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污水處理為什麼要培養污泥

污水處理為什麼要培養污泥

發布時間:2023-02-03 06:29:51

污水處理設備中活性污泥有什麼用

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微生物群體及它們所依附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的總稱.微生物群體主要包括細菌,原生動物和藻類等.其中,細菌和原生動物是主要的二大類.活性污泥主要用來處理污廢水
活性污泥法式利用懸浮生長的微生物絮體處理有機污水的一類好氧處理方法。

活性污泥是一種好氧生物處理方法.活性污泥基本概念 活性污泥
是由1912年英國人Clark and Cage發現對廢水進行長時間曝氣會產生污泥並使水質明顯改善,其 後Arden and Lackett進一步研究,發現由於實驗容器洗不幹凈,瓶壁留下殘渣反而使處理效果提高,從而發現活性微生物菌膠團,定名為活性污泥而來。
活性污泥中復雜的微生物與廢水中的有機營養物形成了復雜的食物鏈。
最先擔當凈化任務的是異氧菌和腐生性真菌,細菌特別是球狀細菌起著最關鍵的作用,優良運轉的活性污泥,是以絲狀菌為骨架由球狀菌組成的菌膠團。沉降性好,隨著活性污泥的正常運行,細菌大量繁殖,開始生長原生動物,是細菌一次捕食者。活性污泥常見的原生動物有鞭毛蟲、肉毛蟲、纖毛蟲和吸管蟲。活性污泥成熟時固著型的纖毛蟲、鍾蟲占優勢;後生動物是細菌的二次捕食者,如輪蟲、線蟲等只能在溶解氧充足時才出現,所以當出現後生動物時說明處理水質好轉標志。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標包括:混合液懸浮固體(MLSS),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數[污泥體積指數(SVI),污泥密度指數(SDI)。

Ⅱ 污水處理站是怎樣工作的為什麼要將污泥加入污水中才能進行污水處理工作

這個污泥說是污泥,加的是微生物
水處理的原理說白了和自然界的水體凈化一樣,都是靠微生物降解,只不過污水處理把這個條件放大了
舉個例子:如果說自然水體中每個M3有1000個微生物在凈化水體,那污水處理就是在這1個M3里培養10萬,100萬。。。甚至更多的微生物,自然處理能力就快了

Ⅲ 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有什麼用途

可以用來養蚯蚓,再用蚯蚓製作飼料。

Ⅳ 污水處理調試過程污泥的培養

活性污泥有多種培養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所要求的培養時間和人力物力均不同。應根據廢水水質、氣候、實際許可的條件等情況來選擇培養方法。
1.培養前的准備工作
(1)各構築物建成,並經清池清除建築垃圾,靜壓試驗證明無滲漏,無下沉位移,最後按有關規程驗收合格。
(2)電器、機械、管路等全部設備建成並經單機試車、聯動試車正常。最後按有關規程(說明書)驗收合格。
(3)根據日後運行管理需要,有條件的污水處理廠(站)需進行最基本的常規化驗測試,如pH、水溫、COD、生物相等,用以指導活性污泥的培養過程和日常運行。
(4)基礎數據的調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晝夜變化情況,水質(pH、水溫、COD、含氮、含磷、有毒物質等)及其變化情況,各種設施和設備的技術參數。有條件的地方最好對受納水體(如接納排污的河流等)本底水質調查備案,以便考察若干年後對受納水體的影響提供依據。
(5)根據處理水質狀況備足必需的營養物(碳源、氮源、磷源),以備缺什麼補什麼。採用接種培菌法還需備足污水性質相似其他污水處理廠(站)的干(或濃縮)污泥作為活性污泥微生物培養用的菌種。
(6)操作人員應熟悉整個系統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況,了解污泥培養的基本過程和控制要求。
(7)人員到位,自培養和馴化後一般應使系統連續運行,不能脫人。
(8)編制必要的化驗和運轉的原始記錄報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從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較規范的組織和管理模式,確保啟動與正式運行的有序進行。
2.自然培菌
自然培菌,也稱直接培菌法。它是利用廢水中原有的少量微生物,逐步繁殖的培養過程。城市污水和一些營養成份較全、毒性小的工業廢水,如食品廠、肉類加工廠廢水,可以考慮這種培養方法,但培養時間相對較長。自然培菌又可分為間歇培菌和連續培菌二種。
(1)
間歇培菌。將曝氣池注滿廢水,進行悶曝(即只曝氣而不進廢水),數天後停止曝氣,靜置沉澱1
h
,然後排出池內約1/5的上層廢水,並注入相同量的新鮮污水。如此反復進行悶曝、靜沉和進水三個過程,但每次的進水量要比上次有所增加,而悶曝時間要比上次縮短。在春秋季節,約二、三周就可初步培養出污泥。當曝氣池混合液污泥濃度達到1克/升左右時,就可連續進水和曝氣。由於培養初期污泥濃度較低,沉澱池內積累的污泥也較少,迴流量也要少一些,此後隨著污泥量的增多,迴流污泥量也要相應增加。當污泥濃度達到工藝所需的濃度後,即可開始正常運行,按工藝要求進行控制。
(2)
連續培菌。先將曝氣池進滿廢水,然後停止進水,悶曝半天至一天後可連續進水。連續曝氣,進水量從小到大逐漸增加,連續運行一段時間(與間歇法差不多),就會有活性污泥出現並逐漸增多。曝氣池污泥量達到工藝所需的濃度時,按工藝要求進行控制。
由於自然培菌法是用廢水直接培養活性污泥,其培菌過程也是微生物逐步適應廢水性質並獲得馴化的過程。
3.接種培菌
接種培菌法的培養時間較短,是常用的活性污泥培菌方法,適用於大部分工業廢水處理廠。城市污水廠如附近有種泥,也可採用此法,以縮短培養時間。接種培養法常用的有如下二種:
(1)
濃縮污泥接種培菌。採用附近污水處理廠的濃縮污泥作菌種(種泥或種污泥)來培養。城市污水和營養齊全、毒性低的工業廢水處理系統的活性污泥培養,可直接在所要處理的廢水中加入種泥進行曝氣,直至污泥轉棕黃色時就可連續進污水(進水量應逐漸增加),此時沉澱池也投入運行,讓污泥在系統內循環。為了加快培養進程,可在培養過程中投加未發酵過的大糞水或其它營養物。活性污泥濃度達到工藝要求值即完成了培菌過程。從經濟上講,種泥的量應盡可能少,一般情況下控制在稀釋後使混合液污泥濃度在0.5g/L以上。
對有毒工業廢水進行培菌時,可先向曝氣池引入河水,也可用自來水(需先曝氣一段時間以脫去其中的余氯),然後投入種污泥和未經發酵的大糞水進行曝氣,直至污泥呈棕黃色後停止曝氣,讓污泥沉降並排掉一部分上清液,再次補充一定量的大糞水繼續曝氣,待污泥量明顯增加後,逐步提高廢水流量。在培菌的後期,污泥中微生物已能較好地適應工業廢水水質。
(2)干污泥接種培菌。「干污泥」通常是指經過脫水機脫水後的泥餅,其含水率約為70~80%。本法適用於邊遠地區和取種污泥運輸距離較遠的情況。
干污泥接種培菌的過程與濃縮污泥培菌法基本相同。接種污泥要先用剛脫水不久的新鮮泥餅,投加至曝氣池前需加少量水並搗成泥漿。干污泥的投加量一般為池容積的2~5%。
干污泥中可能含有一定濃度的化學葯劑(用於污泥調理),如葯劑含量過高、毒性較大,則不宜用作為培菌的種泥。鑒定污泥能否作接種用,可將少量泥塊搗碎後放入小容器(如燒杯或塑料桶)內加水曝氣,經過一段時間後如果泥色能轉黃,就可用於接種。

Ⅳ 污水處理廠污泥有什麼用途

可以作為其他工業污水污泥的來源。工業污水有可能利用到生化,自行培菌時間過長,可以藉助污水廠的污泥再適應性培菌,那樣可以節省時間。

Ⅵ 污水處理廠的氧化溝的池裡投加的污泥是什麼東西啊,在裡面起什麼作用啊!

活性污泥,裡面含有大量的細菌等微生物,通過發揮分解者的作用,將污水中的污染專物,主要是有機污染屬物降解,生成二氧化碳進入空氣中,污水從而得到凈化。在後面的沉澱池通過物理沉澱作用,泥水分離,干凈的水排走,污泥被迴流至氧化溝,繼續發揮作用。

Ⅶ 請問污泥處理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污泥是給水和廢水處理中不同處理過程所產生的各類沉澱物、漂浮物的統稱。污泥的成分、性質主要取決於處理不的成分、性質及處理工藝。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污泥有多種分類方法,簡述如下。(1)根據污泥的來源,大致可分為給水污泥、生活污水污泥和工業廢水污泥三類。(2)根據污泥從水中分離的過程,可分為沉澱污泥(包括物理沉澱污泥、混凝污泥、化學污泥)及生物處理污泥(指污水在二級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現代污水處理廠污泥大部分是沉澱污泥和生物處理污泥的混合物。(3)根據污泥成分及性質,可分為有機污泥和無機污泥。以有機物為主要成分的有機污泥可簡稱為污泥。有機污泥是親水性污泥。生活污水污泥或混合污水污泥均屬有機污泥。以無機物為主要成分的無機污泥常稱為沉渣,給水處理沉砂池以及某些工業廢水物理、化學處理過程中的沉澱物均屬沉渣,無機污泥一般是疏水性污泥。(4)根據污泥在不同處理階段的分類命名,有生污泥、濃縮污泥、消化污泥、脫水干化污泥、乾燥污泥及污泥焚燒灰等。該法是最常用使用的污泥分類方法。污泥處理的主要目的如下。(1)降低水分以減少體積,便於污泥的運輸、貯存及各種處理和處置工藝的進行。(2)消除會散發惡臭、導致病害及污染環境的有機物和病原菌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使污泥衛生化、穩定化。(3)改善污泥的成分和性質,以利於應用,或易於回收能源和資源。隨著廢水處理技術的推廣和發展,污泥的產生量越來越大,種類和性質也更復雜。廢水中有毒有害物質往往濃縮於污泥之中,所以污泥是影響環境的最為嚴重的因素之一,必須重視污泥的處理和處置問題。

Ⅷ 污水處理中污泥的作用

一、土地利用

經檢測,城市污水廠污泥肥效對比典型的農家廄肥有明顯優勢。污泥中農作物生長所必須的氮、磷、鉀等元素都遠高於農家廄肥,有機成分也較之高。
施用有機肥的主要優點有:改良土壤,提高耕地生產能力;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農作物品質;增強微生物活性。但是,由於有機肥肥效釋放慢,養分含量低,施用數量大,且當年利用率低,在作物生長旺盛、需肥多的時期,往往不能及時滿足作物的需求,所以需要與無機肥料配合施用。制備有機無機復合肥料是解決以上矛盾的最佳有效途徑。
堆肥技術是污泥農用的主要手段。由於好氧堆肥具有發酵周期短、無害化程度高、衛生條件好、易於機械化操作等特點,故國內外用垃圾、污泥、人畜糞尿等有機廢棄物制肥的工廠,絕大多數都採用好氧堆肥。好氧堆肥過程是通過好氧性微生物的生物代謝作用,使污泥中有機物轉化成富含植物營養物的腐殖質,反應的最終代謝物是CO,、H,0和熱量,大量的熱量使物料維持持續高溫,降低物料的含水率,有效地去除病原體、寄生蟲卯和雜草種子,使污泥達到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目的。
污泥堆肥的主要缺點有:處理時間長,處理、儲存、緩沖區佔地面積很大;自動化程度相對較低,人工成本相對較高;污泥堆肥過程中需要對臭味進行處理。
二、製作建材
污泥含有大量無機質,在處理後也可以作為建材的原料。這種資源化利用方案還在不斷嘗試中。
污泥建築材料利用方式主要有制磚、制水泥、制纖維板等。
①目前應用較多的是制磚。污泥制磚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干化污泥直接制磚;另一種是用污泥焚燒灰制磚。用干化污泥直接制磚時,應對污泥的成分作適當調整,使其成分與制磚粘土的化學成分相當。
②用污泥焚燒灰制磚,焚燒灰的化學成分與制磚粘土的化學成分是比較接近的。制坯時加入適量的的粘土與硅砂。最適宜的配料比約為焚燒灰:粘土:硅砂=100:50:(1
5~20)。由於增加了污泥焚燒工序,使成本增高,操作管理難度增加,因此常用干化後的污泥制磚。
③污泥制生化纖維板,主要是利用活性污泥中所含粗蛋白與球蛋白,在鹼性條件下,加熱、乾燥,加壓後,會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性質的改變,稱為蛋白質的變形作用,從而製成活性污泥樹脂,與經漂白、脫脂處理的廢纖維(主要是棉、毛紡廠的下腳料)壓製成板材,即生化纖維板。

Ⅸ 污水池污泥需要添加嗎

污水池污泥需要添加。污水處理池裡面需要添加污泥,以便培養生物菌生長發育。污水處理中,除了初期需要投加污泥,正常運行之後,污泥會自然生長,不需要再投加污泥,細菌會重復出生生長衰老死亡出生的過程。

一般情況下,如果泥量減少,需要重新投加,那麼就是這個生化池出現了問題,會導致微生物大量死亡。

污水池定義

污泥處理是對污泥進行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處理的過程。污水處理程度越高,就會產生越多的污泥殘余物需要加以處理。

除非是利用土地處理或污水塘處理污水,否則一般的污水處理廠必須設有污泥處理設施。對現代化的污水處理廠而言,污泥的處理與處置已成為污水處理系統運行中最復雜,且花費最高的一部分。

Ⅹ 污水處理廠污泥培養

需要加入營養劑葡萄糖曝氣2小時悶曝4小時間隔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為什麼要培養污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鍍工業廢水處理什麼價錢 瀏覽:800
福特focus兩廂車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466
造紙污水處理污泥 瀏覽:226
雲煙win過濾嘴顏色 瀏覽:179
一般飲水機的絕緣值多少 瀏覽:389
超濾和反滲透怎麼一起用 瀏覽:675
凈水機如何不堵水 瀏覽:358
反滲透預處理罐體計算 瀏覽:290
天正怎麼標注污水井標高 瀏覽:27
甲生產的污水流入 瀏覽:803
小松空調濾芯在什麼地方 瀏覽:411
洗衣機除垢劑自製 瀏覽:973
純凈水茶為什麼顏色淡 瀏覽:449
廢水硫酸根檢測值單位 瀏覽:991
泉衛士凈水器濾芯怎麼換 瀏覽:776
西安市農村污水處理方案及設備 瀏覽:868
空氣凈化器怎麼除去二手煙 瀏覽:553
聊城洗衣機除垢劑銷售 瀏覽:943
魚粉廢水 瀏覽:488
福島污水或損人類DNA床陽地 瀏覽: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