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草酸清洗反滲透膜的濃度是多少
草酸清洗反滲透膜,一般使用濃度為百分之二的草酸溶液,並應將pH值控制在二到四之間(用氨水溶液調整pH值)。通常需按特定的次序使用各種不同的清洗葯品進行清洗,以獲得最佳的清洗效果。
基本信息
草酸,即乙二酸,最簡單的有機二元酸之一。結構簡式HOOCCOOH。它一般是無色透明結晶,對人體有害,會使人體內的酸鹼度失去平衡,影響兒童的發育,草酸在工業中有重要作用,草酸可以除銹。草酸遍布於自然界,常以草酸鹽形式存在於植物如伏牛花、羊蹄草、酢漿草和酸模草的細胞膜,幾乎所有的植物都含有草酸鹽。
介紹
草酸是生物體的一種代謝產物,廣泛分布於植物、動物和真菌體中,並在不同的生命體中發揮不同的功能。 研究發現百多種植物富含草酸,尤以菠菜、莧菜、甜菜、馬齒莧、芋頭、甘薯和大黃等植物中含量最高,由於草酸可降低礦質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在人體中容易與鈣離子形成草酸鈣導致腎結石,所以草酸往往被認為是一種礦質元素吸收利用的拮抗物。
性狀
無色單斜片狀或稜柱體結晶或白色粉末、氧化法草酸無氣味、合成法草酸有味。150~160℃升華。在高熱乾燥空氣中能風化。1g溶於7ml水、2ml沸水、2.5ml乙醇、1.8ml沸乙醇、100ml乙醚、5.5ml甘油,不溶於苯、氯仿和石油醚。0.1mol/L溶液的pH值為1.3。相對密度(d18.54)1.653。熔點101~102℃(187℃,無水)。低毒,半數致死量(兔,經皮)2000mg/kg。
存在
草酸遍布於自然界,常以草酸鹽形式存在於植物如伏牛花、羊蹄草、酢漿草和酸模草的細胞膜,幾乎所有的植物都含有草酸鈣。草酸是植物特別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多以鉀鹽或鈣鹽的形式存在。秋海棠、芭蕉中以游離酸的形式存在。
常見草酸鹽
1、草酸鈉2、草酸鉀3、草酸鈣4、草酸亞鐵5、草酸銻6、草酸氫銨7、草酸鎂8、草酸鋰
工業製法
草酸工業化生產方法主要有:甲酸鈉法、氧化法、羰基合成法、乙二醇氧化法、丙烯氧化法、一氧化碳偶聯法。反應式
1.甲酸鈉法一氧化碳凈化後在加壓情況下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甲酸鈉,然後經高溫脫氫生成草酸鈉,草酸鈉再經鉛化(或鈣化)、酸化、結晶和脫水乾燥等工序,得到成品草酸。一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合成壓力一般為1.8-2.0MPa。脫氫溫度為400℃。
2.氧化法以澱粉或葡萄糖母液為原料,在礬觸媒存在下,與硝酸-硫酸進行氧化反應得草酸。廢氣中的氧化氮送吸收塔回收生成稀硝酸。
3.羰基合成法一氧化碳經提純到90%以上,在鈀催化劑存在下與丁醇發生羰基化反應,生成草酸二丁酯,然後通過水解得到草酸,此法分為液相法和氣相法兩種,氣相法反應條件較低,反應壓力為300-400kPa。而液相法反應壓力為13.0-15.0MPa。
4.乙二醇氧化法以乙二醇為原料,在硝酸和硫酸存在下,用空氣氧化而得。
5.丙烯氧化法 氧化過程分兩步進行。第一步用硝酸氧化,使丙烯轉化為α-硝基乳酸;然後進一步催化氧化得到草酸。第二步也可採用混酸為氧化劑。丙烯氧化法生產工業級草酸二水化合物,以丙烯計總收率大於90%。
原料消耗定額:焦炭(84%)510kg/t、硫酸(100%)950kg/t、燒鹼(100%)920kg/t。
自然界中草酸通常以鹽的形式存在於許多植物細胞膜中。從前工業上用木屑和強鹼在240~250℃共熔,首先製取草酸鹽,再經酸化即得草酸。後來,採用甲酸鈉脫氫法生產草酸。工業上取一氧化碳(如黃磷生產尾氣)經苛性鈉吸收後,製得甲酸鈉,後者在380℃下脫氫得到草酸鈉,再經石灰、硫酸處理,製成草酸。
⑵ 二級反滲透停用後,膜的最佳保護措施是什麼
膜元件短期保存應如何保護
因芳香族聚醯胺反滲透膜與含有殘余氯的水接觸將給膜元件造成無法修復的損傷,所以在對反滲透設備及管路進行殺菌、化學清洗或封入保護液時應保證配製葯液的水中不含任何殘余氯。如果有殘余氯存在,要使用亞硫酸氫鈉還原殘余氯,並保持足夠的接觸時間以保證還原完全。
短期保存方法適用於RO膜停止運行5~30天的反滲透系統。此時反滲透膜元件仍安裝在 RO 系統的壓力容器內。保存操作的具體步驟如下
① 用給水沖洗反滲透系統, 同時注意將氣體從系統中完全排除。
② 將壓力容器及相關管路充滿水後,關閉相關閥門,防止氣體進入系統。
③ 每隔5天按上述方法沖洗一次。
膜元件長期停用保護措施
如果反滲透膜停用30天以上,膜元件仍安裝在壓力容器中的反滲透系統。
應該進行如下保護:
① 清洗反滲透系統中的膜元件。
② 用反滲透產出水配製殺菌液,並用殺菌液沖洗反滲透系統。殺菌劑的選用及殺菌液的配製方法可參見膜公司相應技術文件或與膜公司當地代表處聯系以獲取有關技術建議。
③ 用殺菌劑充滿反滲透系統後,關閉相關閥門使殺菌液保留於系統中,此時應確認系統完全充滿。
④ 如果系統溫度低於27℃,應每隔30天用新的殺菌液進行第②、③步的操作;如果系統溫度高於27℃,則應每隔15天更換一次保護液 (殺菌液)。
⑤ 在反滲透系統重新投入使用前,用低壓給水沖洗系統1h,然後再用高壓給水沖洗系統 5~10min,無論低壓沖洗還是高壓沖洗時,系統的產水排放閥均應全部打開。在恢復系統至正常操作前,應檢查並確認產品水中不含有任何殺菌劑。
如果還有什麼疑問,歡迎交流。。。
⑶ ro膜什麼意思 ro反滲透膜作用及原理
RO是Reverse Osmosis的縮寫,即反滲透。反滲透膜是一種60年代發展起來的膜分離技術,能夠在一定的壓力下,通過反滲透膜過濾掉水中的雜質。
反滲透技術是利用膜分離過濾技術,其核心在於利用壓力使水分子通過膜,而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重金屬離子、有機物、膠體、細菌、病毒等則無法通過。這種技術源於美國宇航科技,逐漸轉化為民用,並廣泛應用於科研、醫葯、食品、飲料、海水淡化等領域。
反滲透膜的孔徑非常小,相當於頭發絲的百萬分之一,能夠有效去除水中的鈣、鎂、細菌、有機物、無機物、金屬離子和放射性物質等雜質,凈化後的水清澈甜美。反滲透膜作為純水機凈化的核心元件,能夠為家庭和企事業單位提供飲用凈水。
反滲透膜的清洗方法分為物理清洗和化學清洗,通常採用物理清洗即可。化學清洗的頻次越高,對反滲透膜的損傷越大,影響膜系統的使用壽命。常用的清洗劑包括硝酸、磷酸、草酸、擰棱酸和氫氟酸以及NaOH、KOH等鹼類。某些情況下,可以使用氯進行清洗,用量為200-400mg/L活性氯。
反滲透膜的正確安裝步驟包括取出膜元件、安裝鹽水密封圈、裝填膜元件、安裝連接插件、裝填後續膜元件、安裝連接插件、安裝供給水側的端板等。正常使用壽命為3-5年左右,期間應注意定期更換前置濾芯,以保護RO膜的使用壽命。
⑷ 反滲透膜清洗方法有哪些
反滲透膜清洗方法:1、1%-2%檸檬酸溶液或0.4%HCl溶液,適用於鐵污染及碳酸鹽結晶污堵;2、0.2%NaClO+0.1%NaOH溶液,適用於清洗由有機物及活性生物引起的超濾膜組件的污染;3、0.3%H2O2+0.3%NaOH溶液,適用於清洗由谷氨酸發酵液引起的超濾膜組件的污染;4、1%甲醛溶液,適用於細菌污染的超濾。
反滲透膜清洗力度要視工作量、污垢量、周期而定,短周期運行進行一般的低壓清理即可,保證壓力容器水質新鮮,清洗半個小時即可,稱為物理清洗;而長周期運行,且工作強度較高的反滲透系統就要添加葯劑進行系統的清洗和維護,稱為化學清洗。化學清洗一般用到的葯劑有檸檬酸溶液、檸檬酸銨溶液、加酶洗滌劑、濃鹽水等。
清洗步驟流程
1、徹底清洗葯液箱。
2、安裝干凈濾芯、過濾器。
3、葯液倒入葯液箱,循環清洗葯液經過濾器返回至清洗葯液箱,並加熱清洗。
4、注意洗液PH值,適合的范圍在2.0-3.5之間,並記錄反滲透產品水側和濃縮水側的PH值。
5、反滲透設備水管連接清洗系統進行反滲透的第一級清洗,緩慢開啟清洗泵,觀察排出水為清洗液時,將濃水管路連接回清洗系統;開始循環清洗30分鍾,再浸泡30分鍾,其次再循環清洗15分鍾結束。
6、反滲透膜其它段的清洗重復步驟5即可,直致所有反滲透所有組件清洗完畢。
⑸ 反滲透阻垢劑有沒有必要加
反滲透阻垢劑又叫RO阻垢劑,眾所周知,在反滲透系統中,給水系統進入反滲透系統後分成兩路,一路透過反滲透膜的表面變成產水,另一路沿反滲透膜表面平行移動並逐漸濃縮,在這些濃縮的水流中包含了大量的鹽分,甚至還有有機物、膠體、微生物和細菌、病毒等.在這些濃縮的鹽分中,既有易溶解於水的離子,如鉀離子、鈉離子、氯離子、硝酸根離子等,也有很多會形成不溶解於水的化合物的離子,如鈣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生成碳酸鈣,與硫酸根離子形成硫酸鈣,另外,鎂離子、鋇離子、鍶離子、硅酸鹽等均存在濃縮後與相關離子形成不溶解於水的化合物的問題.為了防止不溶解於水的化合物的形成,需要在反滲透的給水中加入酸或者阻垢劑,阻垢劑在使用時通過「門檻效應」使的少量的阻垢劑吸附到微晶體的表面從而防止微晶體的長大和沉積,也可以通過對不溶解於水的離子的分散作用來防止反滲透膜上的「水垢」的形成。
⑹ ro反滲透膜怎麼清洗
ro反滲透膜的清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酸洗法:
鹼洗法:
氧化劑清洗法:
機械清洗法:
總結:具體的清洗方法需根據膜的污染情況和清洗劑的性質來確定。在清洗過程中,需嚴格控制清洗劑的濃度、溫度和作用時間,以保護膜不受損傷。定期對反滲透膜進行清洗和維護,可以延長膜的使用壽命,提高水質處理效果。如有需要,建議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和建議。
⑺ 反滲透膜對硝態氮的去處率
65%。反滲透法去除率低且運行時間長,如利用醋酸纖維素膜做實驗,進水20mg/L硝酸鹽,連續運行1000h的去除率僅為65%。另外成本較高,膜易結垢,還需考慮後續濃水的處置。與反滲透法相比,電滲析不需要添加其他化學試劑,但成本同樣較高,不適宜大規模污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