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pp項目運作模式是什麼
有多種運作模式。
1、委託運營模式
委託運營方式是指「政府將存量公共資產的運營維護職責委託給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不負責用戶服務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運作方式。
這類模式中,地方政府保留資產所有權和建設,只向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支付委託運營費。在模式的運作方式下,政府主體的經濟業務比較簡單,其經濟實質就是政府主體通過支付一定運營費的形式,委託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代為運營、維護,各類項目的資金輸出均由政府主體直接承擔經濟責任,也就是直接形式的地方債。
該方式下政府主體支付給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的委託費,實質上是對公共資產進行運營和維護所發生的費用。
2、管理合同方式
管理合同運作方式是指」政府將存量公共資產的運營、維護及用戶服務職責授權給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的項目運作方式。地方保留資產所有權,只向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支付管理費。
這類方式通常理解為『轉讓-運營-移交』運作方式的過渡方式,且合同期限較短。這類模式,政府主體除了委託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對公共資產進行運營和維護,還通過授權的方式把用戶服務職責轉移給了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但是與公共資產相關的所有權、公共資產建設、公共資產的改建和擴建等還歸屬於政府主體直接承擔經濟責任。
在這種 PPP 模式中,政府主體的支出責任採用與直接支付給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對應管理費相同的處理方式。
3、BOT
建設-運營-移是PPP項目中較為認可的一類,在城鎮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以及光伏發電等領域有諸多應用。由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承擔新建項目設計、融資、建造、運營、維護和用戶服務職責,合同期滿後項目資產及相關權利等移交給政府,這類模式合同期較長,符合ppp項目的要求。
在這種模式下,政府主體擁有公共資產項目的所有權,但其將項目的建設、設計、融資、建造、運營、維護和用戶服務職責等內容悉數交給社會資本方,只是在合同期滿後,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再把所有和項目相關的內容全部交還政府。
在BOT運作方式下,新建項目的所有權雖然歸政府主體所有,社會資本方在項目上的所有投資,也是通過對項目運營和用戶服務收費的形式來獲得成本補償和利潤回報。由此可見,該項目對於政府主體來說,是以放棄對項目未來的收益換取公共資產的投資。
4、B-O-O方式
建設-擁有-運營與由BOT在運營方式上較為類似,二者區別主要是 BOO 方式下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擁有項目所有權,但必須在合同中註明保證公益性的約束條款,一般不涉及項目期滿移交。此前市場上炒作已久的某地社會資本在ppp項目中佔有51%的股權也就是這類模式。
在該模式下政府主體有兩個身份:一是作為股東入股項目公司,履行股東的出資責任;二是政府主體作為公共產品或服務代為購買者或付費者的身份,在項目無法獲得預期利潤率的情況下,通過政府付費或可行性缺口補助的形式,給予項目一定補助。
PPP項目回報機制主要包括三種類型: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和政府付費。除了使用者付費模式外,對於可行性缺口補助和政府付費兩種回報機制來說,政府均扮演著消費者代為付款人的角色。
5、TOT模式
轉讓-運營-移交是指政府將存量資產所有權有償轉讓給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並由其負責運營、維護和用戶服務,合同期滿後資產及其所有權等移交給政府的項目運作方式。
在 TOT 運作方式下,政府主體與社會資本方之間的經濟關系比較簡單:政府主體通過自己的經濟活動,獲得公共資產,然後把屬於自己的公共資產轉賣給社會資本方或項目公司。在項目運營期間,政府主體只是起到監督社會資本方提供的公共服務或產品的作用。
在TOT方式下,合同結束後,社會資本方把該公共資產賣給政府,政府根據回購該公共資產的價格和相關費用等,借記「固定資產」或「公共基礎設施」科目,根據所支付的最終款項,貸記「銀行存款」或「財政補貼收入」等科目。
2. 什麼叫PPP項目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稱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
拓展資料:
PPP的模式特點
第一,PPP是一種新型的項目融資模式。PPP融資是以項目為主體的融資活動,是項目融資的一種實現形式,主要根據項目的預期收益、資產以及政府扶持的力度而不是項目投資人或發起人的資信來安排融資。項目經營的直接收益和通過政府扶持所轉化的效益是償還貸款的資金來源,項目公司的資產和政府給予的有限承諾是貸款的安全保障。
第二,PPP融資模式可以使更多的民營資本參與到項目中,以提高效率,降低風險。這也正是現行項目融資模式所鼓勵的。政府的公共部門與民營企業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進行全程合作,雙方共同對項目運行的整個周期負責。PPP融資模式的操作規則使民營企業能夠參與到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確認、設計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中來,這不僅降低了民營企業的投資風險,而且能將民營企業的管理方法與技術引入項目中來,還能有效地實現對項目建設與運行的控制,從而有利於降低項目建設投資的風險,較好地保障國家與民營企業各方的利益。這對縮短項目建設周期,降低項目運作成本甚至資產負債率都有值得肯定的現實意義。
第三,PPP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民營資本「有利可圖」。私營部門的投資目標是尋求既能夠還貸又有投資回報的項目,無利可圖的基礎設施項目是吸引不到民營資本的投入的。而採取PPP模式,政府可以給予私人投資者相應的政策扶持作為補償,如稅收優惠、貸款擔保、給予民營企業沿線土地優先開發權等。通過實施這些政策可提高民營資本投資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積極性。
第四,PPP模式在減輕政府初期建設投資負擔和風險的前提下,提高城市軌道交通服務質量。在PPP模式下,公共部門和民營企業共同參與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和運營,由民營企業負責項目融資,有可能增加項目的資本金數量,進而降低資產負債率,這不但能節省政府的投資,還可以將項目的一部分風險轉移給民營企業,從而減輕政府的風險。同時雙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長期目標,更好地為社會和公眾提供服務。
3. 什麼是PPP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運營模式
PPP運營模式:廣義上泛指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為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而建專立的各種合作關系,廣義屬的PPP可以理解為一系列項目融資模式的總稱。至於你說的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運營其實就是政府與私人合作,來完成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運營。
4. 什麼是污水處理廠ppp
PPP模式即Public—來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是指政自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合作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項目,或是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夥伴式的合作關系,並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5. 什麼是PPP污水處理項目
廢水處理的目的就是對廢水中的污染物以某種方法分離出來,或者將其分解轉化為無害穩定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一般要達到防止毒物和病菌的傳染;避免有異嗅和惡感的可見物,以滿足不同用途的要求。廢物處理基本方法是用物理、化學或生物方法,或幾種方法配合使用以去除廢水中的有害質,按照水質狀況及處理後出水的去向確定其處理程度,廢水處理一般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廢水處理基本方法:(1)一級處理採用物理處理方法,即用格柵、篩網、沉沙池、沉澱池、隔油池等構築物,去除廢水中的固體懸浮物、浮油,初步調整pH值,減輕廢水的腐化程度。廢水經一級處理後,一般達不到排放標准(BOD去除率僅25-40%)。故通常為預處理階段,以減輕後續處理工序的負荷和提高處理效果。廢水處理基本方法:(2)二級處理是採用生物處理方法及某些化學方法來去除廢水中的可降解有機物和部分膠體污染物。經過二級處理後,廢水中BOD的去除率可達80-90%,即BOD合量可低於30mg/L。經過二級處理後的水,一般可達到農灌標准和廢水排放標准,故二級處理是廢水處理的主體。但經過二級處理的水中還存留一定量的懸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機物、溶解性無機物和氮磷等藻類增值營養物,並含有病毒和細菌。因而不能滿足要求較高的排放標准,如處理後排入流量較小、稀釋能力較差的河流就可能引起污染,也不能直接用作自來水、工業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水源。廢水處理基本方法:(3)三級處理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磷、氮及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病原體等。廢水的三級處理是在二級處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採用化學法(化學氧化、化學沉澱等)、物理化學法(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技術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種「深度處理」方法。顯然,廢水的三級處理耗資巨大,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廢水處理相當復雜,處理方法的選擇,必須根據廢水的水質和數量,排放到的接納水體或水的用途來考慮。同時還要考慮廢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殘渣的處理利用和可能產生的二次污染問題,以及絮凝劑的回收利用等。常用的廢水處理基本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廢水處理基本方法:(1)物理法:廢水處理方法的選擇取決於廢水中污染物的性質、組成、狀態及對水質的要求。一般廢水的處理方法大致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及生物法三大類。利用物理作用處理、分離和回收廢水中的污染物。例如用沉澱法除去水中相對密度大於1的懸浮顆粒的同時回收這些顆粒物;浮選法(或氣浮法)可除去乳狀油滴或相對密度近於1的懸浮物;過濾法可除去水中的懸浮顆粒;蒸發法用於濃縮廢水中不揮發性的可溶性物質等。廢水處理基本方法:(2)化學法:利用化學反應或物理化學作用回收可溶性廢物或膠體物質,例如,中和法用於中和酸性或鹼性廢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廢物在兩相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類、重金屬等;氧化還原法用來除去廢水中還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殺滅天然水體中的病原菌等。廢水處理基本方法:(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處理廢水中的有機物。例如,生物過濾法和活性污泥法用來處理生活污水或有機生產廢水,使有機物轉化降解成無機鹽而得到凈化。以上方法各有其適應范圍,必須取長補短,相互補充,往往很難用一種方法就能達到良好的治理效果。一種廢水究竟採用哪種方法處理,首先是根據廢水的水質和水量、水排放時對水的要求、廢物回收的經濟價值、處理方法的特點等,然後通過調查研究,進行科學試驗,並按照廢水排放的指標、地區的情況和技術可行性而確定。目前,我國主要採用以下幾種廢水處理基本方法:廢水處理基本方法1、活性污泥工藝活性污泥工藝是國內外城市污水處理工藝的主流,由於其較高的處理效率,運行穩定可靠,而被大中型污水處理廠廣泛採用。主要設備:排污泵、格柵、吸砂機、刮吸呢機、曝氣機、潛水攪拌機、潷水機、迴流泵、壓榨機等。廢水處理基本方法2、氧化溝工藝從本質上講,氧化溝工藝是傳統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形和發展,最突出的優點是在保證穩定高效的處理效果前提下,佔地面積小,運行管理簡單,降低了總投資和運行費用,同時除氮,除磷的效果優於傳統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工藝也有許多類型,按池型,運行方式、曝氣設備的差別。主要設備:排污泵、格柵、轉刷曝氣機、潛水推流器、污泥迴流泵、刮吸泥機、壓榨機等。
6. PPP與特許經營的區別是什麼
1、政府特許經營項目的要點是私營企業從事提供公共產品(服務)必須是獲得的政府授權。PPP的本質是政府向社會購買公共產品(服務),一般可以分為:服務外包(比如:垃圾清運服務)、特許經營(比如:污水處理項目)、私有化(比如:燃煤發電項目)三種類型,並非所有PPP項目都必須獲得政府授權。PPP更多的是強調平等合作,特許經營更多的是強調政府授權。
2、特許經營分兩大類,政府特許經營(Concession)和商業特許經營(Franchise),項目融資領域所說的特許經營特指政府特許經營。私營企業參與公共產品(服務)的提供,通常是需要政府的授權的。
3、《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法(徵求意見稿)》(2014年5月3日稿)中,特許經營是指「各級人民政府依法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外的企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並簽訂協議,授權企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一定期限和范圍內建設運營或者經營特定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提供公共產品或者公共服務的活動。」
7. 為什麼垃圾處理 污水處理必須用ppp模式
PPP的精神內涵是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優化配置資源。當前我國推進PPP是提高政府內效率,通過政府購容買服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污水和垃圾處理是城市剛需,資金體量大,技術相對成熟,現金流穩健,非常適合做PPP。因此國家發文要求該領域必須採用PPP模式。詳細可閱讀國家在今年七月發的文件
8. ppp項目是什麼意思啊
一,公私合作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簡稱為PPP,國內也譯作「公私夥伴關系」。PPP模式通常是
PPP[公私夥伴關系]指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為提供公共服務(主要是公用性基礎設施建設)而通過正式的協議建立起來的一種長期合作夥伴關系,其中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互相取長補短,共擔風險、共享收益。
二,PPP點對點協議(PPP)為在點對點連接上傳輸多協議數據包提供了一個標准方法。PPP 最初設計是為兩個對等節點之間的 IP 流量傳輸提供一種封裝協議。
9. 污水處理ppp模式 是什麼意思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的是政府與社會資本通過合作來提供公共品或服務的一種方式,博斯達環保,為您解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