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導儀的使用方法
電導率的使用方法
1
原理
大氣降水的電阻隨溫度和溶解離子濃度的增加而減少,電導是電阻的倒數。當電導電極(通常為鉑電極或鉑黑電極)插入溶液中,可測出兩電極間的電阻R,根據歐姆定律,溫度壓力一定時,電阻與電極的間距L(cm)成正比,與電極截面積A(cm2)成反比。即:
由於電極的L和A是固定不變的,即是一常數,稱電導池常數,以Q表示。其比例常數P叫電阻率,P的倒數為電導率,以K表示。
K=Q/R
………………………………………(2)
式中:Q——電導池常數,cm-1;
R——電阻,Ω,
K——電導率,μs/cm。
當已知電導池常數Q,並測出樣品的電阻值R後,即可算出電導率。
2
試劑
2.1
水,其電導率小於1μs/cm。
2.2
標准氯化鉀溶液:c(KCl)=0.0100mo1/L。稱取0.7456g氯化鉀(KC1,105℃烘2h),溶解於新煮沸的冷水中,於25℃定容到1000mL。此溶液在25℃時電導率為1
413μs/cm。
3
儀器
3.1
電導率儀:誤差不超過1%。
3.2
溫度計:能讀至0.1℃。
3.3
恆溫水浴:25±0.2℃。
4
步驟
4.1
電導池常數的測定
用0.0100mo1/L標准氯化鉀溶液沖洗電導池三次。將此電導池注滿標准溶液,放入恆溫水浴恆溫0.5h。測定溶液電阻RKCL。
用公式Q=KRKCl計算電導池常數。對0.0100mol/L氯化鉀溶液,在25℃時K=1413μs/cm。
即:9=1413RKCl
用水沖洗電導池,再用降水樣品沖洗數次後,測定樣品的電阻Rs。同時記錄樣品溫度。
5
分析結果的表述
5.1
計算
按式(3)計算樣品的電導率K(當測試樣品溫度為25℃時)。
K=Q/Rs=1
413RKCl/Rs
……………………………………(3)
式中:RKCl——0.0100mol/L標准氯化鉀電阻,Ω;
Rs——降水的電阻,Ω;
Q——電導池常數。
當測定降水樣品溫度不是25℃時,應按式(4)求出25℃的電導率。
式中:Ks——25℃時電導率,μs/cm;
Kt——測定時t溫度下電導率,μs/cm;
α——各離子電導率平均溫度系數,取值為0.022;
t——測定時溶液的溫度,℃.
B. 電導儀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許多人也許對電導儀有點陌生,實際上,電導儀也稱為電導率儀,顧名思義,它就是用來測量水的電導率的儀器。作為工業儀器,它常常被運用在工業中。對於這種電子化的智能儀器我們應該如何使用它呢?下面請看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電導儀的使用方法。
電導儀的使用方法:
一、未開電源開關前,觀察表針是否指零,可調正表頭上的螺絲,使表針指零。
二、將校正測量開關扳在「校正」位置。
三、插接電源線,打開電源開關,並預熱數分鍾(待指針完全穩定下來為止)調節「調正」調節器使電表指示滿度。
四、當使用(1)-(8)量程來測量電導率低於300μS•cm-1的液體時,選用「低周」,這時將高/低周開關扳向低周即可。當使用(9)-(10)量程來測量電導率在300μS•cm-1至105μS•cm-1范圍里的液體時,則將扳向「高周」。
五、將量程選擇開關扳到所需要的測量范圍,如預先不知被測溶液電導率大小,應先把其扳到最大電導率測量檔,然後逐漸下降,以防表針打彎。
六、電極的使用:使用時用電極夾夾緊電極的膠木帽,並把電極夾固定在電極桿上。
(1)當被測溶液的電導率低於0.3μS•cm-1,使用DJS-0.1型電極,這時應把「電極常數補償調節器」調節在所配套電極常數的10倍位置上:例如,配套電極常數為0.090,則應把其調節到0.90位置上。
(2)當被測溶液的電導率低於10μS•cm-1,使用DJS-0.1型電極,這時應把「電極常數補償調節器」調節在所配套電極常數相對應位置上:例如,配套電極常數為0.95,則應把其調節到0.95位置上,又若配套電極常數為1.1,則應調節在1.1位置上。
七、將電極插頭插入電極插口內,旋緊插口上的緊固螺絲,再將電極綅入待測溶液中。
八、接著校正[當用(1)-(8)量程測量時,校正時扳到低周,當用(9)-(12)量程測量時,則校正扳到高周,扳到「校正」,調節校正調節器,使指示在滿度。
九、當用(0-0.1)或(0-0.3)μS•cm-1這兩檔測量高純水時,先把電極引線插入電極插孔,在電極未綅入溶液前,調節電容補償調節器使電表指示為最小值。然後開始測量。
C. 如何使用PH儀以及電導率儀如何校準
電極平時放到飽和氯化鉀溶液當中.校準要用標准溶液.你可以找兩個pH標准溶液(有幾種標准溶液的配置方法版,找本分析化學自己看),然後把電極放到標准溶液當中,然後會顯示讀數. 通過校準旋鈕調到第一個標權准溶液的pH值.然後電極用去離子水洗干凈以後再放到第二個標准溶液中,這時候調整斜率的旋鈕,把示數調到第二個pH. 然後洗干凈.
測試的時候直接把電極放到溶液中,讀數穩定了就可以了. 記得每次都要清洗電極.
D. 一級反滲透電導率高了怎麼辦
這個問題很籠統,一級電導率升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
1、結垢污染:回收率過高、水質變差、阻垢劑質量差、阻垢劑非可靠投加等
2、連接件泄露:O型圈泄露、連接件泄露
3、溫度上升:溫度上升鹽透過率增加
4、進水電導上升:進水電導上升直接導致產水電導上升、電導儀表誤差等
5、回收率上升:操作失誤、儀表誤差、鹽水密封圈不嚴密等
6、操作壓力降低:較低的操作壓力會引起電導上升如溫度上升不需要較高的操作壓力
7、膜元件性能降低:膜元件劃傷、膜被氧化、化學清洗損傷等
8、有機物污染:細菌污染、膠體污染、難溶NOM污染、有機物污染等
9、 PH值異常:PH值過高或過低將嚴重影響膜元件脫鹽率
10、 壓力超高:超高壓運行使鹽透過率增加
11、 運行年限延長:隨著膜元件運行年限的延長鹽透過率增加
12、 原水溶有大量氣體:類似游離二氧化碳氣體等
因此,沒有對照的情況是很難判斷電導率上升的具體原因。當然如果知道具體原因,也可以降低產水電導率的,比如可以採取如下措施:
1、 降低回收率:適當降低回收率能明顯提高產品水水質
2、 適當提高操作壓力:適當地提高操作壓力可以更加接近最優運行狀態
3、 適當降低水溫:對有換熱器的系統可適當降低反滲透進水溫度
4、 充分完善的化學清洗:化學清洗可以去除反滲透膜元件的污染物質
5、 調整PH值:對一級反滲透可能是針對於加酸,而對二級反滲透則是針對於加鹼
6、 去除游離氣體:游離氣體可攜帶鹽分透過,有效地去除游離氣體可能也是一種辦法
7、 產品水部分迴流:對產能較大的裝置可以通過產品水迴流到原水以降低進水含鹽量
8、 更換膜元件:破損、年限較長或受到化學清洗損害的系統不失為可靠的方法
9、 裝置維護:尋找濃水、淡水滲漏的故障點並加以解決
如果您需要確切地想判斷系統的問題,請提供進水壓力、段間壓力、濃水壓力、產水壓力、產水流量、濃水流量、進水電導、產水電導、進水溫度等參數來進行分析,如果有剛投運時的參數就更加好了。方便的話您可以發郵件到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謝謝!
希望能對你有用!
E. 一級反滲透濃水怎麼調節流量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預處理調試,一部分是反滲透主機調試部分,預處理主要是正反洗石英砂,活性炭,使細小砂炭以及雜質沖洗掉,控制進水的水量,反滲透主機調試主要是調節進水,出水的流量以及壓力。
對裝置的進水進行分析、測試,結果表明符合進水要求,方可進行裝置通水調試。對高壓泵的壓力控制系統進行調整。檢查裝置所有管道之間連接是否完善,壓力表是否齊全,低壓管道連接是否緊密,是否短缺。全開個壓力表開關和總進水閥、濃水排放閥、產水排放閥。
反滲透調試最要注意
切記出水閥關閉而打開高壓泵,這樣是會產生很大損傷,所以調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管道是否是處於同路的狀態才能啟動水泵。
啟動預處理設備,並調整供水量大於裝置總進水量。對砂炭過濾器進行反洗和正洗,直至出水清亮為止。啟動高壓泵,並緩緩開啟裝置總進水閥,控制裝置總進水壓力小於0.5Mpa,沖洗5分鍾,並檢查各高、低壓管路、儀表是否正常。調整進水閥、濃水排放閥,使進水壓力達到1.0~1.4Mpa。
檢測產品水電導率,符合要求時開啟產品出水水閥,關閉產水排放閥。RO裝置的調試均是手動單步操作,運行正常後,方可切換到自動狀態,由在線儀表及自動控制運行。啟動再生系統,看再生系統是否正常工作。
F. DZG-306B電導儀 怎麼校正
配製0.01mol/L的氯化鉀溶液,將電導率儀調至校正檔,把電極浸入氯化鉀溶液中,在25℃時的電導率為1408.8μS/cm,如讀數顯示不正確,調節校正旋鈕至讀數顯示1408.8。
G. 電導率儀校正和校準
根據電極常數選擇合適的標准溶液
a.將電導電極接入儀器,斷開溫度電極(儀器不接溫度感測器),儀器則以手動溫度作為當前溫度值,設置手動溫度為25.0 ℃,此時儀器所顯示的電導率值是未經溫度補償的絕對電導率值;
b.用蒸餾水清洗電導電極;將電導電極浸入標准溶液中;
c.控制溶液溫度恆定為:(25.0±0.1)℃;
d.把電極浸入標准溶液中,讀取儀器電導率值K測。
e.按下式計算電極常數J:J=K/K測
式中:K為溶液標准電導率
H. 反滲透運行如何調整
RO作為高壓運行設備,在運行前為保護設備及儀表和安全起見,應嚴格安照操作程序確認並調整好閥門的開啟狀態,具體操作如下:
方法/步驟
完全打開保安過濾器進水閥門和打開高壓泵進水閥門
打開高壓泵出水閥門一圈
打開RO入口閥一圈
將濃水管上針閥旋轉三圈半
完全打開產水出口閥及濃水出口閥
將所有取樣閥和清洗閥門關閉
將所有壓力顯示閥打開至半開狀態
當確認以上條件都滿足時,可以啟動高壓泵投入試運行。由於RO也是一種液液分離設備,只有當給水壓力高於滲透壓時,水才能通過反滲透膜,從而達到除鹽效果。此現象的驅動力來自給水(濃水)壓力和滲透壓(滲透壓隨滲透膜的種類和型式不同而變化)之間的壓差(ΔP),該部分的ΔP可由裝在RO入口的截止閥(閥5)和裝在濃水管線上的壓力調節針型閥(閥13)來調節控制。首先根據RO入口截止閥來調節進水總量(流量計11與流量計12的讀數和)至設計進水量。然後用壓力調節針型閥(閥13)來准確調節產水流量及濃水壓力,當產水量比設計值小時,說明給水(濃水)壓力太小,即是ΔP值太小,這時應將針閥關小,以增大濃水(進水)壓力,直到產水量等於設計值。
隨著電子及醫葯產業的迅猛發展,水處理技術也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完善,尤其是膜處理技術已有相當完整的理論基礎並且經過了長期的實踐檢驗。筆者有幸參與過幾個純水站的調試工作,在這里想藉此機會與同仁們就水站中反滲透系統(膜處理系統)在調試運行中常見的問題進行探討。
I. 反滲透水的電導率報警限的設定
這個要看你的電導率儀表是什麼類型,如果是帶輸出的電導率儀表一般都會在設置界面有一個上限值,設置一下就好了。如果儀表本身不帶,那就需要增加在線監測和輸出。
J. 更換RO膜後二級電導儀超高怎麼處理
1、運行年限長:
隨著膜元件運行年限的延長,鹽透率增加,一般情況下,電導率高是指整個水處理系統與初始狀態相比,有沒有發生變化。這時引起電導率高的原因是反滲透膜組件老化導致脫鹽率下降,正確的處理方法是更換反滲透膜;
2、連接件泄露:
反滲透設備正常運行電導率突然升高,排水量增大。這種情況是由於反滲透膜組件連接密封圈泄露導致的電導率急劇升高,建議更換密封圈。具體方法是檢測每個膜組件的水質情況,找到泄露的部分更換;
3、膜元件性能降低:
膜元件劃傷、膜被氧化、化學清洗損傷等。反滲透在運行一段時間後摻水量沒變化,電導率升高,排水量增大。說明膜被氧化性介質降解,電導率升高,需要更換膜組件;
4、水中溶有大量氣體:
反滲透設備在開機的時候二級電導率升高很難降下來或者是降的時間太長,這種情況一般在雙級反滲透中常見,在一級和二級中間一般有加氫氧化鈉來調節水中二氧化碳的脫除量的措施,氫氧化鈉的添加量與電導率有關系,建議調整添加量;
5、水電導率上升:
進水電導率上升直接導致產水電導率上升,或電導儀誤差損壞等;
6、結垢污染:
回收率過高、水質變差、阻垢劑質量差等;
7、溫度上升:
溫度上升鹽透率增加;
8、有機物污染:
細菌污染、膠體污染、難溶污染物、有機物污染等;
9、酸鹼值異常:
酸鹼值過高或過低都將嚴重影響膜元件脫鹽率;
10、壓力超高:
超高壓運行使鹽透過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