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飲水機里的水能反復燒嗎
飲水機里的水經加熱後會引起亞硝酸鹽含量的升高,長期飲用會致癌。所以經反復加熱後,飲水機里的水是不宜使用的。那麼真相是否是如此呢?
一、飲用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應該是多少?
亞硝酸鹽作為水中的污染物,我國《GB 2762-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規定,包裝飲用水(不含礦泉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應≤0.005mg/L;礦泉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應≤0.1mg/L。
實際上,亞硝酸鹽和硝酸鹽是一種很普遍的含氮化合物,廣泛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硝酸鹽經過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轉化為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可使人體內的低鐵血紅蛋白轉化成高鐵血紅蛋白,使紅細胞失去攜氧能力,從而引起缺氧以及因為缺氧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
除此之外,亞硝酸鹽還會與仲胺類化合物發生反應產生N-亞硝基胺。而在許多研究以及臨床上發現,這種物質有導致癌症的可疑性,早已被許多國家列入了嚴控的黑名單之中。而現代葯理實驗證明,一般成人食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3克則會引起死亡。
但是在這次討論的問題中,我們知道,一般嚴格依照國家相關標准生產的桶裝水,其亞硝酸鹽的含量都是基本達標的。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飲用水經過反復加熱後,亞硝酸鹽到底會增加多少。
二、關於桶裝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的實驗
研究人員把亞硝酸鹽含量為零的新鮮桶裝礦泉水在24小時內經過飲水機反復加熱,然後分次測定桶裝水裡的亞硝酸鹽含量。經檢測,經過一輪加熱後,桶裝水裡的亞硝酸鹽含量依然還是零。經過第二次加熱後,桶裝水裡開始有亞硝酸鹽產生,並隨著加熱次數的增加,桶裝水裡的亞硝酸鹽含量持續上升。等加熱到52次時,桶裝水裡的亞硝酸鹽含量達0.0023mg/L,僅為國家規定的包裝飲用水(非礦泉水)亞硝酸鹽限量的的一半。更何況,實驗所用水還是礦泉水,如果用包裝礦泉水的標准(0.1mg/L)計算,加熱52次後還不到限量的1/50。
而且,加熱到第10次後,亞硝酸鹽含量就穩定在0.0018mg/L了,一直到第34次加熱都是這個值,其後只有輕度的增長。也就是說,加熱次數越多,越到後面增長越慢,到了某一時間就幾乎不會再上漲了。
『貳』 飲水機每隔12分鍾就燒一次水,燒一次就兩分鍾,這樣算下來一天就燒上百次,正常嗎
是正常的,因為12分鍾飲水機的水達不到100度。但是也不是低很多,就要燒一次才能達到。時間也就兩三分鍾,但是晚上不喝水就得關掉飲水機。
『叄』 聽說開水二次沸騰不能喝,那飲水機里的水沸騰一次,等會加熱又沸騰一次,裡面的水還能喝嗎
二次沸騰的水,不是完全不可以喝,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只是沸騰一次的水相對而言比較好一點而已。
把自來水燒開3—5分鍾,亞硝酸鹽和氯化物等有害物的含量最低,最適合人們飲用。
亞硝酸鹽在人體內可形成致癌的亞硝胺。有專家發現,開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較生水為高。而且反復多次煮沸時間過長或超過24小時的開水,亞硝酸鹽的含量均明顯升高。開水放置24小時後,亞硝酸鹽含量是剛燒開時的1.3倍。
我國居民有愛喝開水的習慣,最好是現燒現喝或只喝當天的開水。也不要喝煮沸時間過長的開水。
有的家庭為了節省燃料,常將溫開水再燒開,這是不符合飲水衛生的。實驗證明,水經過反覆燒開,會使水裡的硝酸鹽物質,變成有毒的亞硝酸鹽。它會使人體中的血紅蛋白變為亞硝基血紅蛋白,使之失去帶氧氣的能力。
喝一定量含這種物質的水,會使人在十幾分鍾或一至三小時後,發生亞硝酸鹽中毒,出現組織缺氧、心慌、氣短、口唇和指甲,甚至全身皮膚紫紺,並有頭暈、頭痛、嗜睡或煩躁不安、呼吸急促、血壓下降等症狀,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 同時,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在胃酸的作用下,還會生成一種有毒性的亞硝氨。
下列五種開水不宜飲用:
●在爐灶上沸騰了很長時間,飲用水已經是溫吞水。
●裝在熱水瓶里已好幾天,成了不新鮮的溫開水。
●經過多次反覆煮沸的殘留開水。
●開水鍋爐中隔夜重煮和未重煮的開水。
●蒸飯、蒸肉後的「下腳水」。
這幾種開水不適宜飲用的原因,簡單地說,反覆沸過的開水中,所含的鈣、鎂、氯、重金屬等微量成分增高了 。
『肆』 飲水機的熱水是否反復燒
的確不是很好
但飲水機里的水和自己燒開水是兩樣的
自己燒的水反復煮,俗稱「千專滾水」,屬水反覆地一再燒煮,會使水中的「硝酸鹽」轉變成「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會使人體裡面的血紅蛋白變成「亞硝酸基血紅蛋白」,會讓紅血球失去了攜帶氧氣的功能。
但水中的「硝酸鹽」轉變成「亞硝酸鹽」需要100攝氏度,而飲水機的水一般加熱到85攝氏度的時候就會停止加熱,所以飲水機反復加熱雖然不是很好,但問題也不大,只要注意飲水機的衛生就好
『伍』 水可以二次燒開嗎
不建議。
水不能反復燒,最好現燒現喝。反復燒開的水是「千滾水」,是死水,飲用後會加速人體衰老。水存放的時間過長,會受到外界污染,而且隔夜水易老化形成死水。
燒開水時,當水燒到接近100℃時,應把壺蓋打開,讓水中部分殘留的揮發性有機物揮發出去,燒開後2~3分鍾後再關火。
由於輸配管道和儲水箱的二次污染問題,所以在自來水管道內存放過久的水不宜直接燒開飲用。清晨應打開水龍頭,將水放流5~10分鍾後再燒開飲用。流出來的自來水可以用來清潔地板或廁所等。另外,您還可以把水放在容器中自然凈化和沉澱後再燒開飲用。
(5)飲水機隔夜水燒開多少次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溫開水干凈、溫和,是一種良性保護劑,不刺激口腔、咽喉,用溫水漱口,會感到清爽舒服,使口腔細菌、食物殘渣更易清除。
溫開水刷牙保護牙齦。醫學研究表明,牙齒進行新陳代謝的最佳溫度為35攝氏度。如果刷牙不注意水溫,容易引起牙齦出血和痙攣,縮短牙齒壽命。
『陸』 水燒開幾次最好 是不是次數越多越好
在有些人看來,水不能反復燒,也不能殘留一部分水再燒,因為會導致亞硝酸鹽、鈣、鎂等物質不斷積累,人喝了這樣的水會中毒,甚至致癌。那麼水反復燒還能喝嗎?水壺里殘留一部分水再燒是不是不健康?隔夜的水能喝嗎?相信大家一定會有疑問?
水反復燒還能喝嗎?
有些人認為,水反復燒會導致水中亞硝酸鹽增多,人喝了這樣的水會引發中毒甚至致癌。飲用水裡含有的亞硝酸鹽,一般是由水中原有的硝酸鹽轉化而來的。在飲用水反復燒開後,由於高溫缺氧,部分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另外,由於水的蒸發,也會導致亞硝酸鹽濃度增加。
攝入含有低水平亞硝酸鹽的食物可補充人體內的亞硝酸鹽。但如果一次性攝入過多的亞硝酸鹽,則容易引起急性中毒,使血液中具有正常攜氧能力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失去攜氧能力,造成組織缺氧,稱為高鐵血紅蛋白血症。
當亞硝酸鹽攝入量達到0.2-0.5克的時候,可導致中毒,超過3克的時候,可致人死亡。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規定亞硝酸鹽的每日允許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0.2毫克。對於一個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來說,相當於每天亞硝酸鹽的允許攝入量為0-12毫克。
那麼,反復燒開的水裡有多少亞硝酸鹽呢?
2007年,上海市崇明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篇研究顯示,對於新鮮桶裝礦泉水,隨著反復加熱次數的增多,熱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逐漸升高,在加熱到52次後,亞硝酸鹽的含量為2.3微克/升。2010年,衡陽師范學院的一項研究,則把桶裝純凈水反復加熱181次,結果水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在3-4微克/升之間。
不管是加熱52次,還是181次,結果都小於我國包裝飲用水(礦泉水除外)、礦泉水中亞硝酸鹽的最高限量值5微克/升、100微克/升[5]。
更為關鍵的是,如果想要達到0.2克亞硝酸鹽這個急性中毒的劑量,可不是隨便喝幾杯水就能做到的,需要一次性喝好幾萬升水。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自來水加熱呢?
2011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則對符合國家標準的自來水進行反復燒開5次的研究,結果並沒有檢測到亞硝酸鹽的存在。即便人為加入一定量的亞硝酸鹽,隨著煮沸次數的增加,亞硝酸鹽的質量也沒有提高。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把飲用水反復加熱幾十上百次的現象並不多見,只要本身是合格的飲用水,大可不必擔心亞硝酸鹽含量超標導致中毒的問題。記住那句簡單粗暴的話——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至於致癌也是不用擔心的。因為亞硝酸鹽並不是致癌物,在特定條件下生成的「亞硝胺」才是致癌物。因此,我們一般無需擔心喝幾杯反復燒開的水,會發生亞硝酸鹽中毒,或是致癌的問題。
水壺里殘留一部分水再燒是不是不健康?
有些人疑惑,如果水壺里殘留一部分水再燒是不是不健康?如果是指亞硝酸鹽超標的問題,那是不需要擔心的,因為道理與飲水機里的水反復加熱是一樣的。
如果是說水質變硬,有害物質增加的問題,同樣也不用太擔心。先說水質變硬的問題。水的硬度主要是水中鈣、鎂等礦物質的作用,如果水中礦物質多,水質就偏硬,反之則偏軟。如果本身是比較硬的水,含有較多的鈣、鎂,在加熱煮沸後,會生成碳酸鈣等不溶性物質,俗稱水垢,沉澱下來,結果反而是降低水的硬度。
如果本身就是基本不含雜質的純凈水,水壺里殘留一部分水再燒,雖然一定程度上會使裡面的鈣、鎂礦物質累積,但最終同樣可以生成水垢沉澱下來。關鍵是,鈣、鎂這類礦物質本身就不是什麼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喝較硬的水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幫助我們補充鎂、鈣等礦物質。有一些研究顯示,硬度較高的水可能對多種心血管疾病具有有益作用。
再說有害物質增加的問題,如果本身就是合格的飲用水,只要不被有害物質污染,那麼,有害物質不會無中生有,就算因為是上一次殘留的部分水重新加熱,導致有害物質累積,也不會太多,一方面,是因為一般帶蓋子燒水,蒸發掉的水不多,另一方面,是因為會加新的水進去一起燒。所以,水壺里殘留一部分水再燒是否不健康這個問題,是不需要太擔心的。
『柒』 飲水機隔夜水可以喝嗎
兩個答案:
喝隔夜水是許多人的飲水習慣。然而,北京市兩名小學生通過科學實驗證明:隔夜水能喝。她們在科技館里將熱水放置一天、兩天、三天後和自來水的水樣進行對比性化學分析,分別測定PH值、磷酸鹽、硝酸鹽、溶解氧、氯、化學耗氧量等各項數值都屬於正常范圍,也就是說,隔夜水對人體無任何副作用,可以喝。
兩位小學生做這個實驗,緣於她倆暗訪了一些機關,發現某機關一辦公室每天打四暖瓶開水,第二天早晨要倒掉一瓶多。這個機關一共有62個辦公室,一年倒掉的水就達38噸。北京有多少辦公室,全國有多少辦公室,僅不喝隔夜水一項所浪費的水就是一筆驚人的數字。
兩位小學生用科學來告訴人們隔夜水能喝,還提出具體的節水建議:一是要精打細算,喝多少水打多少水;二是集中回收,准備一些潔凈的容器將喝剩的水集中起來再作它用;三是採用電熱水器,喝多少接多少。應當說,這幾條建議都是不難辦到的。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緊缺的國家,但另一方面又存在著嚴重的水資源浪費。樹立節水意識,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資源,杜絕一切水資源浪費現象是直接關繫到我們民族未來的生存與發展的大問題。面對兩位小學生的「科學」建議,所有的大人難道不應該做得更好嗎?
國家質檢總局稱水反復加熱未必有害
2月22日,浙江慈溪祈禧電器有限公司在北京的一次發布會上,該公司市場總監方曙光爆出兩大令所有人震驚的行業「黑幕」:國內使用量高達99.3%的有熱膽飲水機「全部有毒」;傳統飲水機才是所有家用電器中耗電的「隱形冠軍」。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市場巨大反響。那麼,消費者家中的飲水機是否就是「制毒器」?專家對「有毒論」如何評判?記者對此事進行了相關調查。
●核心事件:「有熱膽飲水機全部有毒」
一則99.3%的飲水機有毒的消息立即引發市場巨大反響。是確有其事還是另有隱情?記者對有關飲水機是否有毒進行了相關調查。2月22日,浙江慈溪祈禧電器有限公司在北京的一次發布會上,該公司市場總監方曙光爆出兩大令所有人震驚的行業「黑幕」:國內使用量高達99.3%的有熱膽飲水機「全部有毒」;傳統飲水機才是所有家用電器中耗電的「隱形冠軍」。
方曙光認為,目前國內居民家庭中在用的飲水機,99.3%都是這種在設計、構造上存在先天性缺陷、不健康的有熱膽型產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膽飲水機「飲用水在熱膽內反復被『加熱—冷卻—再加熱』後,就會形成『千滾水』」。方曙光的理由是:「千滾水雖看似干凈,卻是重金屬、砷化物等有害物質的濃縮液,久飲會干擾人的胃腸功能,出現腹瀉、腹脹。」
在發布會現場,方曙光援引了一份國家環境檢測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該報告顯示,傳統飲水機內膽超過3個月不清洗,就會滋生大量細菌、殘渣甚至紅蟲,附著在熱膽內壁上成為飲用水的有毒「添加劑」。溶入這種「添加劑」的水進入人體後,會引起消化、神經、泌尿和造血系統病變,甚至引起早衰。
究竟市場上大部分飲水機是否有毒?消費者家中的飲水機是否就是「制毒器」?專家對「有毒論」如何評判?當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有關當事人時,卻意外地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三大質疑:「有毒論」涉嫌炒作
質疑一:99.3%飲水機有毒的數據從何而來?
浙江慈溪祈禧電器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陳立成告訴記者,這一數據是根據市場上銷量統計得來的。目前市場上僅有包括該公司在內的0.7%的廠家生產無膽飲水機,絕大部分廠家都是生產有膽飲水機,因此,就有了「99.3%飲水機有毒」的結論。
浙江慈溪祈禧電器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方曙光對此表示,之所以拋出99.3%的數據只是想說明,有膽飲水機如果超過3個月不清洗會滋生細菌,造成二次污染。
而目前國內生產無膽飲水機的企業僅有兩家。「這樣的數據只是在寧波市場上調查的結果。根據調查,3個月內膽不清洗,裡面就很臟,這些水垢對人體是有害的。大概市場上只有0.7%無膽飲水機不需要清洗。無膽飲水機是可以忽略水垢問題的」。
質疑二:無膽是否完全沒有水垢?
據方曙光介紹,通常情況下飲水機中的飲用水分為礦泉水和純凈水。礦泉水在水溫較高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水垢。在有膽飲水機反復加熱出現「千滾水」時,水垢現象無法避免。而這一問題無膽飲水機同樣不能避免,但水垢現象不明顯,即使有形成時間也很長,也許兩年或者三年。
質疑三:「有毒論」是否屬於炒作?
針對有毒論是否屬於惡性炒作的質疑,方曙光認為,無膽飲水機的出現在於發現了一個很好的方案,而有關水健康的問題一直在困擾飲水機生產企業。「現在我們有責任向消費者說明這個問題,希望能讓消費者喝到健康水。我不認為這是惡性炒作。我們也希望和傳統飲水機生產企業進行這方面的合作,」方曙光說。
八種水不能喝
對於飲水機是否有毒,有不同的說法,但不管孰是孰非,我們要做到健康飲水,切記八種水不能喝。
生水:自來水中的氯可以和沒燒開的水中殘留的有機物質相互作用,易導致膀胱癌、直腸癌;野外的生水含有害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飲用後,易得急性腸胃炎、肝炎、傷寒、痢疾及寄生蟲感染。
不開的水:飲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腸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當水溫達到100攝氏度時,有害物質會隨蒸汽蒸發而大大減少,如繼續沸騰3分鍾,飲用起來則安全得多。
重新煮開的水:開水重新再煮沸,就會使水中的亞硝酸含量超標,引起人的身體損害,日久還能引起癌症。
空氣中久置的水:涼白開水不能在空氣中暴露太久,否則會失去生物活性,從而失去很多特殊功能;如果時間過長,不僅沒有了各種礦物質,而且還可能增加某些有害物質的含量。
隔夜水:盛在保暖瓶中不是當天的開水,類似於空氣中久置的水。
老化水:即長時間貯存不動的水,常飲這種水,會使未成年人細胞新陳代謝明顯減慢,影響生長發育;中老年人加速衰老;致使食道癌、胃癌發病率日增。
千滾水:千滾水就是在爐上沸騰一夜或者很長時間的開水,還有電熱水器中反復煮沸的水。久飲這種水,會干擾人的胃腸功能,出現暫時腹瀉、腹脹。
蒸鍋水:蒸鍋水就是蒸饅頭飯菜等食物的鍋底剩餘的開水。常飲這種水,或者用這種水熬稀飯,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水垢常隨水進入人體,會引起消化、神經、泌尿和造血系統病變,甚至引起早衰。
●權威說法——質檢總局:反復加熱未必有害
針對目前社會廣泛關注的家用飲水機質量安全問題,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國家標准對飲水機等不銹鋼食具容器等產品的衛生指標、電器安全指標都有相應的規定。質檢總局將加大對飲水機等不銹鋼食具國家監督抽查的力度。
關於飲水機不銹鋼內膽質量問題,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從裝有不銹鋼內膽的飲水機的工作原理分析,飲水機內的水是反復加熱的,但不能就此認為飲水機內膽會產生重金屬、砷化物等有害物質。通過檢測符合國標要求的不銹鋼內膽是安全的。
●專家觀點:「有毒論」無根據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王雷:
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王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參加該公司新產品發布會是支持新產品的技術,但並不贊同所謂的飲水機「有毒論」。「作為企業,他們可以發表有關無膽、有膽的是非論,但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飲水機『有毒論』缺乏科學依據。到目前為止,我本人還沒有聽說有人因為喝飲水機中的水中毒的事情,」王雷告訴記者。
在王雷看來,無膽飲水機不僅豐富了飲水機的品種,同時也避免了有膽飲水機使用中產生的一些問題,如「千滾水」。但「在用水量大的地方,一兩天就喝掉一桶水的單位,有膽飲水機應該不存在這些問題」。
是否無膽飲水機真的就完美無缺呢?王雷同時提出質疑:「無膽飲水機無法產生冰水。此外,使用有膽飲水機水垢都是結在內膽表面的,那麼,無膽飲水機的水垢在哪裡?尤其是在北方水垢形成比較厲害的地區,無膽飲水機如何解決水垢問題值得我們關注。」
中國醫促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復興:
被指當時在現場力挺無膽飲水機的中國醫促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復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有關「千滾水」含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的評判語言自己「根本就沒有說過」。
據李復興介紹,在當天舉行的發布會上,他重點探討的是飲水機的二次污染問題。「任何科學技術都有雙刃性,飲水機最主要的問題是存在二次污染。我們就曾做過測試,飲水機中的涼水剩餘七八天時就有異味產生。所以,最常見的辦法是飲水機要盡可能避光」。李復興認為:「有毒論我不認為有科學依據。現在所有飲水機生產企業都在尋求解決二次污染的問題。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要經常清洗飲水機。」
●采訪手記:別忘了看使用說明書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正規飲水機生產企業的產品說明書上均標明,飲水機應在使用3-6個月後進行清洗,同時正規飲水機廠家基本都提供上門為客戶清洗的業務。
但令人關注的是,不少消費者購買飲水機後很少查看產品使用說明書。不僅飲水機,也許很多家電產品,消費者在購買回家後都很少看使用說明書。在人們日益關注生活質量是否健康的今天,在使用家電產品的時候,消費者是否也應該仔細查看為自己帶來方便的「產品使用說明書」呢?
『捌』 飲水機一夜不關電源會蒸發多少水
熱水型飲水機只將水加熱到95度左右,蒸發量不大。開水型飲水機雖然是將水燒開,但是加熱3次後會自動關機,蒸發量也就是幾十毫升吧。
『玖』 飲水機里的水,經過一晚上的連續燒開後,第二天還可以喝嗎
絕對不可以!簡單的說明就是,水裡的所有原來物質都是處於原來的未開封而且是常溫下所有.經過長時間的加溫後水裡的物質已經變質,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壞處多多.就如我們打火鍋一樣,很多人以為打火鍋後留下的湯底一定是精華!這是錯的!材料本身的營養經過多次反煮之後,其營養價值早已大打折扣,甚至在煮的過程中,轉化為有害的物質!
『拾』 家中的飲水機,裡面的隔夜水能不能喝
家中的飲水機,裡面的隔夜水能不能喝?
熱水中亞硝酸鹽的含量高於生水中另外煮沸時間過長或反復加熱24小時以上,亞硝酸鹽的含量將明顯上升。 熱水放置24小時後,亞硝酸鹽的含量是剛燒開時的1.3倍。 因此煮沸時間太長,或者隔夜的熱水不能喝。這幾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水污染越來越深,直飲的概念悄然進入人們的視野。 飲用水又稱活化水、健康活水,採用碘過氧化氫酶技術和分離膜裝置等過濾,殺滅其中的病毒和細菌,過濾去除自來水中的異色、異味、殘留氯、臭氧硫化氫、細菌、病毒、重金屬。