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日常生活中怎樣防治水污染
1、節約用水,比如及時關閉水龍頭、選用節水設備(比如節水馬桶、節水洗衣機等)、不要把水龍頭開得太大等;
2、一水多用,比如用洗菜水澆花、用洗臉水沖馬桶、不用流水洗碗等;
3、選用肥皂等較環保洗潔劑,少用洗衣粉,選用無磷洗衣粉等;
4、生活中的節約,比如紙張的節約,日常生活用品的節約等,可減少工業廢水的排放;
5、保護周圍的環境,減少雨水沖刷的污染;
6、保護植被、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目前看來最有前景的 解決辦法是開發利用某些不可用水。 比如海水淡化,地下水的開發和採集,以及兩極冰川的利用等。其實,地球上水資源的量是很足夠的,我們所說的水資源 短缺僅僅是指淡水的,或者說可隨意利用的水資源稀缺。所以,變不可用水為可用水是一大方法。
另外,號召人們解決用水和重復利用也是一個辦法。此外還有就是防止水污染,水污染也是導致水資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水資源在地區分布不均,進一步 加劇了水緊張狀態;按流域劃分,我國水資源共可分為10 個主要流域,分別是松花江、遼河、海河、淮河、黃河、長江、東南諸河、珠江、西南諸河、西北諸河流域。
2. 個人在生活中可以採取哪些措施減少生活污水
摘要 親 您好 有四種1、減少耗水量:當前我國的水資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資源緊張,另一方面浪費又很嚴重。同工業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許多單位產品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僅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而且是造成水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3. 防治水體污染的措施是什麼
(1)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廢水量。首先可採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其次重復利用廢水。盡量採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後循環利用。
如電鍍廢水閉路循環,高爐煤氣洗滌廢水經沉澱、冷卻後再用於洗滌。控制廢水中污染物濃度,回收有用產品。盡量使流失在廢水中的原料和產品與水分離,就地回收,這樣既可減少上產成本,又可降低廢水濃度。
(2)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在制定區域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工業區規劃時都要考慮水體污染問題,對可能出現的水體污染,要採取預防措施。
對水體污染源進行全面規劃和綜合治理。杜絕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規定標准。第四同行業廢水應集中處理,以減少污染源的數目,便於管理。最後有計劃治理已被污染的水體。
(3)加強監測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標准。設立國家級、地方級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執行有關環保法律和控制標准,協調和監督各部門和工廠保護環境、保護水源。頒布有關法規、制定保護水體、控制和管理水體污染的具體條例。
(3)生活環境如何防止污水擴展閱讀
對污染源的控制,通過有效控制和預防措施,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量削減到最小量。
(1)
對工業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指資源能源利用量最小,污染排放量也最少的先進的生產工藝。清潔生產採用的主要技術路線有:改革原料選擇及產品設計,以無毒無害的原料和產品代替有毒有害的原料和產品;
改革生產工藝,減少對原料、水及能源的消耗;採用循環用水系統,減少廢水排放量;回收利用廢水中的有用成分,使廢水濃度降低等。清潔生產提倡對產品進行生命周期的分析及管理,而不是只強調末端處理。
(2) 對生活污染源,可以通過有效措施減少其排放量。如推廣使用節水用具,提高民眾節水意識,降低用水量,從而減少生活污水排放量。
(3) 對農業污染源,為了有效地控制面污染源,更必須從「防」做起。提倡農田的科學施肥和農葯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減少農田中殘留的化肥和農葯,進而減少農田徑流中所含氮、磷和農葯的量。
4. 如何減少生活污水污染
淘汰落後工藝,採用清潔生產、節能環保的工藝
嘗試採取污水處理後回用,比如作為冷卻水,減少外排
做好企業用水、排水管道的檢查,做到無管道滲漏現象,防止向飲用水源保護區水體或河流、湖泊排放污水或排放廢液,傾倒垃圾或渣土;
不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修建沒有防滲措施的廁所或挖掘滲坑、滲井;
不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建洗車廠、不在水體邊洗車、選擇設備先進的洗車廠;及時修理汽車,以防止汽油泄漏,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
不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堆放固體廢棄物或開設家禽養殖場;
不把垃圾倒入廁所里,包括:剩飯、剩菜、葯品、食用油、煙頭、沙土、油漆、塗料、汽油、機油、酒精、化肥、衛生巾(棉條)、寵物垃圾等;
不到處亂丟廢舊電池;
不使用含磷的洗衣粉或高殘留的農葯,多使用可分解的肥皂,少使用洗衣粉;
減少乾洗的次數或不買必須乾洗的衣物,避免乾洗劑污染地下水;
不在飲用水源水面上游泳、洗澡、娛樂和訓練;
不在水體上游或飲用水源保護區露營或野炊等等。
意外用水或排水現象
5. 怎樣防止水污染
1、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廢水量。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重復利用廢水,盡量採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後循環利用。
2、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在制定區域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工業區規劃時都要考慮水體污染問題,對可能出現的水體污染,要採取預防措施。
3、加強監測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標准。設立國家級、地方級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執行有關環保法律和控制標准,協調和監督各部門和工廠保護環境、保護水源。
(5)生活環境如何防止污水擴展閱讀:
水污染的危害
1、飲用水中氟含量過高,會引起牙齒琺斑及色素沉澱,嚴重時會引起牙齒脫落,相反含氟量過低時,會發生齲齒病等。
2、當人畜糞便等生物性污染物管理不當也會污染水體,嚴重時會引起細菌性腸道傳染病,如傷寒、霍亂、痢疾等。
3、水體中還含有一些可致癌的物質,農民常常施用一些除草劑或除蟲劑,如苯胺、苯並芘和其他多環芳烴等,它們都可進入水體,這些污染物可以在懸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體內積累,若長期飲用這樣的水,就可能誘發癌症。
6. 防治水體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①減少廢水和污染物排放量,包括節約生產廢水,規定用水定額,改善生版產工藝和管理制度、提權高廢水的重復利用率,採用無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藝,制定物料定額等。
②發展區域性水污染防治系統,包括制定城市水污染防治規劃、流域水污染防治管理規劃,實行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發展污水經適當人工處理後用於灌溉農田和回用於工業,在不污染地下水的條件下建立污水庫,枯水期貯存污水減少排污負荷、洪水期內進行有控制地稀釋排放等。
③發展效率高、能耗低的污水處理等技術來治理污水。
(6)生活環境如何防止污水擴展閱讀
水污染綜合防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水資源緊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突出,而水環境污染嚴重使這一矛盾更加突出,迫切需要解決;
二是以點源治理為基礎的排污口凈化處理,不能有效地解決水污染問題,必須從區域或水系的整體出發進行水污染綜合防治,由點源治理的尾部控制過渡到源頭控制,才能從根本上控制水污染。
7. 防止水污染措施
水污染綜合防治是指從整體出發,綜合運用各種措施,對水環境污染進行防治。實施水污染綜合防治是十分必要的,因為中國是一個水資源比較缺乏的國家,並且表現為兩種:其一是資源型缺水,其二是水質型缺水。長期以來以點源治理為基礎的排污口凈化處理,不能有效地解決水污染問題,必須從區域和水系的整體出發進行水污染綜合防治,才能從根本上控制水污染,解決水質型缺水的問題。
(1) 水污染綜合防治的基本原則
1)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與水污染治理相結合
從「人類棗環境」系統的關系和「經濟棗環境」系統的關系來看,人類的發展活動、特別是經濟再生產過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類生態系統中水循環有兩個方面,一是自然水循環,另外一個是社會用水循環(工農業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在水循環過程中要保證安全用水界限,並盡可能不降低水的質量,就只有對經濟再生產過程進行調節和控制,包括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特別是要調整工業結構和改善工業布局,以及推行清潔生產等。當前調控手段和方法還很難做到完全不產生污染、不排放污染物,所以還需要有污染治理措施,兩者相結合。
2) 合理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與人為措施相結合
排海工程、排江工程、優化排污口的分布都是合理利用水環境自凈能力的措施。但要從整體出發進行系統分析,土地處理系統、排江、排海工程、一級和二級污水處理、氧化塘等各種措施要優化組合。
3) 污染源分散治理與區域污染集中控制相結合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規定的第一類污染物必須由污染源分散治理達標排放,對於小型工業企業可以採取污染治理社會化的方法來解決。對於其他的污染物應當以集中控制為主,提高污染治理效益,將兩者結合起來。
4) 生態工程與環境工程相結合
利用生物治理技術,設計合理的工業鏈和合理的工業用水循環等都是有效的生態工程。但要與環境工程相結合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5) 技術措施要與管理措施相結合
在規劃、評價的基礎上選定技術方案可以避免盲目性;技術方案實施後只有加強管理,才能使技術措施正常運行,獲得良好的效益。
(2) 水污染綜合防治的主要對策
我國水污染綜合防治的主要對策如下:
1) 對水環境進行合理的功能分區
水環境功能分區是進行水污染綜合防治的依據。根據水環境的現行功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依據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進行水環境功能區劃,是水源保護和水污染控制的依據。例如,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將水域按功能分為五類:I類主要適用於源頭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Ⅱ類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貴魚類保護區、魚蝦產卵場等;Ⅲ類主要是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一般魚類保護區及游泳區;Ⅳ類主要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以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Ⅴ類主要適用於農業用水區以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按功能區控制污染,保護水資源。首先,按照水域功能劃定保護級別,提出控制水污染的要求。例如:對特別保護水域,是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88)中的Ⅰ、Ⅱ類水域,不得新建排污口,現有的排污單位由地方環境部門從嚴控制,以保證受納水體水質符合規定用途的水質標准。其次,按照功能區實行總量控制。所謂總量控制是指為了保持某環境功能區的環境目標值,所能容許的某種污染最大排放量。所以,水環境功能區劃是實施水污染總量控制的依據。
2) 制定水污染綜合防治規劃
水污染綜合防治的主要內容和制定工作步驟如下:
在水環境調查評價的基礎上,分析確定水環境的主要問題。
劃分誰污染控制單元。根據水環境問題分析結論,考慮行政區劃、水域特徵、污染源分布特點,將污染源所在區域與受納水域劃分為一個水污染控制單元。
提出環境目標,進行可達行論證。環境目標要由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和水環境綜合整治各分項具體目標。
確定取樣污染物消減量,以及消減比例分配方案。
制定水污染綜合防治規劃及實施方案。
實施規劃的支持和保證。包括:資金來源分析、年度計劃的制定、實施排污申報登記和排污許可證制度的建議方案,以及必要的技術支持等。
制定水污染綜合防治規劃必須堅持下列的幾項原則: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有利於促進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以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為核心,著力於全過程式控制制。通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行清潔生產,把污染消除在經濟再生產過程中。
全面規劃、突出重點,因地制宜、講求實效。
堅持綜合整治的原則。對規劃方案要進行系統的分析,達到整體優化。
3) 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 對主要污染源逐步由濃度控制向總量控制過渡
在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時,一定要結合中國目前的技術水平與管理體制,遵循下列5點要求:
從實際出發確定總量控制目標。當排放污染物的受納水體的環境容量難以確定時,可以根據國家環保局1995年12月提出的總量控制方案所確定的原則,以1995年主要水污染物的排放總量作為一個目標總量,按所在地區的實際技術經濟水平,確定消減比例,分配到主要污染源。
選好發證對象。發放許可證的對象主要是本地區的污染大戶,一個城市抓十幾戶或者幾十戶即可。要經過污染源調查評價,選好控制重點。
控制污水總量,因地制宜進行計量。
強化發證後的環境監督管理。
重視實踐經驗不斷提高水平。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要先進行試點,總結經驗,逐步推廣。但也應當注意研究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如排污指標有償轉讓、排污權交易等。
4) 加強鄉鎮企業的水污染綜合防治
我國鄉鎮企業分布廣、與農業生態系統交錯在一起,對耕地和河流的支流(或者河網)已構成嚴重威脅,必須盡快進行綜合治理。其防治對策如下:
首先,按產業政策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使污染型企業所佔比例下降到15%以下,取締「十五小」企業。
其次,鄉鎮企業要合理布局,與農業生態系統組合成良性循環的復合生態系統。
其三,對現有鄉鎮企業污染源要嚴加控制。
8.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到減少污水排放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首先不要將一些污染物投放到水裡,而且要分開使用各種水,將廚房水進行清理之後再倒入下水道。
9. 生活中有哪些污水的現象及如何防治污水
1、節約用水,抄比如及時關閉水襲龍頭、選用節水設備(比如節水馬桶、節水洗衣機等)、不要把水龍頭開得太大等;
2、一水多用,比如用洗菜水澆花、用洗臉水沖馬桶、不用流水洗碗等;
3、選用肥皂等較環保洗潔劑,少用洗衣粉,選用無磷洗衣粉等;
4、生活中的節約,比如紙張的節約,日常生活用品的節約等,可減少工業廢水的排放;
5、保護周圍的環境,減少雨水沖刷的污染;
6、保護植被、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