍵理論;舍伍德的擴散細孔流動理論;洛布和索里拉金提出的選擇吸附細孔流動理論和格盧考夫的細孔理論等。
納濾膜的過濾性能還與膜的荷電性、膜製造的工藝過程等有關。不同的納濾膜對溶質有不同的選擇透過性,如一般的納濾膜對二價離子的截留率要比一價離子高,在多組分混合體系中,對一價離子的截留率還可能有所降低。納濾膜的實際分離性能還與納濾過程的操作壓力、溶液濃度、溫度等條件有關。如透過通量隨操作壓力的升高而增大,截留率隨溶液濃度的增大而降低等。同時可以查看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更多技術文檔。
4納濾技術的工程應用
納濾膜的孔徑范圍介於反滲透膜和超濾膜之間,其對二價和多價離了及分子量在200~1000之間的有機物有較高的脫除性能,而對單價離子和小分子的脫除率則較低。而且,與反滲透過程相比,納濾過程的操作壓力更低(一般在1.0Mpa左右);同時由於納濾膜對單價離子和小分子的脫除率低,過程滲透壓較小,所以,在相同條件下,納濾與反滲透相比可節能15%左右[3]。因而在水處理中,納濾被廣泛應用於飲用水的濃度凈化、水軟化、有機物和生物活性物質的除鹽和濃縮、水中三鹵代物前軀物的去除、不同分子量有機物的分級和濃縮、廢水脫色等領域。
Sibille等研究了法國Auverw-sur-Oise市的地下水,對納濾和生物處理飲用水(臭氧—生物活性炭過濾)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納濾可以顯著提高飲用水的水質,減少細菌數量和有機物的濃度,從而使後續消毒更有效,也減少了三氯甲烷的形成。但是,研究又指出,少量極易被細菌等吸收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質(BOM:BiologicalOrganicMatter)、可同化有機碳(AOC:AssimilableOrganicCarbon)也能透過納濾膜。
I.C.Escobar等的研究[4]中,將石灰軟化設備與納濾進行比較。結果表明,納濾系統可有效去除原水中除了AOC以外的幾乎全部溶解性有機碳(DOC:DissolvedOrganicCarbon)含量。
雖然,納濾技術的工程應用在美國、日本等國家的給水行業中已經得到大規模的推廣,但在我國,將納濾技術廣泛地應用於工程實踐的條件還不成熟,尚處於嘗試階段、本要問題是國產納濾膜的性能指標不夠過關。是納濾技術在高硬度海島苦鹹水凈化的實際應用。該工程由國家海洋局杭州水處理中心設計,於1997年4月正式投入生產淡水,系統連續正常運行27個月,淡化水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5]。
有關學者曾採用納濾膜對某市自來水(以污染嚴重的淮河水為原水)進行深度處理試驗,研究了納濾循環制水試驗工藝的效果。結果表明,循環試驗工藝與單級納濾工藝相比,在同樣較低的壓力下,出水率較高,並且能耗降低,減少了濃水排放。即使在回收率較高(80%)的情況下,膜出水中的總有機碳(TOC)仍比自來水低50%;對致會變物的去除十分顯著,使Ames試驗陽性的水轉為陰性[6]。
5納濾膜應用中的問題
納濾膜有較高的膜通量,可以截留有機及無機污染物,而對人體必需的一些離子又有較大的透過率,因此,把納濾膜應用於飲用水的深度凈化較其它的膜分離技術有較大的優勢。把鋼濾膜應用於給水處理領域的主要問題是
a)膜表面容易形成附著層,使膜的通量顯著下降;
b)操作結束後,膜的清洗較困難;
c)膜的耐用性差。
世界各國的水處理工作者正在進行廣泛的研究,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納濾技術在給水處理領域的推廣應用還依賴於這些問題的進一步解決。
❼ 膜處理系統的納濾的迴流液能否直接回到超濾產水箱
根據樓主的復問題描述不是很詳制細,暫作如下分析:
1、樓主所用工藝應為「原水—超濾—超濾產水箱—納濾」組合,超濾作為納濾的預處理;
2、納濾工藝用於水的凈化,而不是用於原液的濃縮提純;
3、迴流液為納濾的濃水;
基於上述分析,因為納濾能截留溶解性有機物及選擇性脫鹽,所以納濾的濃水中往往含有大量截留的污染物質,如果直接迴流到超濾的產水箱,也就是作為納濾的進水水源再次進入納濾膜系統,那麼這些濃縮的污染物質就會影響納濾的進水水質,往復循環下去,就會在納濾處理環節形成污染物質惡性濃縮循環,形成生物污染或結垢,直接影響納濾的正常使用,影響膜的使用壽命。
因此建議將納濾的濃水做如下處理:
1、單獨收集到納濾濃水水箱,結合其水質情況單獨使用;
2、迴流到超濾進水端或者更前端的處理單元,做預處理後再進入納濾工藝,盡可能的降低污染物質濃度,防止納濾設備污堵或結垢;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成功!
❽ 求納濾膜長期停用保養方法
納濾膜保養方法:
1、納濾膜必須保存在不超過35攝氏度的黑暗處,要注意避免陽光版直射和灰塵覆權蓋。
2、保存溫度不能過低,當溫度在零攝氏度以下可能造成膜元件結冰,要做好防凍措施。
3、不管在任何保存情況下,東麗海水淡化膜都不能保持乾燥狀態。
4、為了防止膜元件在短期儲存、運輸和系統備用期間微生物的生長,有必要用純水或反滲透產水配製濃度500-1000ppm、PH3-6的亞硫酸鈉(食品級)保護液浸泡膜元件。
5、將納濾膜浸入保存溶液中約1小時後,將膜組件從溶液中取出並置於氧氣隔離袋中。
6、保存液的濃度和PH值應保持在上述范圍內,並定期檢查。如果偏離上述范圍,則應重新調制保存液。
❾ 納濾膜剛換的為啥不產水
如果是新膜的話,您最好先檢測下濾膜安裝是否正確。一般安裝後需要進行測試,檢查產水情況。
❿ GE納濾膜運行時要注意什麼呢
1、規范系統啟停操作及停運保護措施
系統啟動和停止時,流量和壓力會有波動。過大、過快的流量和壓力波動可能會導致系統發生極限壓降現象,形成水錘作用,從而導致膜元件破裂,故在進行啟停止操作時需緩慢增加或者降低壓力及流量。
2、保持預處理效果的穩定
在預處理階段去除原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良好的預處理效果,能夠有效減少納濾系統受到各類污染的機率。
3、對膜元件進行離線化學清洗
當膜系統經過多次在線化學清洗後無法恢復性能,或者膜系統受到重度污染後,則需要對膜元件進行離線化學清洗。膜元件的重度污染是指污染後的單段壓差大於系統投運初期單段壓差值的2倍以上、反滲透系統產水量下降30%以上或者單支反滲透膜元件質量超過正常數值3kg以上的情況。
4、控制較低的運行壓力和回收率
壓力是納濾脫鹽的推動力,壓力升高,膜組件透水量線性上升,脫鹽率開始時升高,當壓力升至一定值時,脫鹽率趨於平穩。因而在實際運行中,壓力無需太高,壓力過高會使膜的衰減加劇,而且有可能損壞膜組件。為延長膜組件的使用壽命,通常在脫鹽率和產水量滿足生產要求時,採用稍低一些的壓力運行,對系統的長周期運行有著極大的好處。
5、對膜進行物理清洗
沖洗是採用低壓大流量的進水沖洗膜元件,沖洗掉附著在膜表面的污染物和堆積物,膜的低壓沖洗可以減少深度差,防止膜脫水現象的發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經常對系統進行沖洗。增加沖洗次數比進行一次化學清洗更有效果。
6、定期對膜元件進行在線化學清洗
採用了合理的預處理系統和良好的運行管理,它只能使膜元件受污染的程度有所降低,要完全消除膜的污染是不可能的。因此,納濾膜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後,將可能受到多種污染物的污染,尤其是使用在污水深度處理裝置的納濾膜系統,污染更是經常發生一般情況下,經過標准化後的產水量下降15%左右,進水和濃水之間的系統壓降升高到初始值的1.5倍,產水水質有明顯下降,就需要對膜元件進行化學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