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污水之所以會起泡,因為它們本身含有大量的垃圾廢料,金屬殘質和細菌真菌的殘留,想要處理可以試試廢水污水消泡劑
❷ 鋁材鹼性拋光劑三 常見配方
鋁材鹼性拋光劑的常見配方如下:
1. 參考配方1:
- 氫氧化鈉 (NaOH): 250~300g/L
- 硝酸鈉 (NaNO3): 200~250g/L
- 硅酸鈉 (Na2SiO3): 10~15g/L
- 硫脲: 15~25g/L
- 十二烷基硫酸鈉: 1.5~1.8g/L
- 水: 加至1L
這款拋光液適用於小型鋁合金工件,具有工藝簡單、拋光速度快和廢水處理容易等優點。工作溫度建議在60~70℃,拋光時間一般控制在80~100秒。
2. 參考配方2:
- 水溶性二氧化硅: 20~40%
- 氣相二氧化硅: 5~15%
- 表面活性劑: 如聚合度為20、25或4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 PH調節劑: 如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或三乙醇胺等
- 去離子水: 餘量填充
這種配方適用於對表面處理有較高要求的鋁合金工件,提供了更為精細的磨料和精細的配方調整選項。
❸ 鋁材的表面處理
一、化學預處理
1、鹼蝕法
這是最常見的方法。鹼蝕後的表面光亮,細膩。以前我國常用過鹼蝕法消除擠壓紋路,但此種方法鋁耗太高,日本採用了AL(OH)3回收裝置,得到較好效果和效益。但在我國因設備投資較高和擠壓機噸位不匹配等原因,未能加以推廣,我中多採用歐洲方法使用緩蝕劑。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使鋁表面更細化,缺點是廢物排放將來很難聞達到環保要求。
2、酸腐蝕
這種技術的雛形在五六十年代就有,其原理是利用氟離子在酸性條件下擁有較負的電極電位,對鋁表面形成點狀腐蝕。這種技術最早是廣東某廠家從日本引進的,(這種技術在日本有少部分鋁業集團在使用)。這種技術的特點是鋁耗低,表面均勻,缺點是表面不光亮。往往酸腐蝕後都要加一分釧的鹼腐蝕廢水比較難處理(並不是不能處理)。對鋁材成分要求較高,對操作人員要有嚴格的安全防護。盡管如此,因為酸腐蝕後塗消光電泳漆的話,確實十分美觀,故在日本,在中國甚至將來在歐美都會大有市場。
3、化學拋光
化學拋光的表面可以輕松達到鏡面效果,且因為裝飾面與非裝飾面的一致性,使鋁材檔次提高,這種技術在歐洲,尤其在土耳其應用比較廣泛。這種技術的缺點是:三酸或者兩酸拋光成本較高,污染較大,一些技術問題不易解決(如槽液保溫、槽液老化等問題)同時,化學拋光的實質應該叫做化學增亮法,因為,這種方法確實可以使鋁材表面光亮但是,不能去除擠壓紋,反而使擠壓紋更明顯。
二、機械預處理
1、機械拋光
我國一些廠家從西班牙引進了一些機械拋光機。其實這種技術是早期的機械掃紋。機械拉絲技術的延展。通過機械拋光處理可使鋁材達到鏡面效果的話,一台拋光機一年最多也只能拋兩仟噸左右的鋁材,故鏡面鋁材產量不大。也有人拋光孔後再拋光,可達到電泳塗裝的亮度。但這種鋁材往往膜厚只有6-7μ,耐蝕性太差,不值得推廣。機械拋光可使表面均勻,細化紋路,降低鋁耗,缺點是費電,產量低和辦能拋裝飾面。
2、機械拋丸和機械噴砂
最早此類設備應用於鋼板或鑄鐵件的表面處理。後來我國福建某廠家從義大利引進設備用於鋁表面處理,收到極好效果。根據使用的原材料又可將此類技術分為拋不銹鋼丸、拋不銹鐵丸、拋鋁丸和噴石英砂四類。這種設備都已國產化,此類技術可消除鋁表面的擠壓痕,降低鋁耗,使表面達到亞光的效果。最近筆者注意到美國肯德基快餐店的大門,基本都使用了拋丸電泳,確實顯得身份高貴。
三、粉末噴塗
應該說粉末噴塗因其色彩多樣,對底材材質要求不是很嚴等原因,越來越受到眾多鋁材廠和大眾消費者的歡迎,它也滿足了個性化設計,根據用戶愛好選擇顏色。斷熱型材的開發和普及為粉末噴塗型材又開辟了一個重要的空間,粉末噴塗的外觀也更加多種多樣。轉印法使我們能輕松地把鋁材做成木紋、大理石樣。現在的隔柵噴塗法甚至可直接噴出有手感的木紋效果。但是盡管世界上的粉末研究日新月異(現在還出來了氟碳粉、透明粉等),但是這些大的粉末噴塗廠家有多少會把優秀的技術拿到中國來生產,則是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像電泳塗裝一樣,我們生產這么多年,質量始終不能趕上日本。
四、電泳塗裝
1、有光透明電泳
這種電泳線在中國有一百六十集團,高低檔次不齊,這種情景更有點像九十年代初,鋁材在中國大幹快上一樣,當時有嚴把質量關的,也有不氧化、不封孔就賣的。現在國內的電泳鋁材80%以上是無法外銷的。這也是相應的國標定的標准比較寬松的主要原因之一。電泳鋁材好不好,塗膜合不合格,第一看他使用哪裡的塗料,第二看他使用什麼設備。現在有些國產設備 也已完全合格,但是塗料大家要注意,即使是日本 塗企業,他也不一定把最好的塗料賣到中國。因此選擇前一定要慎重、多請教、多做測試。
2、消光透明電泳
這種產品在歐美非常少見,但在日本目前已佔到市場的。消光電泳塗裝比透明電泳塗裝具有更好的耐蝕性、硬度,同時又避免了光污染等隱患,看上去更加高貴典雅,因此越來越受到歡迎,目前在中國只有廣東某廠引進了一條生產線。
3、有色電泳
為了彌補電泳色澤單調和三次電解著色成材率不高的,日本開發出了有色電泳。目前主要有白色、乳白色、奶黃色、綠色系、灰色系和柔段色系等幾種,尤其是後面幾種都是復合色。以灰色系為例,如果底色是銀白色,電泳後為淺咖啡色;底色是古桐色,電泳後為灰色;底色是黑色時,電泳後為深藍色,這種生產線,目前在我國只有福建某廠家引進了一條,白色電泳則很多。
4、氟碳電泳
將氟碳塗料用於電泳這也算是日本人的發明,目前在世界上只有新日輕的船橋工廠有一條這樣的生產線,該電泳為透明消光電泳,其產品的室外使用壽命在海上石油平台已達15年未出現異常。該電泳塗料由日本立邦公司開發,價格相當於透明電泳塗料的確良0倍但相對於氟碳噴塗,還是便宜多了,每平米大約合人民幣18元左右,是幕牆業和機場等標志性建築的首選,香港機場就採用了很多這種產品。它唯一的缺點是透明,即無色,不象氟碳噴塗那樣多姿多彩。這種技術能否引進到中國,筆者正與日本有關方面積極接觸。
❹ 如何處理工業廢水
❺ 含磷廢水怎麼處理
一、生物法
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Spector發現,微生物在好氧狀態下能攝取磷,而在有機物存在的厭氧狀態下放出磷。含磷廢水的生物處理方法便是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和完善起來的。
目前,國外常用的生物脫磷技術主要有3種:
1、向曝氣貯水池中添加混凝劑脫磷;
2、利用土壤處理,正磷酸根離子會與土壤中的Fe和Al的氧化物反應或與粘土中的OH-或SiO22-進行置換,生成難溶性磷酸化合物;
3、活性污泥法,這是目前國內外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生物脫磷技術。
生物除磷法具有良好的處理效果,沒有化學沉澱法污泥難處理的缺點,且不需投加沉澱劑。對於二級活性污泥法工藝,不需增加大量設備,只需改變運轉流程即可達到生物除磷的效果。
但要求管理較嚴格,為了形成VFA,要保證厭氧階段的厭氧條件。
二、化學沉澱法
通過投加化學沉澱劑與廢水中的磷酸鹽生成難溶沉澱物,可把磷分離出去,同時形成的絮凝體對磷也有吸附去除作用。
常用的混凝沉澱劑有石灰、明礬、氯化鐵,石灰與氯化鐵的混合物等。影響此類反應的主要因素是pH、濃度比、反應時間等。
三、生物強化除磷
生物強化除磷中的聚磷菌利用比較普遍,目前也是生物除磷的主要研究方向。
聚磷菌也叫做攝磷菌、除磷菌,是傳統活性污泥工藝中一類特殊的細菌,在好氧狀態下能超量地將污水中的磷吸入體內,使體內的含磷量超過一般細菌體內的含磷量的數倍,這類細菌被廣泛地用於生物除磷。
其原理為:在厭氧條件下,除磷菌能分解體內的聚磷酸鹽而產生ATP,並利用ATP將廢水中的有機物攝入細胞內,以聚b-羥基丁酸等有機顆粒的形式貯存於細胞內,同時還將分解聚磷酸鹽所產生的磷酸排出體外。
而好氧條件下,除磷菌利用廢水中的BOD5或體內貯存的聚b-羥基丁酸的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來攝取廢水中的磷,一部分磷被用來合成ATP,另外絕大部分的磷則被合成為聚磷酸鹽而貯存在細胞體內。
四、吸附法
20世紀80年代,多孔隙物質作為吸附劑和離子交換劑就已應用在水的凈化和控制污染方面。黃巍等人以粉煤灰作為吸附劑,對含磷50~120mg/L模擬廢水脫磷的規律特徵進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粉煤灰中含有較多的活性氧化鋁和氧化硅等,具有相當大的吸附作用,粉煤灰對無機磷酸根不是單純吸附,其中CaO、FeO、Al2O3等可以和磷酸根生成不溶或直溶性沉澱現象,因而在廢水處理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五、其他的除磷方法
鄒偉國等研究的新型雙污泥脫氮除磷工藝系統處理生活污水取得成功。傳統的脫氮除磷工藝多採用單污泥系統,因此存在著硝化和除磷泥齡之間的矛盾,將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相結合,可解決這個問題。
實驗結果表明,該工藝對PO43-的去除率達到了90%,處理效果穩定,對水質的適應能力很強。
陳瀅等進行了低溶解氧SBR除磷工藝的研究。
該方法要注意的是污泥負荷對COD去除率和除磷效果的影響較大,因此要選擇合適的污泥負荷。污泥負荷過高時會導致非絲菌污泥膨脹。
方茜等利用SBR法處理低碳城市污水取得進展,解決了處理碳、氮、磷比例失調(碳量偏低)城市污水如何保證氮磷高效去除的難點。
結果表明,利用此法處理廣州地區低碳城市污水,出水有機物、氨氮及總磷均達標,且磷的釋放量越大則出水磷總濃度就越低。實踐證明,SBR法具有流程簡單,不需要污泥迴流,脫氮除磷效果好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