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污水日變化系數的系數說明
大污水量與平均污水量的比值。污水變化系數表示污水排放的不均勻回性。生活污水量
通常指平答均值,實際上排入管道的污水量並非均勻不變,如夏季多,冬季少;白天多,夜間
少。設計排水管時,應計算變化系數,以保證在最大污水流量時,污水能安全排放;最小污
水流量時,不因流速降低而造成管道沉積淤塞。
通常,用日變化系數、時變化系數和總變化系數來表達污水排放的變化規律:
日變化系數Kd=最大日污水量/平均日污水量
時變化系數Kh=最大時最大時污水量/最大時平均時污水量
總變化系數 KT=Kd*Kh
污水管道設計以總變化系數為依據,可以保證污水安全排放。
城鎮生活污水的變化系數與城鎮規模、室內排水設備、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習慣以及工
作制度等因素密切相關,一般多通過實測數據的分析尋其變化規律。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
一些城市的有關部門進行城鎮污水量變化的觀測,求得城鎮污水變化系數,並已列入中國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2014版》。生活污水總變化系數見表。
2. 污水處理指標中碳氮磷比各是用什麼表示的
污水處理指標中來碳氮磷比的源表示:
碳—以BOD5表示;
N一般指總凱氏氮(TKN)
磷—一般為磷酸鹽
碳氮磷比首先要明確,生化處理中的營養比是根據污泥/生物膜中微生物需求來確定的。自然界中,各類微生物需求的碳氮比是不同的,但是對於活性污泥這個微生物群體而言有一個經驗的值,好氧條件下是100:5:1,厭氧條件下是200:5:1。
碳氮磷都要以可生物吸收的量計算,因此,碳以BOD5表示;N一般指總凱氏氮(TKN),包括有機氮和氨氮,但不包括亞硝氮和硝態氮,因為除了反硝化細菌以外,大部分微生物都不能直接以亞硝氮和硝態氮作為氮源,而有機氮和氨氮則可被絕大多數微生物用做氮源;磷一般為磷酸鹽。
(2)污水量的變化程度通常用什麼表示擴展閱讀:
污水處理站出水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的相關規定;
污水處理站出水用於農田灌溉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農田灌溉水質標准》(GB5084-2005)的有關規定。污水處理與利用的方法很多,選擇方案應考慮以下因素:
①環境保護對污水的處理程度要求;
②污水的水量和水質;
③投資能力。污水處理技術,就是採用各種方法將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將污染物轉化成無害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
3. 請問污水處理中COD、BOD、SS分別代表什麼啊
CODcr :化學需氧量
能夠精確地表示污水中有機物的含量,並且測定時間短不受水質的限制;缺點:是不能像BOD那樣,表示出所消耗的氧量。微生物氧化的有機物量,另外還有許多無機物被氧化,並全部代表有機物含量。
BOD5:生化需氧量
生化需要量是在指定的溫度和時間段內,在有氧條件下由微生物(主要是細菌)降解水中有機物所需的氧量。
SS:懸浮固體或叫懸浮物。
懸浮固體中,顆粒粒徑在0.1~1.0μm之間者稱為細分散懸浮固體;顆粒粒徑大於1.0μm者稱為粗分散懸浮固體。
4. 生活污水的各項指標一般多少
常用污水指標一般有以下九種:
1、BOD5:污水平均濃度/(mg/L)200mg/L
生物化學需氧量表示在20℃下,5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第一階段為碳化(C-BOD),第二階段為消化(N-BOD)。
BOD的意義:a、生物能氧化分解的有機物量;b、反映污水和水體的污染程度;c、判定處理廠效果;d、用於處理廠設計;e、污水處理管理指標;f、排放標准指標;g、水體水質標准指標。
2、CODMn/CODCr:污水平均濃度/(mg/L)100mg/L500mg/L
化學需氧量表示氧化劑有KMnO4和K2Cr2O7。COD測定簡便快速,不受水質限制,可以測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業廢水,是BOD的代替指標,也可以看作還原物的量。
CODCr可近似看作總有機物量,CODCr-BOD差值表示污水中難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用BOD/CODCr比值表示污水的可生化性,當BOD/CODCr≥0.3時,認為污水的可生化性較好;當BOD/CODCr<0.3時,認為污水的可生化性較差,不宜採用生物處理法。
3、SS :污水平均濃度/(mg/L)200mg/L
懸浮物質簡寫,水中懸浮物測定用2mm的篩通過,並且用孔徑為1μm的玻璃纖維濾紙截留的物質為SS。交替物質在濾液(溶解性物質)和截留懸浮物中均含有,但大多數認為膠體物質和懸浮物質一樣被濾紙截留。
4、TS:污水平均濃度/(mg/L)700mg/L
蒸發殘留物簡寫,水樣經蒸發烘乾後的殘留量。溶解性物質量等於蒸發殘留物減去懸浮物質量。
5、灼燒鹼量(VTS)(VSS):污水平均濃度/(mg/L)450mg/L150mg/L
蒸發殘留物或懸浮物質在600℃±25℃經30min高溫揮發的物質,表示有機物量,蒸發殘留物灼燒減量的差稱為灼燒殘渣,表示無機物部分。
6、總氮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污水平均濃度/(mg/L)35mg/L15mg/L20mg/L0mg/L
氮在自然界以各種形態進行著循環轉換。有機氮如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為氨氮,氨氮在硝化細菌作用下轉化為亞硝酸鹽氮(NO2—)和硝酸鹽氮(NO3—);另外,NO2—和NO3—在厭氧條件下在脫氮菌作用下轉化為N2。
氮是細菌繁殖不可缺少的物質元素,當工業廢水中氮量不足時,採用生物處理時需要人為補充氮;相反,氮也是引發水體富營養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7、總磷有機磷無機磷:污水平均濃度/(mg/L)10mg/L3mg/L7mg/L
在糞便、洗滌劑、肥料中含有較多的磷,污水中存在磷酸鹽和聚磷酸鹽和聚磷酸等無機磷鹽和磷脂等有機磷酸化合物磷同氮一樣,也是污水生物處理所必需的元素,磷同時也是引發封閉性水體富營養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8、PH值:污水平均值6.5~7.5
生活污水PH值在7左右,強酸或強鹼性的工業廢水排入PH值變化;異常的PH值或PH值變化很大,會影響生物處理影響。另外,採用物理化學處理時,PH值是重要的操作條件
9.鹼度(CaCO3):污水平均濃度/(mg/L)100mg/L
鹼度表示污水中和酸的能力,通常是以CaCO3含量表示。污水中多為Ca(HCO3)2和Mg(HCO3)2鹼度,鹼度較高緩沖能力強,可滿足污水硝化反應鹼度的消耗。在污泥消化中有緩沖超負荷運行引起的酸化作用,有利消化過程穩定。
除了以上的指標外還有活性污泥的指標,例如:污泥沉降比、污泥體積指數、污泥負荷、容積負荷、有機負荷、泥齡等來判斷污泥的活性存活情況。
(4)污水量的變化程度通常用什麼表示擴展閱讀
水污染物排放標准通常被稱為污水排放標准,它是根據受納水體的水質要求,結合環境特點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對排入環境的廢水中的水污染物和產生的有害因子所作的控制標准。它是判定排污活動是否違法的依據。污水排放標准可以分為:國家排放標准、地方排放標准和行業標准。
1、國家排放標准國家排放標準是國家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在全國范圍內或特定區域內適用的標准,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適用於全國范圍。
2、地方排放標准地方排放標準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頒布的,在特定行政區適用。如《上海市污水綜合排放標准》(DB31/199-1997),適用於上海市范圍。
3、行業標准目前我國允許造紙工業、船舶工業、海洋石油開發工業、紡織染整工業、肉類加工工業、鋼鐵工業、合成氨工業、航天推進劑、兵器工業、磷肥工業、燒鹼、聚氯乙烯工業等12個工業門類,不執行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可執行相應的行業標准。
5. 水體被污染的程度由什麼指標表示
水體污染會引起水質的惡化。水污染常規分析指標是反映水質狀況的重要指標,是對水體進行監測、評價、利用以及污染治理的主要依據。環境保護和其他有關部門通常按照不同的要求制定各種水質標准,以及相應的測定方法。對於水體污染的指標有哪些分類,下文圍繞此問題做了具體的分析,主要內容有:
水污染的指標按照性質可分為化學性、物理性及生物性三類:
一、化學性的污染指標意義及影響
(l)pH值:pH值大於7為鹼性,小於7為酸性,一般以pH測定計測定或以太酚、甲基橙等指示劑判定。pH值影響生物的生長、物質的沉澱與溶解、水及廢水的處理等。
(2)酸度:表示水中和鹼的能力。水中酸度的形態及大小,可推知水質的好壞,廢水處理加的多少,並影響水體的自凈作用。
(3)鹼度:鹼度可指示廢水處理的加量,水的腐蝕性、生物處理操作的效果等。
(4)氯化物:指水中的氯離子[Cl-],具有腐蝕性,高濃度時對農作物有妨礙。若水中氯化物升高,可能因海水入侵污染或工業廢水的排入。
(5)固體:廢水經103-105度C蒸干後的殘余物,稱為總固體物(TS),可再分為懸浮固體物(SS)與溶解固體物(DS)。水樣過濾後的濾液蒸干所得的重量為溶解固體物。懸浮固體可影響水體的外觀。有機性固體如水生物及有機物耗用水中溶氧降低水體溶氧量。無機性顆粒會發生沉積作用。
(6)化學需氧量(CODcr):化學需氧量代表水中可破強氧化劑氧化的有機物量。測定時取定量的廢水,以重鉻酸鉀在酸性下氧化有機物產生CO2及H2O,再計算氧化消耗的氧量。CODcr的測定,廣泛用於工業廢水及家庭污水之有機物含量分析。
(7)生化需氧量(BOD):BOD之定義為細菌在好氧情況下使分解的有機物所需的氧量。在好氧情況下,家庭與工業廢棄物排入水溝中所造成污染的程度,可用BOD試驗根據其需氧量來決定。一般所稱的BOD為五天2O度情況下試驗所得的結果。BOD是測定生物性可氧化有機物的唯一方法,並可用於控制河川污染的主要基準。
(8)溶氧(DO):水中的溶氧可能來自空氣中或人為曝氣,植物光合作用產生,其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大,自O度C的14.6mg/l到35度C時的7mg/l。氧的低溶解度為自然水凈化能力受到限制的主因。溶氧的測定可用來控制河流污染程度,以維持魚類或其它水中生物的繁殖與生長的最適情況。
(9)氮:氨氮是生物活動及含氮有機物分解的產物:可指示污染。氮在污水中的主要狀態有氨氮(NH3-N),亞硝酸氮(NO2-N),硝酸氮(NO3-N),有機氮等,其中氨氮及有機氮的和稱為純凱氏氮。通常可藉氮的測定,以控制生物處理凈化的程度。
(10)磷:污水中的磷一般以正磷酸監及聚磷酸鹽存在。若水中濃度高,表示可能受工礦廢水、家庭污水、清潔劑、肥料等污染。湖泊、水庫的藻類滋生,亦受到磷的影響。
(11)硫化合物:硫酸鹽為原水中最主要的一種陰離子,在厭氧狀態下,硫酸鹽常被微生物還原為硫化氫氣體,更進一步和氧反應成硫酸腐蝕下水道管渠。
(12)重金屬:最常見之有害重金屬包括鎳、錳、鉛、鉻、鎘、鋅、銅、鐵、汞等。若含量太高,對生物有急性或慢性的毒性,產生味道及影響水體外觀,並且減少河川的自凈作用。
(13)放射性物貿:可立即分裂產生放射線物質,如α、β、γ射線等以達穩定的物質稱為放射性物質。水中生物可累積微量的放射物質,若食用之將導致癌症及遺傳上的突變,其放射性強度單位為居里(Curie)或倫琴(Roentgen)。輻射線與生物體或水作用,會產生許多游堆的粒子是極具反應性,因此會繼續與蛋白質反應,降低的活性,阻止細胞分裂、破壞細胞膜或破壞細胞的功能。
(14)清潔劑:清潔劑的主要成份為一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其產生的泡沫及磷會影響凈水作用及產生富營養化現象。
二、生物性的水污染指表標之意義及影響
(1)大腸菌類:大腸菌類系大腸菌與大腸茵類似性質細菌之總稱。細茵學上定義為普通棲於人畜盲腸管內之格蘭姆染色陰性,無芽孢之桿菌類,能分解乳糖而生成酸及氣體。大腸菌類有下列幾種特性,常用於給水之污染指模。a.數量大,易檢出。b.大腸菌較一般致病菌生存力強可顯示污染的久暫。c.檢驗簡單且很快得到結果。d.極少量即可檢出。e﹒大腸菌類可為糞便污染的指標。
(2)細菌總數:細菌總數指平面培養上之聚落數,常以此為水質判定的標准,細菌總數愈多表示污染愈嚴重。
(3)水生物:水中生物對水質有不同的敏感度,一般潔凈的水中生物種類多而數量少,而受污染的水生物種類減少但數量增多,但若受到嚴重污染時,較高等的水生物無法生存。
(4)富營養生物:若水中含有過多的養分,致藻類、岸生植物水草的繁殖,形成富營養化,間接影響動物性浮游生物、魚及底棲生物等的采殖,因水的營養程度不同,各生物的種類及數量也不同。因此可藉此特性判斷水的營養態及污染的程度。
三、物理性的水污染指標之意義及影響
(1)水溫:表示水的冷熱程度,常用°C表示。水溫可影響水的密度、粘度、蒸氣壓、表面張力等。物理特性在化學方面可影響水中的溶解度、化學反應速率及氣體交換率,在生物方面可影響生物的活動及生化反應速率。熱污染為水溫受廢水影響所形成的。
(2)外觀:可憑視覺、嗅覺等感官的直覺反應來判斷,包括色度、濁度、臭味、沉澱物等。
(3)臭味:臭味可能來自有機物及無機物質、污水及工業廢水的排放,自然界的有機物經厭氣分解,皆可產生臭味,可由舌頭感覺出或鼻子之嗅覺聞出,發出臭味的物質大部分為揮發性物質。
(4)色度:分真色度及表色度,前者是除去水中懸浮固體測得的色度,後者是水樣直接測得的色度。自然水多呈淡黃色,一般採用鉑氯酸鉀及氯化亞鈷溶液為標准。色度雖對某些特殊工業,如造紙、染整、食品等會著色於成品而影響其品質,但在衛生上的問題較小,僅於美觀土、視覺上的不適。
(5)濁度:濁度表示水對光的反射及吸收性質。在供水方面、濁度量測的結果,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對於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魚類的生長及繁殖亦有影響。
綜上所述,水體污染的指標有哪些分類主要有生物、化學、物理三大類的水污染,另外還對此給人類生產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做出了精確的對照,希望人們能夠引起重視,採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以便能夠更好的發展。若還有想要了解的,敬請關注大禹網,我們再次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
6. 水量1800污水總變化系數取多少
污水設計流量的確定污水管道系統的設計流量:最大日最大時流量(L/S)。生活污水設計流量和工業廢水設計流量生活污水設計流量⑴居住區生活污水設計流量計算公式:式中:Q1 ——居住區生活污水設計流量(L/s)n --居住區生活污水量標准(L/(人·d)N --設計人口數KZ —-生活污水量總變化系數① 生活污水量標准生活污水排水定額:在居住區污水排水系統設計中所用的每人每日所排出的平均污水量。相關因素:用水量標准、室內衛生設備情況、氣候、居住條件、生活水平及其它地方條件等。生活污水量標准確定方法:方法一:《室外排水設計規范》規定的居住區生活污水定額。方法二:《室外給水設計規范》中生活用水定額按一定比例取用。② 設計人口設計期限終期的規劃人口數。 設計人口=人口密度×面積選用:按照城市總體規劃採用.總人口密度:所採用地區面積包括街道、公園、運動場、水體等在內;規劃階段或初步設計階段污水量計算採用.街區人口密度:所採用地區面積只是街區內的建築面積;技術設計或施工圖設計階段污水量計算採用.③生活污水量總變化系數I。 概念變化系數:表徵污水量的變化程度。日變化系數:(Kd)一年中最大日污水量與平均日污水量的比值。時變化系數:(Kh)最大日中最大時污水量與該日平均時污水量的比值。總變化系數:(KZ)最大日最大時污水量與平均日平均時污水量的比值。總變化系數隨人口的多少和污水量標準的高低而變化.人口多(日平均流量大),污水量標准高時,總變化系數就小;人口少(日平均流量小),污水量標准低時,總變化系數就大。II。 總變化系數的確定方法理論上: KZ= Kd × Kh實際上有兩種做法:A. 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採用的居住區生活污水量總變化系數表選用。生活污水量總變化系數註:1。當污水平均日流量為中間數值時,日總變化系數採用內插法求得。
2。當居住區有實際生活污水量變化資料時,可按實際數據採用。B。 按照綜合分析得出的總變化系數與平均流量間的關系式求得。式中:Q ——平均日平均時污水量(L/S)。當Q<5 L/S時,KZ=2。3,Q 〉1000 L/S時,KZ=1.3。⑵公共建築物生活污水設計流量主要包括公共浴室、洗衣房、醫院、飯店、學校和影劇院等.計算方法:在設計時作為集中污水流量單獨計算,具體計算方法參見《建築給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或《建築給水排水》⑶工業企業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的設計流量工廠生產區的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流量是指來自生產區的廁所、食堂和浴室等的污水.式中:Q2 ——工業企業生活污水及淋浴污水設計流量(L/S);A1 ——一般車間最大班職工數(人);A2 ——熱車間最大班職工數(人);B1 ——一般車間職工生活污水量標准(L/(人·班));B2 ——熱車間職工生活污水量標准(L/(人·班));K1 --一般車間生活污水時變化系數;K2 —-熱車間生活污水時變化系數;C1 ——一般車間最大班使用淋浴的職工人數(人);C2 ——熱車間最大班使用淋浴的職工人數(人);D1 —-一般車間淋浴污水量標准(L/(人·班));D2 -—熱車間淋浴污水量標准(L/(人·班));T -—每班工作時數(h);淋浴時間以60min計。工廠生產區的生活污水量標准註:淋浴污水在每班下班後一小時內均勻排出。工業廢水設計流量⑴工業企業的廢水量確定方法:方法一:按照單位產品或加工單位數量原料所排出的平均廢水量計算;方法二:按照生產設備數量和每一生產設備的每日廢水量進行計算。⑵計算公式:式中:Q3 ——工業廢水設計流量(L/S);m -— 生產過程中每單位產品的廢水量標准(L/單位產品);M —- 產品的平均日產量;T —— 每日生產時數(h);KZ——總變化系數。
1) 工業廢水量標准:生產單位產品或加工單位數量原料所排出的平均廢水量。也稱為生產過程中單位產品的廢水量定額。2) 總變化系數:工業廢水的日變化系數取為1。0;時變化系數取決於產品種類和生產過程、管理水平、供水情況等,並隨行業、生產工藝等不同而不同.時變化系數參考值:冶金工業:1.0~1。1;化學工業:1。3~1.5;紡織工業:1。5~2。0;食品工業:1。5~2.0;皮革工業1.5~2.0;造紙工業:1.3~1。8。城市污水設計總流量:城市生活污水設計流量是居住區生活污水、工業企業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設計流量三者之和.Q=Q1+Q2+Q3註:其中公共建築生活污水流量包括在居住區生活污水中。幾點說明:⑴上式計算的結果是假定排出的污水都在同一時間內出現最大流量的,用於污水管道設計。⑵該計算方法得到的流量用於污水泵站和污水廠設計不經濟。應利用一日污水量逐時變化曲線,求出最大時流量作為總設計流量較為合理.但缺乏資料時,仍採用上式計算.⑶實際工程設計中,往往在上式的基礎上還要加上10%~20%的地下水滲入量.
¥
5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污水設計流量的確定
污水設計流量的確定
污水管道系統的設計流量:最大日最大時流量(L/S)。
生活污水設計流量和工業廢水設計流量
生活污水設計流量
⑴居住區生活污水設計流量
計算公式:
式中:
Q1 ——居住區生活污水設計流量(L/s)
第 1 頁
n --居住區生活污水量標准(L/(人·d)
N --設計人口數
KZ —-生活污水量總變化系數
① 生活污水量標准
7. 污水處理廠中污水處理指標有哪些
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總需氧量(TOD),總有機碳(TOC),總氮(TN),總磷(TP),pH值,重金屬。
物理性指標
溫度、色度、嗅和味、固體物質的三種存在形態:懸浮的、膠體的、溶解的。固體物質用總固體量(TS)作為指標,污水處理中常用懸浮固體(SS)表示固體物質的含量(TDS指標高於1000以上)。
化學性指標
一、化學需氧量(COD):指用強化學氧化劑(中國法定用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將有機物氧化成CO2與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簡寫為COD。化學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污染越嚴重。
二、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機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時所需的氧量稱為生化需氧量(mg/L)。
如果污水成分相對穩定,則一般來說,COD> BOD。一般BOD/COD大於0.3,認為適宜採用生化處理。
三、總需氧量(TOD):有機物主要元素是C、H、O、N、S等,當有機物被全部氧化時,將分別產生CO₂、H₂O、NO、SO₂等,此時需氧量稱為總需氧量(TOD)。
四、總有機碳(TOC):包括水樣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的含碳量,也是評價水樣中有機物質質的一個綜合參數。
五、總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為有機氮、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四種含氮化合物總量稱為總氮(TN)。凱氏氮(TKN)是有機氮與氨氮之和。
六、總磷(TP):包括有機磷與無機磷兩類。
七、pH值。
八、重金屬。
生物性指標
一、大腸菌群數: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以個/L計。
二、細菌總數:是大腸菌群數、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細菌數的總和,以每毫升水樣中的細菌菌落總數表示。
(7)污水量的變化程度通常用什麼表示擴展閱讀:
生活污水、畜禽飼養場污水以及製革、洗毛、屠宰業和醫院等排出的廢水,常含有各種病原體,如病毒、病菌、寄生蟲。水體受到病原體的污染會傳播疾病,如血吸蟲病、霍亂、傷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歷史上流行的瘟疫,有的就是水媒型傳染病。
如1848年和1854年英國兩次霍亂流行,死亡萬餘人;1892年德國漢堡霍亂流行,死亡750餘人,均是水污染引起的。受病原體污染後的水體,微生物激增,其中許多是致病菌、病蟲卵和病毒,它們往往與其他細菌和大腸桿菌共存,所以通常規定用細菌總數和大腸桿菌指數及菌值數為病原體污染的直接指標。
病原體污染的特點是:
⑴數量大;
⑵分布廣;
⑶存活時間較長;
⑷繁殖速度快;
⑸易產生抗葯性,很難絕滅;
⑹傳統的二級生化污水處理及加氯消毒後,某些病原微生物、病毒仍能大量存活。
常見的混凝、沉澱、過濾、消毒處理能夠去除水中99%以上病毒,如出水濁度大於0.5度時,仍會伴隨病毒的穿透。病原體污染物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水體,一旦條件適合,就會引起人體疾病。
8. 污水中有各種污染物,為了定量地表示污染程度,一般制定了哪些水質標准
國家對水質的分析和檢測制定有許多標准,一般來說其指標可分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大類。
物理性指標:溫度,顏色和色度,嗅和味,渾濁度和透明度。
化學性指標:
有機物,
無機性指標——植物營養元素(N,P等),PH值,重金屬
生物性指標:細菌總數,大腸桿菌。
綜合性指標:
化學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懸浮物(SS),總氮(NT),氨氮(NH3-N),總磷(PT)。
9.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的COD和BOD代表的是什麼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經常會提到COD和BOD這倆指標,下面就說說他倆到底代表的是什麼。
COD即是化學需氧量,指在一定的條件下,採用一定的強氧化劑處理水樣時,所消耗的氧化劑量。基本上可以表示污水中所有的有機物濃度,其中就包含了可悲生物降解的和不可被生物降解的。
而BOD代表的則是生化需氧量,指在一定條件下,好氧微生物將有機物氧化成無機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是表示水中可生化有機物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
簡單來說,污水中的有機物質生物氧化過程,是需要消耗氧的,於是,將污水中可被微生物氧化所消耗的氧氣量成為BOD,化學葯劑氧化所消耗的氧化劑量(以氧氣量表示)稱為COD。COD和BOD的數值越大,表示水體受污染程度越嚴重;同時BOD佔COD比值越高,代表污水可生化性越強。
以國家標准為例,目前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最常用的排放標准中,COD指標為不超過50毫克/升,BOD指標為不超過10毫克/升,而我們需要處理的污水進水中COD和BOD的含量甚至可以翻十倍不止,這就需要我們運用各種污水處理技術來降低到合理指標內。
10. 污水處理中的「COD」、「BOD」、「SS」、「TN」、「TP」和「TDS」指的是什麼
COD:化學需氧量。英文全稱: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是指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廢水、廢水處理廠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能被強氧化劑氧化的物質(一般為有機物)的氧當量。在河流污染和工業廢水性質的研究以及廢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中,它是一個重要的而且能較快測定的有機物污染參數。
BOD:生化需氧量。英文全稱: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是指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一般指五日生化學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說明水中有機物由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
SS:懸浮物。英文全稱:Suspended Solids。
SS是指懸浮在水中的固體物質,包括不溶於水中的無機物、有機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水中懸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標之一。
TN:總氮量。英文全稱:Total Nitrogen。
TN是指水中各種形態無機和有機氮的總量。包括NO3-、NO2-和NH4+等無機氮和蛋白質、氨基酸和有機胺等有機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數計算。常被用來表示水體受營養物質污染的程度。
TP:總磷量。英文全稱:Total Phosphorus。
TP是指水樣經消解後將各種形態的磷轉變成正磷酸鹽後測定的結果,以每升水樣含磷毫克數計量。
TDS:溶解性總固體。英文全稱:Total Dissloved Solids。
TDS又稱溶解性固體總量,測量單位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體。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 總溶解固體指水中全部溶質的總量,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兩者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