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業廢水乳製品處理工藝有哪幾種
乳品廢水處理技術
雖然乳製品企業產品種類不同,但廢水性質接近,都屬於高蛋白質含量的廢水,較易於被生物利用,故國內外普遍使用生物處理方法治理乳製品廢水。目前國內比較成熟、可靠的廢水處理工藝有:水解酸化+好氧生化處理工藝及厭氧UASB+好氧生化處理工藝。
1.乳品廢水處理主要工藝
(1)水解酸化+好氧生化處理工藝
水解酸化+好氧生化處理工藝流程
由車間排出的廢水經廠內污水管網進入格柵去除廢水中粒徑較大的懸浮物、漂浮物等雜物以保護後續處理設施能正常運行;然後自流進入調節水解酸化池調節水質水量,並使廢水的pH值降低,促使廢水中的蛋白質脫穩絮凝;經調節水解的廢水用泵提升至預處理系統處理廢水中的懸浮油脂和乳蛋白,預處理系統根據廢水的水質情況可以採用隔油沉澱和氣浮兩級處理工藝,也可採用一級氣浮處理工藝,在酸化效果良好的情況下,廢水的COD、BOD的去除率可達到50%以上;預處理後的廢水進入後續好氧CASS反應池處理後達標排放。
乳品廢水採用水解酸化+好氧生化處理工藝,廢水處理管理簡單、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具有較高的達標率。但運行費用較高、浮渣及污泥量較大。
(2)厭氧UASB+好氧生化處理工藝
厭氧UASB+好氧生化處理工藝流程
厭氧UASB+好氧生化處理工藝與水解酸化+好氧生化處理工藝的主要區別是增加了一級厭氧處理工藝,增加厭氧處理工藝的目的是減少廢水處理的運行費用,降低廢水處理中的污泥產量。
從實際的工程運行情況來看,厭氧UASB+好氧生化處理工藝是可以在乳品廢水處理中應用的,能夠達到減少廢水處理的運行費用,降低廢水處理中的污泥產量的目的。但是採用此工藝也存在運行管理復雜、處理效果不穩定、有安全方面的隱患等問題,厭氧系統在設計中要嚴格按照消防規范進行設計,在運行管理中要注意放火、防爆及防止中毒等,嚴格按操作規程管理。如果在運行中出現安全事故,後果將不堪設想。
分析厭氧UASB在運行中出現的處理效果問題,主要是由於乳品廢水中浮渣的影響、三相分離器選型不合理引起的。要保證厭氧系統的穩定運行必須解決好UASB反應器中的浮渣問題,選擇能夠在浮渣量較大時也能穩定運行的三相分離器。對與產生浮渣量較大的冷飲及酸奶等廢水,更應高度重視浮渣的預處理及三相分離器形式的選擇。
此外由於乳品廢水採用厭氧處理不易形成顆粒污泥,在厭氧系統設計中不能採用較高的有機負荷,一般設計負荷應在2~3kg/m3.d,否則將會影響到整個系統的處理效果與穩定運行。
2. 食品加工廢水如何有效處理
食品、飲抄料等生產車間廢襲水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乳糖、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主要污染因子:PH、SS、COD、NH3-N。如果排放會導致水體會導致水體有機污染物增加,水體富營養化,如不能及時補充氧氣,則會發生厭氧而導致水體變臟變臭。
廢水中主要含有一定的有機物質,需要進行物化預處理後再進行生化處理後達標排放。
廢水從車間排放先經過格柵去除大顆粒懸浮物質後進入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然後由提升泵打入混凝池,通過投加葯劑進行混凝反應,然後進入絮凝池,投加絮凝劑進行絮凝反應,後進入斜板沉澱池進行固液分離,上清液進入中間水池,然後進入水解酸化和好氧生物處理,後進入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上清液進入排放水池,然後經計量排放槽計量排放。
斜板沉澱池的污泥及二沉池的剩餘污泥定期打入污泥濃縮池,然後由污泥泵打入壓濾機進行污泥脫水,脫水後的干泥定期委外處理。
3. 廢水生物處理方法有哪些
主要藉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污水中有機物轉化為簡單的無機物,使污水得到凈化.
1.按對版氧氣需求情況可分為厭權氧生物處理和好氧生物處理兩大類.厭氧生物處理系利用厭氧微生物把有機物轉化為有機酸,甲烷菌再把有機酸分解為甲烷、二氧化碳和氫等,如厭氧塘、化糞池、污泥的厭氣消化和厭氧生物反應器等.好氧生物處理系採用機械曝氣或自然曝氣(如藻類光合作用產氧等)為污水中好氧微生物提供活動能源,促進好氧微生物的分解活動,使污水得到凈化,如活性污泥、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污水灌溉、氧化塘的功能.
2,.按微生物的懸浮狀態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微生物懸浮在污水中,如氧化溝,a2o,傳統活性污泥法,sbr等等.生物膜法微生物附著在載體上,如生物轉盤法,生物流化床等等.
4. 微生物是如何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分解去除掉的
微生物在廢水處理中的作用極其重要。它們能將廢水中存在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有機物分解去除,使廢水得到凈化。
微生物通過兩種主要途徑進行有機物的分解:組合代謝和分解代謝。在組合代謝過程中,微生物將有機物降解、合成成為自身細胞物質,如蛋白質、核酸等。這一過程有助於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同時也促進了有機物的降解。在分解代謝過程中,微生物將有機物進一步分解氧化為水份、二氧化碳等無害物質。這一過程有效地減少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微生物能夠適應各種環境,包括高溫、低溫、高鹽度、低氧等極端條件。它們具有高效的酶系統,能夠快速分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此外,微生物之間還存在協同作用,能夠形成復雜的微生物群落,進一步提高廢水處理效率。
微生物在廢水處理中的作用不僅是去除有機污染物,還能改善水質、降低污染負荷,為生態系統的健康穩定提供保障。通過微生物的處理,廢水中的有害物質可以得到有效的降解和去除,從而實現廢水的資源化利用。微生物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不僅有助於環境保護,也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5. 洗魚廢水如何處理
洗魚廢水如何處理:
洗魚廢水處理應當倒入下水道裡面。
廢水(wastewater)是指居民活動過程中排出的水及徑流雨水的總稱。它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初雨徑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無用水,一般指經過一定技術處理後不能再循環利用或者一級污染後制純處理難度達不到一定標準的水。
自然界三大公害:廢水 廢氣、雜訊污染
1、工業廢水直接流入渠道,江河,湖泊污染地表水,如果毒性較大會導致水生動植物的死亡甚至絕跡
2、工業廢水還可能滲透到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如果周邊居民採用被污染的地表水或地下水作為生活用水,會危害身體健康,重者死亡;
3、工業廢水滲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影響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長。
4、有些工業廢水還帶有難聞的惡臭,污染空氣。
5、工業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會被動植物的攝食和吸收作用殘留在體內,而後通過食物鏈到達人體內,對人體造成危害。
工業廢水對環境的破壞是相當大的,20世紀的「八大公害事件」中的「水俁事件」和「富山事件」就是由於工業廢水的污染。
6. 豆奶廢水的處理
這個水質生化性不錯,做好預處理,可以用厭氧+(缺氧+)好氧處理;也專是可以直接好氧處理的,COD並不屬高。
蛋白質廢水的特點是有機氮會比較高,如果說對出水TN無要求,可以考慮不設置缺氧;如果有要求,還是需要設置缺氧反硝化脫氮的 ,不過最好還是先測定下氨氮,TN的含量
7. 大豆分離蛋白生產廢水治怎麼治理
大豆分離蛋白生產廠都採用鹼溶酸沉法提取分離蛋白工藝,每生產1t分離蛋白產生約30~35t的乳清廢水。乳清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含量較高,因此對該廢水的污染防治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對大豆分離蛋白廢水的污染防治,國內外沒有統一的技術模式以及成功的實例可以參考,所以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探討了適宜的大豆分離蛋白廢水的處理工藝.以使處理廢水達到國家要求的《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二級標准。
大豆蛋白加工污水處理技術是最近l0多年來中國大豆加工利用的新方向,利用低溫脫溶豆粕,可生產出大豆蛋白粉、大豆組織蛋白、大豆濃縮蛋白、大豆分離蛋白等產品。其中大豆分離蛋白是主要品種,國內年產量在5O萬t以上。
大豆分離蛋白廢水污染物濃度較高,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等有機質,富含有機氮、有機磷,可生化性好,易於在厭氧條件下水解、酸化及甲烷化發酵。有機氮和有機磷在厭氧條件下分解轉化為小分子的氨氮和磷酸鹽,使厭氧出水中氨氮和磷酸鹽的質量濃度分別達到300mvgL和25mg/L左右。更多資料可登錄易凈水網(www.ep360.cn)查看。 UASB厭氧處理後出水中B/C降低為0.174—0.29,可生化性差。UASB出水營養元素比例失調,m(C):m(N):m(P)的比例關系不利於好氧生物降解。UASB出水中含有高濃度的氨氮和磷酸鹽,易與污水中的鈣、鎂等金屬離子形成沉澱物,富集在管壁上。且大豆分離蛋白原廢水以及厭氧段出水懸浮物較高。
大豆分離蛋白廢水處理後各污染物減排指標為:COD減排6270t/a,BOD5減排2960t/a,懸浮物減排1626t/a.氨氮減排263t/a。由此可以看出大豆分離蛋白廢水處理的環境效益十分顯著,由此產生的社會效益也十分巨大。
大豆分離蛋白生產廢水治理要點總結:
(1)厭氧處理後的好氧處理單元要考慮脫磷脫氮,氨氮負荷需控制在0.1kg/m•d)以下,否則很難達到處理要求。
(2)充分回收利用大豆分離蛋白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沼氣,可以大大降低污水的運行成本。
(3)使用石灰來調節大豆分離蛋白廢水的pH,利用石灰的化學除磷作用,可大大降低厭氧池中鳥糞石的形成。
(4)大豆分離蛋白廢水中含有高濃度有機物和鹽分,採用合適工藝進行處理,其出水水質可以達到國家要求的一級排放標准。
(5)預處理階段以及後續處理工段增加高效氣浮工藝,可減少厭氧進水中懸浮物的濃度。同時有效降低厭氧污泥的流失。
8. 水中蛋白質怎樣絮凝沉降
絮凝法回收廢水中的蛋白質成本低,但是由於絮凝條件的不合適,導致在絮凝過程中存在著絮凝時間長、蛋白質回收率低、生產周期長、化學合成的絮凝劑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