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飲水凈化 > 怎麼用廢舊電池做飲水機

怎麼用廢舊電池做飲水機

發布時間:2022-09-12 06:48:50

Ⅰ 如何把廢電池回收再利用

國外如何回收利用廢舊電池

日本 北海道野村興產公司每年從全國收購的廢舊電池達1.3萬噸,佔全國廢舊電池的20%,收集的方式是93%通過民間環保組織收集,7%通過各廠家收集。以往主要是回收其中的水銀,但目前日本國內電池已不含汞了,就主要回收電池的鐵殼和其中的「黑」原料,並進行二次產品的開發製造,例如其中一個產品可用於生產電視機的顯像管。

德國 要求消費者將使用完的干電池、鈕扣電池等各種類型的電池送交商店或廢品回收站回收,商店和廢品回收站必須無條件接受廢舊電池,並轉送生產廠家進行回收處理。廢品回收站和生產廠家一般只回收含鎘、含汞等有毒化學成分的電池,而90%的普涸鋅碳電池和鋁鎂電池都被作為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燒處理。

美國 是廢電池環境管理方面立法最多最細的一個國家,不僅建立了完善的廢電池回收體系,而且建立了多家廢電池處理廠,同時堅持不懈地向公眾進行宣傳教育,讓公眾自覺地支持和配合廢電池回收工作。
======================================
廢電池污染不容忽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現代化通信業的發展,人們使用電池的機會愈來愈多,手機、尋呼機、隨身聽、袖珍收音機等都需要大量的電池作電源。今後一個時期,會有更多的廢電池出現。然而,盡管近年來人們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日益重視,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等環境污染的治理已不同程度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廢電池污染卻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無法飲用,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五種物質,電池裡就包含了三種:汞、鉛、鎘。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土壤、污染地下水,進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間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如何及時安全地處理廢電池的問題,已日益突出地擺在人們面前。
人體一旦吸收這些重金屬以後,會出現哪些病症呢?據有關專家介紹,汞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重金屬,對人體中樞神經的破壞力很大,本世紀五十年代發生在日本的震驚中外的水俁病就是由於汞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國生產的含汞鹼性干電池的汞含量達1-5%,中性干電池的汞含量為0.025%,我國電池生產消耗的汞每年就達幾十噸之多。鎘在人體內極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氣腫、骨質軟化、貧血,很可能使人體癱瘓。而鉛進入人體後最難排泄,它干擾腎功能、生殖功能。
目前,中國電池180多億只的年產量佔世界電池總產量的30%以上,年消費量達70-80億只,但回收率卻不足2%。
回收電池陷入尷尬

由於人們對廢舊電池的污染認識不足,隨意丟棄廢電池的現象十分嚴重,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廢舊電池都隨處可見。
據了解,北京市電池年消耗量達6000多噸。雖然近幾年關於廢舊電池的回收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指定了專門進行回收的定點單位,同時在學校、商場、社區等一些高密度人群區設立了回收點,但收效甚微。1998年以來,北京市垃圾回收中心共回收廢舊電池400餘噸,回收率僅為1.7%。大量的廢電池都被丟棄了。
上海市從1998年5月開始啟動廢電池回收工作,廢電池回收點也是逐年遞增,迄今為止全市已設置了四五千個廢電池回收點,共回收廢電池100餘噸,但這與全市每年產生的大約3000多噸廢電池相比相去甚遠。
杭州市三名中學生曾經通過問卷、走訪、查閱文獻等辦法,用幾個月時間完成了《關於廢舊電池回收現狀調查與研究》的調查報告,結論是:我國廢舊電池回收率只有1-2%。他們對廢電池危害大而回收差的現狀感到震驚。三名中學生在調查中發現,有近八成的市民認為廢電池回收活動「與自己無關」或「沒時間參加」,有87%的居民將廢電池與生活垃圾一起丟棄。
由於人們對廢舊電池的污染認識不足,隨意丟棄廢電池的現象十分嚴重,而對於城市主動設置的回收箱,很多市民非常淡漠。
長春市曾經在城區投放了200個綠色的廢舊電池回收箱,收回了不少廢電池。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部分回收箱卻成為群眾隨手投擲廢物的「垃圾箱」,有的甚至遭遇「封口」的尷尬。長春百貨大樓電池專櫃的兩側,擺放著兩個廢舊電池回收箱,可是「口」卻被廣告宣傳畫封住了。營業員說,自從回收箱擺在這兒以後,幾乎沒有人來投廢舊電池,大家都把它當成垃圾箱,往裡扔果皮、紙屑,甚至往裡面吐痰。她們乾脆將回收箱清洗干凈,把「口」封上,以減少麻煩。
有關環保專家分析認為,目前我國尚未建立一個完善有效的回收網路和體系,是造成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難的一個主要原因。

回收電池何處去?

回收難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廢電池即使回收上來也無法處理。
如今在大連,8歲的小學生已開始知道,廢舊電池不可以亂扔。他們會用小手把一節一節的廢電池送到學校或青少年宮,有的商場也設立了專用的回收箱。但是,這些回收上來的舊電池卻陷入了一個尷尬的處境,因為人們不知道這些廢電池如何妥善處理。
於是,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從1999年開始義務負擔起了回收儲存的任務。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一位名叫殷國元的工作人員近日在接到大連理工大學的電話後,出車從這所學校運走了2噸多的廢電池。殷國元告訴記者,現在他們經常與大連的幾十所大學和中小學校打交道,要定期上門去清運回收上來的廢電池。盡管現在處理廢電池的技術不成問題,但是處理廢電池要賠錢,量也太少。記者在填埋場旁邊的倉庫里看到,回收上來的近百噸廢電池至今仍然靜靜地躺在裡面。
實際上,全國各地越來越多意識到廢電池危害的企業和個人正在面臨同樣令人難堪的尷尬境地。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廢電池的危害逐步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覺收集廢電池。全國各地的環保組織也開展了廢電池回收活動,號召人們把用過的廢電池收集起來,減少環境污染。但是,在回收廢電池的熱潮中,不久後人們卻發現,回收的廢電池並不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河南省新鄉市一位50多歲的普通婦女田桂榮面對已經積攢的50多噸廢電池萬分尷尬。她和丈夫本是新鄉市的電池銷售大戶,1999年當她了解到廢電池的危害後,開始回收廢電池,2000年6月,當她回收的廢電池達到20噸時,她曾向媒體發出了求助信:「誰能幫我處理20噸廢舊電池?」但是兩年過去了,田桂榮收集的廢電池盡管已超過50噸,卻依然未找到一個不會污染環境的最後歸宿。
一些開始參與回收廢電池的企業也遭遇同樣的尷尬。廣西桂林一家桶裝水生產企業去年6月在當地媒體上刊出「給我廢品,還你精品」的廣告,開展交30個舊電池換一桶水、交300個舊電池換1台飲水機的活動。此廣告一出,僅兩天時間就回收了800公斤廢電池,換出桶裝水500桶,飲水機26台。但是他們沒有想到,耗資1萬多元「買」環保卻買來了一樁麻煩事:當他們與環保部門聯系時,環保部門在肯定這次行動的同時,告知他們目前桂林還沒有能處理廢電池的工廠,只能自己慎重保管回收的廢電池,且不能造成二次污染。無奈之下,這家公司不得不又刊登廣告,宣告暫停這項活動。
北京回收的部分廢舊電池已盛了兩個20尺高的集裝箱,因得不到妥善的無害化處理,它們不得不躺在北京遠郊的山洞裡。
據了解,由於我國迄今為止尚沒有一家專業的、能夠批量處理廢電池的企業,全國各地收集廢電池的地區都遭遇這樣的尷尬難題。目前,很多部門只能採取堆放的辦法。

廢電池處理無利可圖?

據調查,當前各種經濟因素制約著廢舊電池處理產業的發展。廢舊電池處理回報率低、效益周期長,很難吸引投資者,所以也就很難形成產業化規模,而沒有規模就無法實現效益。1997年,北京開始回收舊電池時,曾有七八家企業進入廢舊電池處理行業,但後來均退出了。
事實上,廢舊電池回收業並非無利可圖。因為廢舊電池中含有大量可再生利用的重金屬和酸液等物質,如通過廢舊電池再利用,每年可再生鋅4萬噸。據華南理工大學韋朝海博士估算,按每天處理10萬只廢電池計算,除去各種費用之後,可獲利2萬元左右;以70億只電池,50%的利用率計算,年利潤可達6億多元。可見,規模經營完全可以創造效益。
但遺憾的是,目前大量作坊式小企業充斥廢舊電池回收市場,擾亂了市場秩序。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金慶對記者說:「紐扣電池的回收利用價值較高,如果一年能回收2噸,企業就可以投放設備處理。現在一些鄉鎮企業看有利可圖,紛紛湧入,但由於不成規模,沒有做到無害化處理,造成了嚴重的二次污染。」

政策支持乏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廢舊電池回收處理產業目前尚缺乏政策扶持。廢舊電池處理的利潤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政府補貼和處理過程中生成的新產品,如鋅、錳、汞等。國外通行的作法是:對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實行「政府補貼」,即處理一噸廢舊電池,政府給予相應的補償。而在我國,至今還沒有任何補貼。
據介紹,目前國外在廢舊電池回收處理上已經採取了不少辦法,這些做法均值得我國借鑒。比如:美國、日本廢舊電池回收後交到企業處理,政府給補貼;韓國生產電池的廠家,每生產一噸要交一定數量的保證金,用於回收者、處理者的費用,並指定專門的工廠進行處理。還有的國家對廢舊電池處理企業進行減免稅等。

廢電池何日變廢為寶?

廢電池的危害已逐步引起人們的共識。如果再不及時採取措施,今後會有更多的廢電池出現,並將會產生更多的廢電池危害。因此,必須把回收廢電池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讓廢電池及時「安家落戶」,變廢為寶。
那麼,到底如何解決廢電池回收處理舉步維艱這一棘手的難題呢?環保專家建議,要從根本上解決廢舊電池處理難題。一是要使廢舊電池的處理在產業政策的軌道上運行,國家應盡快出台相關行業政策及法律法規,並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管理辦法及具體的可操作的管理實施細則。二是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對電池生產企業徵收環境治理稅,對回收環節、處理環節給予補貼。三是要盡快建立健全系統的廢舊電池自願及強制回收體系。自願回收體系的建立,可以採取設立公共收集設施的辦法;建立強制回收體系,可以採取通過立法要求生產者、銷售者收集其產品廢棄物。四是由於廢電池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應建立起完善的廢電池運輸管理制度、儲存管理制度,把好運輸、儲存關口,防止二次污染。五是採取電池「以舊換新」的辦法,對消費者適當讓利,以促進廢舊電池的回收。

Ⅱ 廢舊電池還有什麼用處可以如何處理

廢舊干電池的回收利用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過的廢舊干電池,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利用,造成了浪費,也污染了環境。其實,被廢棄的干電池,其鋅殼只損耗了一小部分,二氧化錳也只起了一點氧化的作用,碳粉、石英棒和銅帽還遠遠沒有被消耗。如果能加以回收和利用,就具有很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以回收一噸重的廢舊干電池為便,經加工後可製得:鋅材140公斤,錳粉440公斤,氯化銨42至70公斤,二氧化錳35公斤,石墨棒70公斤,銅4公斤,底鐵17公斤。加工所需設備,全部可以自製,投資3000元即可生產,工藝及技術也比較簡單。 國外如何回收利用廢舊電池 日本 北海道野村興產公司每年從全國收購的廢舊電池達1.3萬噸,佔全國廢舊電池的20%,收集的方式是93%通過民間環保組織收集,7%通過各廠家收集。以往主要是回收其中的水銀,但目前日本國內電池已不含汞了,就主要回收電池的鐵殼和其中的「黑」原料,並進行二次產品的開發製造,例如其中一個產品可用於生產電視機的顯像管。 德國 要求消費者將使用完的干電池、鈕扣電池等各種類型的電池送交商店或廢品回收站回收,商店和廢品回收站必須無條件接受廢舊電池,並轉送生產廠家進行回收處理。廢品回收站和生產廠家一般只回收含鎘、含汞等有毒化學成分的電池,而90%的普涸鋅碳電池和鋁鎂電池都被作為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燒處理。 美國 是廢電池環境管理方面立法最多最細的一個國家,不僅建立了完善的廢電池回收體系,而且建立了多家廢電池處理廠,同時堅持不懈地向公眾進行宣傳教育,讓公眾自覺地支持和配合廢電池回收工作。 ====================================== 廢電池污染不容忽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現代化通信業的發展,人們使用電池的機會愈來愈多,手機、尋呼機、隨身聽、袖珍收音機等都需要大量的電池作電源。今後一個時期,會有更多的廢電池出現。然而,盡管近年來人們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日益重視,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等環境污染的治理已不同程度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廢電池污染卻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無法飲用,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五種物質,電池裡就包含了三種:汞、鉛、鎘。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土壤、污染地下水,進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間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如何及時安全地處理廢電池的問題,已日益突出地擺在人們面前。 人體一旦吸收這些重金屬以後,會出現哪些病症呢?據有關專家介紹,汞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重金屬,對人體中樞神經的破壞力很大,本世紀五十年代發生在日本的震驚中外的水俁病就是由於汞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國生產的含汞鹼性干電池的汞含量達1-5%,中性干電池的汞含量為0.025%,我國電池生產消耗的汞每年就達幾十噸之多。鎘在人體內極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氣腫、骨質軟化、貧血,很可能使人體癱瘓。而鉛進入人體後最難排泄,它干擾腎功能、生殖功能。 目前,中國電池180多億只的年產量佔世界電池總產量的30%以上,年消費量達70-80億只,但回收率卻不足2%。 回收電池陷入尷尬 由於人們對廢舊電池的污染認識不足,隨意丟棄廢電池的現象十分嚴重,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廢舊電池都隨處可見。 據了解,北京市電池年消耗量達6000多噸。雖然近幾年關於廢舊電池的回收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指定了專門進行回收的定點單位,同時在學校、商場、社區等一些高密度人群區設立了回收點,但收效甚微。1998年以來,北京市垃圾回收中心共回收廢舊電池400餘噸,回收率僅為1.7%。大量的廢電池都被丟棄了。 上海市從1998年5月開始啟動廢電池回收工作,廢電池回收點也是逐年遞增,迄今為止全市已設置了四五千個廢電池回收點,共回收廢電池100餘噸,但這與全市每年產生的大約3000多噸廢電池相比相去甚遠。 杭州市三名中學生曾經通過問卷、走訪、查閱文獻等辦法,用幾個月時間完成了《關於廢舊電池回收現狀調查與研究》的調查報告,結論是:我國廢舊電池回收率只有1-2%。他們對廢電池危害大而回收差的現狀感到震驚。三名中學生在調查中發現,有近八成的市民認為廢電池回收活動「與自己無關」或「沒時間參加」,有87%的居民將廢電池與生活垃圾一起丟棄。 由於人們對廢舊電池的污染認識不足,隨意丟棄廢電池的現象十分嚴重,而對於城市主動設置的回收箱,很多市民非常淡漠。 長春市曾經在城區投放了200個綠色的廢舊電池回收箱,收回了不少廢電池。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部分回收箱卻成為群眾隨手投擲廢物的「垃圾箱」,有的甚至遭遇「封口」的尷尬。長春百貨大樓電池專櫃的兩側,擺放著兩個廢舊電池回收箱,可是「口」卻被廣告宣傳畫封住了。營業員說,自從回收箱擺在這兒以後,幾乎沒有人來投廢舊電池,大家都把它當成垃圾箱,往裡扔果皮、紙屑,甚至往裡面吐痰。她們乾脆將回收箱清洗干凈,把「口」封上,以減少麻煩。 有關環保專家分析認為,目前我國尚未建立一個完善有效的回收網路和體系,是造成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難的一個主要原因。 回收電池何處去? 回收難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廢電池即使回收上來也無法處理。 如今在大連,8歲的小學生已開始知道,廢舊電池不可以亂扔。他們會用小手把一節一節的廢電池送到學校或青少年宮,有的商場也設立了專用的回收箱。但是,這些回收上來的舊電池卻陷入了一個尷尬的處境,因為人們不知道這些廢電池如何妥善處理。 於是,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從1999年開始義務負擔起了回收儲存的任務。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一位名叫殷國元的工作人員近日在接到大連理工大學的電話後,出車從這所學校運走了2噸多的廢電池。殷國元告訴記者,現在他們經常與大連的幾十所大學和中小學校打交道,要定期上門去清運回收上來的廢電池。盡管現在處理廢電池的技術不成問題,但是處理廢電池要賠錢,量也太少。記者在填埋場旁邊的倉庫里看到,回收上來的近百噸廢電池至今仍然靜靜地躺在裡面。 實際上,全國各地越來越多意識到廢電池危害的企業和個人正在面臨同樣令人難堪的尷尬境地。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廢電池的危害逐步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覺收集廢電池。全國各地的環保組織也開展了廢電池回收活動,號召人們把用過的廢電池收集起來,減少環境污染。但是,在回收廢電池的熱潮中,不久後人們卻發現,回收的廢電池並不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河南省新鄉市一位50多歲的普通婦女田桂榮面對已經積攢的50多噸廢電池萬分尷尬。她和丈夫本是新鄉市的電池銷售大戶,1999年當她了解到廢電池的危害後,開始回收廢電池,2000年6月,當她回收的廢電池達到20噸時,她曾向媒體發出了求助信:「誰能幫我處理20噸廢舊電池?」但是兩年過去了,田桂榮收集的廢電池盡管已超過50噸,卻依然未找到一個不會污染環境的最後歸宿。 一些開始參與回收廢電池的企業也遭遇同樣的尷尬。廣西桂林一家桶裝水生產企業去年6月在當地媒體上刊出「給我廢品,還你精品」的廣告,開展交30個舊電池換一桶水、交300個舊電池換1台飲水機的活動。此廣告一出,僅兩天時間就回收了800公斤廢電池,換出桶裝水500桶,飲水機26台。但是他們沒有想到,耗資1萬多元「買」環保卻買來了一樁麻煩事:當他們與環保部門聯系時,環保部門在肯定這次行動的同時,告知他們目前桂林還沒有能處理廢電池的工廠,只能自己慎重保管回收的廢電池,且不能造成二次污染。無奈之下,這家公司不得不又刊登廣告,宣告暫停這項活動。 北京回收的部分廢舊電池已盛了兩個20尺高的集裝箱,因得不到妥善的無害化處理,它們不得不躺在北京遠郊的山洞裡。 據了解,由於我國迄今為止尚沒有一家專業的、能夠批量處理廢電池的企業,全國各地收集廢電池的地區都遭遇這樣的尷尬難題。目前,很多部門只能採取堆放的辦法。 廢電池處理無利可圖? 據調查,當前各種經濟因素制約著廢舊電池處理產業的發展。廢舊電池處理回報率低、效益周期長,很難吸引投資者,所以也就很難形成產業化規模,而沒有規模就無法實現效益。1997年,北京開始回收舊電池時,曾有七八家企業進入廢舊電池處理行業,但後來均退出了。 事實上,廢舊電池回收業並非無利可圖。因為廢舊電池中含有大量可再生利用的重金屬和酸液等物質,如通過廢舊電池再利用,每年可再生鋅4萬噸。據華南理工大學韋朝海博士估算,按每天處理10萬只廢電池計算,除去各種費用之後,可獲利2萬元左右;以70億只電池,50%的利用率計算,年利潤可達6億多元。可見,規模經營完全可以創造效益。 但遺憾的是,目前大量作坊式小企業充斥廢舊電池回收市場,擾亂了市場秩序。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金慶對記者說:「紐扣電池的回收利用價值較高,如果一年能回收2噸,企業就可以投放設備處理。現在一些鄉鎮企業看有利可圖,紛紛湧入,但由於不成規模,沒有做到無害化處理,造成了嚴重的二次污染。」 政策支持乏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廢舊電池回收處理產業目前尚缺乏政策扶持。廢舊電池處理的利潤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政府補貼和處理過程中生成的新產品,如鋅、錳、汞等。國外通行的作法是:對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實行「政府補貼」,即處理一噸廢舊電池,政府給予相應的補償。而在我國,至今還沒有任何補貼。 據介紹,目前國外在廢舊電池回收處理上已經採取了不少辦法,這些做法均值得我國借鑒。比如:美國、日本廢舊電池回收後交到企業處理,政府給補貼;韓國生產電池的廠家,每生產一噸要交一定數量的保證金,用於回收者、處理者的費用,並指定專門的工廠進行處理。還有的國家對廢舊電池處理企業進行減免稅等。 廢電池何日變廢為寶? 廢電池的危害已逐步引起人們的共識。如果再不及時採取措施,今後會有更多的廢電池出現,並將會產生更多的廢電池危害。因此,必須把回收廢電池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讓廢電池及時「安家落戶」,變廢為寶。 那麼,到底如何解決廢電池回收處理舉步維艱這一棘手的難題呢?環保專家建議,要從根本上解決廢舊電池處理難題。一是要使廢舊電池的處理在產業政策的軌道上運行,國家應盡快出台相關行業政策及法律法規,並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管理辦法及具體的可操作的管理實施細則。二是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對電池生產企業徵收環境治理稅,對回收環節、處理環節給予補貼。三是要盡快建立健全系統的廢舊電池自願及強制回收體系。自願回收體系的建立,可以採取設立公共收集設施的辦法;建立強制回收體系,可以採取通過立法要求生產者、銷售者收集其產品廢棄物。四是由於廢電池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應建立起完善的廢電池運輸管理制度、儲存管理制度,把好運輸、儲存關口,防止二次污染。五是採取電池「以舊換新」的辦法,對消費者適當讓利,以促進廢舊電池的回收。

Ⅲ 廢舊電池的詳細方案..80分求!詳細的可再加100分!

廢舊電池的回收與利用研究報告
正是由於廢舊電池對人類造成的巨大危害,我們意識到廢舊電池的回收的不足的嚴重性,並且開始分析廢舊電池在我國回收利用的可行性。

第一:在《固體廢物防治法》的基礎上,出台廢舊回收利用的行業政策和法律法規,並制定我國實際的管理辦法及具體的可操作的管理實施細則,建立起完善的廢電池運輸管理制度。

第二:根據「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電池生產企業負責回收利用廢舊電池,在電池銷售時,實行抵押金制度,國家向電池生產廠家收取一定的治理費用,並一定的比例返回給回收治理企業。在我國可以利用人工分揀來降低成本,這得益於我國豐富的人力資源。

第三:實現電池生產的低汞化和無汞化,加強對可充式電池的生產。實現電池回收的規模化產業化道路。對於不符合要求的企業勒令其改造或關停,對不改造和關停的處於罰款。

第四:國家給予廢舊電池回收企業一定的政策扶持,對於技術上有突破,工藝先進的企業給予獎勵並做大做強;鑒於我國有龐大的拾荒隊伍,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經濟手段提高電池的回收率,例如以一定的金額回收每千克的舊電池等。

第五:在報紙和電視等媒體向人民群眾宣傳和教育,培養公眾的回收利用意識。

4. 我國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經濟可行性分析

廢電池回收利用的成本可以歸結如下:

廢電池從眾多消費者手中集中到廢電池處置場所的費用。

廢電池在處置場所進行處理時所需的生產性支出。

廢電池回收所得產物的銷售成本和財務管理成本。

回收利用廢電池過程中的環保費用。

通過政策上的扶持,規模化和產業化的改造,電池生產的低汞化和無汞化,可充電電池的生產,有效地降低了回收利用中的成本,降低了處理的難度,容易實現規模化和產業化效益。

廢電池回收利用的收益表現如下:

從回收利用過程中所得材料的銷售收入。以我國每年可以生產100億只電池計算,全年可回收15.6萬噸鋅,22.6萬噸二氧化錳,2080噸銅,207萬噸氯化鋅,7.9萬噸氯化銨,4.03萬噸炭棒,還有各種有色貴金屬的回收價值更高。有人計算,即使我們只是回收其中的一半,就可以達到兩萬/天的利潤,全國電池回收的年利潤可達7億多元。由於行政上的罰款,提高了普通電池的生產成本,從而不得不提高普通電池的銷售價格,再而人們會選擇性價比高的新型電池,這有利於電池的更新換代,從而促進電池產業的升級。從另一側面也是提高了新型電池的利潤空間。

5.我國廢舊電池的處理能力分析

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不僅吸引了外資企業的進駐,而且帶動了我國本地企業的蓬勃發展,我國經濟活動活躍有生氣,面對我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廢舊電池回收利用企業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如:廣州某一電池回收企業可以回收處理舊電池20T/天,但是僅僅回收到了15T/年的量,而且大部分電池是從海關繳獲得來的.如:北京一外資回收利用電池企業,可以達到150T/天的處理能力,而且開發的產品具有市場前景,卻苦於沒有足夠的廢舊電池而不得不向國外進口舊電池,但另一方面,數以百萬噸的舊電池被填埋在垃圾填埋場。以我國年產銷電池超過150多億只的巨大數量,現在的企業還不能完全消化,可喜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處理企業上馬建設,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處理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國的廢舊電池處理企業完全有有足夠的處理能力。

5. 與國外回收技術的對比分析

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的回收技術普遍較我國先進,這是由具體的歷史條件下決定的,我國在短短的時間里發展迅猛,許多技術和設備達到了或接近國外的先進水平。如陝西省西安市廢電池的回收工藝為物理—化學常溫無害處理,技術先進、可靠,基本達到了產業化要求,為我國廢電池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持。我國具有我國的特有的優勢,一是我國的廢電池總量巨大,這為市場提供了基礎,二是我國的人力資源豐富,龐大的人力市場為我國提供了低的生產成本;三是我國具有深厚的科研力量,科研人才不斷涌現,為我國的科研事業不斷地提供後備軍;四是我國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方針政策得到了更好的實施和管理,極大地調動了生產積極性。

6.結論

經過了詳細的分析和論證,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我國可以大力回收和利用廢舊電池。回收和利用廢舊除了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還有巨大的環境效益。具體表現在:廢電池的回收直觀地表現為減少了廢電池等的固體廢物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和壓力;同時美化了環境,減少了大氣、水、土壤等的污染,很好地保護了人們的身心健康。

7. 對廢舊電池回收利用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的治理

廢電池的綜合利用可以採取清潔生產管理模式,調整產品結構,進行綜合回收利用。在電池製造業大力開展有利於環境保護和資源循環的綠色工程,建立綠色標志,綠色產品等。但廢舊電池在回收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產生廢水廢氣,這是生產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在完善技術水平的同時,也要積極做好廢水廢氣的治理,避免產生二次污染。

廢舊電池的回收技術?
廢電池危害:(1)對環境,一粒小小的鈕扣電池可污染600立方米水,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干電池可污染12立方米水、一立方米土壤,並造成永久性公害……(2)對人類:我們日常所用的普通干電池,主要有酸性鋅錳電池和鹼性鋅錳電池兩類,它們都含有汞、錳、鎘、鉛、鋅等重金屬物質。廢電池被棄後,電池的外殼會慢慢地腐蝕,其中的重金屬物質會逐漸滲入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重金屬污染的最大特點是它在自然界是不能降解,只能遷移。 也就是說,壞┧�寤蟯寥辣晃廴荊��寤蟯寥啦荒芰煜茸隕淼木換�饔媒�廴鞠����幣燦謚亟鶚羧菀自諫�鍰迥諢�睿�佣�媸奔淶耐埔疲�桶�揭歡�恐�螅���祿�蛑鹵渥饔茫�鈧盞賈律�鍰逅勞觥V亟鶚舳勻頌宓牟��:Φ牧硪桓鐾揪妒峭ü�澄鍃創�蕁S恪⑾撼粵撕�兄亟鶚艫母∮紊�錆螅�亟鶚粼謨恪⑾禾迥諢�睿�嗽儷粵蘇庋�撓恪⑾漢螅�亟鶚艟突嵩諶頌迥諢�睿�鐧揭歡�恐�螅�突岫勻說納硤宀��現賾跋臁?除汞污染造成的水俁病外,其他還有:

過量的錳蓄積於體內可引起神經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綜合性功能紊亂,較重的出現言語單調,表情呆板,感情冷漠,伴有精神症狀。

長期食用受鎘污染的水和食物,可導致骨痛病,鎘進入人體後,引起骨質軟化骨骼變形,嚴重時形成自然骨折,以致死亡。

鋅的鹽類能使蛋白沉澱,對皮膚和粘膜有刺激作用,當在水中的濃度超過10-50毫克/升進有致癌的危險,可引起化學性肺炎。

鉛主要作用於神經系統、造血系統、消化系統、和肝、腎等器官,能抑制血紅蛋白的的合成代謝,還能直接作用於成熟紅細胞,對嬰、幼兒的很大,它將導致兒童體格發育遲緩,慢性鉛中素的兒童智力低下。 鎳粉溶解於血液,參加體內循環,有較強毒性,能損害中樞神經,引起血管變異,嚴重者導致癌症。

廢電池回收現狀:雖然北京8歲的小學生已開始知道,廢舊電池不可以亂扔。他們會用小手把一節節舊電池投進專用的回收箱。廢舊電池分類回收的行為正在北京市的商場、辦公室里推廣開來,以往的垃圾桶旁現在會新添一個電池回收箱。收集起來的廢舊電池正迅速增加,今年上半年北京已經收集近百噸廢舊電池。但這些廢舊電池卻陷入一個尷尬的處境,堆積如山而得不到妥善處理。目前北京市的廢舊電池最終被運送到「北京市有用垃圾回收中心」。該中心是北京市政管理委員會的一個下屬機構,負責垃圾的回收和中轉。回收中心現在也正為廢舊電池的去向而發愁。業務科科長盧建國說,回收中心從1998年4月開始對北京市的廢電池進行回收,當年的回收量為7噸,去年回收量近40噸,至今共收集100多噸。這些廢舊電池大部分仍然堆在回收中心的集裝箱里,今後收集的廢舊電池同樣也只能存放在這里等待處理,因為目前還沒有專門的電池處理廠對它們進行科學無害的回收。

為廢舊電池著急的不只北京一家,全國各地收集廢舊電池的地區都遭遇難題。近日,上海市有關部門聯合召開廢電池污染防治專題會議,專家們積極獻計獻策。但最後可行的方案仍然只是將已回收的廢舊電池妥善存放,等待著城市危險廢棄物填埋場建成後再安全填埋。廣西南寧市開展「環保行動進家庭」系列活動,已經收集數量不少的廢舊電池。為了回收處理,南寧市環保局通過互聯網徵集廢舊電池的處理技術。兩個月過去了,並沒有聽到令人興奮的消息。河南省新鄉市一個體戶了解到干電池對環境的危害,自費收集廢舊電池20多噸。日前她在《中國環境報》上發表的公開信中吐出苦水,自己不能為這20噸廢舊電池找到一個不會污染環境的最後歸宿。從環保熱情中冷靜下來的人們驀然發現,處理廢舊電池竟然比回收更難!

回收方法:實驗室回收方法:普通干電池是圓筒形的,外筒由鋅製成,這一鋅筒即為電池的負極;筒中央炭棒為正極;筒內為二氧化錳,氯化銨和氯化鋅。下面介紹兩種廢干電池內物質回收利用的方法:

(1)提取氯化銨:將電池裡的黑色物質放在水裡攪拌並過濾,將部分濾液放在蒸發皿中蒸發,得白色固體,再加熱,利用「升華」收集較純的氯化銨。

(2)製取鋅粒:將鋅筒上的鋅片剪成碎片,放在坩堝中強熱(鋅熔點419度),熔化後小心將鋅頁倒入冷水中,得鋅粒。

工業回收方法: 國際上通行的廢舊電池處理方式大致有三種:固化深埋、存放於廢礦井、回收利用。

1.固化深埋、存放於廢礦井

如法國一家工廠就從中提取鎳和鎘,再將鎳用於煉鋼,鎘則重新用於生產電池。 其餘的各類廢電池一般都運往專門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場,但這種做法不僅花費太大而且還造成浪費,因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質。

2.回收利用

(1)熱處理

瑞士有兩家專門加工利用舊電池的工廠,巴特列克公司採取的方法是將舊電池磨碎,然後送往爐內加熱,這時可提取揮發出的汞,溫度更高時鋅也蒸發,它同樣是貴重金屬。鐵和錳熔合後成為煉鋼所需的錳鐵合金。該工廠一年可加工2000噸廢電池,可獲得780噸錳鐵合金,400噸鋅合金及3噸汞。另一家工廠則是直接從電池中提取鐵元素,並將氧化錳、氧化鋅、氧化銅和氧化鎳等金屬混合物作為金屬廢料直接出售。不過,熱處理的方法花費較高,瑞士還規定向每位電池購買者收取少量廢電池加工專用費。

(2)「濕處理」

馬格德堡近郊區正在興建一個「濕處理」裝置,在這里除鉛蓄電池外,各類電池均溶解於硫酸,然後藉助離子樹脂從溶液中提取各種金屬,用這種方式獲得的原料比熱處理方法純凈,因此在市場上售價更高,而且電池中包含的各種物質有95%都能提取出來。濕處理可省去分揀環節(因為分揀是手工操作,會增加成本)。馬格德堡這套裝置年加工能力可達7500噸,其成本雖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貴重原料不致丟棄,也不會污染環境。

(3)真空熱處理法

德國阿爾特公司研製的真空熱處理法還要便宜,不過這首先需要在廢電池中分揀出鎳鎘電池,廢電池在真空中加熱,其中汞迅速蒸發,即可將其回收,然後將剩餘原料磨碎,用磁體提取金屬鐵,再從餘下粉末中提取鎳和錳。這種加工一噸廢電池的成本不到1500馬克。

前景展望:四、前景展望

現在,人們的環保意識有了很大提高,比如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經安置了廢電池投放專用桶。相信不久的將來,廢電池回收利用的問題必定會得到很好的解決。

日本 北海道野村興產公司每年從全國收購的廢舊電池達1.3萬噸,佔全國廢舊電池的20%,收集的方式是93%通過民間環保組織收集,7%通過各廠家收集。以往主要是回收其中的水銀,但目前日本國內電池已不含汞了,就主要回收電池的鐵殼和其中的「黑」原料,並進行二次產品的開發製造,例如其中一個產品可用於生產電視機的顯像管。

德國 要求消費者將使用完的干電池、鈕扣電池等各種類型的電池送交商店或廢品回收站回收,商店和廢品回收站必須無條件接受廢舊電池,並轉送生產廠家進行回收處理。廢品回收站和生產廠家一般只回收含鎘、含汞等有毒化學成分的電池,而90%的普涸鋅碳電池和鋁鎂電池都被作為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燒處理。

美國 是廢電池環境管理方面立法最多最細的一個國家,不僅建立了完善的廢電池回收體系,而且建立了多家廢電池處理廠,同時堅持不懈地向公眾進行宣傳教育,讓公眾自覺地支持和配合廢電池回收工作。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現代化通信業的發展,人們使用電池的機會愈來愈多,手機、尋呼機、隨身聽、袖珍收音機等都需要大量的電池作電源。今後一個時期,會有更多的廢電池出現。然而,盡管近年來人們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日益重視,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等環境污染的治理已不同程度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廢電池污染卻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無法飲用,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五種物質,電池裡就包含了三種:汞、鉛、鎘。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土壤、污染地下水,進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間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如何及時安全地處理廢電池的問題,已日益突出地擺在人們面前。
人體一旦吸收這些重金屬以後,會出現哪些病症呢?據有關專家介紹,汞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重金屬,對人體中樞神經的破壞力很大,本世紀五十年代發生在日本的震驚中外的水俁病就是由於汞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國生產的含汞鹼性干電池的汞含量達1-5%,中性干電池的汞含量為0.025%,我國電池生產消耗的汞每年就達幾十噸之多。鎘在人體內極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氣腫、骨質軟化、貧血,很可能使人體癱瘓。而鉛進入人體後最難排泄,它干擾腎功能、生殖功能。
目前,中國電池180多億只的年產量佔世界電池總產量的30%以上,年消費量達70-80億只,但回收率卻不足2%。
回收電池陷入尷尬

由於人們對廢舊電池的污染認識不足,隨意丟棄廢電池的現象十分嚴重,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廢舊電池都隨處可見。
據了解,北京市電池年消耗量達6000多噸。雖然近幾年關於廢舊電池的回收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指定了專門進行回收的定點單位,同時在學校、商場、社區等一些高密度人群區設立了回收點,但收效甚微。1998年以來,北京市垃圾回收中心共回收廢舊電池400餘噸,回收率僅為1.7%。大量的廢電池都被丟棄了。
上海市從1998年5月開始啟動廢電池回收工作,廢電池回收點也是逐年遞增,迄今為止全市已設置了四五千個廢電池回收點,共回收廢電池100餘噸,但這與全市每年產生的大約3000多噸廢電池相比相去甚遠。
杭州市三名中學生曾經通過問卷、走訪、查閱文獻等辦法,用幾個月時間完成了《關於廢舊電池回收現狀調查與研究》的調查報告,結論是:我國廢舊電池回收率只有1-2%。他們對廢電池危害大而回收差的現狀感到震驚。三名中學生在調查中發現,有近八成的市民認為廢電池回收活動「與自己無關」或「沒時間參加」,有87%的居民將廢電池與生活垃圾一起丟棄。
由於人們對廢舊電池的污染認識不足,隨意丟棄廢電池的現象十分嚴重,而對於城市主動設置的回收箱,很多市民非常淡漠。
長春市曾經在城區投放了200個綠色的廢舊電池回收箱,收回了不少廢電池。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部分回收箱卻成為群眾隨手投擲廢物的「垃圾箱」,有的甚至遭遇「封口」的尷尬。長春百貨大樓電池專櫃的兩側,擺放著兩個廢舊電池回收箱,可是「口」卻被廣告宣傳畫封住了。營業員說,自從回收箱擺在這兒以後,幾乎沒有人來投廢舊電池,大家都把它當成垃圾箱,往裡扔果皮、紙屑,甚至往裡面吐痰。她們乾脆將回收箱清洗干凈,把「口」封上,以減少麻煩。
有關環保專家分析認為,目前我國尚未建立一個完善有效的回收網路和體系,是造成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難的一個主要原因。

回收電池何處去?

回收難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廢電池即使回收上來也無法處理。
如今在大連,8歲的小學生已開始知道,廢舊電池不可以亂扔。他們會用小手把一節一節的廢電池送到學校或青少年宮,有的商場也設立了專用的回收箱。但是,這些回收上來的舊電池卻陷入了一個尷尬的處境,因為人們不知道這些廢電池如何妥善處理。
於是,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從1999年開始義務負擔起了回收儲存的任務。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一位名叫殷國元的工作人員近日在接到大連理工大學的電話後,出車從這所學校運走了2噸多的廢電池。殷國元告訴記者,現在他們經常與大連的幾十所大學和中小學校打交道,要定期上門去清運回收上來的廢電池。盡管現在處理廢電池的技術不成問題,但是處理廢電池要賠錢,量也太少。記者在填埋場旁邊的倉庫里看到,回收上來的近百噸廢電池至今仍然靜靜地躺在裡面。
實際上,全國各地越來越多意識到廢電池危害的企業和個人正在面臨同樣令人難堪的尷尬境地。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廢電池的危害逐步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覺收集廢電池。全國各地的環保組織也開展了廢電池回收活動,號召人們把用過的廢電池收集起來,減少環境污染。但是,在回收廢電池的熱潮中,不久後人們卻發現,回收的廢電池並不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河南省新鄉市一位50多歲的普通婦女田桂榮面對已經積攢的50多噸廢電池萬分尷尬。她和丈夫本是新鄉市的電池銷售大戶,1999年當她了解到廢電池的危害後,開始回收廢電池,2000年6月,當她回收的廢電池達到20噸時,她曾向媒體發出了求助信:「誰能幫我處理20噸廢舊電池?」但是兩年過去了,田桂榮收集的廢電池盡管已超過50噸,卻依然未找到一個不會污染環境的最後歸宿。
一些開始參與回收廢電池的企業也遭遇同樣的尷尬。廣西桂林一家桶裝水生產企業去年6月在當地媒體上刊出「給我廢品,還你精品」的廣告,開展交30個舊電池換一桶水、交300個舊電池換1台飲水機的活動。此廣告一出,僅兩天時間就回收了800公斤廢電池,換出桶裝水500桶,飲水機26台。但是他們沒有想到,耗資1萬多元「買」環保卻買來了一樁麻煩事:當他們與環保部門聯系時,環保部門在肯定這次行動的同時,告知他們目前桂林還沒有能處理廢電池的工廠,只能自己慎重保管回收的廢電池,且不能造成二次污染。無奈之下,這家公司不得不又刊登廣告,宣告暫停這項活動。
北京回收的部分廢舊電池已盛了兩個20尺高的集裝箱,因得不到妥善的無害化處理,它們不得不躺在北京遠郊的山洞裡。
據了解,由於我國迄今為止尚沒有一家專業的、能夠批量處理廢電池的企業,全國各地收集廢電池的地區都遭遇這樣的尷尬難題。目前,很多部門只能採取堆放的辦法。

廢電池處理無利可圖?

據調查,當前各種經濟因素制約著廢舊電池處理產業的發展。廢舊電池處理回報率低、效益周期長,很難吸引投資者,所以也就很難形成產業化規模,而沒有規模就無法實現效益。1997年,北京開始回收舊電池時,曾有七八家企業進入廢舊電池處理行業,但後來均退出了。
事實上,廢舊電池回收業並非無利可圖。因為廢舊電池中含有大量可再生利用的重金屬和酸液等物質,如通過廢舊電池再利用,每年可再生鋅4萬噸。據華南理工大學韋朝海博士估算,按每天處理10萬只廢電池計算,除去各種費用之後,可獲利2萬元左右;以70億只電池,50%的利用率計算,年利潤可達6億多元。可見,規模經營完全可以創造效益。
但遺憾的是,目前大量作坊式小企業充斥廢舊電池回收市場,擾亂了市場秩序。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金慶對記者說:「紐扣電池的回收利用價值較高,如果一年能回收2噸,企業就可以投放設備處理。現在一些鄉鎮企業看有利可圖,紛紛湧入,但由於不成規模,沒有做到無害化處理,造成了嚴重的二次污染。」

政策支持乏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廢舊電池回收處理產業目前尚缺乏政策扶持。廢舊電池處理的利潤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政府補貼和處理過程中生成的新產品,如鋅、錳、汞等。國外通行的作法是:對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實行「政府補貼」,即處理一噸廢舊電池,政府給予相應的補償。而在我國,至今還沒有任何補貼。
據介紹,目前國外在廢舊電池回收處理上已經採取了不少辦法,這些做法均值得我國借鑒。比如:美國、日本廢舊電池回收後交到企業處理,政府給補貼;韓國生產電池的廠家,每生產一噸要交一定數量的保證金,用於回收者、處理者的費用,並指定專門的工廠進行處理。還有的國家對廢舊電池處理企業進行減免稅等。

廢電池何日變廢為寶?

廢電池的危害已逐步引起人們的共識。如果再不及時採取措施,今後會有更多的廢電池出現,並將會產生更多的廢電池危害。因此,必須把回收廢電池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讓廢電池及時「安家落戶」,變廢為寶。
那麼,到底如何解決廢電池回收處理舉步維艱這一棘手的難題呢?環保專家建議,要從根本上解決廢舊電池處理難題。一是要使廢舊電池的處理在產業政策的軌道上運行,國家應盡快出台相關行業政策及法律法規,並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管理辦法及具體的可操作的管理實施細則。二是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對電池生產企業徵收環境治理稅,對回收環節、處理環節給予補貼。三是要盡快建立健全系統的廢舊電池自願及強制回收體系。自願回收體系的建立,可以採取設立公共收集設施的辦法;建立強制回收體系,可以採取通過立法要求生產者、銷售者收集其產品廢棄物。四是由於廢電池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應建立起完善的廢電池運輸管理制度、儲存管理制度,把好運輸、儲存關口,防止二次污染。五是採取電池「以舊換新」的辦法,對消費者適當讓利,以促進廢舊電池的回收。
廢舊電池回收利用 國內使用電池現狀
國內使用最多的工業電池為鉛蓄電池,鉛占蓄電池總成本50%以上,主要採用火法、濕法冶金工藝以及固相電解還原技術。外殼為塑料,可以再生,基本實現無二次污染。
小型二次電池目前使用較多的有鎳鎘、鎳氫和鋰離子電池,鎳鎘電池中的鎘是環保嚴格控制的重金屬元素之一,鋰離子電池中的有機電解質,鎳鎘、鎳氫電池中的鹼和製造電池的輔助材料銅等重金屬,都構成對環境的污染。小型二次電池目前國內的使用總量只有幾億只,且大多數體積較小,廢電池利用價值較低,加上使用分散,絕大部分作生活垃圾處理,其回收存在著成本和管理方面的問題,再生利用也存在一定的技術問題。
民用干電池是目前使用量最大、也是最分散的電池產品,國內年消費80億只。主要有鋅錳和鹼性鋅錳兩大系列,還有少量的鋅銀、鋰電池等品種。鋅錳電池、鹼性鋅錳電池、鋅銀電池一般都使用汞或汞的化合物作緩蝕劑,汞和汞的化合物是劇毒物質。廢電池作為生活垃圾進行焚燒處理時,廢電池中的Hg、Cd、Pb、Zn等重金屬一部分在高溫下排人大氣,一部分成為灰渣,產生二次污染。
國際上通行的廢舊電池處理方式大致有三種:固化深埋、存放於廢礦井、回收利用。
1.固化深埋、存放於廢礦井
如法國一家工廠就從中提取鎳和鎘,再將鎳用於煉鋼,鎘則重新用於生產電池。 其餘的各類
廢電池一般都運往專門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場,但這種做法不僅花費太大而且還造成浪費,
因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質。
2.回收利用
(1)熱處理
瑞士有兩家專門加工利用舊電池的工廠,巴特列克公司採取的方法是將舊電池磨碎後送往爐內加熱,這時可提取揮發出的汞,溫度更高時鋅也蒸發,它同樣是貴重金屬。鐵和錳熔合後成為煉鋼所需的錳鐵合金。該工廠一年可加工2000噸廢電池,可獲得780噸錳鐵合金,400噸鋅合金及3噸汞。另一家工廠則是直接從電池中提取鐵元素,並將氧化錳、氧化鋅、氧化銅和氧化鎳等金屬混合物作為金屬廢料直接出售。不過,熱處理的方法花費較高,瑞士還規定向每位電池購買者收取少量廢電池加工專用費。
(2)「濕處理」
馬格德堡近郊區正在興建一個「濕處理」裝置,在這里除鉛蓄電池外,各類電池均溶解於硫酸,然後藉助離子樹脂從溶液中提取各種金屬,用這種方式獲得的原料比熱處理方法純凈,因此在市場上售價更高,而且電池中包含的各種物質有95%都能提取出來。濕處理可省去分揀環節(因為分揀是手工操作,會增加成本)。馬格德堡這套裝置年加工能力可達7500噸,其成本雖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貴重原料不致丟棄,也不會污染環境。
(3)真空熱處理法
德國阿爾特公司研製的真空熱處理法還要便宜,不過這首先需要在廢電池中分揀出鎳鎘電池,廢電池在真空中加熱,其中汞迅速蒸發,即可將其回收,然後將剩餘原料磨碎,用磁體提取金屬鐵,再從餘下粉末中提取鎳和錳。這種加工一噸廢電池的成本不到1500馬克!
一、電池的組成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各式各樣的電池。其中按用途、使用方式分類有鈕扣電池、充電電池、普通干電池和蓄電池。干電池、充電電池是在我們學生的生活有最廣泛的使用。其組成成分:鋅皮(鐵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銅帽。蓄電池是以鉛的化合物為主。例如:1 號廢舊鋅錳電池的組成,重量70克左右,其中碳棒5.2克、鋅皮7.0克、錳粉25克,銅帽0.5克,其他32克。

Ⅳ 急急急!跪求!

上篇:廢舊電池的危害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電池在我們生活中的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使用量也正迅速增加,幾乎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然而這些使用後的廢舊電池卻未能得到妥善的處理,雖然廢舊電池的體積和質量都非常小,但它含有多種金屬物質,如果處理不當就會污染到水源、土壤、空氣等,進而直接或間接危害到人們的健康,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廢舊電池簡介

1. 電池的組成:干電池、充電電池的組成成分:鋅皮(鐵皮)、碳棒、汞、硫酸化物、銅帽;蓄電池以鉛的化合物為主。舉例:1號廢舊鋅錳電池的組成,重量70克左右,其中碳棒5.2克,鋅皮7.0克,錳粉25克,銅帽0.5克,其他32克。

2. 電池的種類:電池主要有一次性電池、二次電池和汽車電池。一次性電池包括紐扣電池、普通鋅錳電池和鹼電池,一次性電池多含汞。二次電池主要指充電電池,其中含有重金屬鎘。汽車廢電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屬鉛。

3. 電池數量:DC、MP3等數碼產品在以超猛的速度發展,而且都在使用著電池,電池的使用量在迅速增加,如果再不付諸行動的話,電池山的現象遲早會發生。

廢舊電池的危害

1. 廢舊電池的危害性

一粒紐扣電池可污染60萬升水,等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節電池爛在地里,能夠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價值,所以把一節節的廢舊電池說成是「污染小炸彈」一點也不過分。

我們日常所用的普通干電池,主要有酸性鋅錳電池和鹼性鋅錳電池兩類,它們都含有汞、錳、鎘、鉛、鋅等各種金屬物質,廢舊電池被遺棄後,電池的外殼會慢慢腐蝕,其中的重金屬物質會逐漸滲入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重金屬污染的最大特點是它在自然界是不能降解,只能通過凈化作用,將污染消除。

廢舊電池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其中所含的少量的重金屬上

金屬種類 危害的表現

錳 過量的錳蓄積於體內引起神經性功能障礙,早期表現為綜合性功能紊亂。較重者出現兩腿發沉,語言單調,表情呆板,感情冷漠,常伴有精神症狀。

鋅 鋅的鹽類能使蛋白質沉澱,對皮膜粘膜有刺激作用。當在水中濃度超過10-50毫史/升時有致癌危險,可能引起化學性肺炎。鉛:鉛主要作用於神經系統、活血系統、消化系統和肝、腎等器官能抑制血紅蛋白的合成代謝過程,還能直接作用於成熟紅細胞,對嬰幼兒影響甚大,它將導致兒童體格發育遲緩,慢性鉛中毒可導致兒童的智力低下。

鎳 鎳粉溶解於血液,參加體內循環,有較強的毒性,能損害中樞神經,引起血管變異,嚴重者導致癌症。

汞 它在這些重金屬污染物中是最值得一提的,這種重金屬,對人類的危害,確實不淺,長期以來,我國在生產干電池時,要加入一種有毒的物質——汞或汞的化合物,我國的鹼性干電池中的汞的含量達到1-5%,中性干電池為0.025%,全國每年用於生產干電池的汞具有明顯的神經毒性,此外對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等也有不良影響,1953年,發生在日本九州島的震驚世界的水俁病事件,給人類敲響了汞污染的警鍾。

下篇:廢舊電池如何處理?

回收電池何處去?

回收難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廢電池即使回收上來也無法處理。
如今在大連,8歲的小學生已開始知道,廢舊電池不可以亂扔。他們會用小手把一節一節的廢電池送到學校或青少年宮,有的商場也設立了專用的回收箱。但是,這些回收上來的舊電池卻陷入了一個尷尬的處境,因為人們不知道這些廢電池如何妥善處理。
於是,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從1999年開始義務負擔起了回收儲存的任務。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一位名叫殷國元的工作人員近日在接到大連理工大學的電話後,出車從這所學校運走了2噸多的廢電池。殷國元告訴記者,現在他們經常與大連的幾十所大學和中小學校打交道,要定期上門去清運回收上來的廢電池。盡管現在處理廢電池的技術不成問題,但是處理廢電池要賠錢,量也太少。記者在填埋場旁邊的倉庫里看到,回收上來的近百噸廢電池至今仍然靜靜地躺在裡面。
實際上,全國各地越來越多意識到廢電池危害的企業和個人正在面臨同樣令人難堪的尷尬境地。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廢電池的危害逐步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覺收集廢電池。全國各地的環保組織也開展了廢電池回收活動,號召人們把用過的廢電池收集起來,減少環境污染。但是,在回收廢電池的熱潮中,不久後人們卻發現,回收的廢電池並不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河南省新鄉市一位50多歲的普通婦女田桂榮面對已經積攢的50多噸廢電池萬分尷尬。她和丈夫本是新鄉市的電池銷售大戶,1999年當她了解到廢電池的危害後,開始回收廢電池,2000年6月,當她回收的廢電池達到20噸時,她曾向媒體發出了求助信:「誰能幫我處理20噸廢舊電池?」但是兩年過去了,田桂榮收集的廢電池盡管已超過50噸,卻依然未找到一個不會污染環境的最後歸宿。
一些開始參與回收廢電池的企業也遭遇同樣的尷尬。廣西桂林一家桶裝水生產企業去年6月在當地媒體上刊出「給我廢品,還你精品」的廣告,開展交30個舊電池換一桶水、交300個舊電池換1台飲水機的活動。此廣告一出,僅兩天時間就回收了800公斤廢電池,換出桶裝水500桶,飲水機26台。但是他們沒有想到,耗資1萬多元「買」環保卻買來了一樁麻煩事:當他們與環保部門聯系時,環保部門在肯定這次行動的同時,告知他們目前桂林還沒有能處理廢電池的工廠,只能自己慎重保管回收的廢電池,且不能造成二次污染。無奈之下,這家公司不得不又刊登廣告,宣告暫停這項活動。
北京回收的部分廢舊電池已盛了兩個20尺高的集裝箱,因得不到妥善的無害化處理,它們不得不躺在北京遠郊的山洞裡。
據了解,由於我國迄今為止尚沒有一家專業的、能夠批量處理廢電池的企業,全國各地收集廢電池的地區都遭遇這樣的尷尬難題。目前,很多部門只能採取堆放的辦法。

廢電池處理無利可圖?

據調查,當前各種經濟因素制約著廢舊電池處理產業的發展。廢舊電池處理回報率低、效益周期長,很難吸引投資者,所以也就很難形成產業化規模,而沒有規模就無法實現效益。1997年,北京開始回收舊電池時,曾有七八家企業進入廢舊電池處理行業,但後來均退出了。
事實上,廢舊電池回收業並非無利可圖。因為廢舊電池中含有大量可再生利用的重金屬和酸液等物質,如通過廢舊電池再利用,每年可再生鋅4萬噸。據華南理工大學韋朝海博士估算,按每天處理10萬只廢電池計算,除去各種費用之後,可獲利2萬元左右;以70億只電池,50%的利用率計算,年利潤可達6億多元。可見,規模經營完全可以創造效益。
但遺憾的是,目前大量作坊式小企業充斥廢舊電池回收市場,擾亂了市場秩序。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金慶對記者說:「紐扣電池的回收利用價值較高,如果一年能回收2噸,企業就可以投放設備處理。現在一些鄉鎮企業看有利可圖,紛紛湧入,但由於不成規模,沒有做到無害化處理,造成了嚴重的二次污染。」

政策支持乏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廢舊電池回收處理產業目前尚缺乏政策扶持。廢舊電池處理的利潤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政府補貼和處理過程中生成的新產品,如鋅、錳、汞等。國外通行的作法是:對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實行「政府補貼」,即處理一噸廢舊電池,政府給予相應的補償。而在我國,至今還沒有任何補貼。
據介紹,目前國外在廢舊電池回收處理上已經採取了不少辦法,這些做法均值得我國借鑒。比如:美國、日本廢舊電池回收後交到企業處理,政府給補貼;韓國生產電池的廠家,每生產一噸要交一定數量的保證金,用於回收者、處理者的費用,並指定專門的工廠進行處理。還有的國家對廢舊電池處理企業進行減免稅等。

廢電池何日變廢為寶?

廢電池的危害已逐步引起人們的共識。如果再不及時採取措施,今後會有更多的廢電池出現,並將會產生更多的廢電池危害。因此,必須把回收廢電池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讓廢電池及時「安家落戶」,變廢為寶。
那麼,到底如何解決廢電池回收處理舉步維艱這一棘手的難題呢?環保專家建議,要從根本上解決廢舊電池處理難題。一是要使廢舊電池的處理在產業政策的軌道上運行,國家應盡快出台相關行業政策及法律法規,並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管理辦法及具體的可操作的管理實施細則。二是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對電池生產企業徵收環境治理稅,對回收環節、處理環節給予補貼。三是要盡快建立健全系統的廢舊電池自願及強制回收體系。自願回收體系的建立,可以採取設立公共收集設施的辦法;建立強制回收體系,可以採取通過立法要求生產者、銷售者收集其產品廢棄物。四是由於廢電池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應建立起完善的廢電池運輸管理制度、儲存管理制度,把好運輸、儲存關口,防止二次污染。五是採取電池「以舊換新」的辦法,對消費者適當讓利,以促進廢舊電池的回收。

重金屬污染,威脅著人類的健康,人類如果忽視對重金屬污染的控制,最終將吞下自釀的苦果,因此,加強廢舊電池的回收就日顯重要了。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太平洋電腦網

Ⅳ 廢舊的飲水機能幹什麼

家裡退下來不用的廢舊飲水機,外觀看也看的過眼,扔了可惜,留著礙事,要廢物利用做個什麼用好呢?拿一堆工具盯著它半天,不如就把手裡的一堆工具放進去,做成個工具箱吧!

開始拆解,螺絲挺多,用電鑽拆還快一些,拆解還是比較容易的,都是一個個零件拼裝連接起來的

完全拆散後就是這些東西了,放水的兩個開關,內部的管子,電熱管,加熱壺,溫度感測器等小零件現在沒用,留著,以後再有別的想法了再用,

把外殼重新拼裝起來,只上幾個主要的螺絲,簡單拼裝到的一起就可以,最後做完了再加固

把生銹的部分打磨一下,清除掉所有的鐵銹,一會兒上漆,

打了幾塊裝修邊角料,做成中間的隔板,畢竟邊角料,太零散,生拼硬湊了幾塊,內部空間實用就好,不用多好看,

擦洗一下,晾幹上將生銹的的部分上漆,完整拼裝,上好所有螺絲,幾個重新的部分再加固一下,完成了!發揮你的想像,將家裡的廢物利用起來吧!

Ⅵ 飲水機不想要了,有回收飲水機的地方嗎

找附近送水點回收可能貴一些。當廢品太可惜了。

Ⅶ 簡易飲水機怎麼使用

可能是接觸不好吧 要不就是電機壞了 去換一個吧

Ⅷ 手工電冰箱怎麼做

手工電冰箱怎麼做?
先要材料准備:
1、半導體製冷片(以下簡稱製冷片),電壓12V(可在電子市場買到,視情況選用,最
常用的有製冷性飲水機使用的那種,功率不大,如果能買到功率稍大的更好,限於半導
體特性,不建議使用100W以上的製冷片)
2、計算機電源
3、CPU散熱片及風扇(根據需要選用)
4、泡沫箱(農貿市場上用來裝水果的,不要太大,太大了製冷功率跟不上)
5、硅膠
製作過程:
1、首先分清半導體製冷片的熱端和冷端,一般的製冷片電源引腳有黑和紅兩根,分別對
應正、負極,再將製冷片加上12V直流電,用手可立即感覺出冷端和熱端,分別標記出來
。將半導體製冷片兩端塗上硅膠,夾在兩個散熱片中間,熱端使用大型的並帶由稍大功
率風扇的散熱片,我使用的就是P4常用的那種,冷端可選用稍小的散熱片(是否需要風
扇根據自己需要),然後將兩個散熱片固定住(我用的是雙絞線裡面的線芯,給兩個散
熱片紮起來)。接通製冷片以及散熱風扇電源(計算機電源出來的有12V、5V電源,用
12V電就可以了),通電試驗,運行正常後繼續下一步。
2、在泡沫箱上開孔,孔大小為冷端散熱片大小,以便能將散熱片放下。安裝好散熱製冷
這樣手工製作的電冰箱就算完成了

Ⅸ 怎樣利用廢舊電池

國外如何回收利用廢舊電池

日本 北海道野村興產公司每年從全國收購的廢舊電池達1.3萬噸,佔全國廢舊電池的20%,收集的方式是93%通過民間環保組織收集,7%通過各廠家收集。以往主要是回收其中的水銀,但目前日本國內電池已不含汞了,就主要回收電池的鐵殼和其中的「黑」原料,並進行二次產品的開發製造,例如其中一個產品可用於生產電視機的顯像管。

德國 要求消費者將使用完的干電池、鈕扣電池等各種類型的電池送交商店或廢品回收站回收,商店和廢品回收站必須無條件接受廢舊電池,並轉送生產廠家進行回收處理。廢品回收站和生產廠家一般只回收含鎘、含汞等有毒化學成分的電池,而90%的普涸鋅碳電池和鋁鎂電池都被作為生活垃圾填埋或焚燒處理。

美國 是廢電池環境管理方面立法最多最細的一個國家,不僅建立了完善的廢電池回收體系,而且建立了多家廢電池處理廠,同時堅持不懈地向公眾進行宣傳教育,讓公眾自覺地支持和配合廢電池回收工作。
======================================
廢電池污染不容忽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現代化通信業的發展,人們使用電池的機會愈來愈多,手機、尋呼機、隨身聽、袖珍收音機等都需要大量的電池作電源。今後一個時期,會有更多的廢電池出現。然而,盡管近年來人們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日益重視,水污染、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等環境污染的治理已不同程度地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廢電池污染卻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無法飲用,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五種物質,電池裡就包含了三種:汞、鉛、鎘。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土壤、污染地下水,進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間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如何及時安全地處理廢電池的問題,已日益突出地擺在人們面前。
人體一旦吸收這些重金屬以後,會出現哪些病症呢?據有關專家介紹,汞是一種毒性很強的重金屬,對人體中樞神經的破壞力很大,本世紀五十年代發生在日本的震驚中外的水俁病就是由於汞污染造成的。目前我國生產的含汞鹼性干電池的汞含量達1-5%,中性干電池的汞含量為0.025%,我國電池生產消耗的汞每年就達幾十噸之多。鎘在人體內極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氣腫、骨質軟化、貧血,很可能使人體癱瘓。而鉛進入人體後最難排泄,它干擾腎功能、生殖功能。
目前,中國電池180多億只的年產量佔世界電池總產量的30%以上,年消費量達70-80億只,但回收率卻不足2%。
回收電池陷入尷尬

由於人們對廢舊電池的污染認識不足,隨意丟棄廢電池的現象十分嚴重,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廢舊電池都隨處可見。
據了解,北京市電池年消耗量達6000多噸。雖然近幾年關於廢舊電池的回收已引起有關部門重視,指定了專門進行回收的定點單位,同時在學校、商場、社區等一些高密度人群區設立了回收點,但收效甚微。1998年以來,北京市垃圾回收中心共回收廢舊電池400餘噸,回收率僅為1.7%。大量的廢電池都被丟棄了。
上海市從1998年5月開始啟動廢電池回收工作,廢電池回收點也是逐年遞增,迄今為止全市已設置了四五千個廢電池回收點,共回收廢電池100餘噸,但這與全市每年產生的大約3000多噸廢電池相比相去甚遠。
杭州市三名中學生曾經通過問卷、走訪、查閱文獻等辦法,用幾個月時間完成了《關於廢舊電池回收現狀調查與研究》的調查報告,結論是:我國廢舊電池回收率只有1-2%。他們對廢電池危害大而回收差的現狀感到震驚。三名中學生在調查中發現,有近八成的市民認為廢電池回收活動「與自己無關」或「沒時間參加」,有87%的居民將廢電池與生活垃圾一起丟棄。
由於人們對廢舊電池的污染認識不足,隨意丟棄廢電池的現象十分嚴重,而對於城市主動設置的回收箱,很多市民非常淡漠。
長春市曾經在城區投放了200個綠色的廢舊電池回收箱,收回了不少廢電池。但是過了一段時間,部分回收箱卻成為群眾隨手投擲廢物的「垃圾箱」,有的甚至遭遇「封口」的尷尬。長春百貨大樓電池專櫃的兩側,擺放著兩個廢舊電池回收箱,可是「口」卻被廣告宣傳畫封住了。營業員說,自從回收箱擺在這兒以後,幾乎沒有人來投廢舊電池,大家都把它當成垃圾箱,往裡扔果皮、紙屑,甚至往裡面吐痰。她們乾脆將回收箱清洗干凈,把「口」封上,以減少麻煩。
有關環保專家分析認為,目前我國尚未建立一個完善有效的回收網路和體系,是造成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難的一個主要原因。

回收電池何處去?

回收難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廢電池即使回收上來也無法處理。
如今在大連,8歲的小學生已開始知道,廢舊電池不可以亂扔。他們會用小手把一節一節的廢電池送到學校或青少年宮,有的商場也設立了專用的回收箱。但是,這些回收上來的舊電池卻陷入了一個尷尬的處境,因為人們不知道這些廢電池如何妥善處理。
於是,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從1999年開始義務負擔起了回收儲存的任務。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一位名叫殷國元的工作人員近日在接到大連理工大學的電話後,出車從這所學校運走了2噸多的廢電池。殷國元告訴記者,現在他們經常與大連的幾十所大學和中小學校打交道,要定期上門去清運回收上來的廢電池。盡管現在處理廢電池的技術不成問題,但是處理廢電池要賠錢,量也太少。記者在填埋場旁邊的倉庫里看到,回收上來的近百噸廢電池至今仍然靜靜地躺在裡面。
實際上,全國各地越來越多意識到廢電池危害的企業和個人正在面臨同樣令人難堪的尷尬境地。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廢電池的危害逐步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覺收集廢電池。全國各地的環保組織也開展了廢電池回收活動,號召人們把用過的廢電池收集起來,減少環境污染。但是,在回收廢電池的熱潮中,不久後人們卻發現,回收的廢電池並不能得到妥善的安置。
河南省新鄉市一位50多歲的普通婦女田桂榮面對已經積攢的50多噸廢電池萬分尷尬。她和丈夫本是新鄉市的電池銷售大戶,1999年當她了解到廢電池的危害後,開始回收廢電池,2000年6月,當她回收的廢電池達到20噸時,她曾向媒體發出了求助信:「誰能幫我處理20噸廢舊電池?」但是兩年過去了,田桂榮收集的廢電池盡管已超過50噸,卻依然未找到一個不會污染環境的最後歸宿。
一些開始參與回收廢電池的企業也遭遇同樣的尷尬。廣西桂林一家桶裝水生產企業去年6月在當地媒體上刊出「給我廢品,還你精品」的廣告,開展交30個舊電池換一桶水、交300個舊電池換1台飲水機的活動。此廣告一出,僅兩天時間就回收了800公斤廢電池,換出桶裝水500桶,飲水機26台。但是他們沒有想到,耗資1萬多元「買」環保卻買來了一樁麻煩事:當他們與環保部門聯系時,環保部門在肯定這次行動的同時,告知他們目前桂林還沒有能處理廢電池的工廠,只能自己慎重保管回收的廢電池,且不能造成二次污染。無奈之下,這家公司不得不又刊登廣告,宣告暫停這項活動。
北京回收的部分廢舊電池已盛了兩個20尺高的集裝箱,因得不到妥善的無害化處理,它們不得不躺在北京遠郊的山洞裡。
據了解,由於我國迄今為止尚沒有一家專業的、能夠批量處理廢電池的企業,全國各地收集廢電池的地區都遭遇這樣的尷尬難題。目前,很多部門只能採取堆放的辦法。

廢電池處理無利可圖?

據調查,當前各種經濟因素制約著廢舊電池處理產業的發展。廢舊電池處理回報率低、效益周期長,很難吸引投資者,所以也就很難形成產業化規模,而沒有規模就無法實現效益。1997年,北京開始回收舊電池時,曾有七八家企業進入廢舊電池處理行業,但後來均退出了。
事實上,廢舊電池回收業並非無利可圖。因為廢舊電池中含有大量可再生利用的重金屬和酸液等物質,如通過廢舊電池再利用,每年可再生鋅4萬噸。據華南理工大學韋朝海博士估算,按每天處理10萬只廢電池計算,除去各種費用之後,可獲利2萬元左右;以70億只電池,50%的利用率計算,年利潤可達6億多元。可見,規模經營完全可以創造效益。
但遺憾的是,目前大量作坊式小企業充斥廢舊電池回收市場,擾亂了市場秩序。大連開發區東泰產業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董金慶對記者說:「紐扣電池的回收利用價值較高,如果一年能回收2噸,企業就可以投放設備處理。現在一些鄉鎮企業看有利可圖,紛紛湧入,但由於不成規模,沒有做到無害化處理,造成了嚴重的二次污染。」

政策支持乏力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我國廢舊電池回收處理產業目前尚缺乏政策扶持。廢舊電池處理的利潤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政府補貼和處理過程中生成的新產品,如鋅、錳、汞等。國外通行的作法是:對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實行「政府補貼」,即處理一噸廢舊電池,政府給予相應的補償。而在我國,至今還沒有任何補貼。
據介紹,目前國外在廢舊電池回收處理上已經採取了不少辦法,這些做法均值得我國借鑒。比如:美國、日本廢舊電池回收後交到企業處理,政府給補貼;韓國生產電池的廠家,每生產一噸要交一定數量的保證金,用於回收者、處理者的費用,並指定專門的工廠進行處理。還有的國家對廢舊電池處理企業進行減免稅等。

廢電池何日變廢為寶?

廢電池的危害已逐步引起人們的共識。如果再不及時採取措施,今後會有更多的廢電池出現,並將會產生更多的廢電池危害。因此,必須把回收廢電池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讓廢電池及時「安家落戶」,變廢為寶。
那麼,到底如何解決廢電池回收處理舉步維艱這一棘手的難題呢?環保專家建議,要從根本上解決廢舊電池處理難題。一是要使廢舊電池的處理在產業政策的軌道上運行,國家應盡快出台相關行業政策及法律法規,並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管理辦法及具體的可操作的管理實施細則。二是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對電池生產企業徵收環境治理稅,對回收環節、處理環節給予補貼。三是要盡快建立健全系統的廢舊電池自願及強制回收體系。自願回收體系的建立,可以採取設立公共收集設施的辦法;建立強制回收體系,可以採取通過立法要求生產者、銷售者收集其產品廢棄物。四是由於廢電池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因此,應建立起完善的廢電池運輸管理制度、儲存管理制度,把好運輸、儲存關口,防止二次污染。五是採取電池「以舊換新」的辦法,對消費者適當讓利,以促進廢舊電池的回收。

閱讀全文

與怎麼用廢舊電池做飲水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樹脂發光字製作的流程 瀏覽:339
污水提升泵是怎麼工作的 瀏覽:48
油田回注水處理國家標准 瀏覽:934
提升泵浮球閥電路圖 瀏覽:588
EDI回收率低原因 瀏覽:693
超濾膜耐酸使用范圍 瀏覽:779
井水裡水垢多 瀏覽:631
10寸pp濾芯能過多少噸 瀏覽:840
水簾機廢水的危廢代碼 瀏覽:55
凈水處理廠的工藝 瀏覽:719
略陽有多少污水處理廠 瀏覽:393
mvr濃縮廢水如何處理 瀏覽:648
沁園凈水機燈不亮濾芯什麼時候換 瀏覽:628
先進凈水器哪個牌子好 瀏覽:114
污水滲透政府怎麼辦 瀏覽:112
樹脂氯超標是因為什麼原因 瀏覽:60
聚醯亞胺樹脂到羧基數量 瀏覽:520
賓館凈水器安裝在哪裡 瀏覽:428
蒸餾分餾干餾是石油中的嗎 瀏覽:128
污水藍色是什麼成分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