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室外雨水管安裝設不設伸縮節,什麼規范上有啊
根據《建築給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第5.3.2條之規定:
雨水管道如採用塑料管,其伸縮節安裝應符合設計要求。
對於該條文的解釋是:塑料排水管道要求每層設伸縮節,作為雨水管道也應按設計要求安裝伸縮節。
至於每四米設置一個,是根據以往施工經驗總結出來的,一般管道長度都為四米,也就是說一根管設置一個,避免了管道介面太多,這樣安裝方便,而且外觀美觀。
建築給水系統是將城鎮給水管網或自備水源給水管網的水引入室內,經配水管送至生活、生產和消防用水設備,並滿足各用水點對水量、水壓和水質要求的冷水供應系統。
建築給排水系統實際上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建築給水系統和建築排水系統。
(1)污水井張嘴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建築給排水系統的組成
給水系統組成
建築內部給水與小區給水系統是以建築物內的給水引入管上的閥門井或水表井為界。典型的建築內部給水系統由下列幾部分組成:
(1)水源:指市政接管或自備貯水池等。
(2)管網:建築內的給水管網是由水平或垂直干管、立管、橫支管和建築物引入管組成。
(3)水表節點:指建築物引入管上裝設的水表及其前後設置的閥門的總稱或在配水管網中裝設的水表。
(4)給水附件:指管網中的閥門及各式配水龍頭等。
(5)升壓和貯水設備:在室外給水管網提供的壓力不足或建築內對安全供水、水壓穩定有一定要求時,需設置各種附屬設備,如水箱、水泵、氣壓裝置、水池等升壓加貯水設備。
(6)室內消防給水設備:建築物內消防給水設備有消火栓、水泵接合器、自動噴水滅火設施。
(7)局部給水處理設備:當建築物水源水質達不到使用要求時,需設置局部給水處理設備,包括沉澱、過濾、軟化、消毒設備等。
排水系統的組成
完整的排水系統一般由下列部分組成:
(1)衛生器具或生產設備受水器:用來承受用水和將用後的廢水排水管道的容器。
(2)排水管:由器具排水管(含有水彎)、橫支管、立管、總干管和排出管組成,作用是將污(廢)水迅速安全地排出室外。
(3)通氣管:使排水管與大氣相通的管道,作用是調節排水管內氣壓,保證排水通暢。
(4)清通設備:用於疏通管道,有檢查口、清掃口、檢查井等。
(5)污中提升設備:當建築物內污水不能自流排到室外時,應設置提升設備,如污水泵。
(6)污水局部處理設施:當生活、生產的污廢水不允許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網或水體時只應設置局部處理設施,有沉澱、過濾、消毒、冷卻和生化處理設施等。
參考資料:建築給排水系統-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